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學年度上學期五專部讀書報告書目
九十九學年度上學期五專部讀書報告書目
1. 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台北市:大塊文化,
2006年﹞
2. 陳維功:《看不見的角落:急診室裡的人生故事》(台北:天下雜誌,2009年)
3. 聖‧修伯里:《小王子》﹝不限出版社﹞
4. 林文月:《飲膳札記》(台北市:洪範,1999年)
5. 劉梓潔:《父後七日》(台北市:天下文化,2010年)
6. 朱天心:《擊壤歌:北一女三年記》(台北:聯合文學,2010年)
7. 方文山:《青花瓷:隱藏在釉色裡的文字秘密》(台北市:第一人稱,2008
年)
一、題目:請從書單中擇一報告,不可重複。
二、格式:
1.一律A4橫式繕打,除封面外,字型可選新細明體、標楷體,字體大小不得小
於12級,行距不得小於
2.封面:應註明題目(如:國文期末報告─《書籍名稱》)、班級、組別、姓名、座號。
3. 內容:﹝1﹞分工表﹝如:打字、找資料、影印、設計封面......﹞
﹝2﹞作者簡介(100-200字)
﹝3﹞摘要(100-200字)
﹝4﹞他人評價(100-200字)
﹝5﹞佳句摘錄(至少10句,並註明章節頁碼)
﹝6﹞讀後心得﹝每位組員發表之心得至少150字,未寫者報告以0分
計算﹞。
﹝7﹞版權頁之影印本。
三、字數:至少1000字。
四、組員人數:每組不得少於7人。
五、繳交書面報告一份、電子檔一份(可選擇交光碟或張貼於教學部落格〈九十
九學年度上學期五專部國文讀書報告書目〉之回應)教學網址﹝郭侑欣老師
的教學部落格﹞: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254090
六、報告繳交日:11/25(四)前,遲交1日扣5分,以此類推。
七、本期末報告,佔學期總成績20﹪,請自重、勿抄襲(引用他人著作不可超過全文三分之一,且須著明來源,如網站名稱、網址等,否則即構成抄襲),抄襲者報告以0分計算!
47號 侯少均:
擊壤歌是我看過最老的書,她的文筆感覺比較文言,一開始很不習慣這種述束法好幾次將這本書扔到一邊,
但經過幾次的翻閱後,發現他並沒有那麼差也開始閱讀,
作者朱天心是個聰明率真的女孩,她的行為大刺刺,讓人看完這本書之後才了解有些書需要點耐心,
才能看出作者想表達的那份心情。
49號 許素端:
看完朱天心的擊壤歌北一女三年記這本書,讓我感觸很深。
喜歡她的多愁善感,喜歡她的聰明伶俐,喜歡她的字句間活潑的跳動著,
第一頁我看到了幾個字,讓我印象很深刻,『很好喝的空氣』,
奇怪了….空氣沒有顏色沒有味道也看不見,為什麼會好喝呢?
讓我很疑惑,不過我想,這也是朱天心作家的過人之處吧!!!!!!!
能將想像力發揮創意增添在文筆上。
這本書由很多故事組成,每段都有很有趣的地方,
讓我想一看在看下去,原來外觀有點黃舊的書原來內容也那麼的吸引人,
平常我在圖書館看到這些黃舊照片又黑白的書,根本都不會拿起來看的。
這又讓我想起,我媽曾經說過,外公有個很寶貝的小書,書都是自己做、插畫都是自己畫的、內容都是自己的平常日記,
黃黃舊舊的外觀,讓人避而遠之,不過外公卻很寶貝那本書,因為裡面都是充滿自己的回憶。
所以我想朱天心作家在出版這本書時,應該是想將自己的故事分享給各位讀者吧,
讀者看著作者自然不做作的內容,也難怪這本書能夠銷售二十萬冊。
17號 陳昀徵:
這本書寫著她高中三年與朋友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情,就好像在寫日記一樣,
與死黨一起上山下海的事也都寫出來,作者好像也很喜歡觀察大自然,
把她所有經過的地方或四季變化觀察得很透徹,這點我很佩服她!
而且我還發現作者跟她的死黨都會去看電影來增加文學觀念,作者書看的也很多,
可以把書裡的名言都記起來,我覺得她很厲害,要是我,我什麼都會記不得!
裡面我最記得的就是男歡女愛的主題曲,雖然歌詞都是英文,有點看不懂,不過我覺得它的歌曲還不錯聽唷!
22號 邱虹瑜:
這本書寫著她們經歷的所有事,裡面運用了很多書的名言字句,
她跟她的朋友們就像難兄難弟一樣,一起遊玩一起看書,生活都過的非常充實,
她們好像不把考試當做一回事,等考試快到了才臨時抱佛腳。在
這本書中還可以發現作者很喜歡觀察大自然,而且也很喜歡寫詩、寫歌。作者看過的書也很多,
她可以加入許多書本上的字句來形容她所要說的話,我覺得非常厲害。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那就是『Our love will never die!』雖然沒有很懂它的意思,不過我還是很喜歡這一句!
24號 呂夙玲:
這本朱天心的擊壤歌記錄著與高中同學、家人及同學,從小就愛立志的她,已成為了作家。
雖然功課不好也曾經一度的認為自己很叛逆,但他最終還是有在拼功課,
或許可以說是朋友管他又或者是朋友使用的激將法產生了好的結果吧!
到了最後他與朋友們都有一個相當不錯的好大學呢
32號 陳妍舒:
這本朱天心在高中生活的過程,還有與朋友之間的相處,剛開始的她對讀書沒什麼興趣,認為讀書只是在浪費時間罷了。
不過他也覺得自己很叛逆,後來高三時有一次乖乖的默寫國文課本,
國文老師笑著摸摸她的頭說:「這樣才是好孩子」在那剎納的她很難過和後悔高一、高二時好好的讀書,
不過後來他與朋友都有不錯的大學。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83011243
2.張羽芳 桃園埔心
開始注意到擊壤歌這本書,是因為偶然在副刊上看到這句話:很好喝的空氣,這是擊壤歌第一頁的第一句話,
後來託同學在書展替我買了這本書,一天天慢慢看完了,我常常覺得,文學作品往往要有感覺才會看的懂,
才能引起共鳴與感動.而此時的我也正值高中,雖然距離書中已有一些年代了,但書中的一切仍是那麼的令人感動,
我甚至還找出書中提到的英文歌和小蝦(書中天心的化身)看過的書,體會小蝦在書中的心緒,擊壤歌所紀錄的,
是一段不可磨滅而又彌足珍貴的記憶...真的值得細細咀嚼...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83011243
心得:
9號 陳儀純: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作者是用記敘文來書寫,
裡面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四個人出遊的情境,述說著當時的天氣,風景,畫面,真讓人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就連結尾也都讓人有一總想看在看的滋味.當我正看到一半時,突然發現有我們讀過的詩耶!
一直看到最後我才了解這本書都是在說李白的點點滴滴,難怪都覺得有一點不太能理解.
不過我還是把它看完了,我真佩服作者,他的文筆也好的太超過了吧!我超羨慕的呢!
10號 賴盈吟:
看完這本書我發現到作者很喜歡看書,她也很喜歡創作。
她在這本書中描述了自己在高中這三年所有的事情,也寫出她和家人的互動,
作者把她自己的所有事情,一一的寫在這本書中;
作者每一看完一本書,就會在擊壤歌這本書中說出她對這本書的感想,
而作者所寫的每一字一句都讓人很欽佩呢!
看完這本書才讓我們真正了解到...原來高中生活可以這麼輕鬆無壓力。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C%B1%E5
摘要:
擊壤歌,敘述小蝦作者朱天心的高中生活與想法,他不但能學業兼顧也能每天快樂的玩著,既充實又不乏味。
在平日生活裡他常發誓立志要以後的日子不平凡的,朋友當中她總是那個需要人照顧的,
但在家人當中她卻是個獨立自主的人,她的率真來至於他有個理性的父母,使她能大方的做他自己。
最後也順利的從北一女考上第一志願「台大」。
佳句 :
*風起飛的時候,我就要做那隻大鵬鳥,凌空一飛,
飛到那九萬里的高空裡,與天賦守著我的海棠葉,其翼,若垂天之雲。 →P226
*看!那邊綠樹清山風景宛如畫,溪水洛洛,韶光年華,白璧無瑕。朋友們齊歡樂,這是青年之家。 → P146 ~P147
*慾望是有目的的,志氣則是無目的的大志。 →P32
*騎馬是件累人的事,立志也是件累人的事,不過我還是不擔心,風起時我自又會有番大志。 →P25
*Our love will never die !
*Laughter in the Rain!
*在殘冬的風季裡,狂風就會不分晝夜的呼嘯,黃渾渾的吐霧遮去日月和星辰天和地就迷失了。
*我願意什麼都如常,以後想起時也不會有什麼結束的感覺。
他人評價:
1.中山女中 台灣台北
每次看完擊壤歌,心情總是特別的好。
喜歡朱天心(小蝦)的天真爛漫,喜歡她的多愁善感,喜歡她的大而化之,喜歡她的無悔付出,喜歡她的偶而偷懶,喜歡她的聰明伶俐,
最重要的,就是年輕的歲月多麼燦爛多麼美好,那是上天給我們的生命之禮。
看完此書,讓人更珍惜青春歲月,不會平白任他虛度。因為,即使在精采的生活,我們以後都要為它讚嘆,
但也必須為它傷逝。假如任他虛度,那更只有後悔的份,徒能感兮傷兮,為之嘆兮!!!
國文 5C101
分工表
封面設計:陳儀純、陳昀徵
找 資 料<作者簡介>:邱虹瑜、許素端
打 字<分工表、佳句、心得>、上傳:呂夙玲、賴盈吟
摘 要 :侯少均、陳妍舒
他人評價 :全組組員
佳 句 :全組組員
讀後心得 :全組組員
影 印 :陳儀純、陳昀徵
擊壤歌:北一女三年記 作者:朱天心
作者簡介:
朱天心,山東臨朐人,一九五八年三月生於高雄鳳山。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
曾主編<<三三集刊>>,並多次榮獲時報文學獎及聯合報小說獎,現專事寫作。
再沒有一位小說家如朱天心這般,可以在她不同時期化石岩頁的作品裡,如同島國身世縮影微卷、如同灑金紙帛浮世繒,
讓我們眼花暸亂地看見,女作家在各式歷史棧道搭建之妄念及崩毀的華麗造景裡,
以各種身分、國族、性別、敘事聲音之變貌離異,糾葛之、滔滔雄辯之、愛憎難分、身姿錯駁其中。
朱天心寫作起步極早,高中時期朱天心便開始寫作,作品多發表於《中國時報》,並受到當時人間副刊主編高信疆的甚大重視;
1977年,出版短篇小說集《方舟上的日子》與北一女就讀時寫成的長篇散文短篇小說集《方舟上的日子》與北一女就讀時寫成的長篇散文《擊壤歌》,
盛名於文壇。尤其《擊壤歌》可謂台灣高中版的《未央歌》而引發風潮[1];大學畢業後專職寫作。
曾任三三集刊主編,其作品多次榮獲時報文學獎等多項文學獎,為臺灣文壇上重要的作家。
旅居日本的胡蘭成 1974年應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之邀來臺灣,
惟因胡蘭成曾為汪精衛政府的幕僚,當年往事難被接受,遂應想寫張愛玲傳朱西甯的安排,移居朱家隔壁;
也因此成為朱天心、朱天文等人的私人教師。
胡蘭成對朱天心影響甚鉅,如《擊壤歌》中朱天心便常引用大篇幅胡蘭成的話 ,外界也有對「三三集刊」的年輕作家「張腔胡調」之稱。
佳句
1. 生命的價值不會因為富貴或貧賤而有所不同,也不會因為人生旅途是一帆風順或驚濤駭浪而改變。
2. 沒有人能擁有絕對完美或不完美的人生,生命的價值應該是要活在希望中。
3. 當人受到極大的痛苦時,最好的解藥就是時間,時間的撫慰、流逝、痛苦就漸漸淡去。
4. 在醫病要能相互體諒、多注意人情世故,將會讓雙方處在最佳的合作狀態。
5. 很多事情總有優先順序、輕重緩急,急診並不是先到先看,而是嚴重危急的病人先看。
6. 如果每個病人都要得到百分之百的保證,相信再多的資源、再多的健保也不可能負擔的起。
7. 如果醫療人員在這些狀況下均能按病情的需求全力完成,我想這就是盡力。
8. 愛情原本是件美好的事,但很多人最後卻以死來表達決心或遺忘痛苦,是否證明情關確實難過呢?
9. 當無情的天災降臨時,急診的醫生更需要走到最前線。
10. 良好的醫病關係要建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2)
陳主任出書了,一向對記者很友善的他,用文字書寫自己在急診甘年裡看到的人生故事。裏頭。一篇篇故事,有許多都曾是媒體記者追逐的社會事件,然而在他的筆下,少了露骨與腥羶情節,取而代之的是對社會黑暗面的省思,一顆赤誠的醫者父母心躍然紙上。
很多事件我們都參與過,為了追逐那曾是明日新聞的焦點,當下難免要纏著陳主任想要多了解一些內幕,像是「誰讓孩子這麼痛?」「茶藝館槍擊事件」,但當翻閱陳主任著作的「看不見的角落」這些故事以另一種樣貌呈現,讓我們重溫當年的一幕幕場景,也看到新聞背後看不見的角落。
在急診待了甘年,陳主任對緊急醫療的熱誠以超乎一般人能想像的極限,對於在急診崗位堅持了甘年,他輕描淡寫表示,「可能是自己愛管閒事!」
但他也曾歷經必須靠安眠藥度日,經常受不了壓力恐慌症發作,也因為這樣,他不了解急診工作的高風險、高壓力,透過本書,他也希望讓更多民眾了解急診工作,盼在下一回的不期而遇中,多一點諒解,用友善取代對立。
「緊急醫療面對的是生死一瞬的醫療問題」既急切、也悠關生死,但在縣金醫療環境中卻是相對不受重視的一環,陳主任也用文字呈現對整體緊急醫療環境的關切,對於健保總額制度下對緊急醫療可能受到的侷限有多所著墨,我相信這是陳主任最想呈現的一部份,也希望有更多民眾能了解緊急醫師遇到的困境,因為這不單是醫界的問題,卻是悠關你我生命安全問題。
最後,我想說的是,對於一個對記者的友善急診室主任,我們一干姊妹市滿懷感激,但在徹頭徹尾拜讀過他的大作後,除了感激還多了一點激賞,因為透過文字他用最淺白的一段段故事,寓教於其中,對從事醫療報導的我,也是一本不能不讀的教科書。
他人評價
(1)
陳醫師是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的主任,也是中國醫藥大學急診醫學科主任。他在這個醫院擔任急診部主任已經快十五年了,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在這背後要付出多少時間、體力、及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不是每個醫生都可以做到的。陳主任是如何堅守他的崗位呢?他又有什麼使命感呢?
本書有有五十多則故事,分成六章來敘述急診室的人生百態。急診室可說是每個伊院的先鋒部隊,是打前鋒的,而且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二十四小時不休息的,就連過年也是有人值班的。雖然美國的著名影集《急診室的春天》中的醫生很瀟灑,還可以談情說愛,但在真實的情況裡,可沒有時間讓你談戀愛的。不但要檢傷分類,處理傷口,請內科、兒科或外科住院醫師處置,萬一遇到〝大哥〞級的人物,更是要小心小命難保。
兒子小時後因氣管不好,又常受傷;還有婆婆身體也不好,有一次吃感冒藥居然坐火車迷了路,所以常跑急診室。有的急診室醫護人員很親切,有的則是把你晾在那邊很久,實在是令人生氣又著急。但前幾個月我因腸胃炎去急診室吊點滴,有位懷孕的護士態度很親切,她不但安慰並鼓勵我,讓隻身前往就診的我覺得很感動。
急診室就像是人生百態的縮影,各式各樣的人都有,讀完本書你會覺得怎麼有這種人,但實際上每天都會在醫院發生。這本書還有醫學小知識,可以讓你增加不少常識。一個醫生的養成真的很不容易,因為我妹妹是醫生,所以,,我知道他們不是像大家想的除了賺很多錢,也是要付出很多的代價。讓我們像這些醫護人員說聲謝謝,讓我們成為真正的白衣天使!!
來源:http://mypaper.pchome.com.tw/honggrace/post/1320543336
5C101 12 許瑞琳
我覺得急診室對醫院來說是個重要的一個部門 也幸好有急診室著個部門 讓大家都能從生死之間被救回來急診室人來人往 看了那些嚴重到必須被送到加護病房的人 看了其實很替他們難過 雖然我不是那些人的家屬 但看到那些人多少會讓自己警惕一下 雖然我很愛玩但是看了那些之後我會讓自己收斂一些讓自己明白生死一瞬間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5C101 41 葉怡萱
這是一本值得仔細閱讀的好書,本書彙整了50幾則完整敘述的急診故事,每一則都是值得閱覽的人生故事。急診室是社會百態的縮影,看完了這本書,覺得這個社會的角落還有許多需要關心和照顧的人,也了解到急診醫護人員不為人知的辛酸與壓力,急診醫護人員隨時要面對各種無法預期的緊急狀況,承受的壓力和負荷之重,使他們具備比一般人更大的毅力、耐力和行動力,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本書不僅可以教育民眾認識緊急情況如何處理,也有許多醫學小常識,深具教育意義,真是一本好書!
5C101 05 徐詩琪
綜合整個社會觀,真的是有很多很多看不見的角落或未曾聽見的人事物天天在這世界上上演著,急診室就是其中一角。
我認為這本書是非常值得大家一看的!裡面有關於很多社會中我們看不見的角落
或許是我們沒看過的一面!這些都非常值得我們去觀察。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篇 : 一位五歲小女孩在家附近的暗巷慘遭性侵
就連一個只是五歲的小女孩都會慘遭毒手!讓我不禁感嘆起這個社會是
怎麼了?也因這原因說不定從此讓這小女孩拒人於千里之外!
5C101 37 洪郁凰
陳醫師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他在這個醫院擔任急診部主任已經快十五年了,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在這背後要付出多少時間、體力、及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不是每個醫生都可以做到的。急診室就像是人生百態的縮影,各式各樣的人都有,這本書還有醫學小知識,可以讓你增加不少常識。一個醫生的養成真的,很不容易所以我知道他們不是像大家想的除了賺很多錢,也是要付出很多的代價。讓我們向這些醫護人員說聲謝謝,讓他們成為真正的白袍天使!
心得報告
5C101 18 何沂芸
急診室是醫院裡最重要也是最緊急的一個部門,而急診室也分很多情況,例如:當一個人用走的進來,而他只是手被刀割到受了點傷,這種情況當然是最好的,但是當一個病人急急忙忙的被救護車推進來,全身血淋淋的時候,這時候就是急診室忙碌的時候。
但是在醫院裡,我很佩服那些在急診室還有開刀房裡的護士,那種看到連皮都沒有只剩下骨頭的那種還有那種把肉切開看到內臟、肝、肺之類…等等,那種會觸目驚心的畫面,總是會看得目瞪口呆也會讓我感覺到心服口服,這就是護士厲害的地方。
時間久了,護士難免也會跟病人產生感情,當病人健康的走出門口時,而護士必須要接受那種已經產生感情卻沒緣分的那段日子,即使很難過卻要笑笑的說恭喜你恢復健康了送他離開醫院門口。但是急診室、開刀房卻不必難分難捨的說再見。
所以我覺得急診室算不錯了,如果我當護士應該會選擇在急診室吧!不過我覺得我應該沒辦法在醫院裡待著,因為我不是護理科的,所以我也只好乖乖的在幼稚園照顧小孩,這就是我對本書的感想。
5C101 33 洪玉秋
作者是急診科的主任,內容是他在急診室所遇到的一些故事,
這裡面包刮健康拒絕的人,被命運作弄,被感情拋棄,
這些發生在他人身上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命運真的很愛捉弄人,
但是看著這些故事心裡有許許多多的感觸跟震撼,
看到最後我都快哭了真的好感人,從他的文字裡,
還可以得到人生的省思,也還有一些醫學常識,
原來醫學裡不是完全是萬能的,這時或許改變我們醫生或失去,我們至親的事就是發生在急診。
5C101 34 張家慈
這本是值得我們閱讀的好書,用情感所記錄下來的故事,有工作充滿熱情、也有工作理論與道德,還有很多建議與提醒值得我們討論。
看完時,感受很深,醫生用心與專業救病人,護士努力的幫助醫生則慈濟阿姨、叔叔,用愛心安慰每位家屬,大家都盡心幫每位病人。
藉由這些讓大家認識社會,還有許多關心和照顧的人,了解醫護同仁的熱心與專業。
從學習妥善保護自己及家人的安全,以及更深刻省思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33號 設計封面
12號 作者簡介
5號 摘要
41號 他人評價
34號 佳句摘錄
37號 打字
18號 上傳
看不見的角落這本書大約內容是在描述一個急診室醫生,對於每位病患的感受。而這不只是別人的故事,也可能是每一個人的故事!例如要面臨生離死別或者是看社會的百態。他也用他的立場把每個故事都講的觸動人心!而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那些人又是怎麼看待這個社會的呢?沒有人能有擁有絕對的完美或不完美的人生,生命的價值是要活在希望中,任意終止生命會失去這份價值。人要勇敢面對挫折,雖然不是不可以自己選擇結束的時間及方式,但是一定要三思。
在一項對台灣急診醫師生涯規畫的研究分析中,約40%的急診主治醫師計畫在急診工作10年後就退場;另外有14%的醫師是否長期在急診工作取決於工作環境的好壞。為什麼醫師會離開這個曾經是他們自選為醫療志業的專科?
● 護士問:「那位來簽手術同意書?」兩個女人同時說:「我來簽!」
● 老阿嬤掏出布包裡僅有的兩千塊交給救護車司機,小布包瞬間就空無一物而塌了下去…
● 我把他從死神手裡搶救回來,但他見了我,卻一臉疑惑地問:「你是誰啊?」
這不只是別人的故事,也可能是每一個人的故事。
台中市長胡志強說,「正因親身經歷那種無助與驚惶,一個個故事,無論結局好壞,都讓我感同身受,而其中所展現的人性光明和黑暗面,在在觸動人心。」
50個生死一線間的真實故事,包括了刺激的急救過程、醫生的日常生活、成功救人的歡喜及痛失生命的心碎。
媲美美國最受歡迎、最長壽的醫界影集「急診室的春天」,一篇篇的千鈞一髮,在潛移默化中為您增長醫學知識;如小說般精彩、緊湊,充滿轉折與張力的劇情,一幕幕躍然紙上,不看到最後不知道結局,保證讓你欲罷不能!
25號 林佳儀:
我覺得作者對於飲食料理的觀點就像文學創作,需要慢條斯理、耐心等待,切勿過急必不會有好作品出現。因此在此書的行文中,讀者皆可見作者在處理餐飲之事時的用心與仔細,這是與一般食譜很不同之處,她將很多應注意的小細節大致記下,看似不重要,但絕對是影響全道菜餚之核心;尤其是在清洗與熬煮的過程,
他所講究的全都是做好一份料理的秘訣,這是讓我最佩服她的一點,此書不但令人胃口大開、還讓人了解以前人的心酸,我一定會推薦給大家來慢慢品嘗。
32號 陳姿霖:
看完林文月的飲膳札記後,真的是胃口大開!不過最重要的是我認為作者除了寫下家常食譜外,還加入了許多個人感情在裡面,作者的用心與仔細,從書上的許多地方都看得出來,想想若換作是我,一定無法像作者一樣如此有耐心。作者在書中還有寫下與親朋好友聚餐宴會的情景,在我讀起來感覺還不錯,雖然沒有用大量的文字來描述,但仍然可以感受到當時的氣氛,真的很不錯喲!
[七] 飲膳札記版權頁之影印本:
21號 賴亭羽:
作者把自己從結婚前完全沒拿過鍋鏟到婚後不得不起身自己煮飯燒菜,當個稱職的太太的過程。還有許多自己曾經做過的菜餚與製作過程.方法。作者也會邀請朋友到家小聚敘談,並精心的為朋友們準備一道道美味的佳餚,而且還特地記錄每一次聚會的菜單,不會讓客人品嘗到重複的菜餚,這一點作者很用心。每個人在做一道菜時,總希望吃的人能夠吃得開心並且感受到做菜人的那份心意。一道菜不管好吃與否,外觀美不美,不論色香味是否俱全,最重要的是做菜人的心。如果你也想煮出讓大家吃到會開心的菜餚,別怕煮的難吃就不做,只要用心就好。凡事總要親身經歷,方得深入體會,食道蓋亦如此。這本書把作者的做菜心得與許多需要注意的小細節都描述的很詳細,真的值得大家去看一看!
22號 江龍鳳:
在年少時,連廚房都沒走進去過,而結了婚卻連開門七事及無數瑣瑣細細佔據了日常生活的一大半時間,改變了許多自己的習慣,凡事都要自己動手做,她喜歡在家宴請朋友小聚敘談,而為了避免重複的菜色款待同樣的客人,便有卡片紀錄每回宴請的日期、菜色,以及客人的名字。一方面避免讓客人每次吃相同的菜色;另一方面可從舊菜色找到新的靈感。而有些讓人吃起來會血糖高或尿酸過高的菜色,有人也曾經告訴過她,害她失望了好久!後來她也改變了做法,至今還是有許多菜很回味,感覺她真的很厲害,煮個菜能紀錄這麼多的東西,要是我的話我不會這麼做,我會靠著當天的靈感來做菜。
佳句摘錄
1.當愛情來臨時,每個人的心裡都住了一個人。 (40頁)
2.再鮮豔的花朵過了花期,等待它的就只有凋謝,就像過了黃昏也就只剩下夜的黑暗。 (81頁)
3.幽幽歲月,浮生來回,屏風惹夕陽斜。ㄧ半花謝,ㄧ半在想誰,任何心事妳都不給。(30頁)
4.我用一盞離愁、ㄧ壺漂泊,ㄧ曲東風破塑造了一個唐詩宋詞的世界。(47頁)
5.ㄧ生行走望斷天涯,最遠不過是晚霞。而你今生又在哪戶人家,欲語淚先下。(67頁)
6.其實能穿梭千年的,也就只有文章。藉由文章我們還原了好幾個前世,那瞬間短暫的愛情被ㄧ代ㄧ代的戀人們寄予殷切的盼望、美好的想像,於是愛情透過文字,透過故事,被人傳唱。(69頁)
7.花已向晚,飄落的燦爛,凋謝的世道上,命運不堪,愁莫渡江,秋心拆兩半,怕妳上不了岸,ㄧ輩子搖晃。(78頁)
8.我對妳的思念就像如影隨息的影子ㄧ樣,而影子又到底要用什麼方法才能斬斷?如今剩下我ㄧ個人孤孤單單跟水中倒映出的影子配成雙。(84頁)
9.到不了的都叫遠方 回不去的名字都叫家鄉(105頁)
10.春雨夏梨花落 門前竹依舊瘦 我養了ㄧ池心事向誰說(128頁)
李佳娟 18號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只覺得都看不懂什麼意思,從作者和小王子的對話中,我才了解到,看這本書時,不能以大人成熟的心態去面對,而是以一顆赤子之心的角度去了解他,也就是找回過去每一個人都有的一段童真時期。
曾經做過的事,當你懂得用什麼心態,什麼角度去看待書中這位小王子的行為時,也就是你將會了解它為什麼是一本深受喜愛的書了。
我覺得有時候大人的腦筋沒有我想的靈敏,只會在忽表面的事,很少人會用心去看待,只會以自以為是的高傲態度看待別人,就像他遇見的國王,自負的商人或地理學家等。小王子一書,似從頭到尾都在告訴我們,別用肉眼判別事物,要用心去真正實際體會。
5F102 42號 陳碩典
什麼是中國風呢?裡面寫到,以歌詞的大概意思而言,內容是模仿古典詩詞創作。但其實中國風歌曲還是有「曲風」的。我想,對音樂有研究或接觸的都知道,小調、傳統五音……等,雖然流行音樂的「中國風歌曲」稱不上是一種音樂曲風,但卻不同於藍調、靈塊樂、鄉土音樂、爵士、嘻哈、搖滾……等,以旋律的節奏、拍子的速度、合弦的變化和特定的音符……等。「曲風」是以彈奏方式分類的,不看「歌詞的涵義」,但是,詩詞班歌辭以歸類為所謂的「中國風歌曲」,也呈回一種獨特的「風格」,甚至成了一流行。
5F102 44號 王秉義
青花瓷的詩詞有一種魔力,不像白話文,交代的清清楚楚,把時、地、人、事都填滿,他留下空間給讀者想像。詩詞是很活的,尤其是變化多端的中國字,在中國流轉千年的歷史,說它古典,不如說它精美。一首「中國風」,優美的旋律加上精美的詩詞,表達出豐富的感情,充滿韻味的典籍,這是我個人現在最喜愛的藝術,文字的藝術。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每個人都能說出一番不同的藝術。富含懷古的、充滿感情的、極具瀟灑與慓悍的藝術。這本書給我的感覺真的不是能用言語文字來形容的。
5F102 38號 施宇駿
讀完這十五首詩之後,真的體會到這些詩裡所描素的詩詞意境他有時告訴你這首詞的意境,以及寫這首詞的心境,有時也告訴你這首詞翻譯成白話文是什麼意思,更告訴你如何用字遣詞才能更呈現中國風。
他的歌詞雖然充滿中國味,但竟然還能穿插一些你想都沒想到可以這樣用的現代用語,使人想要更深入的了解各首詩的意思,真的耐人尋味。
之前都覺得文言文是個什麼東?原來在背後有個這麼大的學問,很想要在在看他另一本書,中國風了!!
