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劇場回顧:政策的“誕生”
政策的“誕生”
沒有明確的文化政策,不代表沒有文化政策,只是沒有用文字說明罷了,只要一個地方的政府,它動用公共資源去執行文化事務時,文化政策便出現了,因為它必然帶有選擇性和傾向性。所以,說澳門沒有文化政策是不對的,只能說澳門沒有一個具透明度的,可供公衆檢視、討論、回應的文化政策文件而已。
澳門每年投放在文化藝術的公共資源實在不少,雖然政出多門,又沒有一個透明的讓公衆了解澳門文化政策的平台,但我們還是可以在文化遺產的保護、推廣方式,在衆多官辦的藝文節目中看到一點“政策”的端倪。
不管回歸前或回歸後,澳門其實一直是個有“文化政策”的地方,只是傾向點不同而已,否則今天我們便不會在街上看見那麼多被保留的文物建築,也不會有那麼多文化社團登記在政府的社團名冊上。〇九年兩個主要的官辦演藝機構:文化中心和演藝學院都作出了一些不容忽視的“革新”,這些“革新”都是“誕生”出來的。它們是一個官辦劇團的誕生及“一個音樂劇的誕生”,那不是個別事件,是一整個愈來愈清晰的文化政策,這些“誕生”即使最初並非從政策中出來,也無意間共同建構成一種“政策”。
打從二〇〇五年澳門經濟發展起飛開始,政府在文化藝術上的資源投放也不斷提高,不過用來壯大的不是民間藝術發展,而是官方的藝術殿堂,文化局演藝學院全日制舞蹈及音樂課程先後誕生,然後就是戲劇學校下面的澳門靑年劇團;2005年也是澳門文化中心節目管理權回收到民署手中的一年,澳門唯一的正規演藝場所,大部分節目都由官方買入及製作,起初還有些跟本地藝團合作的節目,但近年這窗口已漸漸縮小,今年僅存的“黑盒劇場”系列看來明年也要關起來了,取而代之的是文化中心自行包辦培訓、創作和製作的本地節目;文化中心以外,仍然未有新建的,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演出,為藝團提供透過劇藝發聲的表演場所,有意無意間,強迫着文化藝術的多元創意,向着單一的空間靠攏,有助文化話語權的高度集中。(〇九劇場回顧·七)
踱 迢
原址: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0-01/10/content_414207.htm
上一篇:09回顧劇場:出走的我城
下一篇:09劇場回顧:尋找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