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05 14:58:42餅乾

《黃魚聽雷》讀後



我一向明白,所有的美味和遇合,都將逍逝。但是,黃魚聽雷,深深入海,海面上的陽光與雲影,鳥飛和魚躍,都將是永恆的瑰麗記憶。

-- 張曼娟《黃魚聽雷‧後記》

張曼娟的父親出生於黃河流域,小時沒看過海,但倒有聽過一個關於黃魚的典故,「說是黃魚的頭裡有小石頭,一到春天打起雷來,石頭變重了,黃魚沉進深深的海裏,就捕不著了。」所以年一過,再也吃不到黃魚。

這也許是內陸地區的人對海的一種幻想吧!呵!腦袋裏裝著石頭的海裏黃魚。

然而這個頗為可笑的典故,在張曼娟的想像下卻蘊含了某種人生深意:人的一生當中,青春輕狂的年歲裏,洋溢著斑斕的冒險精神,可一旦逐漸老大,就像聽過雷聲的黃魚,承受不了海面的狂蕩,腦袋中沉重的石頭硬是把自己拉入深沉的海裏,再也不願冒出水面。雖然平靜安穩,但卻灰矇失去光彩。

《黃魚聽雷》寫的是張曼娟過往歲月中與飲食有關的故事,書中沒有精到的飲食評論,卻有著濃濃的人情與各種生活的滋味。

我想起〈六人行〉中的菲比,她喜歡二手或古骨事物,因為每一個物件後面都有一段故事,使得它與眾不同。我認為《黃魚聽雷》之所以動人,亦在於每一篇故事中的飲食,滿溢著張曼娟的私語。

一隻苦瓜在她筆下道出了人生的從容,「烹調得好,就不那麼苦了」;洋葱的嗆咳有如稚澀的愛情,容易令人落淚;一場壯烈的殺雞場面,落得公雞頭頸將斷未斷地振翅狂竄,「母親哭著追,我和弟弟開始做惡夢」;手癢如萬蟻齊噬的削芋經驗,令她從此只想張嘴品嚐芋頭美味,卻在一次隨意的問話中,始知雙親削芋亦癢而難耐,心中一驚,再也不那麼嗜食芋頭甜湯;遠親伯母一句鄙夷的「鼻涕餛飩」,殘酷地傷害她的熱情與善意,直到一位親切甜美的阿姨一句「雲雀餛飩」的讚美,才釋放了被憂鬱囚禁的心。

在〈涮出來的年味〉中提到北方人的火鍋沾料大匯集,特別引發我的共鳴。「紅豆腐乳、芝麻醬、魚露、韭花醬、蒜泥、白糖、醋、醬油,還有香菜、葱末、蒜苗之類的,琳瑯滿目」。

由於換了一台真正的冰箱(以前那台沒有冷凍庫),我開始瘋狂採買各式醬料,還買了兩本以醬料為主題的食譜。每天實驗一道菜餚,體會醬料的神奇與美味。只是不知這樣的日子會撐多久?

我是「料理東西軍」的超級觀眾,老公與我交往之初,不能明白我為何如此著迷。有一天他得出了個結論:因為我的食慾壓抑得太嚴重了!

由於母親茹素,在家裏吃葷是會令人產生深重的罪惡感,所以從國中以來,我倒真的沒能暢快而任性的自在吃食。爾後在外求學,吃大餐也只是年度一兩回的奢侈消費,對美食的垂涎,自是不能忘懷。

如今因為健康因素,亦不能大口吃肉,在刻意節制的情況下,美味的食物將永遠是吊在我眼前看得著卻吃得有限的誘惑與遺憾!
雨諄 2011-06-23 23:16:10

我猜老師大概有過特別去買一大包鹽酥雞和魯味解饞的經驗!

Dora 2011-06-22 07:27:47

我也好喜歡這本書耶!那您讀過王宣一或蔡珠兒的關於吃的文章嗎?如果您要辦吃的讀書會,我一定會參加喔!!

版主回應
我也很喜歡蔡珠兒的文章喔!至於王宣一倒是沒看過。有機會會去找來讀一讀。

歡迎來讀書會喔!
2011-06-22 12:47:42
janine 2007-07-05 17:43:53

無論是生活或美食,都要朝向「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前進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