5F102 30號 林瑞祺
這本書都是方文山的作詞,方文山的文筆很好,配上周杰倫就更厲害了!青花瓷這本書主要是方文山寫詞的翻譯,寫的詞都偏向於愛情、中國風,方文山擅長且偏好描寫場景,看到她的歌詞,腦子裡就跑出很多畫面,好像真的到那裡一樣,裡面我最喜歡一首"小小",歌詞寫到"小小的手牽小小的人 守著小小的永恆", 我很欣賞方文山!
讀後心得
5F102 25號 詹培以
一開始看見書名<<青花瓷:隱藏在釉色裡的文字秘密>>,就蠻吸引我的,翻開內頁看見15首由方文山填詞的歌曲,這15首全都有著中國風十足的歌詞。
作者在書裡告訴讀者們,每首歌裡,詞的意思、心境,更把歌寫成散文,我覺得很新鮮有趣,作者在書裡也有告訴我們如何用一些特別的字寫出有中國風的詞或詩。
書裡面的插圖我很喜歡,中國風的建築模型很可愛,也很符合書名和書的內容,位這本書添增了不少色彩。
5F102 43號 沈侑達
【花戀蝶】
幽幽歲月 浮生來回 屏風惹夕陽斜
一半花謝 一半在想誰 任何心事妳都不給
油盡燈滅 如斯長夜 我輾轉難入睡
柳絮紛飛 畢竟不是雪 感覺再也找不回
轉世好幾回年代拉近的那遠古的中國,面對被屏風遮半的夕陽。面前有一朵花正在凋謝,「他」在想誰?終於油燈息,漫長夜,格外難眠。望著紛飛的柳絮,雖白淨,卻缺少雪帶有的感覺,不免嘆息當時的感覺難找回。
聽方文山說中國,聽我說中國,聽人人說中國,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莊嚴的茶道,還有「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對汝窯瓷的讚語,也就是青花瓷。傳世至今充滿東方的神秘。一副春聯也能充滿「中國風」。這是文山流帶領我進入的中國,也是我嚮往已久的淒美。多自負的自評,我不在乎,因為我愛這門「精采」。
5F102 49號 郭仁傑
看完了青花瓷:隱藏在釉色裡的文字秘密,看到了作者方文山對東方古老事物的關注。有包括很多東西,歷史古文物、百年歷史的建築。創作皆反應在歌詞裡,對於古老的中國古物、文化、歷史 ,有著濃厚的情懷。《青花瓷-隱藏在釉色裡的文字秘密》所知,方文山已古物為重點,字為載體,分享當時創作的思緒、說明他為什麼用了甲字而不用乙字,而不同的用字所引發出何種意境與心情;而一首絕妙好詞又是如何構思產生;該怎麼用最少的文字,傳達出最大的意義,讓最濃厚的情感共鳴,穿透每個人的心。除此之外,在情意綿綿、豪氣萬千或俏皮灑脫的字裡行間,還穿插他手作的長安城建築群精緻圖片,宛若身歷實境。
[六] 飲膳札記讀後心得:
15號 張雅柔:
看完這本札記之後,我終於知道連下廚做飯都會有回憶,作者利用一些陳年往事來訴說做菜時和做菜後的技巧和成就,一開始這本書讓我以為它就只是一本食譜而已,但當真正去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你會發現它不單單是一本食譜,他不會忘記藉此來思念一些值得回憶的。寫文章時,那些曾經的人可能離開當地各自生活或是已經過世了。作者把以前寫的食譜再拿出來,那是一段段的回憶與過去的時候那些溫馨時刻,字裡交叉著師恩、親情、友情。我不是很會下廚,但《飲膳札記》是個能讓我參考的食譜,他連事前準備,分量火候都記錄的很清楚。她說下廚就像文學創作,需要慢斯理,耐心等待,必會有好作品出現。我看出他在下廚方面有的用心與仔細。
16號 林佩萱:
噢!肚子餓了啦!在我看完這本書之後。當我一開始聽到書名的時候]就感覺好像會很容易邊看肚子邊餓,結果真的是這樣阿!都是吃的東西!我很欣賞作者的能力和細心,能這樣記錄著每一道佳餚的故事,我發現這本書好像我媽媽的食譜!可是這本書比一般食譜還特別,這本書的菜有故事而一般食譜沒有,這本書我很喜歡,不只是因為都是吃的還因為它會告訴我怎麼做這道菜會比較好吃、和一些做這道菜時該注意的事項,如果要我像作者這樣記錄下每一道菜的這麼多細節,是不可能的!因為我沒有作者細心,而且我也不常下廚,而且平常做做小點心也只是三分鐘熱度,絕對過不到三天就忘光了它的作法,我很喜歡這本書!
20號 李霈琪:
讀完後我覺得林文月女士在此書所記之飲膳之事皆是被規範於家庭餐宴客之範圍。個人對作者有種不再是佩服而是崇拜到覺得怎麼會有人對食物的敘述能到那種程度,把十九種的佳餚,一一用最細細到不能在細的詮釋出來,把最寶貴的食材、時間方法都不私的寫出來,邊看還真想吃看看呢!飲膳札記有點像食譜,卻又比食譜還要詳細並且有許多個人的感情和每道佳餚的故事、和作者親身所經歷的,還有提到家鄉味。烹飪其實與文學藝術一樣,有慧眼辨識用心處,總是令人欣慰難忘的,方得深入體會食道蓋亦是如此。
他人評價
書上寫:『妳親手繪製了一幅潑墨山水,並且在捲軸裡仔細描繪那個曾經讓妳魂縈夢繫的誰.而我一直都在妳周圍,日夜細心的照顧相陪,但妳卻完全都沒有任何感覺,甚至隨時準備離開去找妳心目的那個誰。我就是像在草地上無法移動的花蕊,只能被動苦等自由紛飛的那隻我心儀的蝶。一直等到盛開的花慢慢的枯\萎,緩緩的凋謝,妳卻始終頭也不回!愛情中最大的傷悲,莫過於你悲傷的對象,正在為他人傷悲;你在意的人只在意別人;你喜歡的他,有另外一個喜歡的他然後有一天,那個人在你面前傷痛欲絕的哭訴某個讓他傷痛欲絕的人,接著你給他一整夜安慰,他卻從未給過你一滴感激的淚\;他所有的傷悲,都給了那個永遠不會為他傷悲的誰。』By方文山
光是收看以上創造了人間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的愛戀徹悟歌詞情境,就足夠讓仍在滾滾紅塵中痴戀著迷的人們心動,正在書店裡外尋尋覓覓的你,快去買一本青花瓷,一同感受飲過漢水喝過唐風的古蹟下,一位中華青年真摯而靈敏的深情心事!
資料來源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05808#comment
作者簡介
方文山
擅長拆解語言使用的慣性,重新澆灌文字重量,賦予其新的意義,紡織出新的質地,建構後現代新詞風。其創作的詞中充滿強烈的畫面感、濃郁的東方風,是華語歌壇「音樂文學」的創作才子,更是各種音樂獎項的常客。方文山獨樹一幟的文字,促發了音樂創作另類革命,歌詞在他筆下,不再是單純的流行文化,更是一種文學現象。另外,其從職業背景歌詞韻腳中所衍生的「素顏韻腳詩」,
則無疑是一股辨識度極高、旗幟鮮明的新興新詩流派!
摘要(內容簡介)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妳
在潑墨山水畫裡 妳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炊煙裊裊昇起 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 為遇見妳伏筆
──〈青花瓷〉
東方的古老事物一直是方文山關注的焦點,包括古物、文化、歷史、建築等等,如此的興趣,深深反應在其創作的歌詞中。他與周杰倫合作的中國風歌曲,大受歡迎,開闢流行音樂新視角。而由於對古老中國懷有濃厚情懷,他甚至自己做了一座將近1公尺寬、2.5公尺長的長安城建築模型,一座方文山心目中的長
安城。
正如《青花瓷-隱藏在釉色裡的文字秘密》名字所透露的,方文山再次以文字為載體,跟讀者分享他創作時的思考脈絡,娓娓說明他為什麼用了甲字而不用乙字,不同的用字會引發出何種意境與心情;而一首絕妙好詞又是如何構思產生;該怎麼用最少的文字,傳遞出最大的意義,讓最濃厚的情感共鳴,穿透每個
人的心。
除此之外,在情意綿綿、豪氣萬千或俏皮灑脫的字裡行間,還穿插他手作的長安城建築群精緻圖片,宛若身歷實境。建議你不妨好整以暇泡杯茶,在氤氳飄渺中,讓方文山的一單字、一首詞、一幅畫,帶你進入古風悠悠的世界。
陳孟羚 19號
它藉由許多例子來告訴我們 每一個人都有回憶,而那有可能是甜 蜜的,也有可能是悲傷的,我們無可 否認,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子, 他們曾經年少,曾經落淚,所以以虛 擬人物小王子來馴服我們,讓我們能以 這個方式去認識這本書!
小王子在故事中可以毫無牽掛負氣的離開他的星球到處流浪,在小王子的世界中沒有家庭的包袱、生活中各種負擔,所以他能說走就走,不必背負道德及社會上各種壓力及輿論。他可以一直自然找尋他心中所想做的事情,這也是我們長期追求夢想,但由人類發展出獨有的社會結構,使得人類部分行為受到限制,除了法律條文,還有許多無形中的社會風氣、文化傳統、道德觀念束縛著人心,但是小王子可以完全不理會這些....他可以理直氣壯的要求飛行員回答他的題,可以離開他最重要的家,最後甚至可以為了他心愛的玫瑰花而死,書中更藉著每一顆不同行星上的大人加以諷刺,有數星星的商人、地理學家、一人星球的統治者、狂妄自負的人、盡忠職守的點燈者、藉酒忘掉喝酒的恥辱的酒鬼,這些人他們都有共同自以為是的可笑,且完全不自知的勇往直前,這正是人們最常犯的錯誤。
我特別欣賞《飲膳札記》的一篇附錄,〈生活其實可以如此美好〉,是作者讀美國加州作家芙蘭西絲‧梅耶思(Frances Mayes)的作品 Under the Tuscan Sun(中譯:《托斯卡尼艷陽下》)的札記。芙蘭西絲‧梅耶思與林文月背景文風都接近,書中以自由筆記體敘述到意大利托斯卡尼旅行,對一農舍小屋一見鍾情,匆匆買下,改建裝修的波折。梅耶也是大學的文學教授,寫詩,也寫食譜,書中寫托斯卡尼艷福下的悠閒,加上利用本地採摘的蔬果製成的食譜,令人垂涎。芙蘭西絲‧梅耶思另一新作 Bella Tuscany: For Sweet Life in Italy(《美麗的托斯卡尼》)也有《托斯卡尼艷陽下》的風情,值得細閱。
(來源:http://www.cp1897.com.hk/product_info.php?BookId=9576741920)
[推薦者二]:王宣一/推薦的飲食文學名家之作
當飲食已經不再只是滿足基本需求,變成為是種藝術與吃飽飯後的事;飲食,表現在出版上也早就跳脫食譜的格局,結合旅行、享樂、美食與文學的作品,接連出版,撐起台灣飲食文學的一片天。
在日益繁茂的飲食文學花園中,王宣一特別推薦幾本她閱讀過、覺得特別有意思的作品,透過文字的魔力,來趟充滿想像的美食饗宴,大動你我的食指。
以下是所有推薦書目:
林文月:《飲膳札記》、賴瑞和:《杜甫五城》、朱正藩:《食林外史》、《笑傲食林》、《食林遊俠傳》、伊麗莎白‧大衛:《南風吹過廚房:伊麗莎白‧大衛作品精選集》
(來源:http://www.books.com.tw/recommend/sprecm/fe0000000814.htm)
[五] 飲膳札記佳句摘錄:
一、遇速不達 (第60頁)
二、掩耳每不喜 (第69頁)
三、亦古色古香可喜 (第38頁)
四、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第105頁)
五、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 (第67頁)
六、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第162頁)
七、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第94頁)
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130頁)
九、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 (第2頁)
十、長江遶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第92頁)
十一、糕為主,作料為賓,莫令喧賓奪主 (第114頁)
十二、似玄妙,實則頗自然,一言以蔽之,用心而已矣。 (第59頁)
十三、李時珍曰:「生東海,狀如青魚,長者尺餘,其子滿腹,有黃脂、美味。」 (第80頁)
十四、目與鼻,口之鄰也,亦口之媒介也。佳肴到目、到鼻,色臭便有不同。或淨若秋雲,艷如琥珀;或其芬芬之氣亦撲鼻而來,不必齒決之舌嘗之而後之奇妙也。 (第132頁)
黃宜綾 9號
小王子這一本書,雖然乍看之下是一本兒童文學,但是實際上卻是一本寫給大人的故事書。大人們好像忘了想像力是什麼,從來不自己了解任何事情,總要小孩子們永遠不厭其煩的把每件事情解釋給他們聽。他們的回答永遠是制式化的,我想大人們都曾經是個小孩,只是他們忘了當小孩式什麼感覺。
我覺得人都應該要有想像力,因為有了想像力,就會創造出許多不同的發明。每個人都曾經有童年,也都曾經想像過,即使是不真實的想像,但是還是會讓人留著美好的回憶,所以想像力對我們是很重要的。故事中各個星球的人,從空虛的國王、自負的人、酒鬼、商人、到規律的點燈人…等。在小王子回憶他的星球那一段時,我總覺得有些許的寂寞和感傷。尤其是他說在他的星球一天可以看到好多次的落日而且又只有一個人。幸好後來有玫瑰花的陪伴,但似乎因為太愛對方了,反而有所誤解.終究小王子離開了他的家,四處去旅行。而在小王子旅行中所到過的星球上面都會住著一個代表現實世界人性醜惡一面的人。
看到這裡,不禁想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其中的一個。到最後狐狸的那一段,似乎還無法深刻的體會出來。不過我想等我大一點在看一遍,那時應該就可以懂了吧! 希望我永遠都可以保留一顆赤子之心,不要成為那些住B325.B326.B327.B328.B329.B330星球的人一樣。
分工表
25號 - 讀後心得、打字、總整
30號 - 讀後心得、作者簡介
38號 - 讀後心得、版權頁影印、列印
42號 - 讀後心得、佳句摘錄
43號 - 讀後心得、封面內頁設計
44號 - 讀後心得、佳句摘錄、他人評價
49號 - 讀後心得、找資料、借書
[四] 飲膳札記他人評價:
[推薦者一]:關永圻/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零售總監 富文采的食譜
近年來香港報章雜誌內談飲論食文章漸多,“飲家”和“食家”紛紛登場,可惜其中不乏濫竽充數之輩,真正寫得有文采、具心得、懂飲食文化的“名家”委實不多。究其原因無他,古人早說過了,“富貴不過三代不足談飲食”。不是說只有富貴人家才配談飲食,而是因為飲食之道是一種休閒文化,是一種生活態度,非久經浸淫,難以明白道理、掌握竅門,豈是動輒一揮千金的新興暴發戶所能欣賞體會?如果細談飲食之餘,能親自動手,身體力行,再加上旁徵博引其中源流,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以上面的標準來衡量林文月的《飲膳札記》,可說正是恰如其分。林文月在台灣大學及日本京都大學受教育,退休前曾任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堂堂大學教授洗手作羹湯,寫文章談自己的珍藏食譜,教人烹飪心得,實在難能可貴,也算出人意表。林文月另一身分是台灣一代政治家連橫﹝雅堂﹞的外孫女,剛競選台灣總統失敗的國民黨主席連戰是她的表兄弟,富足三代的台灣名門之後。既有高深學養,加上文字優美,旁徵博引,飲食文章那能不教人動心。
《飲膳札記》本來就是一本食譜,書中有一般食譜的要素,介紹個人珍藏食譜 19 種,加上獨特的烹飪心得,包括宴客配搭,事前準備,分量火候,讀者細加領會,大可依樣畫胡蘆,跟著她的方法,做出不同菜色,從價高做法複雜的大菜如潮州魚翅、紅燒蹄參、香酥鴨,到價廉簡單家常小食如水晶滷蛋、炒米粉、蘿蔔糕,都令人讀到津津有味。如果脫出西方那種樣樣講求細密步驟,如糖三克、醋兩茶匙,文火煮十二分鐘式的食譜標準,《飲膳札記》可以是一本具實用參考價值的食譜。
本書的出色之處,當然是因為它不單單是一本食譜,作者在閒話割烹之餘,不忘借食思人,把昔日親自下廚,動手款待良師益友,親屬家人的情境舊事,娓娓道來。寫文章時,他們或已遠適異域,或已逝世,作者把舊日食譜再拿出來,其弦外之音,是回憶與故人交往的溫馨歲月,字裡行間,師恩、親情、友情都從食物的色香味中跳躍出來了。
傅雅筠 22號
小王子在不同的星球旅行,發現許多人的生活和自己有很大的落差,也看見大人與自己的看法差異,不同的身份有不一樣的人生,就像不可能每個人的人生都一樣,這樣世界才有樂趣。 有一天在小王子的行星上,日旭日初昇的時候,一朵美麗的花誕生了,她擁有非常驕傲的個性,但小王子卻還是很愛護她,小王子把不關緊要的話也看得認真,使他自己變得很不快樂,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所以要把握住一切,人要活得快樂,但人們總是使自己的生活過得很緊張,把一切事情都看得太嚴重,如果你把你的心胸放大,視野遼闊,用心看世界,那你的生活一切都會很美好的,而且不要以語言來判斷事情,而是行為,語言是誤會的根源,人們常常把自己封閉起來,所以最真實的是行為,因為行為代表你心之行動,心是不會騙人的,所以看事不可以只看表面的。
29號心得繼續
這樣的人生態度使他與眾不同。在小王子眼中:小孩得對大人寬容他們所不能理解的事。因為他們總需要一些合理的解釋來證明前因後果,需要用一大堆理由來證實、肯定自己。在大人的世界中,已經過成長的蛻變,經驗的累積,懂得思考分析事物,而遺忘了孩提時期的「夢想」;然而在小孩的世界中,一切都有可能,沒有理由,只因為他們懷有「夢想」;因此小孩必須寬恕那已遺忘夢想的大人,因為他們也忘了自己也曾經是個小孩,曾懷有的夢想以及那希望被大人認同的渴望。小王子最後的結局並不像一般故事書一樣,有個美麗的結局。
小王子,一個擁有純淨性情的金髮小男孩,離開了我們,在面臨死亡時,他以單純與樂觀的心去面對,對小王子而言,死亡只是遺棄一個舊殼,而一個舊殼是沒有什麼好讓人悲傷的。他或許已化作成另一種無形和更輕盈的形式,永遠地陪伴著那朵驕傲但脆弱的玫瑰;或者,他正在一個不知名的星球上開啟另一個旅程,敘述著同樣的故事。不管如何,小王子的純真已藉由遺棄他那老舊的軀殼及心靈的超脫來完成而不朽,將永遠存在於讀者心中。希區考克說,幸福定義是: 「一個清徹的地平線,那裡沒雲朵,沒有陰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切。」而我覺得幸福是:「活在當下、珍惜擁有。」在人生中如果能好好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那麼,在失去的時候,或許感傷,但也無所遺憾了,起碼愛過、擁有過、珍惜過,不是嗎?或許,這就是一種「幸福」。幸福,其實垂手可得!
吳佳紋 29號
書中的主角─小王子,來自B-612小星球,小王子在旅行中所碰到的人物有:好發佈命令的孤獨國王、會重蹈覆轍的酒鬼、喜斤斤計較的商人、一昧紙上談兵的地理學家,他們都只專注於自己所做的事,他們看不見周遭與自己相關的事物。他們永遠不能了解玫瑰花的美麗或感受夕陽西下的快樂。就像現今社會中許多人,一昧地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裡,永遠看不到外面的一切。地球上的玫瑰,讓小王子了解到它們與在B-612星球上的玫瑰是不同的。 因為在B-612星球上的玫瑰曾與小王子朝夕相處,和他有著一份深厚的感情,因而存在著特別的意義。
感情是不可取代的,因為它是獨一無二的。至於被小王子馴養的狐狸,告訴了小王子:「要為自己所馴養的東西負責。」正意味著我們必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起責任。書中的狐狸、玫瑰都曾和小王子建立起一份別人無可取代的情誼,雖然小王子最後選擇了繼續旅行,迫使他們必須分離,但也因離別使我們更加珍惜偶然相遇而互放光芒的情誼。情誼是可貴的,當擁有時要特別珍惜,因為誰也無法預知分離將會是在何時,畢竟不論人生亦或生命,都是這般無常。小王子對事物有相當獨特的見解, 在有疑惑時會不斷地提出問題、執著地要求得到解答,絕不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一] 飲膳札記報告分工表:
15號 張雅柔:佳句摘錄2句、他人評價
16號 林佩萱:佳句摘錄2句、封面製作
20號 李霈琪:佳句摘錄2句、作者簡介
21號 賴亭羽:佳句摘錄2句、飲膳札記摘要
22號 江龍鳳:佳句摘錄2句、他人評價
25號 林佳儀:佳句摘錄2句、借書、版權頁之影印本
32號 陳姿霖:佳句摘錄2句、打字、影印報告
[二] 飲膳札記作者簡介:
作者:林文月,臺灣彰化人,生於上海,戰後返臺,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又獲碩士學位,留日本京都大學研究比較文學,旋返國任教於臺大以迄退休,現專事寫作。林文月著作有學術論述《澄輝集》、散文《擬古》等約二十種,並漢譯日本小說《源氏物語》等古典名著,貢獻至鉅。本書為作者藉膳飲記憶,委婉追懷平生親友知己之行止,以十九種嘉肴食譜編織一幅溫馨感人的回憶錄,雖謂知味大廚操典雅之筆觸書寫了俎上灶前的割烹經驗,實乃情思悠遠之碩學在全面回味昔時體會到的師恩、友誼、和親情,所加諸於今日的無窮感念。
(來源:http://www.cp1897.com.hk/product_info.php?BookId=9576741920)
[三] 飲膳札記摘要:
《飲膳札記》是一本用食譜所串連起來的生活回憶。從25歲當新嫁娘開始,不識柴米油鹽的林文月,便在每日與鍋碗瓢盆相對的日子中,向家人朋友學習烹飪的技巧,也在每回的宴客過程中,漸漸體會出烹調的樂趣。在準備宴客佳餚的同時,作者隨手以卡片記錄了菜色內容、與宴對象、和每個人的飲食偏好;這些記錄隨著年紀逐漸累積,不但成為她下回準備宴客菜時的參考,每次翻閱的過程,也勾起了一個個過往的美好回憶。藉由19種佳餚的製作過程,作者憶起了當年與朋友親師的交往。從醃煮紅燒蹄參的香氣中,聞到朋友們隨年齡漸長只能淺嚐的無奈;從蒸煮蘿蔔糕的氤氳熱氣中,看見少年時的自己、和母親家人過節時的歡喜期待。不論是作工繁複的潮洲魚翅、香酥鴨,清爽簡單的炒米粉、清炒蝦仁,抑或標準家鄉風味的台灣肉粽、烤烏魚子,在品味作者筆下的菜香之餘,更能品味到一段段人與人之間難得的濃厚情誼。行文一向雲淡風清的林文月,用淡淡的文字,書寫了溢滿菜飯香的濃濃回憶;用細細的回味,平衡了所有過往的菜香味和人情況味。
(來源: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00275#intro)
葉怡均 14號
看完這本書小王子我覺得他運用了許多人生道理和擬人法,增添了許多有趣的詞句,讓讀者更加想看這本書。對我來說印象特別深刻的角色是狐狸,推翻了常人對狐狸狡詐的觀感,書中出現的狐狸是單純而誠實的。
擔任著引導的工作,經歷一連串的旅程,相信小王子也不禁對自己的價值觀感到質疑,從一個星球到了另一個,遇見各式各樣的生命,對方總是做著自己不能理解的事,說出小王子聽不懂的話。我對小王子一書感觸甚多,但可能是因為時空、地點、文化、語言、翻譯等原因,還是有些地方的象徵意思不是完全了解。不過相信能和我一樣,用心來看這本書的人也一定不少,不然法國的紙幣會有小王子的圖片?可見這本書影響了不少人。我看了小王子後有更不同的見解,人的生活方式有百種,只要能擴大視野、能像小王子一般,就能活得很自在開心,人要活的快樂其實是最重要也是最簡單的。
◎讀後心得
梁念慈 16號
當初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只覺得都看不懂什麼意思,之後,第二次,第三次,從作者和小王子的對話中,我才了解到,看這本書時,不能以大人成熟的心態去面對,而是以一顆赤子之心的角度去了解他,也就是找回過去每一個人都有的一段童真時期。
或許你覺得他幼稚,他很無聊,但別忘了,這也是你曾經有過的日子,曾經做過的事,當你懂得用什麼心態,什麼角度去看待書中這位小王子的行為時,也就是你將會了解它為什麼是一本深受喜愛的書了。
看完了小王子,覺得有時候大人的腦筋沒有我想的靈敏,只會在忽表面的事,很少人會用心去看待,只會以自以為是的高傲態度看待別人,就像他遇見的國王,自負的商人或地理學家等。
小王子在此書中常問了許多人日常生活中雖常接觸但從沒想過的問題,但當看到他那麼認真且急切想知道答案時,心中不禁對他產生一些佩服可能是他追根究底及特異的思想令我對它起了一些佩服心及一點認真感!
