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4 20:05:23

醫者的容顏》讀後心得5R503 徐元偉 5號


一個好的文學作品可以引起讀者的共鳴!這本書喚起我一開始想選讀復健科的熱忱。看著書中每一位醫師學醫的歷程,除了感佩之外,有一部分的感同身受。選讀復健科是為了自我的生涯考量,習得一技之長對自己的未來比較有保障,但隨著課程的加深,我會不停的去思考,自己真的喜歡這個科系嗎?在實習之前,我的答案一直都是游移不定的。我無法分別是因為背負著父母的期許或者來自於自己的興趣。
如同書中許多醫師都是在臨床時才深切體認到自己對於醫學的興趣與不想放棄挽救生命這神聖的任務,我在實習時才體會到…也許我誤打誤撞選對了對於自己與病人都十分有意義的科系。在復健科學習,看到人生的百態,似乎也重新發現生命的可貴。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一位年輕男子因為飆車發生車禍造成下半身癱瘓,心疼著他的父母親肝腸寸斷的哭喊。
當然在實習時也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有些阿公阿婆為了得到多一點關懷,總會故意不配合以引起復健師們的關注,每當聽到阿婆問我:「徐老師,我這關節怎麼還是會痛,上下樓梯不方便…」,腦中便開始搜索關於關節的知識與病人平日到院復健的情況。看著他們信任的眼神,心裡不禁期許自己可以讓他們早日恢復健康。
是不是職業久了也會倦怠?白天待醫院、晚上準備報告的日子過久了,自己的熱情似乎也削減了。一邊捏著自己因為幫病人做復健而痠痛的手,一邊回想著在醫院偶爾會遇到一兩個情緒失控的病患,我沒有把握可以一直待在復健這條路上。
《醫者的容顏》這本書,重新激發起我的信心。傳統的醫病關係正在改變中,或許穿上白袍的人員不一定得高高在上維持自己的威嚴,至少,從書上我看到了18位視病如親的醫生,就像書中蘇裕傑醫生所說的:「我們都應該把高度降到和躺著的病人一樣,同時和病人站在同一陣線,而非一味的駁斥、反對。」
我想,以同理心、耐心對待病人,找到自己可以紓壓的方式是我該學習的,相信這是條對的路,也期許自己可以勇敢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