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0 14:56:01張雅評

讀劉述先〈王學與朱學:陽明心學之再闡釋〉筆記(4-1)陽明與知天

 

【本節標題:四:陽明唯心哲學的第三義:「良知是造化的精靈」之闡釋】

 

.【陽明與知天】

.依陽明,也講「存天理,去人欲」。

.依陽明,能透徹致良知,就能透徹知天。

.劉氏強調,「人要知天,首先必須做休養工夫,變化氣質」。

 

.【按】:究竟怎麼樣才算是「知天」呢?

 

.劉氏說:「人只要肯作修養工夫,肯去放開心懷體證,自然有所如實相應,並非玄談,此種體證既然人人可以奮勉而得,可以對證,也就無所謂獨斷。」[1]

 

.劉氏說:「儒家於此是有一形而上之體驗,但其形上學的進路不是概念式的,乃是體驗式的,這是中土儒學所開創出來的一條極獨特的途徑。」[2]

 

.【按】:依劉氏的文章,使我想到王陽明應該列的公案如下:

 

.【按:公案4】:怎麼樣才算是「知天」呢?

 

.【按:公案5】:怎麼樣才能避免「你有你的良知,我有我的良知」,良知的獨斷呢?

 

.【按】:劉氏對於上述問題,他提到的重點有二

1「自然相應」。按:這一點來自陽明的看法,「見父自然知孝」

2儒家是「體驗式」而不是「概念式」的。按:換言之,這是用「言語」難以表達清楚的。

 

.劉氏說:「到了體驗真切之時,乃如赤日當空,纖毫畢露,却又不離日用行常,一無弔詭可言。但用尋常話語來說,却是千言萬語,說它不盡。」[3]

 

.劉氏說:「由此可見,人要把握天,必須通過內在的體證才行。」[4]

 

.【按】:劉氏提到,陽明將「盡心知性知天」一段,分為聖人、賢人、學者。

 

.【按】:我認為,「盡心知性知天」一段,要配合幾段來看才完整。

1朱子解釋這一段,陽明的回應

2成色分兩說

3愚夫愚婦不能致良知

 

 



[1] 頁502-503。

[2] 頁503。

[3] 頁503。

[4] 頁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