【歷史文化】縱橫古今【雙溪學衡】施術噀水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雙溪學衡】施術噀水
2009/7/16 | 作者:林伯謙
迎神廟會中惹人注目的乩童,一邊搖晃身軀龍行虎步,一邊揮舞鋒利的兵器將自己砍得鮮血淋漓,扈從者在旁則含著一口口米酒,往他傷處噴。
酒噴傷口應是考量可以殺菌;不過含水而噀在道書的記載,確實具有法力功效。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三十五便說做了惡夢不必聲張,只需「含水向東方噀之,云:『惡夢著草木,好夢成寶玉。』即無咎矣。」
在佛教典籍同樣可以見到許多神僧,不論於施展神通前噀水祝禱,或咒水而噀之,都能奇蹟般使病患痊癒、亢旱獲得紓解,甚至竹筍非時冒出地面等等,不可思議之至。
若比較含水而噀的靈驗事蹟,則往往有著民間傳說的固定模式。下面且舉幾例噀水滅火的故事:
葛洪《神仙傳》卷五記載欒巴在元旦朝會,將皇上賜酒含在嘴裡,一股腦往西南方向噴,並奏云:「臣家鄉成都失火,故噀酒救之。」
皇上於是命人赴成都勘驗,得到的回報果然說:「正月初一成都大火,幸好雨從東北來,熄滅了烈焰,奇的是雨水還帶著酒氣。」
《後漢書.樊英傳》則記樊英隱居壺山授徒講學,一日忽有暴風從西南來,樊英說:「成都火災!」便含水西向而噀,並命記錄時間。後有四川來的人證實當天大火時,東方飄來黑雲,降下大雨滅了火勢。
兩個故事很奇妙的都是成都失火。欒巴與樊英乃是東漢安帝、順帝時代,通曉陰陽,善推災異的方術家,所以噀水成雨的神蹟,分別出現在兩人身上;而它與《後漢書.郭憲傳》的故事,又係出同源。〈郭憲傳〉云光武帝建武年間,郭憲從駕南郊,「忽回向東北,含酒三潠。執法奏為不敬,詔問其故,憲對曰:『齊國失火,故以此厭之。』後齊果上火災,與郊同日。」
這三者大同小異,顯然是將同一模式套用在不同的方術家身上。
類似的事蹟在《高僧傳.佛圖澄傳》中也出現。
佛圖澄與後趙石虎共升中堂,澄忽驚曰:「變!變!幽州當火災!」乃取酒灑之。石虎因遣人往驗,果真「西南有黑雲來,驟雨滅之,雨亦頗有酒氣。」
佛圖澄生平在唐人編修的《晉書.藝術傳》也有記載,史官雖採錄慧皎《高僧傳》的內容,卻將「取酒灑之」改成「取酒噀之」,因為噀水或噀酒,才是此類傳說特定模式,慧皎當初採用「灑酒」,自是考量了出家人不飲酒的戒律。
對擁有神通的得道者來說,噀水成雨並不稀罕;不過既然成為一種特定模式四處流傳,難怪贊寧《宋高僧傳》也說新羅國元曉大師亦曾示跡化人,「噀水撲焚」了。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