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肌肉痛症候群是一種常常被誤解或忽略的疾病,屬於慢性病的一種,患者常感到疲勞、失眠,以及出現全身肌肉、軔帶和肌腱痠痛,若有輕微的壓力也可能會造成疼痛,但除了這些症狀外,還可能會伴隨腸燥症與慢性頭痛、顳顎關節功能不良等其他症狀。
值得一提的是,纖維肌肉痛所造成的疲勞現象,有些人會感覺很輕微,不是很明顯,但有些人就會感覺很累,甚至累到無法動彈。由於這種疾病跟其他的疾病容易造成混淆,所以若民眾有類似症狀出現時,還是必須經醫師檢查、診斷後才能加以確認。
全身痠痛又容易疲倦,小心這可能是纖維肌肉痛的徵兆!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暨疼痛門診醫師石明煌表示,這種疾病有一些明顯的徵兆,例如經常全身疼痛,又容易感到筋疲力盡,就算進行各項檢查或測試,確切的原因也不容易找出來,這種情況就可能是罹患了纖維肌肉痛症候群(Fibromyalgiasyndrome)。
石院長指出,纖維肌肉痛屬慢性病的一種,患者常會感覺疲勞,以及全身肌肉、韌帶和肌腱疼痛,就算是輕微的壓力也會誘發疼痛,好發族群以廿到卅歲的年輕人為主,但也可在兒童時期或到了老年時發病,若從性別角度來看,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為女性,女性與男性的比例為七比一。雖然女性較容易被纖維肌肉痛纏上,但其實所有年齡層的人都可能有這種疾病。
石明煌院長進一步指出,根據已開發國家發生的比率估算,全台大約有二十到四十萬的患者有長期疼痛的情形,但這種疾病在以前曾有許多的名稱,像是神經衰弱、慢性肌肉痛症候群、纖維炎、心因性風濕病和緊張性肌肉痛等。也因此,一般民眾可能對這種疾病不太了解。
現今在醫學上則有正式的定義,纖維肌肉痛的定義是指超過三個月的全身性疼痛,可用手指頭施以四公斤壓力去按壓十八個特定點,若這些痛點超過十一個,就可推測是否為纖維肌肉痛。最新醫界共識則認為,就算是壓痛點的數目沒有原先規定的多,壓痛點也不是特定部位,但只要有疲勞、失眠、僵硬等症狀時就可下診斷。長期而言,患者的疼痛在程度上可能會改變,但並不會完全消失不見。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病症到目前為止其原因仍然不明,只知道是一種全身性肌肉骨骼疼痛、疲勞,臨床上,大部份纖維肌肉痛患者常主訴全身到處都有痠疼的情形,就好像肌肉一直被拉扯或過度勞累般,有時候肌肉會抽動,有時候像被火燒一樣,只是每個人的程度不一樣而已,有的人症狀較輕,有的人症狀較嚴重。
常伴隨多重症狀 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除了全身痠痛疲倦外,纖維肌肉痛患者也會有其他的症狀表現。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暨疼痛門診醫師石明煌表示,纖維肌肉痛發病時,也常伴隨其它諸多症狀,所以跟其他的疾病可能造成混淆,像是肌筋膜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皆是,因此,患者需經醫師檢查與診斷後才能釐清是否罹患纖維肌肉痛症候群。
石院長指出,纖維肌肉痛影響肌肉、肌腱和韌帶而引起疼痛,目前並沒有特定的診斷方法及檢驗可以確定診斷,通常區別並不容易,必須要用排除法,先排除其它可能的原因,若都不是才推斷為罹患纖維肌肉痛。不過,因為患者疼痛閾值(個體可感知疼痛的最小刺激強度)低,有一種量血壓測試法可以作參考用,也就是在量血壓時,將壓力加到二一○毫米汞柱,此時患者會疼痛(一般人只覺得緊而不是痛),且壓力降下來之後疼痛還可能會持續到卅秒之久。
疼痛、疲勞及失眠等為纖維肌肉痛症候群最常見的臨床症狀,和其他慢性疼痛一樣,也有許多相關的疾病症候群會同時並存,以致可能造成誤解。石明煌院長強調,纖維肌肉痛所出現的疼痛並沒有很清楚的界限或範圍,患者常主訴疼痛是深層肌肉的痠痛、抽痛、刺痛或陣痛,有時候也可能出現強烈的燒灼感。大清早或睡覺前,疼痛與僵硬往往特別嚴重,而常用到的肌肉部位可能會更痛。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疲勞現象在有些患者身上可能很輕微,但也有的人卻累到不能動彈,這種疲勞症狀以前稱為「神經衰弱」,患者可能會感到能量完全流洩。很多患者都描述這些情形,認為自己的精神沒有辦法集中,四肢也被栓住而沒辦法動彈。
多數纖維肌肉痛患者都有睡眠障礙或失眠的情形,患者常會抱怨醒得太早,或就算已經睡了六個鐘頭、八個鐘頭,但醒來時還是會覺得疲累、僵硬及痠痛等。研究發現,大部份纖維肌肉痛患者都能夠睡著,只是深層睡眠被中斷,患者看起來就如同一整夜用一隻腳在睡眠,而另一隻腳卻完全沒有休息,也可能帶有其它睡眠異常情形發生,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睡眠肌肉痙攣(夜間手腳突然抽動)等。
石明煌院長進一步指出,腸燥症與慢性頭痛也跟纖維肌肉痛有關,大約有百分之卅到五十的纖維肌肉痛患者出現便秘、腹瀉、經常性腹痛、胃腸脹氣,和噁心等腸燥症症狀,大約有百分之七十的纖維肌肉痛患者出現反覆性偏頭痛或緊張性頭痛。根據統計,有百分之廿五的纖維肌肉痛患者出現嚴重的臉部下顎和頭部疼痛,其實,這些毛病都來自於顳顎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與關節本身不一定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