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6 08:41:26Macoto Chen

工作日誌:BBC(中文網)的特別報導

這是一篇國際媒體BBC(中文網)的特別報導,其中筆者力主今年五月以後民進黨權力改組的話,可以考慮由謝蘇過渡至台灣新女性領袖蔡英文的身上,因為她是目前在綠營之中可以抗衡馬英九的最佳人選,無論是學經歷或是形象都會讓綠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儘管這部分BBC報導刻意忽略),最重要的是,檢驗鐘擺效應已經啟動的指標則是明年的百里侯選舉(或是今年的區域立委補選,如果藍營有人因此入閣的話).......

台灣"藍天"再現,國民黨大選后的兩岸關系

BBC中文網特約記者林楠森報道

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贏得台灣總統大選

上個周末的台灣總統選舉,國民黨重新取得了失去八年的執政權,而北京擔心的入聯公投則因為領票人數不足,而沒有獲得通過。

在選後台灣召開了許多座談會,分析了這次的選舉結果,以及未來的台灣政局與兩岸關係。中國叢談在台北特約記者林楠森發回報導:

在台灣向前行的口號聲中,國民黨的馬英九以兩百多萬的票數差距擊敗對手,贏得總統選舉。這樣的結果令許多人感到意外﹔在競選過程中許多時候馬英九一路挨打﹔不僅其政見遭徹底檢驗,其個人誠信與美國綠卡也遭到強烈質疑。但事後證明民進黨一切的攻勢都沒有起到作用。

馬英九競選總部主任秘書汪徟平在選舉結束後回顧說,民進黨在總統選舉中雖然戰術靈活多變,也充份掌握議題主導權,從媒體上看國民黨似乎處於弱勢一路挨打,但是這也是國民黨的策略。

他說,如果從結果來判斷,中間選民應該對國民黨比較同情﹔而且綠軍雖然戰術靈活,但國民黨在動員方面勝出,藍軍的選民危機意識被激發,從來沒有一次選舉藍軍選民有這麼高的危機意識。

他還說,從這次選舉的結果來看,台灣南部是綠軍大本營的看法也逐漸在裂解之中。

統獨議題褪色

與台灣1996年以來的總統直選一樣,這次的總統選舉有關兩岸議題仍然是一個重要焦點。不過與前面三屆選舉不同的是,有關兩岸方面的討論,由過去的統獨,更多的轉移到經濟部份。

民進黨前政策會執行長林濁水說,這次選舉雖然"一中市場"成為辯論的焦點,但是"一中"是統獨議題,但"市場"是經濟議題,這已經不是純粹談民主化或主權的統獨議題,而是經濟議題。

林濁水並認為這次兩黨候選人的競選方式,也使統獨議題在選舉中褪色。

他指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這次選舉,並不像總統陳水扁過去兩屆選舉,將統獨議題無限上綱,將其推到最激進的立場﹔謝長廷競選時提出的雖然是台灣主體立場,但是卻非激進立場。

他說,馬英九過去說國民黨要追求兩岸的終極統一,但是這次在選舉中卻絕口不談,並在選舉過程中一再強調,若其當選總統絕不會與中國談論統一問題。

"國民黨綠化"

國民黨近年來雖然與中共搭起了論壇平台修復關係,許多時候也在台灣內部配合中國反獨促統,但是馬英九在競選期間,推翻了過去國民黨許多的說法,比如國民黨原先認為台灣未來應由兩岸人民共同決定,但馬英九改口說將由台灣人民決定。

針對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兩會閉幕後記者會上有關台灣發言,馬英九更罕見地以,加以批判。

對於國民黨的轉變,台灣陸委會副主委童振源在一場座談會上指出,國民黨在2006年於台灣的自由時報上刊登廣告,表示台獨也是選項﹔在選前也在台灣各報刊登廣告,其內容不是要兩岸統一,而是台灣人民可以決定台灣前途。

