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9 14:23:57餅乾

〈氾濫失業博士〉讀後



偶然在母校「西灣讀書會」的討論版中,讀到新井一二三的〈氾濫失業博士〉。這篇文章所述雖然是日本教育界的現況,但台灣的教育界也已發生「氾濫失業博士」的情形了。所以讀後頗有感受。

以下僅摘錄部分原文:

以前在日本獲得文科的博士學位非常困難,即使在最高學府東京大學,教員當中博士佔的比例至今才一半左右。然而,一九九○年代,政府文部科學省改變政策,鼓勵各所大學擴充研究生課程;結果,日本全國的研究生人數增加到二十六萬,目前每年有一萬六千人畢業於博士課程。……但是,人文、社會科學專家的就業機會很有限,能找到正式職位的人不到五成,導致過去幾年被授予學位的新博士裡共有一萬兩千人正在失業,面對著生活困難。

九州大學研究所環境學博士水月昭道,在最近出版的《高學歷勤勞窮民》一本書裡揭發教育官僚有意陷害了年輕學子。據水月稱,文部科學省施行新政策的一九九一年,正巧是由於少子化大學生人口開始減少的一年。若不採取措施,國內不少大學將要倒閉。於是官僚想出來的辦法就是擴充研究生課程。……果然,過去十幾年,大學生減少了十二萬人的同時,研究生卻增加了十四萬人,成功地拯救了許多大學。

但是在日本,招募文科博士的單位基本上只有高等學府。在各所大學勉強地保持著學生總數的情況下,自然不會擴大教員隊伍。每年全國的研究所有越來越多的新博士,但是他們要爭奪的飯碗並沒有變多。

失業博士們只好去補習班教中小學生,或到便利店打工,也有人靠「柏青哥」餬口。他們的夢想是起碼當上大學的計時講師,但是收入只有專職教員的三分之一,也不帶醫療保險等福利。對未來絕望的結果,失蹤或自殺的人文、社會科學博士,據文部科學省調查,竟高達百分之十一點四!

心得:

同樣也面臨少子化的台灣,高學歷卻很難找到好工作的情形,似乎已經發生。

我也是取得博士學位至今兩年,卻還只是在許多大學兼職,賺鐘點費。

去年,我還以為兼職應該只會是過渡時期;今年,我已經有了長期兼課的心理準備了。

曾經,我也為自己找不到專職而抱怨,可是捫心自問:有了博士學位,就應該得到好的工作機會嗎?這邏輯是怎麼來的?還是只是一廂情願?

升學,是別人逼迫的?還是自己選擇的?

大多數的人(我也不例外),太容易把高學歷與好的工作視為理所當然的關係,然而這種「保證」又是哪來的?

我可以接受:廣開研究之門,增加碩、博士學歷,是教育單位面臨少子化以求學校生存的因應之道的看法。但與其說是「有意陷害」,不如說是執事者將問題延後或轉移的逃避辦法。如今,我們也的確看到這種決策的弊端。

但我們卻不能忽略,那些「自願」升學的學子,難道不也是將己身就業的問題延後或轉移嗎?那麼這些人不也應該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起一定的代價?

我之所以選擇研讀博士學位,並且得以完成,最感謝的是父母的支持,所以當他們發現我無法在畢業後求得專職時,失望亦是難免。不過,如何予以勸慰、並令他們放心,不也是身為子女的我所應負起的責任?豈能怪罪制度?!

其次,在碩士班同學紛紛修讀教育學分時,我仍堅持研讀博士的道路,實因自知無法勝任國、高中的教師一職,討厭升學壓力下的教育限制。所以寧願繼續求得博士學位,以能在大學教育體制中,與學生有知性與感性上的教學互動。

也許以自私的角度來說,「不幸」的在大學教員飽和而學生人數日趨減少的時期,我才取得博士學位,以至於趕上了高學歷低薪資的潮流。但不可否認的,我這一代獲得高學歷的機率相對是比較高的,也因此找工作的機率自然降低。或者說,爭取專職的競爭已經延至畢業後的研究能力,而不僅止於學歷這個門檻。

所謂的「絕望」是自己給的,而不是別人造成的!