這樣看來我倒覺的小孩子要比大人好上幾百倍吧!就像兒時記趣的沈復,愛他小時候因為自己的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不時常有物外之趣,而大人只忠於自己身邊的工作、事物,認為觀察平靜的事物就像在浪費時間一樣,就像之前講的,很少人會用心去看待。
小王子一書,似從頭到尾都在告訴我們,別用肉眼判別事物,要用心去真正實際體會。
在故事中,也是隱藏著大大的道理,像他對花兒有很大的疑問,為何花帶來了芳香,美麗婀娜的英姿,卻又帶著一根根的刺,真是矛盾,可是他最後發覺了花的小計卻包含著無限的深情,我祇能說看人不能只看外表而已。還有說到酒鬼的故事我也感觸很深,小王子問酒鬼為何喝酒?而酒鬼說為了忘了羞恥。「什麼羞恥呢?」小王子問,他卻說已喝酒為恥,這不是很不負責的話呢?明知故犯,這還是人人常有的習慣呢,真值得省思。他也說到一個止渴丸的經歷,商人說買止渴丸可以省下在沙漠找水的時間,可是小王子說他寧可花掉那省下的時間去找水,我不懂那其中涵義是什麼,是笨還是聰明呢?還有小王子在草地和狐狸相遇的對話也讓我感覺深刻,「對自己收服的東西要負責。」有道理!文章裡有一句令我很欣賞的話「沙漠美,是因為沙漠的某一地方藏有水源」讓我知道每一件事都要有他美的地方,因個人不同觀點而異,我可是認為沙漠一點也不迷人的小王子也去過住在只有一人的星球。那人自認為國王,宇宙性的國王,他認為自己有無上的權力,可控制星星太陽,但小王子要求要看日落,國王卻說萬事要按照規律來,不人強人所難,真是牽強。但我至少可感受到作一個人不要為難別人做太勉強的事的道理。國王 也曾說過「評判自己比評判別人難多了」多替自己想想,也是有助的。整篇小說讓我感到它有如鏡花源一樣,想像力豐富,寫著主角周遊各地的古怪事物,而感人的結局也是深深吸引人,值得一看。
◎ 他人評價
小王子內容是在敘述作者飛機故障,而墜落在沙漠。而他偶然和故事主角小王子會面,作者和小王子非常談得來,於是成了在沙漠結伴共同生活的朋友,在作者困在沙漠的幾天裡,小王子告訴了作者他是從外星來的,還有很多關於他的星球的事,像是他星球有可愛的花朵,有兩座火山可煮東西,可怕的巴奧巴比巨樹。 還告訴了作者他在各個行星的遊記趣事,如住著一個國王的行星,還有精打細算的企業家,自負的酒鬼……等等,各個事件都非常有趣,只是小王子總是都說他不懂大人在想什麼,最後小王子墜落到了地球,走著走著走到了沙漠遇到了作者,可惜而這時也是小王子該離開的時候了。
《小王子》這本小說充滿了豐富的想像力,作品中看著作者在小時候,因為畫了一隻蛇,而大人實在看不出主角在畫什麼,讓他從此以後不在畫畫感到有趣.所以我深深感覺到,大人不應該對小孩不理不採,會抹殺小孩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
小王子是一個非常純真的孩子,他能處處替別人著想,連花草動物都不例外,他總是思考很多生活裡人人無法注意的小事物,所謂觀察入微,這實在令我佩服。
如果有個人喜歡一朵全宇宙獨一無二的花,那麼他在仰望滿天繁星時,就會感到莫大的幸福。(p.71)
多一個朋友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即使其中一個會為此付出生命,我也會覺得很高興,並且覺得值得。(p.146)
不管是房子、星星、還是沙漠,使他們變得神秘而美麗的原因,是我們用眼睛看不到的。(p.148)
星星對每個人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對旅行的人來說,星星可以指引方向;對有些人來說,星星只是一些小光點;對專家來說,星星是研究對象;對我遇到的商人來說,星星是黃金。然而,所有的星星都是沉默的。你的星星和別人的星星將不一樣。(p.164)
●佳句摘錄
狐狸說,「現在我要告訴你的秘密,其實很簡單:任何事情都一樣,眼睛可以看到的未必是事實,而真正重要的、真實的東西,是要用心去體會的。眼睛看得到的,不過是些表面的東西。」
「眼睛只看得到表面的東西。」小王子重複狐狸的話。
「正是因為你為你的玫瑰付出了很多時間,所以他才會變得如此重要。」
「我為我的玫瑰付出了時間……」小王子之所以不斷重複狐狸的話,為的是要把他的話記下來。
「人們已經忘了這個簡單的道理,」狐狸說,「但是你不可以忘記,一旦你豢養了什麼,你就要負責到底。你要一直對你的玫瑰負責……」
「我要對我的玫瑰負責……」小王子重複著,確定自己不會忘記……(p.140~141)
1.審判自己要比審判別人難得多了。如果你能很成功的做好這件事,你就真的是一個具有真正智慧的人。(p54)
2.當你試著要詼諧一點時,有時你會發現你自己會撒點無關緊要的小謊。(p73)
3.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東西,重要的東西肉眼是看不到的。(p116)
4.星星很美是因為頭上有一朵我們看不見的花。(p126)
●作者簡介
1933年,第二次大戰爆發這期間,聖修伯里撰寫電影「安妮瑪莉」的腳本,並監督他的小說『南方郵航』拍成電影。
1935年,聖修伯里乘坐紅色的科德弄630西蒙機,想打破巴黎到西貢間的飛行紀錄,不過沒成功。他迫降在利比亞的沙漠,五天後才被駱駝商隊救出。他利用這次被困經驗,寫了篇故事。
1938年,聖修伯里又嘗試挑戰紐約到八塔哥尼亞之間的飛行紀錄,這趟飛行在瓜地馬拉受挫,他還受傷進醫院,住院期間,完成另一著作『人類的土地』。這書不但獲法蘭西學院小說獎,也被美國評選為每月優良讀物。
二次世界大戰開始,聖修伯里被編入33-2偵察隊,1940年法國淪陷,聖修伯里借了一架四引擎的運輸機,逃離德軍統治的法國,飛往北非,直至動員令解除,才再回法國。
聖修伯里在紐約完成『戰鬥飛行員』,成為美國暢銷書,之後再完成『給一個人質的信』。 『小王子』則創作於1943年,當年五月聖修伯里拿到北非的護照,同時參加美軍33-2飛行大隊,但在1943年7月從羅納峽谷出擊歸來著陸失敗,加上駕駛P-38型飛機的年齡限制,無法再出勤,聖修伯里失望之餘,就專心寫作『城訾』,還戲稱這作品為「死後傑作」。
1944年聖修伯里藉約翰飛利浦幫助再次回到阿爾傑羅基地飛行大隊,但在1944年7月31日為了製作地圖,擔任空中攝影任務,結果沒有再回來。
員還同意當他的飛行教官。就這樣,身為士兵的他,使用軍方飛機場中的商業飛機開始學習飛行。
一次大戰期間,聖修伯里還曾經單獨駕駛梭布維士機,1921年擁有自己的飛機,不久獲預備軍官資格,進入訓練學校,任空軍少尉。
回復平民身份後,經朋友介紹受僱於出租飛機公司,變成出租飛機的飛行員,1926年他取得民間航空運輸執照,正式成為商用飛機駕駛。
之後,聖修伯里受僱於拉鐵柯耶爾公司,是一家航空郵件航空公司,公司負責人提提埃‧杜拉組織一個飛行小組,聖修伯里是其中一員,提提埃‧杜拉注意到聖修伯里的能力,提拔他為優比鉀機場的場長,而聖修伯里也不負所託,他花18個月經營機場,使西班牙人承認法國人的飛行權。
雖用心於工作,聖修伯里並未忘情於創作,他於1929年出版了第一本小說『南方郵航』。 1931年至1922年間,聖修伯里一直待在南美負責拉鐵柯耶爾公司在阿根廷的經營部主任,在這裡也遇見他的妻子,也完成他的第二部小說『夜間飛行』,該書出版後獲得法國費米納獎,肯定聖修伯里的寫作能力。
阿根廷分公司後來在因經營不善而破產,聖修伯里因而身無分文,在埃爾法蘭是當宣傳,幸運的是『夜間飛行』拍成電影,由於電影中人物都是當時有名明星,例如:克拉克‧蓋博、蒙哥馬利等,所以電影上映後,頗受好評,聖修伯里也因此名利雙收。【引用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6060705184】
◎摘要
「小王子」作者聖修伯里於100年前誕生於法國里昂。從他的墓誌銘,可以了解這位飛行員對飛行有著多大的熱情。
「天空是他的目的,大海是他的墳場」哪裡還有比這更雄壯的夢,更高貴的墓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聖修伯里是在一個充滿神奇夢想的世界裡長大;他出生在充滿古意的法國,有著貴族的背景、虔敬的宗教,同年時光則是在法國東部的一座城堡中渡過。
在這樣環境裡成長的聖修伯里,自小卻做著飛行的。他經常流連在貝里機場,當時沙爾威兄弟在企業家的援助之下,建造一架七十馬力的單槳飛機。聖修伯里憑他的熱情,說服沙爾威兄弟搭載他飛行。這段繞機場一圈之旅,便成為十二歲聖修伯里的處女飛行。
至於聖修伯里的畫畫與寫作能力,可是從小就可以看出來,從他第一次拿鉛筆開始,他就喜歡塗鴉,而他天賦的文筆還經常贏得老師的讚賞。十四歲,他寫了一篇『帽子的故事』,老師讀了之後非常感動,也因這一篇作品,獲得大家羨慕的最高榮譽「最佳作文獎」。
不過,聖修伯里最大毛病,就是錯字太多,以致他的成績常在及格邊緣晃盪。
1921年入伍後,聖修伯里擔任飛機維修兵。其實那時他還不會飛行,不過他的指揮官做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指示:在飛行連隊服務者,非勤務時,可以自費使用民間飛機。因此聖修伯里有飛行的機會。而且,幸運的是,有位民營公司的飛行
分工合作表
9. 黃宜綾:小王子版權影印
14. 葉怡均:封面製作 佳句摘錄
16. 梁念慈:封面製作 作者簡
18. 李佳娟:收集摘要
19. 陳孟羚:封面製作 他人評價
22. 傅雅筠:電子傳檔
29. 吳佳紋:整理資料 影印報告
心得報告
張雅涵26號
我覺得父後七日這部電影很特別也很有趣,因為電影裡的喪禮所呈現的情感
雖然有悲傷但是卻又帶點搞笑,會讓人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在真正生活中的
喪禮應該是要很端莊嚴肅的,可是在電影裡所看到的劇情卻是相反的,電影中
的劇情是會讓人想哭又想笑的,所以感覺上電影中的喪禮是很隨性的,和現實
生活中的喪禮不大相同。這部電影勾起我的回憶讓我想起失去親人的不捨與難
過,當親人還在身邊的時候,我不知道要珍惜,等到失去後才後悔為何當初不
懂得珍惜身邊的人。這部電影呼籲大家要好好珍惜身邊的人,不要等到失去後
才懂得珍惜。
鄭如芳45號:
說真的能把對父親的回憶與思念用短短四千字,就能寫出來,而且表達的這麼清楚,這麼深刻,尤其是這一句話「我經常忘記,於是它又經常不知不覺地變得很重。重到父後某月某日,我坐在香港飛往東京的班機上,看著空服員推著免稅菸酒走過下意識提醒自己,回到台灣入境前記得給你買一條黃長壽」
她將喪父的傷逝打包封存,獨自回到了光鮮俐落的城市裡繼續工作,卻在某次過境香港機場時,對父親的思念竟突然如排山倒海而來…。
不知是太進入這本書還是怎麼樣,真的會想父親死後我還能這樣把傷心封底,再到城市裡工作,這樣的堅強我做不來,也許也是因為這樣她讓我欽佩 。
家裡最近有失去親人的,聽到這段話,真的會令人感觸很深,平時可以開開玩笑、嬉鬧的在玩,別以為沒事,但殊不知,這背後是一陣心痛。
蔡明真8號:
父後七日的電影和書我都有看,尤其是電影裡片尾的那句結尾:『請收拾好你的情緒,我們即將準備降落。』這一句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而它就像是說電影或喪禮已接近尾聲了。
就算是喪禮結束了,說不定在我們的心中,卻未必真的結束,有時候在心中常會不經意地忘記了親人已經不在的事實,突然在下一刻想到時就會很感傷、難過。然而不管我們是否已準備好,會來的一定會來,而該結束的有一天就會結束。所以,我們真的要好好把握住現在所擁有的。
讀後心得:
連柔婷29號:
「父後七日」是作者因為父親的去世而對喪事的一些看法與心情寫照。剛開始聽到「父後七日」這個名字,我以為是一部很無聊的電影,但這只是我剛開始的想法而已。
自從我聽到看過這部電影的同學說一部電影還滿搞笑的。雖然裡面都在講喪事之類的,不過內容不會太無趣,反而很好玩。藉由國文報告的機會,讓我到網站上去查看了一下,這部電影真的很不錯,是值得花時間去看的一部電影。
鄭詠津31號:
「父後七日」故事整個大綱是悲傷的其中穿插些嘻笑,這也是說雖然人生充斥著種種矛盾,看來那麼的不協調卻又可以融合在一起,悲傷中又能冷眼旁觀笑看這一切,我想其實已在其中蠢蠢欲動醞釀中,而結合了台灣獨特的喪殯文化,
與地方的鄉土人文。
李欣怜38號:
父後七日,讓我想到我外公突然從身邊離去那難過,此時真正的可以體會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育養而親不在」在的涵義,親人在時總不知道孝與順,總覺得他們是嘮叨而不在意,等到親人走後,就算把眼淚哭亁了,眼睛哭紅了,一切都於事無補,然而在事後就算準備再多的供品,燒再多的紙錢,他也享用不到,所以親人在時,我們要即時行孝,才不至於後悔莫及。
胡沛雯39號: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親人的生老病死,你我也不例外,而有些人的親人並沒有很安詳的去世,而是受盡了折磨,父後七日裡的父親而是得了病,全身上下都插滿了管子,用過了很多很多的醫療器材,但是從沒有板著一個臉,都是以樂觀來面對自己的人生,在自己痛苦得時候還想著家人會不會難過,所以說冷笑話逗著他們開心,讓他們心情變得比較好,但是他沒有想過,當他走後,留下的是更多的不捨與眼淚。
佳句﹝39、45號﹞
1.也許是曾經親身經歷過,感觸特別深刻。
2.雖然儀式不同、天期不同,我的父後十四日和她的父後七日,感覺卻是相同的,該哭的時候,哭不出來;不該哭的時候,繁忙的都會角落、寂靜的深夜,悲傷的感覺一旦湧上心頭,卻又一發不可收拾。
3.面對死亡實在太沉重,於是用戲謔來掩飾悲傷,用「不知道」來帶過心中的感傷,哭天搶地反倒成為虛假。
4.不論採用何種儀式,對亡者已不具任何意義,只是撫慰生者罷了,就像片中的鄉親,在探視時所說:圓滿就好,圓滿就好。
5. 半夜,葬儀社部隊送來冰庫,壓縮機隆隆作響,跳電好幾次。每跳一次我心臟就緊一次。
6. 我忍不住,好想把我看到的告訴你。男護士正規律地一張一縮壓著保特瓶,你的偽呼吸。相對於前面六天你受的各種複雜又專業的治療,這一最後步驟的名稱,可能顯得平易近人許多。
7. 如果是你還有生命跡象,但是無法自行呼吸,那應該是倒數一日。
8. 你是我多天下來張著黑傘護衛的亡靈亡魂?還是現在一直在告別式場盤旋的那隻紋白蝶?
9. 我帶著我的那一份彩金,從此脫隊,回到我自己的城市。
10. 這個半秒鐘的念頭,讓我足足哭了一個半小時。直到繫緊安全帶的燈亮起,直到機長室廣播響起,傳出的聲音,彷彿是你。
你說:請收拾好您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u61MZr.RGB7bhE2a0U_OLJIuwgE-/article?mid=345
他人評價﹝38號﹞
〈父後七日〉乍看以行禮如儀的方式,敘述日日發生的事情,讀起來卻不冗長或瑣碎;提到的每件事似乎都有某種荒謬性,卻又帶著很強烈的情感,直到最後,深沉的悲傷才終於爆裂開來。──張曼娟
猶太人只知道:「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但是當人們面對死亡還能微笑時,那可能就是上帝要思考或頭痛的時候。劉梓潔的《父後七日》,向我們證明了這一種可能。即使永恆的哀痛,要到第八日才埋種在心中。──賀景濱
一個心思活潑慧敏的作者,一些關於傷痛與親暱、失落與記憶的深情記述與探問,一些人世間裡的好奇尋索,文字新鮮,語氣自在自信,光影恍惚,讀來令人愉快又時感震顫。──陳列
每個年代從中南部北上求學或謀職的作家,都會經歷離鄉返鄉,以及生活打拚的種種書寫挑戰。這個烙印,作者的意識比同期創作者更加清楚,也誠摯地用清新而簡明的話彙,在這本處女作,鮮明地展示自己的敘述節奏和風格。或許,另一種新散文風,就這樣要開始了。──劉克襄
第一次讀〈父後七日〉是在林榮三文學獎的初審,一字一字讀完,心中的感動無以言說,嘆了一聲:「這就是首獎了。」如今《父後七日》成書,也拍成電影,再看一回,我仍然認為:這是少有作者的首部作品能夠綻放如此精湛的光芒。──蔡逸君
她的散文是台灣搖滾樂
梓潔的心眼很特別,能從亂彩繽紛中看到原色,從眾聲喧譁中聽見寂靜。
她的散文既不巴哈,也不蕭邦,而很五百──活潑潑的台灣搖滾樂;不直接對你噴射感情,只敲打搖滾的節奏,說些日常的故事,正經的說、戲謔的說、嘲諷的說、溫情的說、笑著說、哭著說。而原似正常的世界,忽然荒謬起來;荒謬中,卻讓我們看到真實的世態人情。──顏崑陽
資料來源: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6365
作者簡介﹝26號﹞
劉梓潔 1980年生,彰化人。台灣師大社教系新聞組畢業,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肄業。曾任《誠品好讀》編輯、琉璃工房文案、中國時報開卷週報記者。寫散文,得過林榮三文學獎首獎;寫小說,得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寫劇本,入選台北、香港、福岡、溫哥華等國際影展。但其實寫最多的是採訪報導。問她最喜歡寫什麼?她會借村上龍的話回答:「我喜歡趕快寫好出去玩。」因為愛玩,寫了好多年才終於出了第一本書,與同名執導電影《父後七日》一同面世。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U74gjZWYBRP1E_UdkgbuJphe/article?mid=18671
摘要﹝8號﹞
笑淚交織!一場嘉年華似的華麗告別!
我這一生,最最荒謬的旅程 即將啟動...
本書描述女主角在父親過世的七天日內,回到了台灣中部農村裡,重新面對成長鄉里的世事人情,其中有傳統葬儀的庸俗繁瑣、匪夷所思的迷信風風俗,更有台灣直樸率真的濃厚人情味....。但在僅湊密集的傳統儀式裡,她對父親的回憶與思念,卻只能在非常難得的瞬間出現。葬儀結束後,女主角將喪父的傷逝打包封存,獨自回到了光鮮俐落的城市繼續工作,卻在某次過境香港機場時,對父親的思念突然排山倒海而來...。
資料來源:http://5i01.com/topicdetail.php?f=37&t=1735687&p=1
打字:31號鄭詠津
電子檔:29號連柔婷31號鄭詠津
編輯總整理:45號鄭如芳
作者簡介:26號張雅涵
摘要:8號蔡明真
他人評價:38號李欣怜
佳句摘錄:39號胡沛雯
版權頁之影印本:8號蔡明真
設計封面:38號李欣怜
組員:8蔡明真
39胡沛雯
45鄭如芳
29連柔婷
31鄭詠津
38李欣怜
26張雅涵
心得
【5R105 36 湯政樺】 書名自李白的〈擊壤歌〉一名而來,全書以作者在高中的好友和高中生活點滴為軸。高中女生在友情的定義上自然較國中以前成熟,卻又不失真摯性,無論發生甚麼大小事,作者第一考量的幾乎就是朋友們,這讓我不禁有似曾相似的感覺。每個多才的文人背後總有一個多才的親人,朱天心也是如此,歷經日據時代的爺爺的廣泛才學,反映在朱天心的身上,在書中祖孫對話中,作者常用類似反攻大陸之話語來警惕期勉自己。看完這本書,有種共鳴!可能本身也是高中生的我,才會有如此的熟悉感,書中沒有文謅謅的說理,單純的學生思想,單純的青春,就如擊壤歌的標題一樣清新。
【5R105 37 林郁苰】 這是一本高中生該看的課外讀物,我這麼覺得,高中生要多看文學、世界名著、還有科學雜誌....培養人文素養與科學的態度,我總希望台灣的生活中還存在一些「擊壤歌」中的生活景象與幽默的想像....卻不知為何在現在的高中生或成人之中不復存在....如此的精神,是值得學習的,若這世界有多一點向她這種人,社會一定更美好,我也希望,我能從這本書,學習像女主角一樣好學。
【5R105 43 林星旻】 其實,剛在看這本書時,我真的沒有什麼心情繼續往下翻,因為剛開始的內容真的沒有很吸引我,而且我覺得作者的心思很複雜,不,應該說作者很愛想東想西,難怪古代人說:『女人心,海底針』。但,到了後來,我忽然覺得這本書其實還滿吸引人的,我喜歡作者在描述她和朋友相處在一起的種種情感與問題,本書中有句話我很喜歡 -「朋友之屬,非緣即孽」,或許交朋友真的就是如此吧!有些人光初次見面就有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隨意打開個話匣子就能聊得天花亂墜,但又有些人就是怎麼樣聊也聊不起來,頂多見了面打個招乎,或講幾句客套話敷衍一下。而另外一種人就是互看對方不順眼,縱使兩人無怨無仇,可是不管怎樣就是不對眼,見了面不互嗆一下。
心得
【5R105 33 張立陞】 擊壤歌這本書寫的是十六歲的少女,我跟他以前一樣總是想要做很多很多不同職業,擊壤歌所紀錄的,是他一段又一段的回憶看完這本書讓我更加珍惜青春歲月,不會平白任他虛度。因為,即使在精采的生活,我們以後都還是要為他讚嘆,雖然我跟他不是同一個時期的人,但他讀高中的種種心情種種故事都非常精采,人生就是該這樣,為自己的生命增添一些色彩。我很愛誓就如同我的從小愛立志。這句話是我絕得裡面寫的非常好的佳句。這本書內容非常精采,也很適合我們這種年紀閱讀,直得推薦。
【5R105 34 鍾易霖】 一次讀過這本書的內容時,突然感覺到一種很親切的感覺,或許是因為作者本身就是在寫高中生活的點滴吧,所以此刻才更有種平易近人的氣息,這本書的筆調是屬於較輕鬆的,以輕鬆的口吻和幽默的敘事技巧來帶領大家了解作者的高中生活,而書中的有些內容,或許正因為我是高中生所以才能夠了解吧,例如在書本剛開始沒多久後,作者正敘述著自己的數學考試,當中提到了「賽因、扣賽因」我想這正是三角函數中的sin和cos吧,如果不是上了高中的生活,或許當中一些好笑又輕鬆的點滴都無法感受呢,這本書提到的生活是包刮了所有的日常生活,例如逛街、看電影、當然少不了學生的考試,我想,正是這種平易近人的內容所以才能吸引我繼續往下閱讀。
【5R105 35 許宥紘】 喜歡朱天心的天真爛漫,喜歡她的多愁善感,喜歡她的大而化之,喜歡她的無悔付出,喜歡她的偶而偷懶,喜歡她的聰明伶俐,最重要的,就是年輕的歲月多麼燦爛多麼美好,那是上天給我們的生命之禮。看完此書,讓人更珍惜青春歲月,不會平白任他虛度。更讓人懂得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自己的青春自己掌握,將來必定多采多姿。
佳句
真是當今之世,舍我其誰!叫人不禁又著生起一番大志,看看日曆,正是六月六日斷腸詩。【P18】
成長的掙扎和世事變遷後能安於滄桑的勇氣。【P22】
「年輕人轟轟烈烈的報負,是一場洛陽三月花如錦的繁盛。然而,花兒終究是要謝的滿山滿谷的,成就的人們是些晚熟的花兒,雖是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矗立枝頭,但終不免有許孤單冷清,和惘然,而且還是要落」。結論是,既是富貴榮華原一夢,我是連過程都不想要了。【P23】
然而我定是孤獨和悲劇的,我將寫下美麗憂愁的詩篇,是人也將不了解我,但是我是依然要向這個世界說,老兵不死。【P26】
一艘白帆船斜斜的航行在波光粼粼的大海上,懶懶的陽光有著好現在的充實,卻也有中世紀古堡上一抹殘陽的滄桑。【P34】
雲滾動著,是他坐騎的馬蹄所揚起的煙塵;風呼呼的吼,則是他披風帶起的波湧。他正在永恒無羈的馳騁在天上,馳騁著。【P50】
窗外的陽光,綠蔭映在光潔的桌上,不禁讓我生起一股大志來,覺得眼前有個大世界,要我來開創。【P55】
我怕富貴榮華原一夢,更怕仍愛此夢太分明。【P80】
整個熱熱的空氣都像再灌人喝酒弄得人迷迷醉醉的。華爾茲的樂聲一想起,真的迷惘了。【P67】
像消遙遊那隻大鵬鳥,怒而飛......,翼若垂天之雲,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P104】
書評
【南國之星 台灣台北 2003.12.29】
從《擊壤歌》開始喜歡朱天心。雖然我不唸北一,年紀也跟她差一截,但就是對她筆下的那段純真年代心有戚戚焉。或許是因為自己對友情的看法跟她很像,也或許是羨慕她的直爽率性吧!
曾有批評者認為《擊壤歌》裡的朱天心未免過於單純天真。我卻覺得這正是本書的可愛之處,畢竟小說很重要的一個特色就是擔負著「反應現實」的職責。一個十六、七歲的女孩,本該對生命充滿熱忱、對世界睜著好奇的大眼睛。若是《擊壤歌》裡處處充斥著針貶時政的長篇大論,便是壞了整個書中風景。若是要求當年的朱天心寫出如近期《古都》般的深刻史觀,那也未免強人所難。
【張羽芳 桃園埔心 2005.07.08】
開始注意到擊壤歌這本書,是因為偶然在副刊上看到這句話:很好喝的空氣,這是擊壤歌第一頁的第一句話,後來託同學在書展替我買了這本書,一天天慢慢看完了,我常常覺得,文學作品往往要有感覺才會看的懂,才能引起共鳴與感動.而此時的我也正值高中,雖然距離書中已有一些年代了,但書中的一切仍是那麼的令人感動,我甚至還找出書中提到的英文歌和小蝦(書中天心的化身)看過的書,體會小蝦在書中的心緒,擊壤歌所紀錄的,是一段不可磨滅而又彌足珍貴的記憶...真的值得細細咀嚼...p.s認識朱天心就從擊壤歌開始吧! 天心的爸爸朱西甯,姊姐天文.妹妹天衣.還有天心曾創辦的三三書坊,也有許多好看的作品喔。
【洪啟軒 台灣台北 2009.12.26】
朱天心,17歲時所寫的《擊壤歌》到底要說什麼?
我們在字句中找尋勇氣,還有一些不放棄。
雖然跌跌撞撞但是還是要用自己的力量爬起。
如果說,這個世界可以讓我們自由選擇,我們會只選我們所愛的。
但這樣一點都不夠,不夠。
我們需要正視自己面對的,這遼敻無邊的世界。
或許\《擊壤歌》中不甚努力的小蝦有些無法令人認同,
但是他有才能就有自己的本錢去闖。
當你在青春年少失落不已時,會想起哪一本書?
