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24 10:46:34風塵驕子
如果《壹週刊》早來幾年
《壹週刊》從創刊到現在,不斷地在引領話題,從綜藝八卦到政治秘辛,不過卻也背負了許多的指責與批評,至少辦公室就被砸了兩次左右.
《壹週刊》的出現,象徵台灣『扒糞文化』的興起.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美國經過南北戰爭後的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美國在兩次大戰時的國力,幾乎都是在這段時間打下基礎,這段時間可說是美國的黃金年代.
黑暗通常伴隨著光明而來,因此在這種黃金年代,政客與政客間許多狗屁倒灶,貪贓舞弊的事件便隨之而來,美國也因此出現了空前未有的社會危機.但是就在這種關鍵時刻,美國新聞界以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為首,所發起的『扒糞(muckraking)運動』卻有力地制止了腐敗的蔓延滋生,促進了美國社會的改良,使美國腐敗墮落的政治不再向下沉淪.
當時林肯.斯蒂芬斯針對美國社會的黑暗面進行一連串的報導,引起社會普遍的討論,林肯.斯蒂芬斯甚至將矛頭指向老羅斯福總統,揭露白宮與國會間許多利益糾葛,其中包括金錢賄賂、官職交換等,使得老羅斯福在記者會上大罵這些專門揭醜的記者是『扒糞者』(muckrakers),把他們比喻為著名的宗教小說班揚(Bunyan)的《天路歷程》中的『扒糞者』。書中這位扒糞者手拿糞耙,目不旁視,只知道朝下看,因此看不到任何美好的事物,滿目都是地上的穢物。由此,這個稱呼便固定下來。雖然官方反對,但『扒糞』運動仍在繼續,而且這一帶有謾罵之詞反而得到公眾的『首肯』,成為一種受人贊許的尊稱。平心而論,作為政治家,老羅斯福總統有時確實不得不與一些議員妥協,才能實施自己的計劃。政治,不僅要考慮是與非,還要考慮行與否,總是要看時機,總會有妥協,純以『書生之見』衡量,確實不那麼『乾淨』,必須要有所妥協,一些良好的政見才得以實行。但媒體畢竟不是政治的工具,媒體首先考慮的是公眾的知情權、是對公共權力的監督。政治與媒體,各有各的『規則』。然而從總體上說,媒體的監督與批評,恰好是為正直的政治家減少來自腐敗勢力的壓力和阻力,使其不必有更多的妥協。 《壹週刊》正好在台灣扮演了這樣一個角色,無怪乎黎智英在先行評估台灣的政治狀況後,才決定讓《壹週刊》登台.
過去在戒嚴時期,台灣也出現過一些黨外份子在擔任『扒糞者』的角色,他們用筆,用文字,針對台灣政治中的黑暗進行探討,最有名的就是《文星》時期的李敖與《自由中國》的雷震.然而等到解嚴之後,黨禁與報禁的解除,過去戒嚴時期的『扒糞者』幾乎全數消失.當初他們的扒糞,成為日後從政最好的履歷表,台灣的扒糞者都跑去國會打架了,直到《壹週刊》的出現,向台灣宣告真正的『扒糞者』來了!
很多人在看《壹週刊》所揭發的內幕時,總是著眼在他的真實性,然而《壹週刊》真正所帶來的意義在於他點出了這樣一個現象.市議會以公帑出國旅遊難道是《壹週刊》來台後才發生的嗎?職棒簽賭難道是這一兩個月才又出現了嗎?不!都不是!相信很多媒體對於這些事情都略知一二,可是偏偏沒有人敢報導出來,何解?
無論《壹週刊》帶來多少的社會效應,但是就《壹週刊》本身所信奉的『狗仔精神』,以及本身所扮演的『扒糞者』角色而言,對於台灣的政治與社會來說,絕對是正面大於負面.