所謂「失業博士們只好去補習班教中小學生,或到便利店打工,也有人靠『柏青哥』餬口。」這種「遺憾」的口氣根本就是把自己的責任推委於外的態度。至於那些因為找不到好工作而「自殺的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究竟他們讀書都讀到哪裏去了?真不禁令人懷疑他們求學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孔子困於陳、蔡的邊界時,隨行弟子們既餓又病,可是孔子還能誦詩、唱歌、彈琴自樂。子貢、子路都對於自己的處境懷憤不已,認為像他們如此有仁德、有智慧,怎麼會落得如此下場?

孔子聽聞後也只是淡然的笑說:假使有仁德就能幸免於難,伯夷、叔齊怎麼會餓死於首陽山?如果有智慧就能通行無阻,王子比干又怎會被剖心呢?

有仁德、智慧之如孔子,都會遇到人生困境,但正因為有堅持信念的毅力,所以能走過許許多多的坎坷之路。

反觀,所謂的「博士」不應該是能比一般人都能應對生命的困境嗎?怎麼會僅因為找不到能「匹配」學歷的工作而鬱鬱寡歡或自艾自憐呢?難道其他工作都不算工作嗎?若是擔心「面子」問題,那不也是自尋煩惱嗎?

總之,是否該先自問:追求碩、博士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只是為了一份高薪工作,那豈不喪失了追求學問的真諦?如果是為了完成自我的追尋,那麼已經獲得學歷,又有何憾?!

提早做好規劃 2010-08-22 22:43:02

害怕失業~倒不如好好累積自己實力
因為畢業不能僅是一張畢業證書
那想要有好工作也是不可能的

偶也是博士 2009-05-16 03:42:51

怎麼可能不抱怨
佛心也是修煉出來的
不然人為什麼要鍛鍊

今天小朋友一直問我博士為什麼會失業
我問他有沒有聽過派系鬥爭?他說沒有
好吧那換解釋另一個原因
問他如果有50個小朋友想進他們班那會有幾個進不去?
他算了老半天說24個,然後又努力想了想問我說那如果再弄一個學校讓那24個小朋友進去啊
我說可是已經沒有學校了ㄝ
他說喔,好像懂了
然後又想了想問我說如果當代課老師呢
我說當代課老師怕會養不起兩隻貓咪
(而且不想找人養再加上想拿錢養家)
他說喔,似懂非懂

就人力資源的角度來說
如果不需要那麼多的學術人才
是否應該考慮減少招生名額
或者把一些一般生名額挪給目前已在各大專院校當專任講師但尚未具備博士學位或博士班在學資格者就讀?
不然一堆講師苦哈哈,一堆博士畢業生也苦哈哈

有些人批評說,讀到博士了還看不出社會趨勢?誰叫你要讀?
可是我必須要說,喜歡做研究難道是壞事?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擅長繪畫的去學繪畫,擅長音樂的去學音樂,擅長寫論文的去寫論文,不過如此罷了。大不了以後通識科目加上三門課(社會學、人口學、統計學,雖然我覺得心理衛生學比較重要)

好了不抱怨了
其實換個角度
只要不是出生在戰火頻繁的地方就是一種幸運
(可是看到小一就要上補習班我還是忍不住想要嘮叨)

餅乾 2009-05-10 15:06:14

我在寫這篇心得時,主要的目的是在說明:

「接受教育」是人人都應享有的權利!
但應認清:「高學歷」並不保證有「好工作」的現實。

時代慢慢在改變,也許十年前,高學歷找到好工作的比率相當高,因而在這種現象下,很多人都理所當然的繼續保有這樣的想法。

然而,身為一個人,除了在「教育體制」下,專心一意的追求學問,更應該時時刻刻關注社會整體的變化,權衡時勢的改變,這不該才是「學習」的最佳態度嗎?

也許在「專業分工」的現代,「教育」似乎成了培養「專業能力」的搖籃,但大學之所以重視「通識教育」其目的便是希望在「專業」的培育之下,仍能關注學生的「通識智能」,幫助學生面對人生諸種挫折、在人生徘徊處做出抉擇。

我也能理解你所謂「學術界有許多荒謬的事」,但各行各業不都如此,而「人」不正是活在一個既有秩序、又潛藏荒謬的「世界」嗎?

我在寫這篇心得時,與其說是要談什麼道理,不如說是要讓自己「認清現實」,然後重新找到「自我安定」的方向和力量。

相信你也是身處理想與現實扞格的階段吧!與其抱怨現狀,不如也好好沉澱心思,為自己個安身立命的出發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