我想,《擊壤歌》是我的上上之選。http://db.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45366
目錄
目 錄‥‥‥P1
作 者‥‥‥P2
摘 要‥‥‥P3
書 評‥‥‥P4
佳 句‥‥‥P5
心 得‥‥‥P6
心 得‥‥‥P7
版 權‥‥‥P8
本次入圍名單
33張立陞 入圍 (書評P4/封面樹枝/佳句)
34鍾易霖 入圍 (作者資料P2/書評P4/佳句)
35許宥紘 入圍 (電子檔/列印資料/佳句)
36湯政樺 入圍 (本書製作/封面樹枝/佳句)
37林郁苰 入圍 (作者資料P2/資料統整/佳句)
43林星旻 入圍 (本書摘要P3/列印資料/佳句)
作者
作 者 :朱天心
生 日 :1958年3月12日
出生地:台灣高雄縣鳳山市
學 歷 :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
山東臨朐人,一九五八年三月生於高雄鳳山。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主編《三三集刊》,並多次榮獲時報文學獎及聯合報小說獎,現專事寫作。著《方舟上的日子》、《擊壤歌》、《昨日當我年輕時》、《未了》、《時移事往》、《我記得……》、《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學飛的盟盟》、《小說家的政治周記》等書。
高中時期便開始寫作,1977年,作品多發表於《中國時報》,並受到當時人間副刊主編高信疆的甚大,出版短篇小說重視集《方舟上的日子》與北一女就讀時寫成的長篇散文《擊壤歌》,盛名於文壇。大學畢業後專職寫作。曾任三三集刊主編,其作品多次榮獲時報文學獎等多項文學獎,為台灣文壇上重要的作家。旅居日本的胡蘭成為朱天心、朱天文等人的私人教師。胡蘭成對朱天心影響甚鉅,如《擊壤歌》中朱天心便常引用大篇幅胡蘭成的話,外界也有對「三三集刊」的年輕作家「張腔胡調」之稱。此外,1979年與1980年,朱天心與朱天文兩次至日本京都拜訪胡蘭成,京都也成為朱天心日後最常旅遊之地與小說中重要的「原鄉」之一。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C%B1%E5%A4%A9%E5%BF%83
摘要
訴說著十六歲少女在城市尚未出現邊界,時光猶如液泡膜膠中,對一切世情皆鮮
烈愛憎的憂國潮騷之歌,這個五歲想當農夫,八歲想當炮兵,之後想到威廉波特
打少棒,想當記者想當上帝想當拿破崙的情婦想當伊莉莎白一世的少女,闔上書
頁時所有時間猶如雕像靜止,尚未啟動,這是一切漫遊的起點,這是老靈魂,後
來頻頻回眺,為之傷逝,為之悼亡的黃金時光。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6051910880
葉佳穎
這次的報告真的很有趣,因為中國的文化竟然融入西方歌曲中,有搖滾歌曲也有RAP等等,它不在是嚴肅的文化歷史,反而變得更平易近人,這些改變讓現代年輕人不再覺得死板,甚至會想要更進一步的了解這些中國歷史文化,其中就包括我,之前我老覺得中國文化一層不變,實在沒甚麼有趣的,但在看完這本書我徹底改觀了!原來中國風的歌詞個個具有不同的意義,真的不能小看中國歷史阿!西方與東風的結合,有時或許也不是件壞事,因為它的結核讓更多時尚年輕喜愛中中國風的歌曲!
林沂楨
我認為做瓷其實是需要做功課的,若想要傑出的完成作品,資料的收詢和掌握絕對不可少,由很多細節可知道方文山是下了苦工的,各行各業並不是只有光纖亮麗的表面,我們永遠看不到別人關起門來私底下的努力和煎熬,古人說: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世上絕對沒有輕鬆的職業和工作,要有好的前程就要下更多的苦跟耐心去完成。
青花瓷裡的詩作,總是激起我對中國古老事物的欣賞情懷,,那種悠悠情境,實在令人產生無限懷想,而沉醉不已!
蕭宇雯
我覺得青花瓷這一本書裡的歌詞有許多描寫中國風的歌曲,而且書裡的中國建築小模型插圖讓這一本書更增添了濃濃的中國風,且每一首歌感覺都能穿透每個看過的人心裡阿!
光是收看以上創造了人間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的愛戀徹悟歌詞情境,就足夠讓仍在滾滾紅塵中痴戀著迷的人們心動,正在書店裡外尋尋覓覓的你,快去買一本青花瓷,一同感受飲過漢水喝過唐風的古蹟下,一位中華青年真摯而靈敏的深情心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05808#comment
佳句摘錄
秋心拆兩半,這句我看散文後更迷惑,跟上下句接得這麼突兀,天外飛來的。
為何愁容滿面,傷心欲絕? 整個故事,乾乾淨淨,又留了一些情景想像.他在書中說道:通常描述一個人的悲傷,我傾像於具體描述出他是再哪個地方,哪個場景,或是哪個時空悲傷.而不是傷心了老半天,卻不知道他為何悲傷.
青花瓷心得
黃子晏
青花瓷是明朝的一種瓷器,本來很少人知道這瓷器,是因為方文山對這些古物有興趣,而去研究,方文山幫周杰倫寫了具有中國風的歌曲,歌名就叫青花瓷,也讓許多不知道青花瓷的人因為聽了這首歌,而漸漸懂了這古代的瓷器,之後方文山有寫了一本青花瓷的書,讓許多感興趣的人閱讀,所以才會變的非常有名,也讓我們這些不懂古代物品的人,想要去了解青花瓷的更多事情,之前我也沒有多去了解青花瓷,因為覺得沒興趣,但因為聽到青花瓷這首歌,而去了解到它更多的故事。
董柔玲
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我很喜歡有關中國風的東西,我覺得中國風的歌曲,有一種很不同於西方歌曲的韻味,而且書上的插圖我也很喜歡,尤其是書上的模型古蹟,很有中國風的淒美,再加上歌詞,配上曲調就有另一層的感覺,有的是情緒高昂,有的抒情淒美,會讓人很有想像的空間。中國裡每個字都會含有特別的意義,想表達的事情也都不一樣,所以很有特色!
王若薰
我覺得這本書很特別,將中國風的曲調和搖滾、抒情結合變得很有特特色,也不易退流行,因為中國風的曲調加了現代人所耳熟能詳的曲調,與因此印象深刻,就連文字都表達了許多不同的意義。插圖我很喜歡,因為這些建築留下來,讓我們有一個想像的空間,而且它們淋過,吹過各朝代的大風大雨,也經歷了我們無法經歷的歷史事件。
青花瓷
工作分配表
董柔伶 1號:他人評價
葉佳穎 3號:做電子檔
蕭宇雯 5號:封面設計+美工編輯
王若薰 13號:書本+網路摘要
黃子晏 24號:總整理+所有影印
林沂楨 25號:作者簡介+佳句摘錄
作者簡介 / 方文山
擅長拆解語言使用的慣性,重新澆冠文字重量,賦予其新的意義,紡織出新的質地,建構後現代新詞風。方文山獨樹一幟的文字,促發了音樂創作另類革命,歌詞在他筆下,不再是單純的流行文化,更是一種文學現象。另外,從職業背景歌詞韻腳中所衍生出的素顏韻腳詩,則無疑的是一般辨識度及高以及旗幟鮮明的新興新詩流派。
摘要:
東方的古老事物一直是方文山關注的焦點,包括古物、文化、歷史、建築等等,如此的興趣,深深反應在其創作的歌詞中。他與周杰倫合作的中國風歌曲,大受歡迎,開闢流行音樂新視角。而由於對古老中國懷有濃厚情懷,他甚至自己做了一座將近1公尺寬、2.5公尺長的長安城建築模型,一座方文山心目中的長安城。
正如《青花瓷-隱藏在釉色裡的文字秘密》名字所透露的,方文山再次以文字為載體,跟讀者分享他創作時的思考脈絡,娓娓說明他為什麼用了甲字而不用乙字,不同的用字會引發出何種意境與心情;而一首絕妙好詞又是如何構思產生;該怎麼用最少的文字,傳遞出最大的意義,讓最濃厚的情感共鳴,穿透每個人的心。
除此之外,在情意綿綿、豪氣萬千或俏皮灑脫的字裡行間,還穿插他手作的長安城建築群精緻圖片,宛若身歷實境。建議你不妨好整以暇泡杯茶,在氤氳飄渺中,讓方文山的一單字、一首詞、一幅畫,帶你進入古風悠悠的世界。
他人評價:
書上寫:『妳親手繪製了一幅潑墨山水,並且在捲軸裡仔細描繪那個曾經讓妳魂縈夢繫的誰.而我一直都在妳周圍,日夜細心的照顧相陪,但妳卻完全都沒有任何感覺,甚至隨時準備離開去找妳心目的那個誰。我就是像在草地上無法移動的花蕊,只能被動苦等自由紛飛的那隻我心儀的蝶。一直等到盛開的花慢慢的枯\萎,緩緩的凋謝,妳卻始終頭也不回!愛情中最大的傷悲,莫過於你悲傷的對象,正在為他人傷悲;你在意的人只在意別人;你喜歡的他,有另外一個喜歡的他然後有一天,那個人在你面前傷痛欲絕的哭訴某個讓他傷痛欲絕的人,接著你給他一整夜安慰,他卻從未給過你一滴感激的淚\;他所有的傷悲,都給了那個永遠不會為他傷悲的誰。』By方文山
1
青花瓷裡面有一首歌叫敦煌
這首歌寫的很悲傷
愛情,糾纏人一生
愛情,總會有遺憾
愛情,讓人孤單
愛情在我們人世間,從未停止過
在這首歌裡有一句話「敦煌,情路難,這一生,糾纏」。
這一句就講了敦煌的重點。
這本書充滿中國風且詩情畫意
讓我很容易沉浸在它歌詞的意境裡
我最喜歡千年之戀這首歌。
這首歌寫得很棒,
蝴蝶依舊狂戀著花就像人需要水一樣,
沒有生命的文字組合起來竟然可以讓我那麼感動
4
有次聽著周杰倫的專輯,看著歌詞本發現作曲只要是周杰倫,作詞大多都是方文山,以前聽周杰倫的歌只是覺得歌好聽,容易琅琅上口,卻沒有發現歌詞本上的文字要搭配歌曲,幕後需要那麼大的工程,現在讀著青花瓷這本書,彷彿走進書裡頭 ,一切的一切變的好真!如果沒有要做讀書報告我才不會找到這麼棒的一張「藏寶圖」,現在獲益良多!像國中的時候吹直笛,曲子是「菊花台」,我是因為喜歡曲才去找原唱,然後看到歌詞,才知道文字可以是「遊戲」,像裡面的「愁莫渡江 秋心拆兩半」,愁是秋、心合起來的…等,青花瓷這本書裡還隱藏著很多的文字秘密,如果真的要很透徹的讀完這本書應該是不太可能!因為藝術有無限的奧秘,我猜我們看到的只是一部份而已,不是方文山完整想要表達的吧!
27
這本書 , 每一篇都很詩情畫意 , 彷彿它就呈現在眼前 ,「花蝶戀」描寫的好憂愁 , 時間久了 , 就漸漸忘掉了 !「小小」這篇描述的好可愛 , 雖然我沒有青梅竹馬 , 但我自己也希望有那樣的經歷。「牡丹江」裡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 , 回不去的名子叫家鄉 , 當時只覺得 , 它很高音不好唱 , 看了這本書才了解意義深遠 , 讓我認識許多不同愛情。
30
青花瓷 : 隱藏在釉色裡的文字秘密 , 這本書中我最印像深刻的是 ; 他在建築方式及他的古老文化 , 在每個建築的方式中 , 顯示出他人所居的房屋的型式 , 也可以看得出他人的心智 ! 在裡面寫出了詩句 , 有妻子在家等丈夫回來及思念的心都是很明顯寫在書上 , 也有著每一個的歷史與背景 , 有戰爭……等。這本書的內容簡易可以一看得懂 , 後面還注有詩即句的例子 , 在這可以表示出這本書的歷史及背景。
17號 楊凰珠的心得:
我最喜歡的莫過於朱天心對周遭人物的描寫,父親是個開明慈祥的主人,照顧全家;母親對她們的放任主義,讓女孩們自在唸書、自由戀愛;即便出場甚少的爺爺,每逢登台必定是溫文儒雅博學多才。
每個死黨或同學都是溫柔、善良,她們在三年的綠衣生涯裡來來去去,默默伴隨著夜空中唯一的主角,如同心圓一般環繞而不偏離。對同儕間互相較量的情誼似乎點燃了一絲兒女情長的滋味,然這般的經驗,誰不曾有過,春青呀!你來
了我不察覺,你走了我才頓失所依。
以現在眼光來看,人不多情枉少年,說這本書以友誼為主並不為過,十七、八歲的學生,日子裡不外乎老師、同學,想叛逆拋開聯考與教科書,想像未來的日子;她也神遊在自己一手策劃的中外愛情虛構故事中,淹沒於浪漫的綺麗裡。
雖說身邊親友豐富了生活,飛揚寬敞的心緒才真正造就她的精采歲月。
21號 沈俞如的心得:
每次看完擊壤歌,心情總是特別的好。喜歡朱天心(小蝦)的天真爛漫,喜歡她的多愁善感,喜歡她的大而化之,喜歡她的無悔付出,喜歡她的偶而偷懶,喜歡她的聰明伶俐,最重要的,就是年輕的歲月多麼燦爛多麼美好,那是上天給我們的生命之禮。看完此書,讓人更珍惜青春歲月,不會平白任他虛度。因為,即使在精采的生活,我們以後都要為它讚嘆,但也必須為它傷逝。假如任他虛度,那更只有後悔的份,徒能感兮傷兮,為之嘆兮!!!
23號 賴泳玲的心得:
或許你會說,<擊壤歌>中的小蝦是北一女的學生,所以北一女的同學們對這本書才那麼有感覺。其實不然,<擊壤歌>除了是一本青春記事,還有著想擁有自由靈魂的表達,以及對國家社會的關懷。只要曾有過年輕的心,都可以
從這本書中讀出況味來。
39號 劉穎的心得:
這是一本青春期的少女勇於表達想法,對未來懷抱憧憬之書,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沒有浮誇不實的文字,只有對生活的紀錄、還有認真看待身邊的人、事、物。無論閱讀者認同或反對,細細品嘗,就會發現,自己與作者的共通點
,不同的時空,以文字的熱情交織出相同的火花。
版權頁:
《擊壤歌》
著作人:朱天心
發行人:朱天心
出版者:三三書坊
台北市辛亥路四段ㄧ0ㄧ巷二三弄二五號
電話:九三二一八三二
郵政劃撥帳戶第一三八七三三號
登記證局版台業字第壹玖肆壹號
印刷者:永信印刷公司
臺北市西園路ㄧ段三四巷九號
定價:新台幣捌拾元
新訂初版: 中華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十四版 : 中華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心得報告:
11號 嚴涵如的心得;
這篇是作者再描述自己高中三年的生活,在這本書裡寫到和死黨之間的互動,可是照作者寫的那樣感覺讀北ㄧ女很輕鬆,還可以去看電影,有可能是那個時候。
我覺得書裡有寫到和父母的互動還有父母怎麼教養孩子的,我覺得有些寫的很有道理,有一段寫說「聽別人嫌自己父母管的緊,壓力太大。卻沒想到如果父母都不管,壓力更是無限大。」我覺得這句話說的很好,像我媽也管我很嚴,但是只要他有事出遠門沒辦法管我我也會覺得怪怪的,感覺很不習慣。
擊壤歌寫的內容是在高中時所發生的是,不管是和朋友還是和家人的相處模式,都是那樣溫馨那樣感人,所以作者才有那麼快樂、開朗的個性。
14號 趙芳儀的心得:
其實,剛在看這本書時,我真的沒有什麼心情繼續往下翻,因為剛開始的內容真的沒有很吸引我,而且我覺得作者的心思很複雜,不,應該說作者很愛想東想西,難怪古代人說:『女人心,海底針』。但,到了後來,我忽然覺得這本書其實還滿吸引人的,我喜歡作者在描述她和朋友相處在一起的種種情感與問題,本書中有句話我很喜歡 -「朋友之屬,非緣即孽」,或許交朋友真的就是如此吧!有些人光初次見面就有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隨意打開
個話匣子就能聊得天花亂墜,但又有些人就是怎麼樣聊也聊不起來,頂多見了面打個招乎,或講幾句客套話敷衍一下。而另外一種人就是互看對方不順眼,縱使兩人無怨無仇,可是不管怎樣就是不對眼,見了面不互嗆一下就會全身不舒
服。
15號 全慧敏的心得:
許多事物早已在我們身邊,而我們卻從未靜下心來好好地感受,以為這世界不再美好,其實只是我們忘了停下腳步,仔細地觀察四周美好的事物啊!現在正值高中這段人生的黃金時段,除了應該努力地學習知識、認真讀書、充實自己,也應該好好地把握這段時光,堅持我的夢想,在我的人生中留下美好的足跡,發揮青春的熱情與活力,勇於追求並創造屬於我的人生,在生活中的每一頁揮灑繽紛的色彩,並且時時提醒自己停下腳步欣賞四周美妙的事物、沉澱心靈、感受世界的美好,讓我用力地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吧!
他人評價:
朱自清以散文聞名,其中藝術成就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溫州和蹤跡》之二的《綠》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僅以描寫見長,並且還在描寫中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他的寫景散文在現代文學的散文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他運用白話文描寫景緻最具魅力。如《綠》中,就用比喻、對比等手法,細膩深切地畫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質和色,文字刻意求工,顯示出駕馭語言文字的高超技巧。這些文字在他辭世之前就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清麗風格。
李素伯說散文集《背影》給人以「芳香的迷醉」,郁達夫評價朱自清:「他的散文,能夠貯滿一種詩意。」而李廣田評價:「他的作品一開始就建立了一種純正樸實的新鮮作風。」
當然朱自清作為一名優秀的作家而不是聖人,所以也有不少優秀的人指出他的不足。例如葉聖陶說《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等文,「都有點做作,太過於注重修辭,不怎麼自然」。這幾篇散文「論文字,平穩清楚,找不出一點差池,可是總覺得缺少一個靈魂,一種口語里所包含的生氣」。
中國大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曾先後收錄《綠》、《春》、《背影》、《荷塘月色》於中小學的語文課本,並要求學生背誦部分段落。《背影》一文亦常年入選台灣之國文科教科書。
精美佳句:
1.仰視秋天的雲像春天的樹一樣像高空生長朋友們都健康,祇是我想流淚... (第40頁)
2.看風看雲看夕陽,想朋友想稻垣想天父,想我海棠葉上的斑斑點點。(第48頁)
3.當聽人家嫌父母管的緊,壓力太大。卻沒想到諾父母一絲都不管,壓力更是無限的大。(第55頁)
4.就目前看來,即使犯者背叛了重刑,還是沒法補一絲受害人身心的受創。(第75頁)
5.因為我認為凡人只要有志氣,不論在世間的眼光來衡量他是得志與否,他都一定會成事的,一定會的。(第76頁)
6.我從小就怕熱鬧,現在也依然,因為熱鬧之後必有冷清,他們格外的會令我感覺到人生如夢(第86頁)
7.一個人的行事不與他的身分相稱,就是卑賤。(第164頁)
8.煩好事都是從災患纔生出來的。(第221頁)
9.從來貧寒之家的子弟多有志氣,志氣是生再薄衣儉食。(第202頁)
10.來日大難,口乾唇燥,今日相聚,皆大歡喜。(第235頁)
工作分配表:
11號嚴涵如:精美佳句、查資料
14號趙芳儀:打所有報告內容、查資料
15號全會敏:負責影印所有的資料、查資料
17號楊凰珠:封面得設計、統整
21號沈俞如:作者簡介、內容摘要
23號賴泳伶:他人評價
39號劉穎:版權頁
作者簡介:
朱天心,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生於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逝於1948年8月12日,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山東臨朐人,一九五八年三月生於高雄鳳山。三十七年八月十二日,因胃潰瘍死於北平醫院,年五十歲。歷任杭州浙江省第一師範,揚州江蘇省立第六師範、吳淞中國公學中學部、溫州浙江省立第六師範、第十中學、寧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學、上虞白馬湖春暉中學等校國文教員。民國十四年八月至三十七年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系主任。民國二十年曾一度遊學歐洲。
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主編《三三集刊》,並多次榮獲時報文學獎及聯合報小說獎,現專事寫作。
著有《方舟上的日子》、《擊壤歌》、《昨日當我年輕時》、《未了》、《時移事往》、《我記得……》、《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小說家的政治周記》、《學飛的盟盟》、《古都》、《漫遊者》、《二十二歲之前》等書。
內容摘錄:
風起的時候,我一定要來體育場,一人坐在整個空空灰灰的石階上。風會揚起我的短髮,黑裙子,和地上的紙屑。我坐一下午,或想事情或不,或哭或笑或不,都沒關係,走出體育場後,依然又是太陽底下無新事,風已吹乾了我的 淚和笑。 (p.39)
我會隨時回去,或許當一個烈士,淒麗我的秋海棠,畢竟我是誕生在黃埔軍校的門前,我愛南國艷紅的鳳凰花,更愛浩浩蕩蕩的革命軍。(p.32)
跟喬在一起的時候,我才第一次瞭解浮生若夢的意思,原來世間最珍貴的東西,往往是那樣虛幻不定。(p.62)
整個熱熱的空氣都像在灌人喝酒弄得人迷迷醉醉的。華爾滋的樂聲一響起,真的迷惘了,自己真真是,「飄」裡的郝斯嘉,戰事老死在老棉田的紅土裡。我的世界只有一片和樂昇平,男孩,華爾滋,和旋轉,旋轉。(p.67)
心得:
現在的人,遇到了一些小挫折,或者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就會有死的廿頭,一點都沒有為家人或朋友想過,不管怎麼券子麼說都沒有用,只顧著自己的想法,卻沒有顧慮後果,不把自己的生命當一回事,到最後傷心難過的卻還是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很多人都不真看待自己的人生,也沒有替自己的未來做任何打算,總覺得自己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但誰又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而自己還剩下多少時間,不把握機會做有意義的事情,到時候想後悔都還不及。
19 葉憶萱
上面那一篇 10 蔡思文
心得:
也許,是我的錯覺,我認為第四堂課中,他說:「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是錯誤的,其實他說的不是沒有到哩,我反而還覺得很對,但...問題出在哪呢?
我是認為,先學會活著,才能了解死亡,對於現在還年輕的我,也許沒了解到他說的故中之意,也許有人會覺得愚蠢
是!我是愚蠢!如果沒有嚐到人間的喜怒哀樂,我無法體會死亡!
如果我不是活著的,那我就不會有死去的一天;如果我沒有感情,我就不能感受死亡,你們想,對一個木偶班毫無感情‵活著跟死了沒兩樣的人,要怎麼讓他體驗死亡?
