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7 23:45:06

九十五學年度下學期五專部二年級國文讀書報告書目

九十五學年度下學期五專部二年級國文讀書報告書目

1. 米奇.艾爾邦,《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台北:大塊,2004。

2. 保羅科爾賀,《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台北:時報,1997。

3. 王浩威等,《醫學這一行》,台北市:天下,2004。

4. 范丹伯,《病床邊的溫柔》,台北市:心靈工坊,2001。

5. 醫望雜誌編著,《福爾摩沙的聽診器 .二十六位臺灣醫界人物的故事》,台北
市:新新聞文化,2001。







※ 字數:全篇報告至少1000字。
※ 格式:一律A4橫式繕打,除封面外,字型可選新細明體、標楷體,字體大小不得小於12級。
※ 封面應註明題目(如:《蘭嶼行醫記》之讀書報告)、班級、姓名、座號。
※ 內容:1.作者簡介、2.作品簡介、3.佳句摘錄(至少10句,並註明章節頁碼)、4.他人評價(即其他人對這本書的看法)、5.讀後心得(不得少於500字)。
※ 繳交書面報告一份、電子檔一份(可選擇交磁片或張貼於教學部落格之留言板)。
※ 教學網址﹝郭侑欣老師的教學部落格﹞: http://myblog.pchome.com.tw/m254090/
※ 繳交日期:95年5月11日(星期五)前,逾期不收。
※ 本篇報告佔學期總成績20﹪,請自重、勿抄襲(引用他人著作不可超過全文三分之一,且須著明來源,如網站名稱、網址等,否則即構成抄襲),抄襲者報告以0分計算!
到我的無名就知道了 2007-07-14 09:05:54

大家所寫的讀書報告寫的真是好呀!!!
比如說像梁孟萍寫的就還算是蠻不錯的★☆★☆
★☆★☆★☆★☆★☆★☆★☆★☆
如果***能獲得幸福,我願以夢幻般地存在
★☆★☆★☆★☆★☆★☆★☆★☆

5R203班 6號 梁孟萍 2007-06-16 15:34:08

一.作者簡介 → 出處:病床邊的溫柔這本小說
范丹伯,1914年生於荷蘭,1946年畢業於Utrech University,專攻精神醫院-神經病學,博士論文談的是有關精神病學裡自體移植方法及對精神分裂症的運用。
自1951年起,陸續擔任荷蘭Utrech University、美國Duquesne University和南非大學等學府的客座教授,並於1975年起,於美國、加拿大和南非等地巡迴演講。
◎作品有
1.The Changing Nature of Man: Introduction to a Historical Psychology,1961.
2. Psychology of the Sickbed,1966.
3.A Different Existence: Principles of
Phenomenological Psychopathology,1972.
4.Dubious Maternal Affection,1972.
5.Divided Existence and Complex Society: An Historical Approach,1974.
6.Medical Power and Medical Ethics,1978.
7.Things: Four Metabletic Reflections,1970.

◎譯者簡介
石世明,台大心理系畢,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曾任臨終病房志工,並從事相關研究。合議作品:《自由與命運》(立緒出版社)。

二.作品簡介 → 出處: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60682#similar
這是一本很容易閱讀的書,不僅在於輕薄短小,也在於作者的樸實文字,用最簡單的話說最深刻的心理。內容誠如作者在序言裡所提:
「本書講的是一個生病的人遭遇到的種種問題,但是我並不是從醫療的角度著眼,如生理或解剖的觀點來討論,而是從病人受到病痛的打擊、生命必須面臨的改變來談。不管是醫生的建議或親友的說服,當一個人必須躺在病床上等著康復,我們就得好好瞭解生病到底是怎麼樣的處境;換句話說,生病的心理到底是什麼,值得我們細細描述。尤其是當病人懷疑、害怕甚或知道自己復原的可能性很渺茫,這場病可能是椎心刺骨的憾事。因此本書把重點放在長期的病患,因為他們可能從此一病不起,病床終成壽寢。
要把生病的心理學說得完滿,就不能不談到訪
客,病人與訪客之間一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可想而知,長期臥床的病人如何看待自己,有很大的成分來自於訪客的舉止:訪客如何進門、如何坐在病人身邊、如何說話。所以本書提出一些訪客箴言,以免好心探病反而出了差錯。雖然訪客多少以為自己知所行止,不會全然莽撞行事,但我們還是需要從生病的心理學學習一些實際的行事要領。
最後,因為醫生的來到病床,與探病截然不同,我們也要對醫生如何照料病人提出一些要領說明。』

