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8 17:28:51風塵驕子

為反對而反對

執政黨立法委員進來抨擊在野黨『為反對而反對』,企圖藉此為執政團隊的無能以及效率低落來辯護,彷彿在野黨的『為反對而反對』是執政黨的絆腳石,是國家機器運作的障礙物。到底在野黨該不該『為反對而反對』,是不是『國家機器運作的障礙物』呢?

首先我們應該為在野黨『正名』。在西方在野黨的英文名稱為『opposition party』,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反對黨,因此在野黨一詞在西方民主政治中所代表的意義就是『反對黨』。既然如此,作為一個『反對黨』,他被賦予的職責就是『反對』,所以在野黨『為反對而反對』不但沒有錯,反而是善盡作為在野黨的職責。既然在野黨善盡職責,何以執政黨以此作為攻擊手段?問題就在於在野黨是不是『國家機器運作的障礙物』。

在西方民主國家的在野黨,除非是戰爭狀態,否則在野黨一向就是專幹『為反對而反對』的事情,因此『為反對而反對』這項命題根本就不存在,因為『為反對而反對』就是在野黨該做的事情。既然在野黨專幹『為反對而反對』的事情,為什麼西方民主國家的在野黨就不是『國家機器運作的障礙物』,反而在台灣的在野黨成為了『國家機器運作的障礙物』?探究原因就在於『朝小野大』這個奇特的政治情況。

在正常的民主國家,『朝大野小』是必然的現象,也是安定國家的必然要素。因為只有『朝大野小』,在野黨的反對與杯葛才不會造成行政立法兩權空轉,無論是行政部門的法案,或是執政黨國會議員的法案都能順利的進行討論與表決。這時候問題來了,既然『朝大野小』可以避免因在野黨的反對與杯葛而造成國家機器空轉,那麼完全不要在野黨豈不更好。

西方的民主政治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對於當權者的不信任。現代民主政治起源於遊牧民族的部落政治,部落共主統轄各部,擁有各項權力優勢。因此其餘部落為避免被部落共主佔盡便宜,便要開始組織團體監察部落共主的行為以求自保,以群體的力量警告部落共主。因為對當權者的不信任,所以在野黨存在的目的正是為此。沒有在野黨的政治是專制政權,因為沒有人可以制衡與監督執政黨。在野黨不比執政黨,在野黨除了靠一張嘴之外,沒有任何的武器與資源,執政黨擁有各項行政資源,如果沒有制衡與監督的力量,執政黨將會為所欲為,屆時人民所付出的代價,遠比國家機器空轉要來的嚴重。

在釐清在野黨該不該『為反對而反對』的問題後,我們再重新檢視執政黨口中自我辯護的理由後,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情況。那就是真正造成『國家機器運作的障礙物』的原因並不是在野黨『為反對而反對』,而是『朝小野大』。然而造成『朝小野大』這個問題的癥結又是誰?答案是執政黨本身。

最後我們終於發現了一件事情,就是造成國家機器空轉的罪魁禍首不但不是在野黨,反而是執政黨本身。可惡的是,執政黨不但掩飾自己的無能,還硬套帽子到在野黨頭上,要知道『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執政黨的立法委員不先反求諸己,反而一昧地企圖愚弄民眾,這種心態比尸位素餐的執政官員更加的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