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劉述先〈王學與朱學:陽明心學之再闡釋〉筆記(3-1)劉氏看陽明公案
【本節標題:三:陽明唯心哲學的第二義:「人是天地的心」之闡釋】
.陽明心學是包含道德論、認識論、宇宙論,這三者打成一片。
.【公案1】:「巖中花樹」一段,有「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等句。(陳榮捷本,275條)劉氏意見如下:
.劉氏對【公案1】的觀點如下:
.劉氏說:「就陽明在南鎮的那一段答問看來,顯然是一認識論的反省,似與上節所談的道德體驗並無直接關聯。由此可見,陽明哲學的主要進路雖是道德體驗,但其理論效果却不止於道德倫理的範圍。由於南鎮的這一段答問過於簡截,不易由之看出陽明哲學的實義,故先由解析其他資料着手,而後再回頭來審查其理論效果。」
.【公案2】:「人心與物同體」一段,有「今看死的人,他這些精靈游散了,他的天地萬物尚在何處?」等句。(陳榮捷本,336條)
.劉氏對【公案2】的觀點如下:
.【貝克萊】劉氏本節又提到,侯外廬以為,陽明學和西方貝克萊「唯我主義」相似。劉氏認為,「由樸素實在論的思想觀點出發,這才是真正的頭腦簡單(Naive),不值一駁」。(按:劉氏已經批駁兩次了)
.劉氏說:陽明豈不知道在人死後大地山河依然存在的事實,他特別標舉出,「他的」二字,實有深意存在。[1]
.劉氏說:這一番意思本也不容易說得清楚,所幸現代存在主義哲學者發展出「在世界中之存有」(Being-in-the-world)的觀念。[2]
.【按】:劉氏用存在主義說明【公案2】。
.【海德格】劉氏指出:故個人生時,他的世界雖不能聽他隨意驅遣,但到他死後,這一世界結構也就重歸於寂,他人的世界決沒有與這一世界完全相同的。[3]
[1] 頁497。
[2] 頁497。
[3] 頁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