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你我他】關節炎延遲治療 恐關節變形或殘障
【生活健康你我他】關節炎延遲治療 恐關節變形或殘障
文/邱啟勝
「醫師啊!我的膝蓋已經痛了好久,最近愈來愈痛,已經痛到沒辦法走路了,這到底是什麼問題啊?」、「我在最近兩個月來,早上起床的時候,雙手的關節好硬,都合不起來,且關節都紅紅腫腫的,怎麼辦?」這是在風濕科門診常常聽見的抱怨。
其實一個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另一個則可能要小心是否有類風濕性關節炎。
老化或受傷造成
關節炎,顧名思義就是關節發炎,造成關節發生紅、腫、熱、痛的現象。有的患者甚至可摸到腫脹的關節中,好像有積水的感覺。因為這些現象,使得關節的活動度受限,走起路來,或用手拿東西的功能因而大受影響。可能的原因很多,包括最常見的因老化或受傷造成的退化性關節炎、免疫錯亂引起的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等,或者是代謝不平衡引起的痛風等。
因比較不會危及生命,許多民眾就想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自行到藥房買止痛藥吃,有吃藥的時候就好一點,沒吃藥的時候又痛起來,什麼原因也不知道就長期吃藥,甚至有些長輩因此去購買來路不明的偏方,引發許多嚴重的問題(如腸胃道出血等),既花錢又傷身,結果問題還在。
也有人因為太晚治療,甚至因而造成了關節變形,或是殘障的問題。
就醫觸診對症下藥
引發關節炎的原因很多,治療方式也不太一樣。從第一線的止痛消炎藥,抗風濕藥物的選擇,到最新科技的生物製劑,都需要先由專業人員詳細的問診、觸摸檢查、抽血、照X光等,才有辦法做好診斷,然後才能對症下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之後持續的門診追蹤,對於治療的反應評估、是否產生併發症等,也非常重要,絕不可以輕忽關節炎的治療。
(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
自由時報-98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