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3-04 11:53:34風塵驕子

外蒙獨立的前因與後果(上)

蒙古,這個比台灣大四十倍,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對於台灣,甚至是全中國人都算是一個陌生的國家。大家只知道它曾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卻不知道它是怎麼從中國脫離。

蒙古的起源

蒙古民族的起源,一般來說被認為是崛起自十二至十三世紀間,其族系有四種說法,分別有『匈奴說』、『突厥說』、『藏族說』與『鮮卑說』四種,至今仍未能確定。

成吉思汗創立大蒙古國(Yeke Monghol Ulus),『蒙古』一詞遂正式成為漠北遊牧民族的代名詞。大蒙古國自鐵木真即位稱成吉思汗(太祖)起,歷經窩闊台汗(太宗)、貴由汗(定宗)、蒙哥汗(憲宗),自忽必烈汗與阿里不哥奪位成功後,改國號為元,蒙古正式進入了另一個階段。

蒙古統治中國(此指長城以南的中國)約九十八年,是第一個以外族之姿統治全中國的朝代。蒙元統治中國,一直到元順帝北歸蒙古之後,蒙古才正式放棄中國這塊『領土』的統治權。換句話說,也就是明帝國正式宣佈獨立成功,明帝國與蒙古之間也就展開了三百年的對抗。一直到東北滿人的興起。

雖然明帝國的領土範圍涵蓋長城南北,但是主要控制疆域仍是長城以南,至於長城以北的領土,則是東北的女真諸部,與部分內蒙領土仍由明室所掌控。這個情況一直到了明神宗時期,建州女真努爾哈齊的興起,使得長城以北的勢力變成了滿、蒙、漢三族鼎立的局面。

滿蒙聯盟,共掌天下

努爾哈齊以七大恨告天之後,正式建立了後金政權,年號天命。同時,在蒙古地區的林丹汗,也成為一方霸主,漢族的勢力在長城以北已逐漸消退,成為滿蒙兩方爭霸的局面。

天命汗(努爾哈齊)為了解決與葉赫諸部的紛爭,暫時無暇將勢力伸入蒙古地區,直到其子皇太極繼位後,擊敗林丹汗,清帝國正式成為蒙古地區的共主,這個局勢一直維持到滿清滅亡,而『滿蒙聯姻』的政策,也成為清代攏絡蒙古人的基本國策。

蒙古基本上是原始的部落共主制度,因此清帝國的地位,在蒙古諸部眼中是屬於共主的地位,在清帝國的眼中,蒙古諸部的地位則是界於被統治者與盟友之間。自康熙朝起,蒙古諸部就與清帝國有著時叛時和的關係。但是基本上,蒙古確實是屬於中國的一部份,其地位以及與中國的關係皆高於朝鮮、中南半島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