16 朱珈靚
心得:
我覺得,得到這種並正對他來說是痛苦
一開始得到時,他沒辦法接受,之後慢慢面對這個事實因病情越來越嚴重,他也漸漸的不能移動,需要別人照顧,但他很勇敢,而且沒有一思畏懼,能自己做的事就盡量去做,不托付別人,即使被病症纏著也努力不懈,這種精神是人們直得學習的
如果我得了這種病症,只會不斷的怨恨自己,覺得自己像沒有用的人一樣,要別人來照顧我的生活,很沒有勇氣,讓自己站起來。
他面對自己的病症是不退縮的,很英勇
心得:
我讀完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後,很感動,它告訴了我們要懂得珍惜生命,要懂得把握當下,這本書裡面的老教授,一聽到自己得了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這個無法醫治的怪病時,而且剩下的時間也不多了,那時候的他,完全不知道是要日漸萎靡不振,還是要好好善加利用剩下的時間?當他的行動越來越不方便時,他並沒有放棄,反而要證明給大家看,垂死的人並不一定是無用之人。所以這本讓我知道,要好好珍惜生命,把握當下,不要等事情發生時,才來後悔,還有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要勇敢面對,不要沮喪。
20號 張如婷
心得:
看完【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後,我覺得『死亡』使每個人都變的平等,不論是貧富貴賤都一樣,我們都會面臨到死亡。
死亡是人生必經的一段路程,然而死亡並不一定是可怕的,假如我們能用另一種良好方式來面對它,也許還會發現其中的多重意義。
書中一角 墨瑞,他不怕面對死亡、不畏懼死亡,將他的人生經驗分享給別人並以開朗的心態來面對死亡這一點讓我非常佩服。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只要你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
聽到這句話時,一般人心中的想法因該都是「光學會活著就很不容易了,更何況是學會死亡」,但是看完這本書會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因為,也些事情真的是必須從死亡開始學習的。
4號 莊昀筑
心得:
我覺得墨瑞很勇敢,他有很多地方可以讓我們學習,像是精神。
我欽佩他所表現出的精神,忍耐、勇敢,並且毫不畏懼。這些精神很容易做到,卻也很難做到好,尤其是在你得到ASL這種怪病,病情會越來越難受,還會長期被病魔折騰,即使他不能戰勝ASL,但他不但不害怕反而更勇敢的接受它。
這就是我欽佩它的原因了。
如果換做是我,我可能就沒辦法像墨瑞一樣欣然的接受這種怪病了,所以我很羨慕他卻很欽佩他。
5號 鄭佳宜
讀後心得:
我覺得「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簡直是受益良多,
如果要我花錢買我會願意買。
它裡面寫了很多方面的事情,有關於死亡、恐懼、衰老、貪婪、婚姻、家庭、社會、寬恕、有意義的生命等。這些都是作者米奇的大學教授墨瑞生病後更重視、更關心的事情,利用每個星期二米奇來家裡上課的時間和米奇一起討論。
其中上到關於死亡的課程時,墨瑞跟米奇說「學會死亡,就學會活著」,還有墨瑞的口頭禪:「不相愛,急如死滅」。墨瑞認為家人是最重要的,因為家人不會像朋友一樣突然告別離去,不會像朋友一樣有需要時沒辦法隨時在身邊,所以如果和自己愛的人不相愛了,那麼就如同死了、毀滅了一般。
我和米奇一樣從墨瑞身上學到了很多,例如:「寬恕別人,也要寬恕自己」、「如實接受自己做得到的事和自己做不到的事」等,都讓我感到很受用,這本「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真的對人的幫助很大,尤其是一些不珍惜生命、不珍惜身邊那些愛自己的人的那種人會更有幫助,所以我非常推薦大家看這本書。
13號 黃麗君
佳句:
P.21
1.墨瑞雖然受到病魔的折騰,他的聲音卻仍然有力而富於磁性,而他的腦中更有千萬個思緒躍動翻騰。他要證明,垂死的人並不一定是無用之人。
P.28
2.「如實接受你做得到的事和你做不到的事」、
「過去就是過去,接受他,不否認、也不揚棄」、
「學著寬恕自己,寬恕別人」、「與人為善永不嫌遲」。
P.32
3.他不肯為了訪問而穿上好看衣服或是化妝,因為依他秉持的哲學,死亡並不是甚麼丟臉的事,他不打算在死亡的鼻頭擦粉。
P.58
4.我想起墨瑞對我講的話:「我們的文化讓人無法自知自適。你得要十分堅強,才有辦法拒絕這錯誤的文化。」
P.68
5.也許死亡讓人變得平等,讓素昧平生的人也會為彼此的命運落淚。
P.69
6.「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
「愛是唯一理智的行為」。
P.83
7.如果你和死亡四目相對,想法反而近乎神奇的變得透明澄澈,那麼我知道,墨瑞希望將想法和人分享,而我也希望將之永誌心中。
P.114
8.「事實上,如果沒有家庭的話,今天我們根本沒有立足之地,沒有任何依憑。我生病以來,愈來愈感受到這一點。如果你沒有家人的支持、關愛、照顧和關心,你就幾乎甚麼也沒有。愛是最重要,我們的大詩人奧登說:『不相愛,急如死滅』。」
P.156
9.物質的東西永遠無法取代愛,或是溫柔,或是親切,或是同胞手足之感。金錢無法代替溫柔,權力也無法代替溫柔。
P.158
10.要投入去愛人,投入去關懷周遭的人,投入去創造一些讓你活得有目的、有意義的事。
P.217
11.愛和關心是不一樣的。愛是對於別人的處境感同深受。
P238
12.上課是在每星期二,不用教科書,課目叫作「生命的意義」。老師用它的人生經驗來教。
這本書讓我學到如何面對人生的終點,以前只要聽到「死」這個字,我的心裡就會毛骨悚然,害怕不敢想像,可是看完這本書,我就慢慢明白,喔!原來死亡並不可怕,只要學會面對死亡,你的人生將會變得不一樣。我看完後,每天都在想著未來的事,像是:「有一天,我的親人跟我說再見了,我會不會面對事實還是逃避呢?或是我該怎麼做才好?」一些類似的問題都呈現在我的腦海裡,不停的旋轉,我雖然明白了死亡,但是還會有些恐慌。
他人評價引用中學生網站:
http://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680423
(二)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覺得作者情感是內斂的、含蓄的、而在簡單的文字、對話中傳達了許多人無法體會的人生道理。每堂課的議題是那麼的平常,生命中或多或少都會面臨,墨瑞的獨特觀點,讓看似平凡的議題有了新的詮釋與體會。
他讓我更了解生命也讓我有領悟它的意義.作者的老師所教的最後一門課是每個星期二一次.這門課可以稱作(生命的意義).在我還沒看到本書時,感覺到死亡是可怕的,是恐懼的,但作者的老師卻不這麼認為,當他背叛了死刑,得了路格瑞氏症,時間並沒有為他而停,他另闢蹊徑,走過生與死的最後一道橋樑 十四堂課中,感受最深刻的「愛」與「我們說再見」。書中所云:「生命中最緊要的事,是學者付出愛,以及接受愛。」、「不相愛,即如死滅」,這兩句話讓我有深刻的體會。如同書中的主角米奇,埋首工作、努力賺錢,我們對於他人總是吝於付出自己的情感,甚至是自己的父母。多投入一些情感、愛在生活理,或許能獲得更多的溫暖與感動。最後的一堂課中,米奇所留下的眼淚,`在那沉默的環境中,可能代表了墨瑞深沉的愛與那生說不出口的再見吧。
再者,莫瑞的態度給了我許多的啟發。一點一滴消逝的生命,逐漸步向死亡的同時,卻體會出了許多哲理,「如果你和死亡四月相對,想法反而近乎神奇的變得透明清澈。」相較於墨瑞,米奇代表了社會中大多數人的心態——「因事故而僵硬的心」,與墨瑞的重逢讓他重拾消逝的熱情,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對於我而言,雖然尚未踏入社會工作,但這本書仍提供了許多對人生的建議與智慧。書中提到要建立自己的次文化,不管是喜歡平淡的還是風光炫麗的,「每個人要走的路,都是自己選擇的」,重要的是找到屬於自己人生,不要在緊急近利的社會中迷失自我。 生命如同珍珠一般,原來是一利醜陋的沙子,經過反覆琢磨,方成為美麗的珍珠,金鍛鍊於火、人磨練於禍患。如果墨瑞沒生這場重病,或許奇生命就不會有如此的深度與廣度。我認為這本書展現了生命所蘊含的能量與光暉,透過這個溫暖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生命的價值與獨特性,深刻地去體驗這份上帝所給予的禮物。
人不多情枉少年,說這本書以友誼為主並不為過,十七、八歲的學生,日子裡不外乎老師、同學。她想叛逆,拋開聯考與教科書,想像未來的日子;她也神遊在自己一手策劃的中外愛情虛構故事中,淹沒於浪漫的綺麗裡。雖說身邊親友豐富了生活,飛揚寬敞的心緒才真正造就她的精采歲月。
每位經歷過青澀年代的愛書人都讀過《擊壤歌》,像是華文世界裡《麥田補手》的多情版,年輕我們所做過事,不論是荒唐或無知,哭過痛過的,在她筆下談笑間,竟是羽扇綸巾,灰飛煙滅,雖然時間皺紋了我們的臉,也老成了我們的心,但如今回憶起過去那捧著《擊壤歌》的日子,如聖徒力行聖經生活,我不禁要大聲高喊:「年輕,恆在我心。」
參考資料 http://db.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45366
顏玲/ 台灣台北2010.04.17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38歲之後我開始變得糊塗,不再正確記得自己的年齡,然而年輕的我少不經事,多少次把家當塞進旅行箱中又作罷,同時也物色離家出走的寄宿之處;年少輕狂,總以為自己是沙傑林的忠實門徒,升上高三那年,愛上《擊壤歌》這本既歡樂又咆嘯、既純真又撒野的學生故事,它夢幻了我的高職生活,此後便以為藍圖,用力描摹我僅存的飛揚歲月。從2010推溯到三十年前的青少年行為,可以明顯看出世代差異,比起現今的學生族群,當年或許少了一些創新思維,少了一些社會問題與暴戾,但卻多了一些家國熱情,多了一些人文素養和內涵。書中她以自己觀點,評論了政治人物、作家及作品,還有對宗教信仰的義無反顧,雖多屬童言童語,深度不足,卻廣度有餘。最喜歡的莫過於朱天心對周遭人物的描寫,父親是個開明慈祥的主人,照顧全家四個女孩(一大三小);母親對她們的放任主義,讓女孩們自在唸書、自由戀愛;即便出場甚少的爺爺,每逢登台必定是溫文儒雅博學多才。每個死黨或同學都是溫柔、善良、愛笑的,不管是喬、卡洛、小靜、貓咪、橘兒、小鬼、她們在天心三年綠衣生涯裡來來去去,像軌道不一的星辰,默默伴隨著夜空中唯一的主角,如同心圓一般環繞而不偏離。女孩們細微的心思,在她筆下暗潮洶湧著,「我與誰友好,卻疏遠了誰,…」同儕間互相較量的情誼似乎點燃了一絲兒女情長的滋味,然這般的經驗,誰不曾有過,春青呀!你來了我不察覺,你走了我才頓失所依。小童、宜陽、小瀚,是三位重要的男生,如果對照日後走過紅毯的璧人身影,細讀之間便能看出天心將宜陽對她的感覺寫得傳神。以現在眼光來看,在她日後有能力照顧更多「弱勢族群」時(請參考《獵人們》一書),當年的奴奴、單單、冬冬、小豹\、毛毛便已經贏得她真心的垂憐。除此之外,對古老的中國,她有不可名狀的情愫,對上帝,她更有對祂獨到的愛。感情豐富,心思細膩,愛吃愛玩,廣覽詩書,生活多采,這樣的書香背景,帥性的日子,相對當年必須為自己學費負擔的我來說,無異是天上人間。
張XX 桃園埔心 2005.07.08
開始注意到擊壤歌這本書,是因為偶然在副刊上看到這句話:很好喝的空氣,這是擊壤歌第一頁的第一句話,後來託同學在書展替我買了這本書,一天天慢慢看完了,我常常覺得,文學作品往往要有感覺才會看的懂,才能引起共鳴與感動.而此時的我也正值高中,雖然距離書中已有一些年代了,但書中的一切仍是那麼的令人感動,我甚至還找出書中提到的英文歌和小蝦(書中天心的化身)看過的書,體會小蝦在書中的心緒,擊壤歌所紀錄的,是一段不可磨滅而又彌足珍貴的記憶...真的值得細細咀嚼...p.s認識朱天心就從擊壤歌開始吧! 天心的爸爸朱西甯,姊姐天文.妹妹天衣.還有天心曾創辦的三三書坊,也有許多好看的作品喔。
半線少年/ 台灣彰化 2009.03.15
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朱天心的擊壤歌,大抵便是這樣的意思吧!她說:「高中的生活,十分之九是拿來培養生活中的好心情,剩下來的十分之一才是來用心讀書用的。」我想,這樣也許\是太奢求了,同著擊壤歌,是一種遺世的幸福!颱風夜裡,我睡不著,便又把那讀了不知道第幾遍的擊壤歌拿出來瞧!
那時候,知道有這本書,是在天下的教育特刊,上頭是這樣的描述:父親為知名小說家朱西甯,母親為日本翻譯文學家劉慕沙,朱天心,17歲便寫出了擊壤歌,而她把這樣的一切,都歸功\於自己的父母親,「他們從不管我們,只是給我們自由。」她這樣的說道。我想,張愛玲寫成傾城之戀,也23歲了, 這個朱天心是誰?17歲即有如此的成就, 自此,便一頭栽進了朱小蝦和她的綠衣世界。其實,就只是吃和玩而已,就這樣鬧了三年, 書中的小蝦倒也沒看見讀了多少書, 跟我有點像, 未放學,課後節目便已經滿滿滿了, 上課有些點不專心,討厭著數學,當然也常常補考。細細看啊,30年了,原來高中生的日子是沒什麼的改變, 只是現在的學生,似乎少了些許的浪漫, 去完成一些現在不做,以後便會後悔的事情。這樣說好像也不大好,似乎鼓勵大家不要太用功,其實,只是希望,當功成名就時,回頭看看高中時代,除了讀書考試,還有一些什麼, 一些朋友,事情,地方,混著美麗的記憶。同著那樣的珍惜,珍藏著每一個回憶。
46號莊上民:
這本書看完後,絕得這本書的原名是《擊壤歌 北一女三年記》一般人看到「北一女」三個字,就會絕得,哇!這個人的水準一定很高,但是這本書讓我對北一女的印象完全改觀,原來北一女也像一般的高中一樣。主角:朱天心,是在十七歲時寫下的一本筆記,無一字是虛構的寫下。主角再高中時也跟大家一樣,一起跟同學去看看電影、騎騎腳踏車,也跟一些她的死黨,一起出去玩,跟國中小一樣,擠在一起做事;在這本書裡有好多好多感性的話喔!例如:「我愛一人在椰林大道上晃,會累了就躺在椰樹下唱”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看著伊天的紅霞映著黑黑搖動的椰影,風涼涼的吹著,有男孩女孩來的話語,有鳥兒展翅的聲音,我想到曾在這校園走過,想到我只要青春!只要青春!我不要焰後的燭淚一片,等淚水把草地灌濕後才回家」,「我常想我只要那般的躺著一輩子」,還有一段「…年輕人轟轟烈烈的抱負,是一場落陽三月花如錦的繁盛,然而,花兒終究還是要謝的滿山滿谷的,雖然是萬律從中醫點紅的直立枝頭,但終不免有些孤單冷清,和惆然,而且還是要落」
說真的,我自己也多少次想跟作者一樣,一樣躺著一輩子,但是我想這是不可能的,我也知道作者也是憑空想像自己悠閒的樣子,我想世界上有多少人想跟作者一樣吧!?
他人評價
南國之星 台灣台北 2003.12.29
從《擊壤歌》開始喜歡朱天心。雖然我不唸北一,年紀也跟她差一截,但就是對她筆下的那段純真年代心有戚戚焉。或許是因為自己對友情的看法跟她很像,也或許是羨慕她的直爽率性吧! 曾有批評者認為《擊壤歌》裡的朱天心未免過於單純天真。我卻覺得這正是本書的可愛之處,畢竟小說很重要的一個特色就是擔負著「反應現實」的職責。一個十六、七歲的女孩,本該對生命充滿熱忱、對世界睜著好奇的大眼睛。若是《擊壤歌》裡處處充斥著針貶時政的長篇大論,便是壞了整個書中風景。若是要求當年的朱天心寫出如近期《古都》般的深刻史觀,那也未免強人所難。
中山女中 台灣台北 2004.05.12
每次看完擊壤歌,心情總是特別的好。喜歡朱天心(小蝦)的天真爛漫,喜歡她的多愁善感,喜歡她的大而化之,喜歡她的無悔付出,喜歡她的偶而偷懶,喜歡她的聰明伶俐,最重要的,就是年輕的歲月多麼燦爛多麼美好,那是上天給我們的生命之禮。看完此書,讓人更珍惜青春歲月,不會平白任他虛度。因為,即使在精采的生活,我們以後都要為它讚嘆,但也必須為它傷逝。假如任他虛度,那更只有後悔的份,徒能感兮傷兮,為之嘆兮!!!
他人評價:
(一)
看完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後,有著蠻深的感觸,因為自己也是大四的學生,雖然還要繼續讀研究所,但對作者米奇因為步入社會而漸漸失去原有的理想與真心感到擔憂,擔心自己一路走來變的越來越物慾,跟著社會的步調擺蕩而喪失正確的價值觀。
而作者跟他老師所討論的許多課題都是充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卻又不被我們重視的,看了之後能讓我先進一步的仔細思考這些問題,而我很喜歡把自己當作第一人稱去感受書所帶給我的體驗,這樣就像我與他們一起討論一般,靜靜的聆聽他們的觀點所帶給我不同的啟示。
這本書主要都圍繞在愛與死亡的探討,每個人都會死亡,但我們從不去探討這類的問題,當墨瑞慢慢的瀕臨死亡,他卻有種使命要讓我們了解面對,他常常能夠講出一句話就能讓我們有很深的衝擊,「死亡是件悲傷的事,但活著不快樂也是悲傷」、「生命若要有意義,就要投入去愛別人,投入去關懷你周遭的人,投入去創造一些你活著得有目的、有意義的事」、「超然不執著」、「死亡結束的是生命,不是關係」,這讓我們能好好想想,自己現在還活著是不是常常不快樂;這一昧的生活到底過的有沒有意義;我們是不是常常懼怕許多情感,以至於放不下也拋不開;我們與人相處那些情感的交流,是不會因為死亡就被遺忘的。
而現在大四的,回顧以前,希望自己能比以前更成熟,與人相處和處理事情的態度能更完善,面對種種事物能看的更透徹,但不能喪失大一那單純熱情的心,這是我們必須時常回顧自己往前邁進的基石,因為不管事物的變遷,最初的真心能帶我們走向正確的路。
引用無名小站 : http://www.wretch.cc/blog/kylefirst/4238591
34號朱昱勳: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朱天心女士在年紀還很年輕時,就能夠以她的觀點去評論政治,由此可以看出,她對國家抱持著很大的熱情,她這種態度,是現在再我們身上所看不見的,<擊壤歌>不只是一本回憶錄,更是一本青春記事,它幫助了朱天心女士,記得在北一女三年的點滴,更記住了橘兒、小靜、貓咪、卡洛等朋友,跟大家們在一起努力、玩樂,我想這些都將成為作者長大後,最值得回憶的地方!
44號江博毅:
想到擊壤歌的前一段,作者雖然是北一女的學生了但也整天在玩.例如:看電影、騎單車...等玩物喪志的事情,就像現在的我們一樣,她說:「高中的生活,十分之九是拿來培養生活中的好心情,剩下的十分之ㄧ是用來讀書的。」在高一、高二的懵懂時期,大部分的人當然都是在玩,大部分的人都在立下偉大的志向,夢因該腳踏實地,而那些夢想就留到以後吧!
45號吳宗翰:
在我們小時候,或許大家都和本書的作者一樣吧!在看過或經歷過某一些事情,就會立志自己以後的未來發展,現在回想起來或許有一些天真,但這也是我們成長和遇過許多事務的證據;有時候,在某一場所知特足的幾個人立下誓言,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很有趣的事情,因為在當下看來,不管也知不知道以後是否能真的完成,但就是有感覺,很想立下這個誓言,這也是這本書有趣的地方。
24號邱宣芝:
P62我怕富貴榮華夢一場,更怕愛此夢太分明。
P114其中有說男女乃陰陽之理和室家儀範,世界上他無其比。因為『世界上各民族多說女人是罪惡,不潔的,惟獨體記與日本的古事記裏沒有女人最惡不潔,而唯讀說要男先女後。本來是男女有別才好,男人是光,女人是顏色。』
34號朱昱勳:
P57賞心有侶,詠志有知。
P57望到而有與謀。
44號江博毅:
P155史上凡新的大思想,皆是獨自來完成的;與世俗一般人的想法不合所以要經過一段時間為世人所承認。
P240有朝ㄧ日我便也如此,以身為女生,還於歷史,還於天地。
45號吳宗翰:
P146在殘冬的風季裏,狂風會不分晝夜的呼嘯,黃滭滭的吐霧遮去日月和星晨,天和地就迷失了!
46號莊上民:
P38秋天的時候,我們立在道上仰臉等楓紅。冬天,我們縮著頸子撿地上的落葉。
P57春天夏天,我們則又走在綠葉的風裏蔭裏,快樂得想哭。年輕是和朋友快樂的一起哭在一個藍天下。
讀後心得
8號陳怡婷:
看完擊壤歌後,我覺得還不錯啦!裡面我最喜歡的是作者在描述她跟同學相處的方式和相處的時光,因為本來我對北一女中的印象女生都是乖乖的,有近視眼,綠色制服很認真的在準備聯考,但經過作者以自己的經歷描述後,讓我知道了北一女中的學生活潑.大方的一面,我覺得作者真的很有趣,她有糊塗的個性但卻有聰明的頭腦,這是一本讓我大開眼界的北一女三年記。
17號林佑儒:
剛開學時,老師發給我們一人一張進度表,後面就有七本書單,當下看到《擊壤歌 北一女三年記》這本書,讓我有很想要看的衝動,但拿到書後卻是一點興致都沒有。不管時代如何變化,北一女永遠是許多女生心目中的第一志願,看完這本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看到他人和我的好朋友越來越好,這時,心裡感到很不是滋味感覺我的好朋友要被搶走了,這點和國中的我超像的!看完書,也讓我有了不少的啟示,現在想想,國中的我怎麼會這麼呆呢!?做出好多好傻的事!
24號邱宣芝:
其實,一開始在看這本書時,一直覺的這本書好無聊喔!只不過,後面才真正的讓我起了興趣,我很喜歡作者再說她和朋友一起的種種,或許交朋友真的就是這樣吧!還有我想有時,面對挫折不必太無奈,也不必絕得自己倒楣,從另一個角度想,自己反而比別人多一份經驗呢!!!
分工表
佳句:七人一人兩句
8號陳怡婷:作者簡介、上傳檔案、心得 17號林佑儒:打字、摘要、心得、總整理24號邱宣芝:找資料(網路) 、心得34號朱昱勳:找資料(書面) 、心得44號江博毅:影印、心得45號吳宗翰:封面設計、心得46號莊上民:他人評價、心得
摘要
這是一本暢銷二.三十萬本的書,說明當時四.五十年代的風氣,一個十七.八歲的大一生最年輕的作者如何去描繪再第一志願度過的三年。以第一人稱述說北一女三年。
五歲那年想當農夫的朱天心, 八歲那年想當炮兵的朱天心,闔上書本時,時光宛如靜止了!這一切才正要開始。《擊壤歌》在糊塗的靈氣與才氣的紛圍之中唱吟而出。
作者簡介
朱天心祖籍山東臨朐,1958年出生於臺灣高雄縣鳳山市,她的父親朱西寧是隨國民政府來台,在1950年代奠下文壇地位的知名作家,母親劉慕沙是苗栗客家人,著名的日本文學翻譯家。生長在這樣一個文學氣氛濃厚的家庭,朱天心高中時代就開始創作,不滿20歲就出版了「方舟上的日子」、「擊壤歌」等書,受到文壇矚目。朱天心大學就讀於台大歷史系,畢業後成為專業作家,她和姊姊朱天文在1970年代末期創辦了「三三集刊」,對當時社會上的文藝青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朱天心的作品曾經多次獲得《聯合報》和《中國時報》等文學獎。是臺灣文壇的重要作家。朱天心早期創作通常被歸類為「閨秀文學」派,直到1989年出版的《我記得……》之後,寫作風格和題材大幅轉變,此後她的創作往往和時事、政治緊密結和,和另一位常以小說創作和政治、文化論述尖峰對話的作家李昂一樣,朱天心1980年代末期以來的小說往往招惹爭議,但無論就題材或技巧而言,朱天心的小說都進一步開展了台灣女性小說的空間。
資料來源
:http://www.rti.org.tw/ajax/recommend/Literator_content.aspx?id=66
佳句
8號陳怡婷:
P105耳邊會想起好多柔柔的情調音樂,碎碎懶懶的鋼琴,華麗迷人的小喇叭。
P106那是個遙遠的夢,像夏天藍空下艷紅的鳳凰木。
17號林佑儒:
P98宜蘭的人們該有哪樣一種胸襟啊!東邊望去,是一片無垠綠色的蘭陽平原,向西看,則又是層層高聳入雲的中央山脈。
P181怎麼辦,好久沒看書了,課本的書。成天就睡,一睡又十個小時,卻又活的快快樂樂的以為自己一定會進臺大,騎四年單車。
心得: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急診室裡的醫生好偉大,每一天都要像戰場裡的士兵一樣戰戰兢兢的隨時都要上戰場奮戰。急診室裡的醫護人員很辛苦,24小時運作、365全年無休;一分一秒都是黃金時間,一分都不能浪費。每天要面對形形色色的病人和家屬,還有生死的一瞬間,所以那一些在急診室裡的醫護人員都會在病人送進急診室之前都會在短時間之內看完病人的病歷和快速的下達正確指令,才不會延誤治療時間 。
11號 鍾采蓉
心得:
讀完這本書五十幾則的故事,體會到人生的無常,有許多生命往往都是無辜犧牲,明明不是他想要的,明明還很年輕,卻因為某些人的決定,讓他們無法享受到這世界的好,這是件很不公平的事。急診室裡,有著許多辛辛苦苦的救護人員,他們必須面對許多不同的病人與家屬,然而他們也必須去面對那些從四面八方來的壓力,在這些壓力之下,又必須搶救每位病人,只要一個不小心,可能會讓自己後悔一輩子,我光想到就覺得壓力很大了。
31號 林珉妤
心得: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真的遺忘許多角落,在這社會我們遺忘了曾經也是像
我們一樣身強體壯,但現在已是體弱多病的老阿婆和阿公,有個阿公已是
癌症末期的患者,但那阿公並沒有灰心喪志他反而好積極的,他還曾說:
「我還是會堅強地活到最後一刻!」,這句話真的打動許多人,雖
然他最後還是離開人世,但他的精神我們更真心地讚美這位生命的
鬥士。醫院的醫護人員每次遇到警急的狀況都不一樣,當然他們面對每次
突發其來的事也要有一定的穩定冷靜。
28號 丁毓珉
心得:
讀完這本書的每則故事,讓我覺得這些醫生和護士都好辛苦,有時也會在急診室內看到人間冷暖。急診室的醫護人員都要隨傳隨到,有時根本就不能休息,有些醫生或護士會因為忙於急救病人而疏於照顧自己的身體,反而讓自己病倒,我再這本書也看到一些自以為是的人,因不想打針而威脅醫生護士的人,這種人不但不能體會醫生的辛苦甚至口出惡言,雖然發生這種事但醫生還是安撫他們並不會發脾氣。當我看完這本書讓我打從心底尊敬這些不怕辛苦的醫生護士們。
17號 范欣萍
6.一段看似天真無邪的愛情,其實背後還是必須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往
往不是小媽媽、小爸爸那種稚弱的心靈及未成熟的歷練能獨自面對我想小媽
媽哭泣的心,難過的應該已經不是多令人嚮往的兩小無猜,而是生活的冷酷現
時吧! ﹝P. 93﹞
7.對她而言,無論要從哪裡站起來似乎都困難重重,更不敢奢求談『重新出發』
這種遙不可及的希望。而擁有健康及健全家庭的人,又怎能體會這種遭遇?從
她身上,又讓人看到社會上另一個看不見的陰暗角落。 P. 113
8.我緊緊握著阿伯逐漸冰冷發紺的手,想到彼此幾次短暫但深刻的接觸,以及那
句「我還是會堅強地活到最後一刻!」我心中除了為他助念外,更真心地讚美
這位生命的鬥士。 ﹝P.147﹞
9.孩子已赤子之心支撐著這個社會對吸毒者的冷漠及遺棄時,我們是否也應回頭
想想,如果他們願意回到正常的生活,多一些支持的力量可能就是他們戰勝毒
品的關鍵。 ﹝P.157﹞
10.病人是否優先處理是由病情嚴重程度來判定,而不是先來先看,因此,如果
病人或家屬都只考慮到自身的權利或方便,而不理會其他更嚴重病人的需求
時,醫生將無法再依專業來照顧病人。 ﹝P.212﹞
心得:
我覺得急診室可說是每間醫院的重要場所,那是攸關人們性命的地方,而且急診室裡的醫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二十四小時不休息的,他們很辛苦的幫助人們。他們必須要有能力去面對所有的事情,像是傷患和家人個個不一樣的狀況,而且都要讓他們信服,這點讓我很感到佩服。這本書還有許多專有名詞的解釋,可以多讓我們了解那些名詞的意思,而且也讓我們學到了那些醫學小常識。 2號 高堉瑛
心得:
這本書有許多醫療的專有名詞,但解釋卻淺顯易懂,故事也不會因此而乏味,在急診室裡,常會發生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裡面的醫護人員們總是要有能力應付每個突如其來的傷患,而且還要面對會不會被傳染病患家屬…等各方面的壓力令我感到佩服,但是如果這些故事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不知道我會有什麼樣的想法,是和現在一樣對醫生感到認同,還是會像故事裡的家人一樣。
6號 呂佳妟
【讀者書評】
本書有五十多則故事,分成六章來敘述急診室裡的人生百態。急診室可說是每個醫院的先鋒部隊,是打前鋒的,而且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二十四小時不休息的,就連過年也是有人值班的。雖然美國的著名影集“急診室的春天”中的醫生很瀟灑,還可以談情說愛,但在真實的情況裏,可沒有時間讓你談戀愛的。不但要檢傷分類,處理傷口,請內科、兒科或外科住院醫師處置,萬一遇到“大哥”級的人物,更是要小心小命難保。
兒子小時候因氣管不好,又常受傷;還有婆婆身體也不好,有一次吃感冒藥居然坐火車迷了路,所以常跑急診室。有的急診室醫護人員很親切,有的則是把你晾在那邊很久,實在是令人生氣又著急。但前幾個月我因腸胃炎去急診室吊點滴,有位懷孕的護士態度很親切,她不但安慰並鼓勵我,讓隻身前往就診的我覺得很感動。
急診室就像是人生百態的縮影,各式各樣的人都有,讀完本書你會覺得怎模有這種人,但實際上每天都會在醫院發生。這本書還有醫學小知識,可以讓你增加不少常識。一個醫生的養成真的很不容易,因為我妹妹是醫生,所以我知道他們不是像大家想的除了賺很多錢,也是要付出很多的代價。讓我們向這些醫護人員說聲謝謝,讓他們成為真正的白袍天使!
參考網址: http://www.cwbook.com.tw/common/book.jsp?productID=3361
佳句摘錄
1.急診室不得已才去的地方,千萬不要誤以為有人搶救就一定可以在活來。不要
忘了,自殺的人往往連醫生也束手無策,很多時候,生命禁不起「一時衝動」
;生命就是不可能讓你再來一次。 ﹝P. 31﹞
2.未來老人醫療照護會變成既基本又嚴重的問題,亟需更多社會資源協助,老吾
老以及人之老,不就是我們的社會一直想要建立的嗎? ﹝P. 40﹞
3.大家心裡都十分清楚,小妹妹離開世間是遲早的問題,我們能做的也只是善盡
醫療上最後的努力,至少這小小的生命,在被遺棄前曾有人盡力愛過她。
﹝P. 48﹞
4.夫妻能永浴愛河、廝守一輩子固然人人稱羨,但如果志趣不合,至少也好聚好
善,為彼此留下空間,若非得要砍砍殺殺來解決,弄到比陌生人還不如時,只
能感概:莫非是前世的債今世來還。 ﹝P. 54﹞
5.醫學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倫理:醫療不受種族、身分及宗教的干擾而改變,事實
上,我們在急診室經常都在實踐這個理念,也只有奉行這個普世的價值,才能
在急救的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地診治病人。 ﹝P. 79﹞
【內容簡介】
緊湊、充滿轉折與張力的50個人生故事
台灣版「急診室的春天」
在一項對台灣急診醫師生涯規畫的研究分析中,約40%的急診主治醫師計畫在急診工作10年後就退場;另外有25%的醫師是否長期在急診工作取決於工作環境的好壞。為什麼醫師會離開這個曾經是他們自選為醫療志業的專科?
護士問:「那位來簽手術同意書?」兩個女人同時說:「我來簽!」
老阿嬤掏出布包裡僅有的兩千塊交給救護車司機,小布包瞬間就因空無一物而塌了下去...
我把他從死神手裡搶救回來,但他見了我,卻一臉疑惑地問:「你是誰啊?」
這不只是別人的故事,也可能是每一個人的故事。
台中市長胡志強說,「正因親身經歷那種無助與驚惶,一個個故事,無論結局好壞,都讓我感同身受,而其中所展現的人性光明和黑暗面,在在觸動人心。」
50個生死一線間的真實故事,包括了刺激的急救過程、醫生的日常生活、成功救人的歡喜及痛失生命的心碎。
媲美美國最受歡迎、最長壽的醫界影集「急診室的春天」,一篇篇的千鈞一髮,在潛移默化中為您增長醫學知識;如小說般精彩、緊湊,充滿轉折與張力的劇情,一幕幕躍然紙上,不看到最後不知道結局,保證讓你欲罷不能!
