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縱橫古今【談天說地】舶來品之外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談天說地】舶來品之外
2009/12/23 | 作者:許嘉瑋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帶有強烈種族歧視的話語,是古代文人用來辨別華夏之別的利器。但往往只針對異域之人,種種來自他方的風物,上至統治者、下至文人,終究難以抗拒「異寶」的誘惑。就算不動心,也還是難以抑制湧動的好奇心。
姑且不提戰國「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中華民族自漢代以降,早就習慣生活於「舶來品」的世界。張騫通西域,源源不絕的葡萄、胡瓜、天馬,依舊無法填滿武帝的欲望。
為了突顯特殊性與不得不強取豪奪的必須性,賦予「胡來」的玩意兒諸多神祕色彩,譬如用火燒當作清潔方式的火浣布、可以充當小燈泡的夜明珠,無一不是跨時代的產物。
然則,被動接受夷狄產物,顯然令人自信心受損,漢民族將外來種接枝混血,納入「我們」的體系,以示有容乃大。儘管我們知道番薯與番茄都是有益作物,漢本位立場作祟下,還是免不了把外來之物冠上帶有蔑視的「番」字。
希望與恐懼總來自於未知,我們對遙遠他方的想像永遠出乎意料,這無疑是個耐人尋味的現象。直到晚清天地裂變之際,滿人已經被納入漢文化圈,又馬上與西方列強站在對立面。
換個角度,西方人在發現新大陸前,想像輿圖上的其他民族,形象泰半也是青面獠牙、三頭六臂。
在地球村的全球化概念下,對人種的歧視與偏見已經逐漸改變,對「舶來品」的濃厚興趣卻始終不變。暗自揣想,這可能是一種隱藏於潛意識的深層結構,超越時空侷限。
誰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世界上永遠能找出新的舶來品,但我毋寧更希望在舶來品之中,能找出一些舶來品之外的意義。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