童振源認為,國民黨在此一議題上慢慢地與民進黨取得共識,國民黨已慢慢地"綠化",因為馬英九現在的說法,幾乎就是總統陳水扁在2000年與2004年的說法與承諾。

兩岸談判

馬英九除了改變了過去終極終一的立場外,在競選期間也因西藏局勢,觸及了對北京相當敏感的抵制奧運話題。一些觀察家認為,北京此前雖然拉一派打一派,在台灣的兩大黨中偏好國民黨,但國共兩黨的蜜月期可能隨著共同敵人民進黨的下台而結束。

金門技術學院大陸研究所所長范世平認為,對中共而言,馬英九的一些論述,以及其對公投的支持,對西藏的支持,對六四要求平反等,現在中共是否要放利多給馬英九,開放中國遊客到台以及與台灣直航三通,中共方面也在考慮。

他同時提到,馬英九是否會在這些議題上作一些讓步,也值得關注。

國民黨重新執政被不少人認為兩岸關係可能有一番新的局面,但馬英九提出的主要政見包括了兩岸直航以及中國遊客到台,都涉及兩岸政府間的談判,並非馬上可以實現。

范世平認為兩岸談判現在面臨了全新局面,因為國民黨主導的汪辜會談已是十年前的事,現在面臨的是中國崛起,以及兩岸都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形勢,而現在的談判其複雜性與困難度都比過去增加。

公投挫敗

馬英九在總統選舉中引人矚目的一個動作,是他本人投下了返聯公投票,而沒有像國民黨眾多政界人士與支持者全面拒領公投票。包括民進黨提的入聯與國民黨提的返聯,兩項公投案雖獲得壓倒性支持,但都沒有通過一半公民領票的門坎。

台灣銘傳大學公行系教授陳朝建(按:陳朝建為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認為,這樣的結果將使得馬英九未來在外交議題上面臨嚴峻的挑戰。

他說,因為無論是入聯或返聯公投都是主權國家的表徵,對北京而言,其也沒有放棄這次打壓台灣的機會,而未來馬英九上台後,北京對他的打壓也不會放鬆,台灣面臨外交封鎖可能更為險峻。

陳朝建指出,台灣公投的結果等於告訴國際社會,台灣人民不願意加入聯合國運作,儘管對選民來說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但這種向國際社會喊話的結果,更貼近北京的利益,使馬英九未來處理外交的處境更加困難。

民進黨與台獨運動

就像國民黨在八年前失去執政權一樣,民進黨在這次總統選舉挫敗後,被許多觀察家認為其可能會長期在野。此前民進黨原本希望總統選舉,能出現選民因為擔心國民黨一黨獨大,而擺向該黨的鐘擺效應,但這並沒有發生。

在選前就預期鐘擺效應不會發生的陳朝建認為,鐘擺效應的發生的時間點,是在民進黨總統敗選之後。

他認為民進黨可能長期在野,但並非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因為鐘擺效應在總統選舉結束後已悄悄地起動,下次檢驗的目標是明年的台灣縣市長選舉﹔他預期國民黨雖然在縣市長選舉中不會失去太多席位,但是在得票率上將會受到嚴峻的挑戰。

他認為民進黨如果要東山再起,必須要以地方包圍中央的策略,並在人事上進行世代交替。

被北京與國民黨共同指責搞台獨的民進黨,未來是否能東山再起還需要時間的證明。這次台灣選舉後一個受人矚目的問題是,追求獨立的力量是否也與民進黨一樣在台灣受到重大挫折。

研究台灣政治的民運人士王丹對中國叢談說,外界對於台灣的統獨有些誤解,這次國民黨的勝利應視為新中間路線的勝利。他以參加綠營活動的經驗說,當活動提到愛台灣時受到人們熱烈鼓掌,但提到台灣獨立時掌聲就沒有那麼熱烈。

王丹認為台灣在統獨以外還有很大的中間路線,也就是"本土意識",而民進黨與國民黨都努力往中間靠攏,希望爭取更多選民的支持。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310000/newsid_7311400/7311447.s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