【關於作者】
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中國醫藥大學急診醫學科主任、教育部部定副教授、台灣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曾任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從事急診工作達20年。
陳醫師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的主任,也是中國醫藥大學急診醫學科主任。他在這個醫院擔任急診部主任已經快十五年了,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在這背後要付出多少時間、體力、及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不是每個醫生都可以做到的。陳主任是如何堅守他的崗位呢?他又有什麼使命感呢?
<六> 讀書心得
2
一首歌,真正會被人注意而引起討論,那一定是好聽,填詞讓人非常有感覺。我們同常都光點放在演唱者身上,但一首歌,要讓大家喜歡,功勞有一半歸作曲者,但他們常常被我們遺忘!方文山,我根本不知道它是誰? 也因為周杰倫唱了他的詞曲,才認識他原來周杰倫唱的那些中國風的歌曲裡的歌詞是方文山所寫的,非常有感覺,聽著旋律,搭配歌詞的意境,和充滿中國風味的MV,彷彿自己在裡頭。因為他們兩個人互相一起合作完成才會引起一波中國風的熱潮。中國風的歌曲,是多麼的古色古香,讓我們聽了以後都朗朗上口呢!方文山,他真的很厲害,創造這麼多流行文化,是一種文學現象可以透過詞來理解 ,李清照等人的誦詞讓我們絕得不會很無聊,連大考都拿來當題目來考,讓我們更有映像呢!
11
這本書對我來說有點深奧!
感到深奧的是歌詞,不過看完作者解說後就覺得其實也還好,了解了歌詞意思後 ,也就感覺到歌詞裡的意境。看著歌詞 ,聽著歌, 就讓人不知不覺深陷在意境裡,雖然一開始看會覺得有點無聊,但看到最後會不自覺得喜歡上這本書。這本書很薄,但內容卻跟書頁成反比,短短的幾行字卻意義深遠!
看完這本書後 ,才知道方文山的文筆多厲害!這是一本讀完後 ,會讓人一在想起的書......。
21
讀完這本書後才知道原來寫歌詞這麼的難!以前常聽到周杰倫的歌,所以也知道方文山這位人物。關於他的文筆從前就覺得很厲害,不僅充滿中國風還很有情境,他的每一篇歌詞都是一則故事,短短幾個字卻道出讓人回味的小故事!書裡作者也說到為甚麼這樣寫、寫這首詞的心境、靈感來源......等。看完發現不愧是中國風的歌詞,裡頭有許多歌詞都是作者從新詩演變而來的!這本書讓我十分驚艷,讓我了解到一首歌的歌詞背後有著莫大的學問。
< 四 > 佳句摘錄
( 到不了的都叫遠方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 )
( 妳細膩觸摸有他的一切 我在妳的周圍妳沒感覺 )
( 誰在懸崖沏一壺茶 溫熱前世的牽掛 而我在調整千年的時差 愛恨全喝下 )
( 妳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
(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炊煙裊裊昇起 隔江千萬里 )
( 在瓶底書漢隸 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妳伏筆 )
( 當愛情來臨時,每個人的心裡都住了一個人 )
( 臨摹宋體落款時 卻惦記著妳 妳隱藏在窯燒裡 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 )
( 我的心裡從此住了一個人 曾經模樣小小的我們轉多少身 過幾次門 虛擲青春 )
( 我的心裡從此住了一個人 曾經模樣小小的我們當初學人說愛 )
( 我在找那個故事裡的人 你是不能缺少的部份 )
( 小小的手牽小小的人 守著小小的永恆 )
( 小小的誓言還不穩 小小的淚水還在撐 )
< 五 > 他人評價
我覺得方文山很有自己的創作風格 , 他會先參考一些古詩 , 然後用自己的想法把它改成歌裡的歌詞 , 像
《 花戀蝶 》裡的 " 柳絮紛飛 , 畢竟不是雪 " , 源自這次我們課文裡的《 世說新語‧言語篇 》裡的一段
對話。他寫歌時 , 會想像歌詞裡的畫面 , 這樣可以顯的那首歌很生動 , 他會去詮釋一段句子的意思 , 而
有些歌會跟我們聽起來自己好像身在歌詞裡面。
< 二 > 作者介紹
方文山
擅長拆解語言使用的慣性,重新澆灌文字重量,賦予其新的意義,紡織出新的質地,建構後現代新詞風。其創作的詞中充滿強烈的畫面感、濃郁的東方風,是華語歌壇「音樂文學」的創作才子,更是各種音樂獎項的常客。方文山獨樹一幟的文字,促發了音樂創作另類革命,歌詞在他筆下,不再是單純的流行文化,更是一種文學現象。另外,其從職業背景歌詞韻腳中所衍生的「素顏韻腳詩」,則無疑是一股辨識度極高、旗幟鮮明的新興新詩流派!
< 三 > 內容摘要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妳
在潑墨山水畫裡 妳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炊煙裊裊昇起 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 為遇見妳伏筆
──〈青花瓷〉
東方的古老事物一直是方文山關注的焦點,包括古物、文化、歷史、建築等等,如此的興趣,深深反應在其創作的歌詞中。他與周杰倫合作的中國風歌曲,大受歡迎,開闢流行音樂新視角。而由於對古老中國懷有濃厚情懷,他甚至自己做了一座將近1公尺寬、2.5公尺長的長安城建築模型,一座方文山心目中的長安城。
正如《青花瓷-隱藏在釉色裡的文字秘密》名字所透露的,方文山再次以文字為載體,跟讀者分享他 創作時的思考脈絡,娓娓說明他為什麼用了甲字而不用乙字,不同的用字會引發出何種意境與心情;而一 首絕妙好詞又是如何構思產生;該怎麼用最少的文字,傳遞出最大的意義,讓最濃厚的情感共鳴,穿透每 個人的心。
除此之外,在情意綿綿、豪氣萬千或俏皮灑脫的字裡行間,還穿插他手作的長安城建築群精緻圖片,宛若身歷實境。建議你不妨好整以暇泡杯茶,在氤氳飄渺中,讓方文山的一單字、一首詞、一幅畫,帶你進入古風悠悠的世界。
版權頁之影印本
父後七日
作著/劉梓潔
社長兼總編輯/朱亞君
主編/張純玲.簡伊玲
編輯/施怡年
美術主編/林慧雯
校對/施怡年.陳佩玲.余素維.劉梓潔
企劃副理/蘇靜雯
業務經理/盧金城
財務主任/歐素琪 業務助理/林裕翔
出版著/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地址/台北市101信義區基隆路一段180號8樓
電話/(02)27494988 傳真/(02)27495072
印刷廠/世和印製企業有限公司
總經銷/大漢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02)89902588
地址/台北縣五股工業區五工五路2號 傳真/(02)22997990
E-mail/aquarius@udngroup.com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法律顧問/理律法律事務所陳長文律師、蔣大中律師
如有破損或裝訂錯誤,請寄回本公司更換
著作完成日期/二○一○年
出版一刷日期/二○一○年八月
出版三十九刷日期/二○一○年九月十四日
ISBN/987-986-6249-17-4
定價/二五○元
國文讀書報告-青花瓷
組員:1,2,4,7,11,21,27,30
<一> 分工表
1影印
2摘要,打字
4上傳,找書,排版打字,封面插圖設計
7他人評價,找書
11佳句
21作者簡介
27版權影印,找書
30整理資料
(12)林珈琪 『父後七日』訴說一場傳統的喪禮,女兒在父親死後七天的感受。現在很多年輕人,真的都要失去過後才知道要珍惜,以前總是覺得爸媽很煩,每天都聽到他們的聲音在耳邊圍繞著。但失去後才知道重要性。裡面講的內容,真的是個傳統的台灣社會,例如:道士誦經、放水流、罐頭塔……等等,這些我只有在鄉下地方才會看到,都市大概都是走『簡約』風格,沒有麼多繁複的手續,『父後七日』
這本書,他寫的方式屬於倒敘法,先寫父親死後七天,再寫女兒從這七天中的感受,這本書有爆笑、開心、感動、悲傷的地方都屬於作者的黑色幽默。『父後七日』被翻拍成電影,也在這次的金馬獎上作者劉梓潔拿下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20)廖紫伶 我覺得作著是指他父親過世的故事拍成電影,書中呈現父親過世作著並沒有很哀傷,自己的父親變成天使,那種感覺我能了解,必竟我以前有想過,如果沒有父親陪在我身邊陪伴我成長,現在的我已經去當太妹,現在看到父親的頭髮,都已變成白色,心理覺得自己不夠懂事、成熟,害父親天天為我們擔心,如今父親還在,但我還是可以想像沒有父親的日子是多麼的痛苦,被別人取笑沒有父親的小孩,是很可憐的,沒有父愛,根本就不會幸福,所以父親對我來說是很重要。
(27)羅如伶 一場嚴肅的丧裡中,作者描寫生動,不但讓讀者了解台灣送別的禮數,還不覺得讓人感到無聊,乏味。
作者寫父後七日這一本書,並沒有很直接的表達對父親去世感到難過的心情,而是巧妙融合幽默的文字裡,看了這本書的讀者不會覺得哀傷,反而還會哈哈大笑,這也許是文字裡有增加需要翻成台語的句子吧!
作者利用日記的形式寫這本書,七天日子裡寫的清清楚楚,什麼時間該哭或不該哭,這七天過的辛苦,日子漸漸久了,也麻痹對父親的哀傷,但仍存在女兒對父親的情感。
(46)陳昱嘉 剛開始看到作家的名子-劉梓潔時,我想到我對女生作家刻板印象,心想,這小說是否出又充滿著女性溫柔、嬌滴滴的思維,很快的,我錯了,因為這小說對於人死去這種莊嚴的事,竟然帶有一點點灰諧有趣的部分,使大家對喪禮,又有新的看法,也使文學作品展開心的創作主題,也看出文學也朝多元化邁進,以後小說也可以變得很有趣。
心得報告
(4)李盈琦 人們對於喪禮的感覺都是悲傷、難過的,但作者劉梓潔卻以搞笑、歡樂的方式呈現喪禮的感覺,卻又不失莊嚴,這是當我看完《父後七日》的書和影片後感覺很棒的地方。另外,作者劉梓潔跳脫了以往人們對於女性作家的柔情、慈愛的閨秀風格,找出屬於自己的獨特的一面,讓我刮目相看,每個人都有父親,想想自己對父親的態度是否尊重,如果態度不好能以改善
(7)許齡心 《父後七日》是一個關於奔喪的故事,它以幽默詼諧的手法,呈現出喪禮儀式中叫人哭笑不得的誇張折騰,也在黑色諷刺之餘,描寫出這七天不尋常的「荒謬旅程」,淡淡滲出了人物之間深厚的感情。生命是這樣的輕、這樣的短,還來不及守護,變有可能突然消失。如果活著時不敢說出要相親相愛的話,那以後要面對的是更巨大的沉痛。把握身旁的東西,珍惜我們真正所擁有的,讓自己快樂不要留下遺憾。
(10)林佳宜 作著所用的主題是長久以來沒人敢用的題材,以死為主,講喪禮、講死著家屬從開始的悲傷到最後得接受,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開始時濃濃的傷感到最後得學會放下。不管多悲慘難過最後都要選擇放下。死是人都會歷經的過程,沒有人不會發生,當你身邊的親人去世後,你有難過的權利,但不管多難過都要學會放下。
4.他人評價:
〈父後七日〉乍看以行禮如儀的方式,敘述日日發生的事情,讀起來卻不冗長或瑣碎;提到的每件事似乎都有某種荒謬性,卻又帶著很強烈的情感,直到最後,深沉的悲傷才終於爆裂開來。-張曼娟 (書)
猶太人只知道:「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但是當人們面對死亡還能微笑時,那可能就是上帝要思考或頭痛的時候。劉梓潔的《父後七日》,向我們證明了這一種可能。即使永恆的哀痛,要到第八日才埋種在心中-賀景濱 (書)
一個心思活潑慧敏的作者,一些關於傷痛與親暱、失落與記憶的深情記述與探問,一些人世間裡的好奇尋索,文字新鮮,語氣自在自信,光影恍惚,讀來令人愉快又時感震顫。-陳列 (書)
第一次讀<父後七日>是在林榮三文學獎的初審,依自一字讀完,心中的感動無以言說,嘆了一聲:「這就是首獎了。」如今《父後七日》成書,也拍成電影,在看一成,我仍然認為:這是少有作著的首部作品能夠綻放如此精湛的光芒。-蔡逸君 (書)
每個人帶中南部北上求學或謀職的作家,以及生活打拼的種種書寫挑戰。這個烙印。作著的意識比同期創作著更加清楚,也誠摯地用清新而簡明的話彙,在這本處女作,鮮明地展示自己的敘述和風格。或許,另一種新散文風,就這樣要開始了。-劉克囊 (書)
5佳句
1.凡丟棄的錯過的,不再追悔 (20號 廖紫伶p112)
2.對我來說,你以是永恆的存在 (27號 羅如伶 )
3.你說:請收拾好你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 (4號 李盈琦)
4.這些文字積木其實虛妄而搖搖欲墜,如疊疊樂,抽掉一塊就粉身碎骨 (12號 林珈琪)
5. 他就像個天使,賜給了我們一場天衣無縫的戲口 (7號 許齡心)
6. 領了號碼牌,領了便當,便是等待 (46號 陳昱嘉)
7. 不要隱藏淚水與脆弱,最堅強的人,總是平和地與他們在一起 (10號 林佳宜)
8.是一條溫熱的鮮紅鼻血,臉上爬滿驚恐得淚
9.意味道上的創作著, 必須變成一部濃烈或爽冰、加糖或加奶接任君選擇的智慧型咖啡機
10. 我也曾經如此盛氣凌人,自己為是的,看待你的虛弱嗎?
1.工作表
內容設計,重點摘要 46號陳昱嘉
電子檔上傳,版權頁影印 12號林珈琪
作者介紹,總整理 10號林佳宜
封面設計,尋找加句 27號羅如伶
上網搜尋總資料 7號許齡心
初步整理,找書,影片 4號李盈琦
打字,找尋影片 20號廖紫伶
2.作者簡介-劉梓潔
1980 年生,彰化人。台灣師大社教系新聞組畢業,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肄業。曾任《誠品好讀》編輯、琉璃工房文案、中國時報開卷週報記者。寫散文,得過林榮三 文學獎首獎;寫小說,得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寫劇本,入選台北、香港、福岡、溫哥華等國際影展。但其實寫最多的是採訪報導。問她最喜歡寫什麼?她會借村上龍的話回答:「我喜歡趕快寫好出去玩。」因為愛玩,寫了好多年才終於出了第一本書,與同名執導電影《父後七日》一同面世。
網址: http://rebecca7196.pixnet.net/blog/post/27061173
3.摘要
父後七日,所描述作著-劉梓潔的父親去是以後的七天,所發生的大小事,其中除了有對父親死去的不捨及難過,也有喪禮舉行時,所發生趣味逸事。而且,作著跳脫以往女性作家寫作題材的限制以及打破散文的傳統文化束搏,大膽陳述有關死亡的感想
(六)學習寬恕
「在你死前寬恕自己,然後寬恕別人」、「我們要寬恕的不僅是別人,也要寬恕自己」,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學習「寬恕」,心懷仇恨活頑固執拗,心胸會越來越狹窄,只顧鑽牛角尖,事事將會不順心。要能善待自己也接納別人,寬容的心能使我們更快樂。
人生是充滿希望的,我們要長存愛心,學習寬恕,不論是傷害你或是接受你的人,他們都對你有著貢獻。我們應該相信他人、寬恕他人,與他人分享我們的成長、喜悅、幸福,與他人分享我們的快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不但我們快樂,其他人也會快樂,這個社會、世界,也就因此而更美麗、祥和。(10號)
彭張醒11號
這個老師真的很好! 竟然在剩不到的幾個月中還可以講出這些很有道理的話。要好好珍惜你活的時光!!生命很重要!
當我們在有困難的時候 遇到一個可以帶領你的人
可以跟你講述人生路到底怎麼走 這樣真的很幸福
這本書較我們要如何面對死亡 接受死亡
時間很寶貴
不要等到時間快沒有了 再想說當初為什麼要這樣浪費寶貴的時間呢?
不要後悔!! 學著面對死亡
(四)把握當下
人生有很多的無常、艱難、挫折、不幸,要能把握當下,做有意義的事。「我有所投入就會有所收穫 」,多關心家人、對別人多付出些,能施比受更令人感到快樂,人生的「生、死」是自然的,能夠把握當下,發揮自我是人生最美好的事。
「生命若要有意義,就要投入去愛別人,投入去關懷你周遭的人,投入去創造一些讓你活得有目的、有意義的事情」。「今天若是我活著的最後一天,我會怎樣?」,我們整天忙著以自我為中心,忙著千頭萬緒的事,讓自己一天過一天,我們應該習慣停下腳步,回顧、省思自己的生活,自己問自己:人生就是這樣嗎?如果今天是我活著的最後一天,我後悔嗎?
我們應該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做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從書中,我們學到了對生命更深一層的體悟,所以要活的不虛此生 ! 能夠快樂地過完每一天,沒有負擔的入睡,人生也不過如此,雖然我們還是無法釋懷於不可知的未來,但學會活著,坦然接受現況,生命會是溫馨、喜悅的。
(五)愛與關懷
死亡的未知與對人生摯愛割捨不下,導致人們不敢面對死亡的恐懼,如能心存感激,多關愛我們周遭的每個人、每件事物,那份畏懼之心將會冷卻下降。自然生命的結束,死亡教育的重生,不因恐懼而放棄希望、雖然無法自我控制,卻有感性的一面、熱情、親情、友情、愛情、包容、寬恕、尊嚴、犧牲、奉獻是生命的核心價值、有愛才能富足。「不相愛,即如死滅」。
我們要真心付出,並對社會中種種苦難感同身受,就要投入關懷去愛別人,去創造一些有目的、又意義的事,即是莫瑞所說生命的真諦。墨瑞說:「愛讓你活在人間,就算你死了也活著」,我們都該慷慨的把愛傳播出去,和這個世界一同享受愛的溫暖,人生不會感到空虛。
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愛是對於別人的處境感同身受,「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學會彼此照顧扶持,只要我們學習到這一點,世界就會變得美麗許多」。
唐薇雅9號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它是一本述說一個老教授逐漸邁向死亡的過程,給他的學生所上的最後十四堂的課,當我一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有一種很深的感觸,大概是因為我的外婆在過世之前沒有跟我們談過很多的話,在我晚上去醫院看她時,我的外婆已經有徵兆,可能撐不過晚上,在隔天,當我醒來時,我爸跟我說我外婆已經走了,這對我來說是相當大的衝擊,所以,當我讀到這本書,看到墨瑞樂觀的正面態度,勇敢的面對自己即將死亡的事實,對我來說,這是值得敬佩。
徐子涵10號
分五大類來說
(一)珍惜所有
我們應該多注意擁有的東西,不要總是眼高手低,一味地羨慕別人,而忘了自己原有的優點、價值、珍貴,生活中有許多值得我們珍惜的東西,但人們往往不以為意,直到生命臨終才恍然大悟、才後悔不已,墨瑞教授在課堂上提到:「死亡,是一件很悲傷的事。但活的不快樂也是悲傷。來看我的人,有許多都不快樂。我快死了,但身邊有著愛我、關心我的人。多少人能有這個福氣?」這些快樂、關心和愛都不是金錢和權力可以代替的 !!!!!
(二)認識死亡
「未知死焉得生」能充份認識死亡,才能讓我們在很忙很多雜務的時候,積極樂觀、熱愛生命、獻身教育、至死方休 , 從墨瑞身上看到的,不是對抗死亡的恐懼與驚慌,而是面對死亡的勇氣與豁達 , 世上沒有走不完的路,生命也一樣會有終點,或許它是一個結束,何嘗又不是另一個更美好的開始?人生重要的不在於活的多久,而是內容 !!!!!!
死亡不是真的那嚜麼恐怖的事,我們可以藉此讓瞭解生命的意義、可貴。人生的短暫,使我們懂得如何去珍惜生命,好好善加利用時間,把握現在,學習成長,認真的生活,很多人都害怕面對死亡 !「只要你學會死亡,你就學會了活著。」莫瑞以他的勇氣、幽默、耐心及開放態度,可說是從一個相當不同的角度來看待生命,一個更為健康的角,度更為合理的角度 (p83)。
(三)接納死亡
人要坦然面對死亡是件很困難的事,雖然明知道生老病死是必經的過程,但真正遇上時,才發現自己怕的不得了。能夠坦然「接納死亡」,讓我們專注於行其所當行,愛其所應愛,盡而體悟生命的珍貴,不斷精進自己,努力活出自己獨特的光采。縱然面臨死亡,亦當無憾,也不會有太大的恐懼和遺憾。
心得
陳禹彤1號
有時,我們總是認為,我們和死亡是遙不可及的,我們也常覺得我們的時間還很多,可以慢慢來,那不過是在浪費時間而已,而當我們真正要面臨死亡時才認為時間不夠,害怕死亡。其實如果我們好好的面對每一天,把握所有時間,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人、事、物,不讓自己做會留下遺憾的事,即使有一天將會面臨死亡,也不用害怕還有未完成的事。
顏子淑2號
我覺得這本書很感人,作者對老師很敬重,而老師也很看好這學生,雖然作者在畢業後隔了十六年才連絡,但在他們聯絡後的十二堂星期二的課當中,他們的感情卻是日益增重,就感覺像是父子般的情誼。雖然作者的老師快過世了,但作者仍然不費心力的去陪伴他、關心他,儘管他知道老師乎隨時會離開他,就在最後的一節課後,老師選擇默默的離開,不讓親人看著他死去,這部分讓人真的很感動。
或許這本書可能是要告訴我們要把握好與我們愛的人相處的時間,不要到了最後快來不及的時候才在後悔,對吧?
劉嚴禧3號
墨瑞是一位處處為人設想的一位教授,雖然得知自己得了絕症,不久於世,但卻勇敢面對,把自己的生活變的更精采,他強調「生命若要有意義,就要投入去愛別人,多關懷周遭的人,去創造些讓你活的有目的、有意義的事情」,我看完後發現人生有很多的無常,要把握當下,多關心多付出一些,有時施比受會令人更感到快樂,當沒有親情、愛情、友情的關愛,生活即如死滅,千萬不要等到死才來懊悔。所以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學著付出愛和接受愛。
或許人要學會死亡,才能學會活著
謝怡璇4號
作者透過未面臨死亡的長者,好好學習到生命的意義。也重新體會到,正因為人生就這麼一次,快樂要大聲的笑,傷心難過時要大聲的哭,這樣用力的活著,才能深刻體會活著的感覺。
作者的老師以自身的經歷,用樂觀的方式來教育作者,面臨死亡的恐懼並不可怕,可怕的事你不知道要用何種方式去看待生命。其實快樂的生活是一天,痛苦的生活也是一天,而且活著但不快樂的人比即將瀕臨死亡的人還痛苦。所以我希望我們人活在這世上,能夠有存在的價值,而不是想著過更好的生活。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死,但是沒有人把這件事當真。所以對我們來說死亡就好像在欺騙自己一樣。
看完了這本書總覺得有點慚愧呢!快離開人世的人都懂得把餘生活的多采之,而身體健康的人卻在虛度光陰,或許從現在開始,該把我的人生變的更有意義了。
佳句
1. 「第1個星期二」P.68
我想:這就是人生的終局嗎? 也許死亡讓人變得平靜,讓素昧平生的人也會為彼此的命運落淚。
2. 「第1個星期二-我們談這世界」P.69
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
3. 「有關老師之二」P.101
「老師做的是百年樹人的長遠工作;他對後世的影響永無止息。」亨利˙亞當斯
4. 「第5個星期二-我們談家庭」P.115
「愛最最重要,我們的大詩人奧詩說『不相愛,及如死滅』。」
5. 「第7個星期二-擁抱衰老」P.153
「命運凌越眾生,人陷已於死地。」奧登,莫瑞最喜愛的詩人
6. 「第8個星期二-金錢無法替代溫柔」P.161
「我每晚入睡,就是死去。我每日醒來,就是重生。」
7. 「第12個星期二-寬恕」P.200
「在你死前寬恕自己,然後寬恕別人。」
8. 「第13個星期二-如何設計完美的一天」P.210
死亡是不會傳染。它就和生命一樣自然,它是我們的本然。
9. 「第13個星期二-如何設計完美的一天」P.213
他在我關機前,莫瑞說了最後一句話:「死亡結束的是生命,不是關係。」
10. 「第一個星期二-我們談這個世界」P.69
他的聲音變成悄然低語。「去接受愛,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愛,我們以為是接受了愛,會變得軟弱。不過有個叫李文的智者說得對,他說:『愛是唯一理智的行為。』」
他人評價
王文妤/ 台灣嘉義
「死亡」這件事在平常時你會特別思考嗎?最近常看到許多戶人家紛紛舉行喪事,是我的錯覺嗎?今年好像特多,是吧?!這讓我大讚嘆了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也落的那樣,那麼我的人生只會留下一片空白。
沒有真正面臨「死」的關頭,孰不知其帶來的恐懼,有人說比死還難熬! 其實想一想,人總有一天還是會離開,與其讓自己活得更久,還不如用那些時間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上帝給我們的時間有限,完成了才不會留下遺憾。
盧建元/ 台灣台南市
九年前讀過一次,當時沒有什麼體會;九年後重新細讀,才驚覺自己當年的迂!這是一本不只要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品味的著作!
當我們仍為生活瑣事而奔波時,是否該給自己時間、空間,審視生命中到底我們在追求什麼?失去什麼?堅持什麼?
這是一本一輩子裡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dbbooks1202/ 台灣台中
在快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我大哭了二次。我目前大二,而且是個男生。
大哭的時候,我有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就像是找回某些失去很久的東西一樣。
老實說,二年的我,對大學有著無限的憧憬,但是當我進入大學之後,
才發現並不完全是這一回事,大學裡還充斥著許\多東西。
而我現在相信這本書就是解答。
阿當當/ 台灣苗栗
在作者迷失了自己時,他在電視上看見了他剩不到幾個月就要離開世間的教授:墨瑞,接著他便又開始當起了學生,不同的是在這課程裡只有他一人,然而在這些課程裡,我們所要學的並不是學術領域上的事務,而是墨瑞在人生中所領悟到的事情,我們在書中可以看見一個不畏懼死亡的人,而只是一心一意的把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所領悟到的經驗跟所有人分享,在書中有一句話這麼說著:要先學會死亡,才會學會活著,這句話深深的打進我的心房,每個人總是在要死亡時,才深深的體會到生命的意義。你覺得你已經在生命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嗎﹖不妨來看這一本書吧!你必定能在從書中找回原先的自己!
Finana/ 台灣台北
這是一本我自已會看很多遍,而且也會買來送人的書!
簡單,但很真實!
節錄自:博客來書籍館>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二版)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reader_opinion.php?item=0010061179
摘要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是作者本身的故事,向一個即將快要走向死亡的老人家,也是他大學的教授學習生死智慧的故事,在樸實動人的字句裡面包含了無數動人的意念,在瑣碎複雜的生命痕跡中,篩出足以令人頓悟的單純。
然而有這麼一個人,他已經預知了自己的死期,由他來說出生命中值得重視的課題,告訴我們該要如何生活,不是非傷痕累累才能體會到生活的道理。
作者米奇曾經老師眼中的希望。大學畢業後,他進入了社會的浮沉,在幻滅的理想與人生中掙扎。
直到16年後,才在一個最爾然的機會和他的大學教授重逢,墨瑞 史瓦茲。而他的教授,只剩下生命中的最後幾個月的時間。於是,他又上了14堂他教授的星期二的課。但是這次,課上的學生只有他一個人。這樣你在活著的時候,就可以真正的比較投入。墨瑞可說是自由出入各宗教之間,他生是猶太人他在世最後幾個月說出的話,似乎超越了各宗教論爭的畛域。死亡讓人具有這樣的本領。
但是誰不認識或知道一些已經死去的人,為什麼自己都那麼難以想像死亡的到來?
