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7 18:45:19
落葉之楓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護生畫集】生的扶持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護生畫集】生的扶持
2010/3/17 | 作者:林少雯/文 弘一法師/詩‧書 豐子愷/繪圖
一蟹失足,二蟹持扶,
2010/3/17 | 作者:林少雯/文 弘一法師/詩‧書 豐子愷/繪圖
一蟹失足,二蟹持扶,
物知慈悲,人何不如。
--弘一法師
此幅圖文,畫的是兩隻螃蟹攙扶著受傷的同伴,慢慢走回家。
畫面是無聲的,卻彷彿傳出失足螃蟹痛苦的呻吟聲,以及兩隻有愛心同伴的低聲安慰和為傷友加油打氣的聲音。
不放棄同伴,還能長伴左右,是有難同當的義氣;攙扶同伴回家療傷,是一種感同身受的慈悲心。小小的生物都能有如此懿行和悲心,何況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呢!
慈悲心的生起,是從將心比心開始,以同理心感受同伴的痛苦,而想到如果受傷的是自己,一定非常希望有人來協助脫離困境。有了這種心情,再擴充至自己親朋好友,然後再擴充至社會上其他人等。
佛法是以慈悲為本的,佛心即是慈悲心。諸佛世尊都是以大悲為體,為上首,為根本的。
而佛法講的慈悲,若要類比,即中國儒家講的「仁愛」。慈悲不只是對自己,也從內心真切關懷他人以及身邊的事物。這種「人飢已飢,人溺己溺」的心裡,就是同理心。
為何會有同理心的生起,是由於佛教緣起法的平等性,使人感受到人我一體,不分彼此,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彼此相互關連,無法分割,亦無法獨自存在,猶如纏擾糾結的網絡,將一切有情眾生及眾生所依存的器世界,緊緊相連。
在這種相互依存的關係中,產生出關懷、同情和憐憫,這是一種集體意識之下自然產生的。這種發乎真情的同情,就是慈悲心。有了慈悲心,進而生出關心、愛惜、愛護之心,再進而付諸行動,而有與樂拔苦的行為,即是慈悲心行。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