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4 18:44:33 落葉之楓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詩人心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詩人心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2009/12/14 | 作者:羅秀美
 
  「一將功成萬骨枯」出自曹松〈己亥歲感事〉:「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句遠較詩人更具知名度。曹松,唐代詩人,中進士時已70餘歲。擅長五言律詩,煉字琢句,取境幽深,與賈島近似。題材多為傷懷嗟嘆、旅思離情,很少觸及社會問題,然而其〈己亥歲感事〉卻因「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一名句,傳誦至今。

該詩作於唐廣明元年,乃追憶去歲(乾符六年,己亥歲)時事而作。詩中所提之社會現實即指安史之亂。因此,首句所謂「澤國江山入戰圖」,指的正是安史之亂後,接著又發生農民起義,唐王朝因此進行鎮壓,大江以南自此也淪為戰場。詩句不直說戰禍殃及澤國(江漢流域),只提及這一大片河山皆已畫入「戰圖」,委婉曲折的呈現一片兵荒馬亂的流血現實。

第二句「生民何計樂樵蘇?」則是描述隨之而來的生靈塗炭。「樵」者打柴,「蘇」者割草。樵蘇生計本來即無樂可言,然而一旦因戰爭而流離失所,還能打柴割草度日,也算樂事一件;只可惜今已不可得。

前兩句看似輕描淡寫,細讀之卻血淚斑斑,乃能直接逼出後兩句的沉痛呼聲。這種先抑後揚的寫作手法,極具震憾力。

第三句提及「憑君莫話封侯事」,詩人何以如此感喟?原來乾符六年(己亥歲)鎮海節度使高駢便以鎮壓黃巢起義的功績──「殺人多」,得到封賞,詩人聞之,為之齒冷。因此以「憑」字表達「請求」之意,意謂「高駢您行行好吧,可別提封侯的事了」。詩意因此沉痛酸楚至極,此「憑」字可謂詩眼。

末句「一將功成萬骨枯」,一針見血指出將士封侯的深層意義,即一人封侯的功績,其實是犧牲眾多士卒鮮血換來的。詩句以強烈的對比手法,表達對此一現象的髮指,「功成(榮)」與「枯」兩相對照,觸目驚心,直接揭示了一幅駭人的成功故事──個人光榮,是否值得吾人夸夸而談?亟待深思。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