因為我們大都像是在夢遊。我們事實上沒有完全體驗這個世界,因為我們在半醒半睡,作著自以為非做不可的事。當你了解自己就快要死了,看事情就會相當不同了。
學著如何死亡,你就學到如何生活。
在默瑞上第4堂星期二的課的時候,他坐輪椅上不能動只能靜靜的望著窗外,不能跑步,但他比任何一個人都還要懂得那扇窗戶的價值!也許人只有在真正感受過才能親身體驗到這種感覺。
墨瑞不僅自己勇敢面對死亡,窮究死亡的多重意義,更藉著與學生米奇的談話,一點一點讓米奇因為世故而僵硬的心逐漸柔軟,讓他重新看待生命。
國文分組報告
米奇˙艾爾邦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5R101第三組
01陳禹彤
02顏子淑
03劉嚴禧
04謝怡璇
09唐薇雅
10徐子涵
11彭張醒
分工表
打字、總整理:彭張醒
找資料、影印:陳怡璇
封面及版權影印:陳禹彤、徐子涵
摘要:劉嚴禧
他人評價:唐薇雅
作者簡介:顏子淑
作者簡介
米奇.艾爾邦 (Mitch Albom)
體育記者,曾十度被美聯社選為「最佳體育專欄作家」。體育專欄曾經集結出版。《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是他的第一本非體育文章的作品。另外著有《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大塊文化),中文版銷售已逾三十萬冊。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61179
工作分配表:
20號 電子檔上傳
50號 作者簡介
6、40號 她人評價
3號 影印版權頁
44號 摘要
20號 封面設計
43號 佳句
作者簡介:
臺灣彰化縣人,誕生於上海日本租界,啟蒙教育為日文,至小學六年級返歸臺灣,始接受中文教育,故自然通曉中、日語文。自大學時期即從事中、日文學翻譯工作。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九三年在臺灣大學中文系任教時,專攻六朝文學、中日比較文學,並曾教授現代散文等課。一九九三年退休,次年獲聘為臺大中文系名譽教授。曾任美國華盛頓大學、史丹佛大學、加州柏克萊大學、捷克查理斯大學客座教授。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類)、國家文藝獎散文獎及翻譯獎。
來源: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98051
摘要:
用味覺寫日記 記憶以一切形式存在於每個人的腦海,作者卻選擇用味覺記錄往日種種情懷,不但讓讀者深切感受林文月女士細緻的文情,更可以從書頁間品嘗徐徐飄送的飯菜香。
「...,每一道菜餚之製作過程則又累積了一些心得,今若不記錄,將來或有可能遺忘:而關乎每一種菜餚的瑣碎往事記憶,對我個人而言,意復值得珍惜,所以一併記述,以為來日之存念。」作者的目的,已經成功展現於本書中。
《飲膳札記》一共收錄十九篇散文,全都是有關庖廚之事,全書始於〈潮州魚翅〉,終於〈五柳魚〉,是林文月藉由食譜串起來的生活回憶散文。二十五歲結婚後才開始進廚房拿鍋鏟的她,慢慢地向家人朋友學習烹飪的技巧,也在每回的宴客過程中,漸漸體會出烹調的樂趣。準備宴客佳肴的同時,也隨手以卡片記錄了菜色內容與宴請對象及每個人的飲食偏好。這些紀錄隨著年紀逐漸增長,不但成為下回準備宴客時的參考,而在每次翻閱的過程中,也勾起了作者一個個過往的美好回憶。書中共介紹了十九道食譜,也藉著烹飪的書寫,追憶過去的美好時光,可說是一本記錄生活美學的記憶之書
她人評價:
林文月1993年出生於上海日本租界,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畢業」。
曾任於台灣大學中文系講師和副教授,美國華盛頓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捷克查理斯大學客座教授。教學之外,林文月女士也從沒停下翻譯和創作等……,她是最具名聲的日本古典翻譯家,也是重要的散文家,她的散文淡而有話、溫宛平易、境界高遠,屬於純正的散文作品。
她多次獲得「台灣重要散文獎」是大家公認的散文作家,著有《千後書房》、《擬告》、《飲膳札記》、《遙遠》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好作品。
來源:http://dcc.ndhu.edu.tw/literature/author9.htm
佳句摘錄:1.雖有佳餚,弗時不知其指也。P.2
2.歲月不饒人,舊時年少已皆鬢毛霜白,飲食一事即令人頗有今昔之慨歎,怎能夠不沭然驚心!p.3
3.亦復值得珍惜,所以一併記述,以為來日之存念。P.40
4.豬肉不宜太瘦,太瘦則吃食之際澀滯口感不佳;但太肥亦須忌以其稍不合衛生之道,且油膩倒胃口也。P.73
5.那個暮春黃昏的景象,正是時時令我緬懷的一景。P.87
6.長江遶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P.92
7.日月飛逝,我從年少而成長而漸老,上海始終是我記憶中的故鄉。P.94
8.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P.94
9.故鄉,合當於遙遠處思之。P.94
10. 好的菜,一看就知道;要等吃到嘴裡方分辨好與否,那就差了。
5C101 43號 朱淑鈴
看完飲膳札記這本書,讓我更想學會做菜,作者一開始也不會煮菜,也是慢慢學習而來的。
作者介紹了好幾樣菜餚,讓我看的口水直流,尤其是紅燒蹄參、水晶滷蛋、香酥鴨、五柳魚等,這些都是我的最愛,所以我決定以後我要照著書上的做法,做出這幾到我愛吃的菜。
5C101 3號 呂美真
我覺得台灣古早味是人人稱羨的好佳餚,這本書的作者林文月雖然人生於在上海,但還是喜歡學習自製台灣佳餚,所以啊,人不管在哪哩,只要遇到節慶就會想到台灣口味的鹹肉粽,鹹肉粽可是包著很多餡料,讓人吃了心中就會有一股溫暖的感覺。
吃誰都愛,自己動手做可是令人傷腦筋,在做的過程中是很辛苦的,不斷的調配,調出何大眾的口味,一道菜看似普通,但包含了很多人辛苦的精神,所以人不要只會動嘴巴吃,也要用心的去品嘗一到菜,品嘗這一到好佳餚適合調配出來的,或許可以自己創出一到菜喔!
這本書中的每一篇,總會有一段小插曲、小故事深深的吸引我去看,就像《芋泥》一篇中提到了孫廚;《香酥鴨》裡的歐巴桑,雖然在內容上提到的不多有關他們的事,但每一篇都會有一些人物出場,那一就不會像一般的食譜一樣單調乏味。
我很同意作者對於飲食料理的觀點,她說“飲膳製作之類的事就像文學創作,需要慢條斯理,耐心等待,切勿過急,必不會有好作品出現”。因此在書的行文中,讀者皆可見作者在處理餐飲之事時的用心與仔細,這是與一般食譜很不同之處,她將很多應注意的小細節大致記下,看似不重要,但絕對是影響全道菜餚之核心。如『魚翅的發泡、鴨隻之去腥、蛋如何煮製等等』,讀來的確佩服作者之細心程度與不厭其煩之耐心。
她對於一些生活小事之紀錄的習慣,這本書一共收錄十九篇菜譜便是她過去於平時紀錄於小紙卡上的文字與事件,通常已有十多年歲的陳舊了,如今再將它們見世,相信有心之人皆會隨回憶起伏而想到過去之喜怒哀樂中。
其實,我當看到這本書的封面第一個感想就是<復古、老舊、文言文>,可是,研讀後就覺得這本書的內容是多麼的有趣,看完後我發現了其實這本書的功用很多一方面是交你煮吃的,另一方面就是說生活中的故事。
5C101 20號 陳奕錡
在「飲善札記」這本書裡,林文月女士教我們麼做菜,而且還邊教邊叮嚀我們要注意些神麼,不像外面所賣的食譜裡指講所需材料和做法,而都沒有貼心的小叮嚀。
在這本書裡所教的每一樣菜都好費工夫和時間喔!看著看著我的口水就不經意的快流出來了,像貪吃的小鬼一樣,巴不得想要趕快吃到那道菜,只不過那是不可能的事。
我看完這本書我就立刻跟我親愛的媽媽說:「我好想吃這本書裡面的東西 喔!」我媽就說:「我不會啦!那這麼難,而且我又沒時間。」害我很三條線。
我覺得林文月小姐可以從不會煮菜到會煮菜,而且還主的很好吃真的很厲害,真想跟她一樣會煮菜而且還要很好吃。
5C101 44號 李慧晏
<<飲膳札記>>這本書就有點像家常食譜,卻又比其他的食譜還要詳細並且裡面還有個人感情在內。
像是作者在〈水晶滷蛋〉一文中,從滷汁的製作→滷蛋的浸泡→用棉線將蛋切成兩半的動作當中,就不由得想起昔日母親絞臉幸福的情形:
每回我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腦際總是一次又一次地浮現童年觀察母親絞臉的景象,遂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的感覺蕩漾著。
對她而言,母親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而對母親的記憶也常常與她的童年聯繫在一起,所以在製作水晶滷蛋的過程中,不僅洋溢著親情的滋味,也尋回過去溫暖的時光與甜美的記憶。
另外,她在〈五柳魚〉一文中,也回憶起台灣充滿溫馨的「流水席」,字裡行間,有懷舊之情,有溫馨回憶,短短數言,情景交融,真情流露。
我也仍記得,往年台灣的各都市中尚存著古早的節慶習俗。遇著某地區的大拜拜,家家戶戶開放大門邀請親朋好友,無論大人小孩的朋友應邀而來,都可以隨時入席,加入喜慶的宴會。主人略無厭煩不耐之色,總是熱情好客的添酒、增菜、加湯。那種長夜不斷的喫食,從薄暮時分開始,隨著夜氛愈深,興致愈濃。自敞開的門戶窗口飄出食物的香味,猜酒拳與主客互喚之聲,喧喧嚷嚷溢出街頭;而街頭則見步伐不穩的醉客三五蹣跚。
《飲膳札記》中,每一篇文章都是食譜與記憶串連而成的故事,作者總是以淡淡的文字娓娓道出生命中流轉的人情,特別是書中常提到的台大師長,如臺靜農、孔德成、鄭騫、許世瑛先生,即使歲月流逝,天下無不散筵席,但記憶中難忘的飲食風景。
我第一次以口蘑湯宴客,主賓是臺靜農先生、鄭因百先生與孔德成先生三位師長,另有幾位老同學作陪。三位老師都在北方住過很長的時間,來到台灣也很久了,乍見那一道口蘑湯,都有掩蓋不住的喜悅,而且也異口同聲說:「難得的是沒有砂子!」我想,烹飪其實與文學藝術一樣,有慧眼辨識用心處,總是令人欣慰難忘的。
作者認為,文章的情感必須真實,所欲書寫的內容應該要先感動自己,才能去感動別人。
讀後心得:
5C101 50號 袁穎航
作者在下廚中經歷許多不同挫折,但她還是撐下去了,就這樣不段努力之後她的手藝漸漸的進步了。但在進步的過程中是非常需要別人的鼓勵的,我相信大家再嘗試一件事時,都會希望別人可以給你說些好聽的話,這樣妳才有繼續走下去的勇氣。作者就是受到鼓勵才會在廚藝這方面有所成就的,作者也因為下廚跟學生和家人還有朋友們更加親密。也才會有這本書的誕生!
讀完這本書後讓我體會到下廚的樂趣和一些我從沒體會過的事。讓我對下廚更有興趣一些。
5C101 6號 張欽箐
林文月女士所寫的「飲善札記」裡,共介紹了十九道美味佳餚,而這十九道菜餚裡也有少見的菜,有容易烹調的也有難以料理的菜。
一開始林文月女士不擅長烹調,但在她努力研究分析下,便做出一道道每位的佳餚,凡是總要親身經歷然後深入體會,食物也是如此。
而這本書並不像一般的食譜只會告訴你該怎麼做或該準備神麼材料,而是細心的提醒你該注意些神麼,也會附上一些有關此書的故事或由來,編織成一篇篇溫馨感人的回憶錄。
讀後心得:
5C101 3號 呂美真
我覺得台灣古早味是人人稱羨的好佳餚,這本書的作者林文月雖然人生於在上海,但還是喜歡學習自製台灣佳餚,所以啊,人不管在哪哩,只要遇到節慶就會
想到台灣口味的鹹肉粽,鹹肉粽可是包著很多餡料,讓人吃了心中就會有一股溫暖的感覺。
吃誰都愛,自己動手做可是令人傷腦筋,在做的過程中是很辛苦的,不斷的調配,調出何大眾的口味,一道菜看似普通,但包含了很多人辛苦的精神,所以人不要只會動嘴巴吃,也要用心的去品嘗一到菜,品嘗這一到好佳餚適合調配出來的,或許可以自己創出一到菜喔!
5C101 40號 古紹叡
我覺得飲膳札記這本書不錯看,裡面會介紹一些食物,藉由十九種菜餚的製作過程,想起當年的一些往事,這本書可當作是一本食譜,很不錯的,而飲膳札記就有點像家常食譜,卻又比其他的還要詳細並且有個人的感情在內。看這本書,因為我從來就不知道,食譜不可以只是食譜,也可以成一幅幅溫馨感人的回憶錄。而作者的觀點,我覺得很棒,因為我覺得不管怎樣都能做出不同的東西。而在這本書裡,處處可見到作者的細心,這就不像一般的食譜了,一般的食譜都只是告訴你怎麼做,需要準備些神麼材料。但這本書很不一樣,因為作者不只是告訴你怎麼做,準備些神麼材料,也細心提醒你該注意些神麼,她還會附一些有關這道菜的故事或由來,真的很特別。我想多努力應該就會有收穫的,這真的是一本很特別的書,是一本以十九種佳餚食譜編織成一幅溫馨感人的回憶錄。我真的覺得作者很聰明,因為,當客人的,希望每次都吃一樣的菜,當客人時,如果吃到重複的菜,不會和主人說,因為客人怕主人尷尬,而作者她替許多客人們,不怕尷尬,使客人們不會讓楚於尷尬的情況中,也不會對主人留下壞的印象,人生,就該活的很精采。不要留下遺憾。而書裡的食譜,其實我也都想學下來,這樣以後就多了擠到拿手菜。說不定,在學做菜的過程中,我很希望能和作者一樣厲害,看這本書做出很每位的食物,我很心上作者的聰明,能把食物寫出一些溫馨的事情很好。
工作分配表:
1.目錄.分工表.佳句摘錄.摘要之打字: 黃麗君(13號)
2.作者簡介: 曾佳姮(26號) 3.摘要(內容簡介): 莊昀筑(4號)
4.他人評價: 張如婷(20號)
5.佳句摘錄: 全體組員 6.讀後心得: 全體組員
7.心得.摘要.作者簡介.版權頁等之影印: 鄭佳宜(5號)
8.封面設計: 蔡思文(10號).朱佳靚(16號)
9.排版.統整: 葉憶萱(19號) 10.電子檔上傳: 全體組員
作者簡介:
米奇.艾爾邦 (Mitch Albom)
著有暢銷書《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再給我一天》和《一點小信仰》,這幾本書售出42種語言的版本在全世界流傳。總計銷售全球超過兩千八百萬冊。這幾本書都改編拍攝成為供電視頻道播放的電影。
本業是新聞記者,後來從事寫作並獲得出版上的成功,現在他也撰寫電影劇本與舞台劇本。
在多個慈善機構裡擔任董事,並創立了三個慈善組織。現與妻子住在美國密西根州(Michigan)。
體育記者,曾十度被美聯社選為「最佳體育專欄作家」。體育專欄曾經集結出版。《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是他的第一本非體育文章的作品。另外著有《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大塊文化), 為報紙撰寫專欄,主持廣播節目,另也撰寫電影劇本與舞台劇本,並且在許多個慈善機構裡擔任董事。現與妻子住在美國密西根州(Michigan)。
作者簡介引用YAHOO!奇摩網站: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_author.php?key=%A6%CC%A9_%A1D%A6%E3%BA%B8%A8%B9
http://tw.myblog.yahoo.com/jw!ogEZf.WQBQNWVFBuJUHUl_YbiPpvxg--/article?mid=638
摘要:
作者,米奇,曾經是老師眼中的希望。大學畢業後,他進入社會,因為生活的現實,讓他曾有的夢想逐漸幻滅,人生的課題日益龐大難以面對。十六年後,他偶然與大學時代的恩師重逢,而這時他的老師得了怪病只剩下最後幾個月可活。於是,他又上了十四堂他老師的課。
米奇每個星期二都會到老師家探望他。這位老師,墨瑞.史瓦(Morrie Schwartz),面對著死亡一步步接近,誠實看見自己在死亡面前的恐懼與脆弱,承認自己對人間的不捨,但他拋開這些情緒,展現出了解人生之後的勇敢,並且帶著幽感。
墨瑞不僅自己勇敢面對死亡,研究死亡的重要意義,藉著與學生米奇的談話,一點一點讓米奇因為生活的現實而逐漸封閉的心慢慢打開,然後重新看待生命意義。
分工表
打字-黃怡蓁6.找資料:作者簡介-宋純瑗13 摘要-陳春含19 他人評價-鄭郁儒18 佳句摘錄-陳虹如7.影印-羅菀翎12.設計封面-劉軒14
劉軒 14
在急診室裡,死神和醫療團隊們努力互相的拔河,這些看似與我們毫不相干的事卻也是很有可能發生在我們的周圍,醫療團隊再急救十的天人交戰和分秒必爭,是我們一般人所不能體會的,真的不禁佩服所有曾經在急診是那些線上的勇者們,真應該向他們深深的鞠躬,這種奉獻和無私的大愛真是令人景仰。世界上還有許多我們看不見的角落及不了解的地方,等著你我用愛去把他們給找出來。
鄭郁儒 18
急診室是一個醫院裡全年無休的場所,只要是有意外事故的傷患一定往這裡送。自殺、被殺、槍傷、心臟病…的患者第一時間往這裡送。我常想為甚麼人要這麼幼稚、那麼衝動,就因情關難過,而傷害了自己,最後才說,我還不想死,也早已為時已晚。這是我們人病了?還是社會的價值觀變了呢?一個4歲大的女娃,一個來不及長大的孩子,就因父親開瓦斯自殺不幸被大火灼傷,全身早已體無完膚,嚴重流失體液,眼角膜也燒傷導致眼睛閉不起來,最後還是只能在急診室裡等待死神的召喚,連哀嚎的力氣都沒有。就因大人不敢去誠實面對現實;就因大人們的逃避,而帶走一條無辜的生命。
陳虹如 7
是一本非常具有教育性的書,讓我們對急診有更深的了解,也知道急診裡頭的每位醫生和護士有多麼的辛苦,他們犧牲自己的時間和健康甚至家人,日夜顛倒的守著,對病人的急救也都盡心盡力,這些是值得我們去尊敬的;急診室是醫院裡非常重要的地方,必須再短時間內判斷出要做什麼,每一個決定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些站在醫療最前線的英雄眞的很值得敬佩。
讀後心得:
羅菀翎 12
這本是一敘述急診室的書,印象深刻的是一篇描述急診室的醫生們的無奈,雖然也想幫忙救回病人的性命,但不管怎麼的呼喚親人的名字,家人所面對的也是一具冰冷的大體,每當看到這裡時都忍不住鼻酸,有一篇讓我印象深刻一隊吵架的夫妻,因為吵太兇而互相用硫酸潑對方,而女方因為傷勢太過嚴重而離開了這個世界,有時候覺得急診室的醫生們抗壓性不但要大,當病人送來急診時醫生還必須冷靜的處理,再這本書裡看到許多的人的故事雖然為那些人感到難過,但他們讓我學到了許多。
陳春含 19
急診室就像是人生百態的縮影,各式各樣的人都有,讀完本書會覺得怎麼有這種人,但實際上每天都會在醫院發生。這本書還有醫學知識,可以增加不少常識。一個醫生的養成真的很不容易,他們不是像大家想的除了賺很多錢,也是要付出很多的代價。讓我們向這些醫護人員說聲謝謝,讓他們成為真正的白袍天使!
宋純瑗 13
看完書後發現,醫界的使命就是把患者救活,不論他的社會高低或者病人是否為一個犯人,他們都盡全力拯救他們的生命,但他們卻必須承擔著極大的壓力,那就是病患家屬的責備,病人本身就因為身體上的疾病而步入棺材,家屬卻指責為醫生的過失之類的,還有醫生遇到病人時,總不太能過問病人的私事,這是對病人該有的尊重,原來在醫界所要面對的事有種種,例如:病人的逝世,病人受傷的嚴重性(是否畏懼傷口的恐怖性)...等。
黃怡蓁 6
醫院是個生離死別的場合,尤其是急診室。透過這本書,我看到了醫院急診人員的血汗,那和幾百個病患搶著掛號的名醫門診並不同,薪水也不同,受到的眼光及待遇也不同。這不是一本很厚的書,但我花了不少的時間才把它看完,不是內容不精彩,而是看到特定的情節時,總會幻想或想起些什麼,或許像作者所說的「別人的故事,也可能是你我的故事」。
佳句摘錄:
1.很多時候,生命禁不起「一時的衝動」,生命就是不可能讓你再來一次(第一章.第二篇.P31)
2.可能有人認為,老人充其量只不過是眾多類型病人中的一群而已,這或許是對的,但他們絕對是真正的弱勢。事實上,老人需要的協助不多,只是需要有人關懷及照顧他們而已,而這一點恐怕再多的社福團體都無法滿足不斷增加的老化人口(第一章.第四篇.P39)
3.當人受到極大的痛苦時,最好的解藥就是「時間」,時間的撫慰、流逝,痛苦就會漸漸淡去(第一章.第五篇.P47)
4.如果你正受情傷之苦,請忍耐一下,讓時間拯救你,重新站起來(第一章.第五篇.P47)
5.夫妻能永裕愛河,廝守一輩子固然人人稱羨,但如果志趣不合,至少也要好聚好散,為彼此留下空間,若非得要砍砍殺殺來解決,弄到比陌生人還不如時,只能感慨莫非是前世的債今世來環(第一章.第七篇.P54)
6.沒有健康的媽媽是不會有健康的胎兒的(第一章.第十一篇.P70)
7.醫學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倫理:醫療不受種族身分及宗教的干擾而改變(第一章.第十三篇.P79)
8.只是為了滿足機車奔馳時的那種快感,竟犧牲掉自己的健康,我突然間為他那可能要被拒掉的左腳感到悲哀(第一章.第十七篇.P93)
9.面對疾病越謙虛,越能找出真正的問題(第二章.第八篇.P130)
10.我還是會堅強的活到最後一刻(第三章.第二篇.P147)
國文期末報告《看不見的角落》
班級:5R101
組別:第五組
姓名座號:
鄭郁儒18.劉軒14.宋純瑗13.羅菀翎12.陳春含19.黃怡蓁6.陳虹如7
作者簡介:
陳維恭,中國醫學大學醫學系、亞洲大學健康管理研究所畢業。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中國醫藥大學急診醫學科主任、教育部部定副教授、中華民國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曾任台灣急診醫學會第七屆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住院醫師,從事急診工作達二十年。著有看不見的角落一書。
摘要:
本書有五十多則故事,分成六章來敘述急診室裡的人生百態。急診室可說是每個醫院的先鋒部隊,是打前鋒的,而且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二十四小時不休息的,就連過年也是有人值班。雖然美國的著名影集“急診室的春天”中的醫生很瀟灑,還可以談情說愛,但在真實的情況裏,是沒有時間讓你談戀愛的。不但要檢傷分類,處理傷口,請內科、兒科或外科住院醫師處置,萬一遇到“大哥”級的人物,更是要小心小命難保。
他人評價:
這本書點出了急診醫護人員「一生懸命」的辛苦,裡面有許多健言語提醒,值得我們深思。我中心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漸漸改善環境與制度,讓醫病可以不必在那麼「懸命」。-胡志強(台中市長)
這是一本值得仔細閱讀的好書,對這群站在醫療最前線默默奉獻的英雄,我特別致上最深的敬意。-蔡長海(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
過去我在衛生署署長的任內,致力推薦急診專科的成立,就是希望建購民眾健康的最後一道的防線,陳維恭醫師的書可以教育民眾認識緊急情況如何處理,深具教育意義。-詹啟賢(總統府資政.前衛生署署長)
陳伯郡 51
小王子住在一顆比他個人大不了多少的 B-612號 小行星上。他有兩個活火山,正好可以供應他熱用早餐,還有一座死火山。不過小王子常說:『天知道以後會出什麼事!』;所以每天早上都會去清理這三座火山,以預防他們爆發。最特別的是,只要小王子移動一下椅子,就可以再看一次夕陽。除此之外,在他一生中出現了一朵妖艷的紅玫瑰花。這朵玫瑰花處處找他麻煩,即使小王子非常的深愛她,也很難感受到一絲的快樂。為了找回快樂,決定去其他的星球旅行。
拜訪各式各樣的星球後,小王子根據地裡學者的指點,來到最後一個終點站-地球。他發現一直以為是上只有一朵獨一無二的玫瑰花,卻在這裡盛開了五千朵玫瑰;他馴養了一隻狐狸,在馴養的過程中,小王子領悟到他與玫瑰的愛情:『如果有個人愛上億萬顆星星中的一朵花,那他只要仰望星空,就會感到幸福。』
小王子因為旅行而讓他自己拓開視野,才了解到所有的事情並非這樣。其實我懂得並沒有很多,也該充實一下自己的知識,好讓自己可以成長一點。
黃衣廷 25
我覺得小王子很天真,對每件事都很認真,是一個追根究底的人。小王子雖然很愛玫瑰花,但是,因為玫瑰花驕縱,又很依賴人照顧,所以,小王子的心底也會有些埋怨,我覺得這不就是世間男女情愛的縮影嗎?人對於身邊最親愛的人,總是有所埋怨,但卻又割捨不下,只有心智成熟了,才懂得珍惜。這是狐狸對小王子的開示,要對所愛的負責,所以小王子再與飛行者告別的那一刻,小王子似乎成了一位成熟的男人了!當小王子在照顧星球和玫瑰花時,總是細心認真的,但那玫瑰花,因為虛榮心作祟而折磨了小王子,不過,小王子卻依然愛著它,這不經讓我想到這世界上,大家明明是互相關愛的,但卻因為虛榮心、好勝、自尊及面子問題,而互相傷害對方,這使彼此間的感情失和了!我覺得我們要學習小王子,每天清理我們壞的植物-我們的缺點,假使我們不天天反省自己的缺點,那我們跟邪惡的撒旦,有什麼差別呢?這本書,讓我學到很多很有意義的東西,是一本非常溫馨的寓言故事。
謝宇騏 35
我覺得小王子這本書其實是藉由小王子到過的六顆星球來說明我們人類現實生活中的優缺點,例如:像是小王子到第一顆星球時,上面是住著一位自以為是的國王,而這位國王就只想強調自己的權威!卻聽不進別人跟他說的勸言。而再第二顆星球上面注的是一位自負的男人,他除了讚美的話以外其他都聽不進去。而第三顆星球上住的是一位酒鬼,他一直想藉由喝酒來消去煩惱,卻怎樣都得不到他想要的結果。第四個星球上住的是一位商人,他一直用工作來證明自己是個完美主義者。第五顆星球上住的是一位燈夫,我覺得他是一位很盡責的燈夫。
最後一個星球上住的是一位紳士。我覺得這本書事實上是想讓看過的人懂得內容所隱藏的涵義吧,希望看完這本書的人都能時時刻刻警惕自己。
林茹筠 52
小王子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小孩,有著非常豐富的想像力,他來自B-612星球,在那星球上只有小王子,一朵帶著四根刺的玫瑰花和兩座活火山,一座死火山,而他也展開了一趟旅行,他陸陸續續拜訪了國王.自傲的人.酒鬼.商人.地理學家.點燈人,他覺得大人們就和那些人一樣,缺少了單純的想法,大人們總喜歡實際的數字,但卻沒認真思考過他們得到那些數字然後呢?那些人就像我們的生活寫照,愛命令人,愛被仰慕想佔有在佔有,到頭來還是一無所有。
讀後心得:
陳彥威 48
看完這本小王子,心得多多啊!從小王子從他星球到跟作者相遇,遇見商人、國王、地理學家等,這些都是他的經過,在這經過中,可發現小王子是個熱愛學習,跟愛發問的人,從這本書好幾次都有提到,小王子只要聽到問題,就會追根究底,這種精神,不是我們現在的人最缺乏的嗎?還有那小王子溫柔愛護植物的精神,也是現在環保一直在推動的,這本書寫出許多人都缺乏的特質,是本很好的書。
林宛諭 15
我認為安瑞˙聖德士修百里利用小王子這一本書來描述每一個人對人、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想法,也可以讓人知道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人。在這本書裡小王子走過了許多的星球,每個星球都有不同的特色和不同個性的人,使小王子感到好奇、也很疑惑。
張雪琳 42
小王子這本書是一直去旅行然後去觀察他人而且第一個遇到的是一位想成為畫家的人因為小王子的一段話讓那個人想在成為畫家,然而小王子還去一個星球上面住著一位酒鬼,小王子覺得他很可悲然而小王子去另外一個星球燈夫,小王子很喜歡她的生活因為可以一直看星星之類的最後那個想成為畫家的人,六年都沒有跟別人說過他遇到小王子的事。
蔡依儒 47
小王子拜訪的七個行星中,每個行星上住著不同的人,每個人都擁有著不同的特性,作者透過小王子的嘴中,透露出人性的劣根性和一昧的逃避現實,與盲目的追求,這讓我了解到,當一個人要擁有敏銳的觀察力,生命將透露出永無止盡的感觀,事情將不會侷限住,答案會是無限的,拿小時候來說,當有不懂的事,常是靠自己的想像力來解答,沒有既有的手則,卻能將答案一一解出,所以答案是因人而異的。
轉載: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081306378
有時我們對自己追求的東西並不了解,或許它就近在眼前但我們卻無法確定。也許透過不同的生活體驗,也許透過歲月的增長,讓自己了解即使在旁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事,但卻是自己最珍貴的東西。《小王子》中隱含著許多超越童話精髓及作者想像力的生活經驗,書中包含多的幻想及對人類生命、生活哲理各方面都極為重要的事物及觀念。而作者於書中所提到的,人有許多令人討厭之處的看法,雖然也有人認同,但卻無人將他寫出。小王子的價值觀與大人頗不相同,他所在乎的,既不是事物的外表,也不是事物的價值,而是事物所給他的感覺,他覺得花需要他,所以他也很高興的去照顧花,那只是一種感覺,一種純粹發自內心的感覺,所以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也能表達出心中所想的。小王子事赤子之心的象徵,當他被蛇咬了─代表受到社會的的摧折,小王子消失了,代表失去了那純真的心…《小王子》一本真實反映社會(用影射的、或其他的方法)的書…
轉載: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9013104039
看完了小王子,覺得有時候大人的腦筋沒有我想的靈敏,只會在忽表面的事,很少人會用心去看待,只會以自以為是的高傲態度看待別人,就像他遇見的國王,自負的商人或地理學家等。
小王子在此書中常問了許多人日常生活中雖常接觸但從沒想過的問題,但當看到他那麼認真且急切想知道答案時,心中不禁對他產生一些佩服可能是他追根究底及特異的思想令我對它起了一些佩服心及一點認真感!
