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5 23:26:10張雅評

1070325我讀岡田武彥《王陽明與明末儒學》

 

1岡田提到,宋代到明代的文學、藝術、宗教、思想的軌跡。但這類的推論,以少數幾位文學藝術家,恐難以代表整個明代思潮。

2岡田提到,《明史.儒林傳》、《明儒學案》,但詮釋不多。還有其他論著可以代表明代學術。

3岡田提到,宋末到明初,朱子學有心學傾向。他提到兩本書,一是,明代成化弘治年間的學者程敏政(1445-1499),字克勤,別號篁墩。他所作的《道一編》。明末學者陳清瀾曾非難之。二是,王陽明作〈朱子晚年定論〉。他認為,陽明的〈朱子晚年定論〉是《道一編》的續編。

4岡田提到,陸象山的「心即理」工夫欠明確。

5岡田提到,陽明晚年致良知思想,吸收宋學全體大用思想,又吸取佛道虛無觀念。

6岡田提到,陽明歿後,王學分為良知現成派(左派)、良知歸寂派(右派)、良知修正派(正統派)。

6-1良知現成派(左派):順應王學發展,適合時代潮流,廣泛流行於明末社會。主張良知當下現成,無視工夫,流行儒學、禪學,最終導致蔑視道德。

6-2良知歸寂派(右派):把王學還原於宋學。逆時代潮流,不興旺。

6-3良知修正派(正統派):把王學還原於宋學。逆時代潮流,不興旺。

7岡田提到,明末清初朱子學學者,陸世儀(桴亭)著《思辨錄輯要》30卷,曾批評王學。

8按:明末清初朱子學學者,陸隴其(稼書)著《四書講義困勉錄》37卷,曾批評王學。可參見嚴文郁《清儒傳略》。

9明末湛甘泉學派糾正王學。

10明末東林學派糾正王學。

11開創王學劉蕺山。

12明代是經學的衰頹期。

13王陽明對經學的態度大概來自王司輿。

14明代流行三教合一,林兆恩,世人稱「三教先生」,意即以儒教為中心的三教合一。以「左派王學」為多。即泰州學派,王心齋、趙大洲、羅近溪、焦澹園、周海門、陶石簣。

15李卓吾認為,本來沒有儒釋道之異,由於後學邪說。

16兼修三教的文人:徐文長、屠鴻巷、袁中郎兄弟、鍾伯敬兄弟。

17遵循明太祖的三教論,提倡三教合一學者:管東溟、楊復所、李卓吾、羅近溪、周海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