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6-14 05:38:26徐毛
孤獨與疏離
昨晚看了森田方光「刑法第三十九條」,形式上議題在爭論法律之於人格分裂者在判奪上的公道性,骨子裡卻暗藏人命天定的悲調精神,看完後極度不舒服,這悵然若思的恍惚感最近出現不下數十次,終使我懷疑起文學電影之於純文字作品的功能性。
我指的懷疑是,當在閱讀過文學悲劇後,讀者往往能在一連串心理轉換過程中,尾隨著故事的發展與落幕,獲得精神解脫,一種飽和後的滿足。
電影作品好像就非那麼回事,一股腦的後視映像不斷催促著觀眾,以致到了尾聲,彷彿情緒仍受宰控,並無意識延伸那股淡淡苦澀。至於飽和的當量點在哪?直到結尾字幕出現,我的無解終是無解,我的苦感終是苦感,從虛幻電影世界裡爬出來陪我作伴的厭人情緒,此後僅能在現實生活中一夜夜狂亂,直到被時間強迫性的稀釋與消化………
那是種不正常的消化過程!彷彿有人拼了命似把你餵飽,過程中已經漸漸習慣,可是卻倏的撫袖而去,從此再也無法碰面………
晚上做了個夢,一個味道極為濃厚,小時後的夢。
八點檔連續劇,配樂是陳淑樺的歌。
「飄啊飄啊飄的風,吹得是誰的痛?欠山欠水欠妳最多,但願來世有始有終。」
忘了劇名叫什麼,也忘了歌名,只記得住歌詞,和劉松仁。
我不曉得為什麼又做了這樣的夢,早不看連續劇好久了,也沒國中時代那夜以繼日的升學壓力,可是往昔的沉重,不聲不響蟄伏於時空隧道,直到過了一段不長不短的時日,猛然在夢境裡對我招手,硬押著我去聽聞那段已成為古淡色彩的記憶。然後我第N次驚醒………
這樣的心情轉折,讓我不得不再次與妳表白這種如斯空寂的「大寧靜」,以及漸而延伸出的孤獨、與疏離。
「孤獨」、與「疏離」?是的,就像掛在屋簷上仍繼續滴落的小雨珠,與室內燥悶的暖空氣,形成極度對比;就像現在面對著冷冰冰的電腦螢幕,我卻焦頭爛額想刻出一字又一字來表述活生生的情緒。
有時候覺得這種遊戲讓人迷戀的地方在,只要把檔案存檔,然後選個名字,按下傳送健,這情緒就輸入電腦,經過一連串的數據分析,說不定在哪個時間,電腦就會吐給自己一封回信。一封人性化的回音,總能讓人期待且雀躍,卻也無可厚非的強化了自己的幽閉。
於是,我存在於字面上的性格,與顯露在外的行為表態,彷彿不自然的連貫,而我也就此滿足?這個滿足的基礎,是如此的薄弱與不切實啊!
妳有這樣的感覺嗎?當哪天又開始自我咀嚼與反芻內心世界,是否會因為長期的不切實,而誘引出更強大兇猛的孤獨、與疏離?一口氣把自己撕裂在無止盡的闃黑裡?
我想到網路人際裡,那些更孤獨與無助的幽閉靈魂,紛紛搖旗吶喊,只為了求個回應,所有加油打氣的場面話,只為了迎合網路環境,只為了讓自己在脫節的失序社會中繼續造夢,夾縫求生,苟且偷安。
思路自此,不免心生可憐與同情,可憐這群在環境壓力下的壓抑靈魂,竟找不到更健康的發洩管道,只能委曲求全,在這裡安身立命。
網路上的人們,真有字面上的寬宏雅量?意氣風發?溫馨接送情?全像小環境裡的幽密幽靈,小鼻子小眼睛,說話言不及義,談吐不切實際,打高炮論調者,賣弄姿態者,討喜奉迎者,或者新手上路汲汲於混熟網路圈者……
為什麼?為什麼甘願選擇這般生活模式?老在替別人出主義,自以為是,亂吼亂叫,陶醉過去豐功偉業,偶爾寫寫精神標語,該講的話卻不講,該聽的建議卻不聽,發表較嚴肅的議題總是草草一兩篇回應,灌水的篇幅卻多如芒草,遇到該共同解決的事情,不見半個鬼影出現,等到事件過去,大家才開始七嘴八舌,什麼「寧可當好人也不要在版上搞得難堪」………
這些人,在生活中見了面,卻多是啞口與噤聲,頓失網路上的犀利與活潑;見面後,才發覺其真實臉孔,泰半夾雜著更多無言的淒滄......
我不求孤獨,不求疏離,可是當它們一如狂潮來襲之際,我總得想辦法尋求解答,現在我有點懂了!那種屬於自己抽象的思維,也許只有在一次次的求解過程中,才能找到價值。
親愛的W,有妳這樣良伴,我如同久旱遇甘霖,能繼續面對冷冰冰的電腦螢幕,架構著莫需有的文字符號,一字字為自己情緒表白。
下一篇:阿龍麵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