這樣看來我倒覺的小孩子要比大人好上幾百倍吧!就像兒時記趣的沈復,〉愛他小時候因為自己的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不時常有物外之趣,而大人只忠於自己身邊的工作、事物,認為觀察平靜的事物就像在浪費時間一樣,就像之前講的,很少人會用心去看待。
小王子一書,似從頭到尾都在告訴我們,別用肉眼判別事物,要用心去真正實際體會 。
他人評價
轉載: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article?qid=1710032904721
小王子是一本十分有趣的故事書,在故事中的小王子是一位天真但卻很容易對人世間的事情感到憂鬱的小孩子。小王子對於地球的萬物都有許多的問題,由於小王子的多愁善感使他和作者發生了許多的紛爭,但在最後都和好了,也讓作者了解到「眼淚」真是一個奇特的東西。
「我的秘密是……它很簡單。我們只有用心靈才能看的透徹;真正重要東西是肉眼看不見的。」這是在書中王子在地球所遇到的狐狸所說的,雖然從旁人的眼中看來它只是一句簡單的話,但這卻反映出了:我們對自己追求的東西並不了解,或許它就近在眼前但我們卻不知道。這句話讓我了解到即使在旁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事物,但卻是我最珍貴的東西,不要管旁人的冷眼對待,追求自己想要的知識是無價的。
小王子在書中所擁有的花她很刁蠻,但在小王子要走的時候,她卻將自己的自大拋開,或許人就是這樣吧?一直都要到了失去了才會懂得珍惜,小王子這本書我看了兩次,兩次都有不同的感想,第一次我看不太懂他在寫什麼,但到了看第二次我才慢慢懂他在說什麼,我認為小王子他所擁有的赤子之心是別人沒有的,他雖然離開了他的花,但是在他來到地球的過程中卻一直無時無刻的想到她,小王子和她有著一份深厚的感情,因而存在著特別的意義。感情是不可取代的,因為它是獨一無二的。到了最後小王子雖然被毒蛇給咬死了,但他所活的一生讓我覺得就像他的玫瑰花一樣美,玫瑰花所擁有的刁蠻就像是小王子將自己不懂的事發問出來,在沒有的到解答是不會放棄的,雙眼是盲目的,我們必須要用心才看的到……,「要實際去體驗才能得到知識」,這是在我閱讀小王子後,小王子教我的。
佳句
我們只記載永恆的事物 。第21頁
寂寞一樣存在於人群中。 第8頁
唯有用心才能辨識事物的價值;光憑肉眼是看不到事物的精隨的。 第9頁
妳們外表很美,但心卻是空虛的。 第25頁
一個人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正確;重要的東西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第92頁
只要提出一個問題,就從不放棄。 第43頁
人總有疏忽的時候,而這疏忽是極可能造成大禍的。 第49頁
淚鄉,就是一個如此神祕的國度。 第69頁
一個人一但讓自己被人馴養後,就必須承擔一點哭泣的風險。 第105頁
鼓動真情的翅膀,飛向微笑的星光。 第99頁
摘要: (來自書上)
<小王子>中的這個小王子沒有父母,從小單獨一個人居住在如小小王國般的迷你小星球上。然而,作者並不是在描寫一個小人國的國王,原書的書名也沒有限定「星星」之字眼。書中內容有足夠正確的理由可使讀書相信,小王子所居住的星球,就是小行星第B-62,但是,這只是為了敷衍打人所使用的科學的數據及假設,來掩飾缺乏事實根據的東西。被蛇咬死的小王子遺體,第二天就消失了。作者在很多地方透過事件的敘述,將小王子所在星球,弄得模糊不清,給予讀者(對小王子)有如海市蜃樓般虛幻的感覺。總之,整個故事最重要的不是表面的架構,而是飛行員與存在他內心中那個小孩之間的對話。
作者簡介: (來自書上)
聖德士修百里一九00年六月二十九日生於法國里昂,早歲嚮往探險,大志是當海軍軍官。他跑船未成,卻開成了飛機,可謂殊途同歸:天空與沙漠是他心目中自由所在。一九一五年十一月,聖德士修百里抵達瑞士富利堡(Fribourg)的聖約翰學校(Villa Saint-Jean)。瑞士合以新教為大宗,富利堡是天主教重鎮,也是大學城,英國、匈利牙、波爾、埃及、甚至東方來的學生觸目皆是。
分工表
47號:總整理 版權影印
15號:作者簡介
48號:摘要
42號:佳句摘錄 他人評價
25號:電子檔上傳
52號:讀後心得打字
35號:讀後心得打字
51號:設計封面 列印
謝汶瑄心得 (二十八號)
我覺得墨瑞教授不像一般人得知自己生病了,總會先怨嘆為什麼!?為什麼是自己?為什麼我那麼衰?反而選擇接受事實,選擇用樂觀的角度看待自己慢慢步上死亡。他甚至還為自己舉辦生前的告別會,我覺得這麼辦法很好!因為這些話就是要說給當事人聽聽的,這樣他就能夠知道大家的心意了。
到現在,我的未來仍是未知數,好多路我都覺得可以走,我自己也不排斥,但有時候會疑惑,哪個才是最愛?是不是專心致志的人才會成功?
黃彩荷 (三十六號)
墨瑞老師不畏懼且漸漸接近死亡,還坦然去面對他、接受他。這種勇氣很直得我們的學習。了解並效法墨瑞在變化無窮的人生所領悟出來的道理來體會人生可貴。因為墨瑞對人生的新看法,使他在剩下的時間裡活得很有意義。看完這本書後,我發現我看不太懂作者想表的想法,所以非常的困擾。
黃思婷 (十六號)
這本書是以主角的觀點在說他的教授莫瑞得了路格瑞氏症(ALS)之後所發生的故事,以及他的教授上的最後十四堂只有主角一位學生的課。
我覺得人活在這世上,就不要害怕死亡、孤單,要勇敢面對它,接受它,要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也要保持心靈最純淨的一部份。誰說第一名一定是最好的,第二名也很好阿,名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覺!
「死亡就和生命一樣自然,他是我們的本然」莫瑞說,他並不害怕死亡,還接受了它。
張雅惠心得 (十三號)
墨瑞他在最後的生命中和米奇談論有關愛、感情、寬恕…等人生課題的一個紀錄。米奇每個星期二去探望他,就像當年在大學的時候一樣,選修每個星期二墨瑞的課。所不同的是,時間已經過了16年。而米奇這次所學的,不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有關「活著」這件事。生命中什麼是重要的事,可能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也可能大多數人都還沒找到自己的答案。米奇在社會中沈浮了16年,擁有了名聲、權利,和財富,但他直到再度和老教授重逢,才發現自己生命的意義。
陳亭汝心得 (十四號)
時鐘的指針,一直不停的走。
所以,重視自己的每一瞬間。
然後,把今天當作是自己最大的禮物吧 !
當知道自己生命要結束了! 而不是希望別人怎麼對自己好,
而是懂得接受別人給於的幫助,就像是‥「在施與受之中,施比受更有福,因為施予和接受。」
這本書讓我明白,不要浪費了每一天的時間`,而是要好好把握住每一天,不管,一秒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天、一週、一個月、一年。
每一個時間對大家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就如同書中主角,用剩下的日子給於他學生最後的教導,很佩服。
劉芝讌心得 (十九號)
我覺得生死的重要性一定與人際關係有非常大的連結。他有一個好學生「米奇」,把墨瑞當成老師的同時也把他當作自己的好朋友看待,即使他們多年不再見面,從電視、書籍也能關心到對方。一直到某次電視新聞報導,才發現自己的師長面臨著死亡的經歷,急忙去關心,就像是看見最重要的人面臨著不該面臨的問題,讓他緊張不已。能把自己的師長當作是朋友是一件困難的事;相反地,能把學生當作是朋友卻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友誼是不分年齡的。
蔡淯喻心得 (二十三號)
我覺得活著或死亡對我來說並沒有很重要,或許很多人會想活個長命百歲,可是我個人覺得這樣應該沒有意義吧!多活不一定讓自己快樂,多活又是讓身體的病魔纏著我,讓人痛苦,所以並不如讓自己勇敢面對死亡,這樣不是對自己和家人比較好嗎?人的生死早已被註定好了,還沒註生就已經被註死了,所以人不用太計較,活的快樂最重要了,應該像墨瑞一樣,人生中一直不斷的追逐他想要的目標,直到死亡的那一刻,這樣活著才有意義。
他人評價 (黃思婷)
很少談論生死話題的書,讓人感覺這麼溫暖,這麼從容。
作者米奇‧艾爾邦在昔日恩師最後幾個月的生命中,每個星期二去探望他。這位老教授墨瑞面對著死亡一步步逼近,卻仍保有熱情和幽默感;藉著每個星期二的談話,他一點一點地柔軟了米奇世故冷漠的心。他們師生的重聚,成了一堂有關生死之智慧的課。「只要學會死亡,你就學會了活著。」這堂課很短,但涵蓋許多課目:愛、工作、家庭、年老、寬恕……,以及最後的「死亡」。這是一堂探索生命的課,也是永無止盡的尋寶之旅。本書一上市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摘要(二): (劉芝讌)
第一個星期二:我們談這個世界
「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
第二個星期二:自憐自艾的善用
「專注在生命中仍未失去的好東西上面。不准自己進一步自憐,每天早上一點點,流幾滴淚就這樣。」
第三個星期二:你的遺憾是什麼?
關心事業、家庭、賺錢、還貸款、買新車---我們忙著千頭萬緒的瑣事,人生就這樣嗎?是不是少了什麼東西?
第四個星期二:學會死亡,才能學會活著
「學著如何死亡,你就學到如何活著。」
第五個星期二:我們談家庭
「如果沒有家人的支持、關愛、照顧和關心,你就什麼都沒有,這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取代。」
第六個星期二:感情與執著
完全體驗到它,你就知道什麼是痛苦、什麼是愛、什麼是悲傷。
第七個星期二:擁抱衰老
若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你不會願意重新來過,你會想要繼續向前。
第八個星期二:金錢無法替代溫柔
「金錢無法替代溫柔,權力也無法替代溫柔。」
第九個星期二:愛
他希望自己所愛的人都在身邊,讓她含笑離去。
第十個星期二:婚姻
因為整個環境欠缺的就是愛。
第十一個星期二:不要為文化所欺騙
白人和黑人,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男人和女人,如果我們多看看彼此的共同點,如同重視這個大家庭一如重視自己的家。
第十二個星期二:寬恕
我們要寬恕的不僅是別人,我們也要寬恕自己。
第十三個星期二:如何設計完美的一天
只要我們可以彼此相愛,並記得我們有過的愛的感覺,所有的記憶都還在。第十四個星期二:我們說再見
貼近他和他吻頰告別,臉貼著臉、鬍子對著鬍子、皮膚貼著皮膚,這樣竟著不動,哪怕是一刻也好,因為他終於讓我哭了。
摘要(一): (黃彩荷)
每個星期二上課,早餐後開始,課程可以稱做「生命的意義」。
這門課沒有評分的人員,但是每個星期會有口試,只要你回答一些問題,並且提出你的疑問及想法。
下課離開前,吻他額頭道別,可以讓你得到額外學分。
這門課不需要課本,但涵蓋了很多課目,包括愛、工作、社區、家庭、年老、寬恕,以及最後的死亡。最後一堂課很短,只有幾句話。沒有畢業典禮,只有一場葬禮。
我的老師一生最後的一門課,只有一個學生。那個學生就是我。
作者簡介 ( 張雅惠 )
體育記者,曾十度被美聯社選為「最佳體育專欄作家」。體育專欄曾經集結出版。《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是他的第一本非體育文章的作品。另外著有《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大塊文化), 為報紙撰寫專欄,主持廣播節目,另也撰寫電影劇本與舞台劇本,並且在許多個慈善機構裡擔任董事。現與妻子住在美國密西根州
作者簡介 ( 謝汶瑄 )
本書作者在昔日恩師生命的最後幾個月,每個星期二到老師家探望他。這位誨人不倦的老師,墨瑞.史瓦茲,面對著死亡一步步逼近,不僅自己勇敢面對,窮究其多面的意義,更藉著與學生米奇的談話,一點一點柔軟了米奇因為世故而僵硬的心,讓他重新看待生活。這位墨瑞,誠實看見自己在死亡面前的恐懼、脆弱與哀傷,承認自己對人世的眷戀不捨,但他掙脫這些情緒的束縛,展現出洞澈人生之後的清明與安靜,並且帶著幽默感。
佳句選錄 (蔡淯喻)
一‥我是要日漸萎靡不振,或是要善加利用生下的時間。P.19
二:腦中更有千萬個思緒躍動翻騰,他要證明崇死的人並不一定是無用之人 。P.21
三:我用成就來滿足自己,成功讓我覺得可以主宰事物。P.26
四:死亡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也不打算在死亡的鼻頭擦粉。P.32
五:「我的老朋友」他低聲說:「你終於回來了。」P.39
六:現在我快死了,人們反而變得對我更有興趣。P.44
七:我快死了,但我身邊有愛著我、關心我的人,多少人能有這個福氣。P.48
八:對立面的衝突,就像拉長的橡皮筋,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這其中。P.53
九:太多人像行屍走內,就算他們做著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也似乎半睡半醒,這是因為他們追逐的目標不對。P.59
十:家庭就是如此,不只是互相關愛,還要讓對方知道你在關心,注意著他。P.115
分工表
他人評價 : ( 黃思婷 16號 )
作者簡介和電子檔 : ( 張雅惠 13號 )
總整理和摘要(2) : ( 劉芝讌 19號 )
佳句選錄 : ( 蔡淯喻 23號 )
分工表,影印版權頁和作者簡介 : ( 謝汶瑄 28號 )
摘要(1) : ( 黃彩荷 36號 )
封面,影印和修改工作 : ( 陳亭汝 14號 )
心得感想 : ( 13號 張雅惠 14號 陳亭汝 16號 黃思婷 19號 劉芝讌 23號 蔡淯喻 28號 謝汶瑄 36號 黃彩荷 )
閱 讀 心 得(43號柏鴻禎)
這本書是在闡述現代人太過虛偽,每個人都只在乎值錢的東西,對於其他沒金錢價值的事物,根本不在乎,我們應該要滿足我們的生活,不要一直在乎物質上的享受,應該也要注意我們生活周遭的事物,讓自己的心靈層面提升,這樣,我們才能體會到更多人生中更美好的事物,不會只看到事情的表面,我們也要注意事情的內在,雖然,這本書最後的結局是悲慘的,卻告訴了我們未從發現的事情,現在,我想我不會再錯過生命裡的事物了。
讀 後 心 得(38號鄭煒瀚)
有一天地上長出了一朵花,在花剛蹦出地面時就不怎麼謙虛,又虛榮心作祟,讓小王子吃盡了苦頭,不過在後來相處久了小王子對花日久生情了,在小王子要到處旅行前。對花其實有點依依不捨,於是小王子就出發了。降落到了地球的沙漠,他到處在尋找人的蹤跡,然而他發現了一條小路,裡面有個花園種着一堆的玫瑰,小王子看著他們覺得都跟它擁有的那朵花一樣,後來感到悲傷,因為他認為它擁有全宇宙獨一無二的玫瑰、火山,不過在地球上是隨處可見的替代品。
之後狐狸出現了,狐狸要求小王子馴養他,在馴養它的過程中他們互相也付出自己的感情了,在離別的那天小王子也忽然了解到,它的玫瑰是全宇宙獨一無二的,跟在地球上隨處可見的替代品不一樣,因為小王子曾經投注時間在玫瑰身上,所以她才如此重要。如此的獨一無二所以小王子想對玫瑰花負責。飛機失事的第八天小王子跟作者把水喝光了,所以他們跑去找水,也因為他們在一起有一段時間了,兩人互相付出情感,也讓作者知道小王子是任何人不可取代的。之後小王子打算回到之前的降落地點準備回家,作者一聽小王子說的這些話心都涼了,小王子對作者來說是好不容易的羈絆,怎麼可以讓小王子死呢,作者打算阻止小王子離開,在最後一步時,小王子打算把自己化為星星來永遠照亮作者,讓作者每當夜晚仰頭望星空的時候,就會像是看到所有星星都在對作者微笑。
在現在的世界裡,每個人都不像小王子一般的純真、可愛、意破碎的心靈,回報別人的心,在現在的社會裡每個人都很現實,考慮到的問題都跟小王子說的大人沒差多少,可能真的在現在的世界裡大部份的人都沒有想到她真正要的是什麼,就算他們拿到了再多的錢,他們也非常有可能會不快樂,所以我們應該飲水思源,在自己的朋友,親人在幫助我們的時候都應該真心相待,不要想要有去設計別人的意思或是不把別人放在眼裡,這樣是不對的所以人們應該互相付出彼此的情感,去為了別人而努力,這樣是世界上的人們心與心的距離就會拉的更近了。
讀 後 心 得(37號李庭儀)
在小王子拜訪的七個行星中,每個行星上住著不同的人,每個都擁有著不同的特性,作者透過小王子的嘴中,透露出人性的利根性和一昧的逃避現實、與盲目的追求、這讓我了解到,有敏銳觀察力,生命將透露出永不止境的感觀。
我看完這本書覺得小孩和大人的看法不同,小時候那顆純真的心完全被現實的困境給打倒了,小王子透過旅遊發現了每個人對星星的看法完全不同,對旅行的人來說他可以指引方向,但對商人來說他卻是黃金,所有的星星都是沉默的然而每個人星星的解讀意義不同。
小王子讓我體驗到,人因為礙於現實生活卻忘了當初的夢想和堅持,我們不應該忘記小時候那純真的的心志。長大後我們用數字形容某項東西,常會讓我們會被數字給沖昏了頭。我們是否該停下腳步想想小時候那單純的想法呢?《小王子》這本小說充滿了豐富的想像力,作品中看著作者在小時候,因為畫了一隻蛇,而大人實在看不出作者在畫什麼,讓她從此以後不再對畫畫感到有趣。所以我深深感覺到,大人不應該對小孩不理不採,會抹殺對小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小王子是一個非常純真的孩子,他能處處替別人著想,連對花草動物都不例外,他總是思考很多生活裡人人無法注意小事情,所以觀察入微,這實在令我佩服。
在故事中,也是隱藏著大大的道理,向他對花兒有很大的疑問,為何花帶來芳香,美麗的英姿,卻又帶著一根根的刺,真是矛盾,可是他最後發覺花的小卻包含著無限的深情,我只能說看人不能只看表面而已。還有說到酒鬼的故事我也感觸很深,小王子問酒鬼為何要喝酒?而酒鬼說為了忘了羞恥。我覺得小王子將會是我印象最深的書。
讀 後 心 得(36號徐翎娟)
看完了小王子,覺得有時候大人的腦筋沒有我想的靈敏,只會在忽表面的事,很少人會用心去看待,只會以自以為是的態度看待別人,就像他遇見的國王,自負的商人或地理學家等。
小王子在此書中常問了許多人日常生活中雖常接觸但從沒想過的問題,但當看到他那麼認真且急切想知道答案時,心中不禁對他產生一些佩服可能是他追根究底及特異的思想令我對它起了一些佩服心及一點認真感!
這樣看來我倒覺的小孩子要比大人好上幾百倍吧!就像兒時記趣的沈復,〉愛他小時候因為自己的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不時常有物外之趣,而大人只忠於自己身邊的工作、事物,認為觀察平靜的事物就像在浪費時間一樣,就像之前講的,很少人會用心去看待。
小王子一書,似從頭到尾都在告訴我們,別用肉眼判別事物,要用心去真正實際體會。
佳 句 十 句
1. 慢慢的我明白了你小小的憂鬱的生活你最多的消遣不過是欣賞夕陽輕柔的光芒而已。
2. 因為不願教他見他哭泣因為不願教他見他哭泣他是一株驕傲的花。
3. 麥子,是黃金的,會使我想起你來,我會愛上風吹過麥田的聲音。
4. 我在眼角裡望著你,你什麼也不說。你什麼也不說言語是誤解的泉源。可是,可是每一天你可以坐近一點點。
5. 我愛夜間傾聽星辰,就像是聽五億小鈴鐺的聲音。
(由23號徐千如選取)
6. 我們只有用心才能看見;真正重要的東西是用肉眼無法看見的。
7. 你知道當一個人憂鬱的時候他會喜歡日落。
8. 雙眼是盲目的,我們必須用心才看的見。
9. 我所看到的不是外觀,真正重要的是看不到的東西。
10. 人類在花園裡種了五千朵玫瑰,然而卻找不到真正追尋的目標。
(由37號李庭儀選取)
心 得 感 想 (23號徐千茹)
這本書中我明白擁有的意義,學習責任的美好,也學習到要對愛的人負責,要多出去見識世面等。
小王子的天真是每個人曾經擁有的,小王子在呼的不是事物上的外表,也不是事物的價值,而是事物所給他的感覺。他覺得花需要他,所以他也很高興的去照顧它。那只是一種感覺,不需要太多言語,也能表達心中所想的。
心 得 感 想 (30號呂亮瑩)
故事敘説小王子從一個叫B612的星球來,他去了許多星球。他拜訪了一個總是孤獨一人的國王,接著又拜訪自大先生、沮喪的酒
鬼、忙碌的商人、一個住在沒有房屋也沒有人的點燈人。之後又認識了知識廣闊的地理學家,在他的推薦下小王子來到了地球,並遇見了一個墜落在沙漠上的飛行員—聖修伯里。漸漸與他有了共同話題,並成了最好的朋友。雖然最後小王子消失了,但是兩人知道他們之間重要的東西並無消失。
看完故事後,發現作者與小王子的關係是很有關聯性的。就像是現實呈現在童話中的感覺,也敘述當時作者所遭遇的事情,告訴很多我們看不到的事物,這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說。
故 事 摘 要
在一次的飛行失事中作者認識了小王子,小王子就跟作者講了很多關於他自己的事,講他自己星球上的事,之後就遇到一花朵,花又很任性,讓小王子吃盡苦頭。之後她就跑去旅行了,在旅行的過程中他覺得大人很奇怪。之後有人推薦他來地球上,就這樣遇見了作者,但是小王子不覺得作者跟那些大人一樣。後來小王子向回他的星球對他的花負責,然後他就死了,小王子就變成星星,永遠的照亮作者。
他人評價
聖修伯里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小王子,我們感動於故事的抒情與哀傷,沒有一本書如此簡單又如此複雜,友情、愛情,生命的想像力與生存價值,全都透過小王子和他所遇見的每一個人傳達給我們。小王子擁有一朵玫瑰花,小王子的出現像輕風一樣在我們耳邊說話,他飛行許多星球,遇見酒鬼、點燈人、國王、愛好虛榮的人、探險家......。然後他遇見了狐狸,才知道世界上真正重要的東西,並不是用眼睛就可以看得到,而是要用心去體會。
小王子最後無聲無息消失,就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遠離了我們,這是多麼令人悲傷的事,但是只要我們願意抬頭仰望星空,就會發現那顆屬於友情的星星,我們開始發現周圍將慢慢變得不一樣。在編輯這本《小王子》的過程中,明明知道這個故事是已經再熟悉不過的,明明也知道故事的來龍去脈,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當我走進《小王子》的故事中,我就忍不住朗讀裡面的對話。非常奇妙的過程,通常我們閱讀,絕對不會想要把文字唸出來,除非詩,或者除非你特別喜歡裡面的句子,而這本圖文版的《小王子》,因為有鮮活的對話,讓人忍不住想要把一句一句對話朗讀出來,好像自己也跟小王子在對話一樣。而這就是圖文版的《小王子》最大的魅力所在,它讓你跟小王子有了真正的對話! (引用: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20834.htm )
老師你的留言板無法留言
所以我把我們這組的報告放在這裡以視證明!
分 工 表
徐千茹(23號):佳句五句、心得報告、找資料
呂亮瑩(30號):整理報告、心得報告、封面設計
陳怡靜(31號):作者介紹、心得報告、打 字
徐翎娟(36號):他人評價、心得報告、找資料
李庭儀(37號):佳句五句、心得報告、分工表
鄭煒瀚(38號):摘要內容、心得報告、打字
柏鴻禎(43號):影印、心得報告、打字
作者介紹
作者:聖修伯理〈1900~1944〉
生於法國里昂
聖修伯理很會畫畫文筆也很好,最大的缺點就是錯字太多。
1921年,聖修伯理輟學接受徵收,進入斯特拉斯堡空軍服役,當一名維修兵,對飛行極度熱愛,之後順利取得軍方飛行員執照。聖修伯理他的作品大多跟飛行有關。雖然他生前只出版了五本書,一生從未停止寫作,身後留下許多書信與文章,位動盪不安的時代留下了見證。
(資料來源:金石堂網路書店)
test
不好意思~~~
剛剛的~~~~~
10號~~~~是5c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