如果《壹週刊》早來幾年,職棒簽賭案就不會使台灣棒球蕭條沉寂了這麼久;如果《壹週刊》早來幾年,台灣的政治或許會更加清明一些;如果《壹週刊》早來幾年.
《壹週刊》的出現,象徵台灣『扒糞文化』的興起.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美國經過南北戰爭後的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美國在兩次大戰時的國力,幾乎都是在這段時間打下基礎,這段時間可說是美國的黃金年代.
黑暗通常伴隨著光明而來,因此在這種黃金年代,政客與政客間許多狗屁倒灶,貪贓舞弊的事件便隨之而來,美國也因此出現了空前未有的社會危機.但是就在這種關鍵時刻,美國新聞界以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為首,所發起的『扒糞(muckraking)運動』卻有力地制止了腐敗的蔓延滋生,促進了美國社會的改良,使美國腐敗墮落的政治不再向下沉淪.
當時林肯.斯蒂芬斯針對美國社會的黑暗面進行一連串的報導,引起社會普遍的討論,林肯.斯蒂芬斯甚至將矛頭指向老羅斯福總統,揭露白宮與國會間許多利益糾葛,其中包括金錢賄賂、官職交換等,使得老羅斯福在記者會上大罵這些專門揭醜的記者是『扒糞者』(muckrakers),把他們比喻為著名的宗教小說班揚(Bunyan)的《天路歷程》中的『扒糞者』。書中這位扒糞者手拿糞耙,目不旁視,只知道朝下看,因此看不到任何美好的事物,滿目都是地上的穢物。由此,這個稱呼便固定下來。雖然官方反對,但『扒糞』運動仍在繼續,而且這一帶有謾罵之詞反而得到公眾的『首肯』,成為一種受人贊許的尊稱。平心而論,作為政治家,老羅斯福總統有時確實不得不與一些議員妥協,才能實施自己的計劃。政治,不僅要考慮是與非,還要考慮行與否,總是要看時機,總會有妥協,純以『書生之見』衡量,確實不那麼『乾淨』,必須要有所妥協,一些良好的政見才得以實行。但媒體畢竟不是政治的工具,媒體首先考慮的是公眾的知情權、是對公共權力的監督。政治與媒體,各有各的『規則』。然而從總體上說,媒體的監督與批評,恰好是為正直的政治家減少來自腐敗勢力的壓力和阻力,使其不必有更多的妥協。 《壹週刊》正好在台灣扮演了這樣一個角色,無怪乎黎智英在先行評估台灣的政治狀況後,才決定讓《壹週刊》登台.
過去在戒嚴時期,台灣也出現過一些黨外份子在擔任『扒糞者』的角色,他們用筆,用文字,針對台灣政治中的黑暗進行探討,最有名的就是《文星》時期的李敖與《自由中國》的雷震.然而等到解嚴之後,黨禁與報禁的解除,過去戒嚴時期的『扒糞者』幾乎全數消失.當初他們的扒糞,成為日後從政最好的履歷表,台灣的扒糞者都跑去國會打架了,直到《壹週刊》的出現,向台灣宣告真正的『扒糞者』來了!
很多人在看《壹週刊》所揭發的內幕時,總是著眼在他的真實性,然而《壹週刊》真正所帶來的意義在於他點出了這樣一個現象.市議會以公帑出國旅遊難道是《壹週刊》來台後才發生的嗎?職棒簽賭難道是這一兩個月才又出現了嗎?不!都不是!相信很多媒體對於這些事情都略知一二,可是偏偏沒有人敢報導出來,何解?
無論《壹週刊》帶來多少的社會效應,但是就《壹週刊》本身所信奉的『狗仔精神』,以及本身所扮演的『扒糞者』角色而言,對於台灣的政治與社會來說,絕對是正面大於負面.
如果《壹週刊》早來幾年,職棒簽賭案就不會使台灣棒球蕭條沉寂了這麼久;如果《壹週刊》早來幾年,台灣的政治或許會更加清明一些;如果《壹週刊》早來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