三.佳句摘錄 →出處:病床邊的溫柔這本小說
*探索身體,追求智性,呼喊靈性,攀向更高遠的意義與價值,是幸福,是恩典,更是內在心靈的基本需求,企求穿越回歸真我的旅程。《目錄》
*「……未來和過去的輪廓忽然不見了,我從過去與未來之中退縮,活在病床受限的當下,我被圈在過去和未來的事情之外。」《P.9》
*「身體有病痛,心靈卻可以是健康的,身體健康的人總是很容易忽略這種心靈的健康。《P.10》
*生病不就正如古人所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嗎? 《P.10》
*「死亡是人類存在價值的指標,如同行軍會因為最後一塊里程碑而完滿,生命也因為死亡以完滿」《P.10》
*「……醫生的職責是要拯救病人的生命,如果生
命的時間長短成為唯一的焦點,如果醫療照顧僅關注身體層面,那麼人的生命顯然是被錯認了。」《P.11》
*人在還沒有進入社會之前,沉進在「自然態度」
之下。《P.22》
*生病,向人們顯露著生命的實情,讓人回歸到生
命的根本之處─其實,生命要的並不多。《P.25》
*人和人之間的在一起,用本心的方式相依相伴,這就是一切,也是人根本的依靠。《P.25》
*正常的生活抵達了終點,另一個完全未知的生活才要啟程。《P.48》
*什麼才是重要的:是生命的長度,還是生命的內 涵?《P.63》
*「病人規避了生活中具有真實價值的東西,轉而在一些可憐的替代品上尋求慰藉。」《P.71》
*給病人機會說說心理的感受,別避諱去談病人以
前習慣的生活方式,他在正常的生活中還是有自己的角色,有著不可或卻的位置。《P.79》
*生命的成長不就是來自於生命中的困頓、悲傷和
 痛苦嗎? 《P.93》
*學會生病指的是:當病人可以「忘掉」生病的身體,棄絕躺著生病的方式,改用自然的態度來看 待、安置周遭的事物。《P.99》
*當世界能夠用等待的模樣來接納一個「病人」
時,病人才有可能處在生病的狀態裡。
《P.101》
*「每件事情都將等待我,沒有什麼事情會催促 
 我」—這就是病人要去學的,也是他要認命的地
 方。《P.101》
*離開病床的第一刻鐘,病人可能發現他長期渴望
的健康不在那麼令人垂涎了。畢竟,病床大大降
低了生活的繁複,也意味著某種慾望的滿足。《P.105》
*醫療關係的詭譎就在,它兼具了最大的信任感與
最小的熟悉感。《P.121》

四.他人評價 → 出處: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60682
Laura台灣台北2003.05.02 ☆☆☆☆☆
病人絕非「一件物品」
〔病床邊的溫柔〕訴說的,是在喚起我們在照顧或探望病人時經常輕忽的溫柔心地,幫助我們貼近病人的床榻,了解病人長期睡臥的身心狀態,以及和他互動的外在世界。
我覺得,醫生和護士都應該閱讀這本書,因為他們常常不把病人當做是一個有知有感的生命,而是一部等待修理,或即將報廢的老舊機器。以下的幾段文字,是我牢記在心的,願與各位分享。
在病床上痛苦的經驗之一,就是一次又地發現自己成為一件「物品」。「生病的身體」成了醫生和護士要處理的東西,身體似乎不再屬於病人,在病人面前討論他,讓病人覺得自己就是一件物品……
如果訪客在病房裡討論病人,很容易把病人看做一件物品,或是一株長得不是很好的植物。……躺在那兒,他變成讓人觀察的一個物品,別人對話的主題。……病人對自己現狀的把握只剩下:我是「一個臥病在床的病人。」
當一個病人睡著時,在他的面前談論他是不對的,即使我們確定病人聽不見,這樣的行為依舊有著令人苦惱、無理且不安的質地。……同樣的,當病人無意識的時候,在他面前討論他的病況也是不對的。從心理學觀點來看,無意識也是一種反應,是對一個已經消逝的世界所做的反應。沒有意識的人,依舊不是一個「物品」。

五.心得
最近讀了「病床邊的溫柔」由石世明翻譯的,內容是在說一個人生病時的經驗探討,一個人生病經驗的現象學的描述以及一個人生病時存在的孤單。在我看這本書時,我邊回想自己是否曾有類似這種的經驗,想著想著,想到自己曾經似乎有類似需躺在床上的孤單和無助感,就是在我剛要升小學一年級時的前一個晚上吧,我與哥哥還有二姊三人要去雜貨店買東西時,當時的我坐在前方,而做錯邊摟,導致我的左腳被腳踏車前輪捲了進去,當時我二姊緊張的抱著我回家裡,回家的沿路都有一滴一滴的血跡在路上,當時我的父.母親,看到都嚇傻了,心只想要快點先幫我止血,且還一直在我腳上擦小護士,然後才趕緊的將我送去大醫院。
到摟醫院,醫生趕緊的一邊哄我,一邊細心的幫我將傷口縫了起來,在這段時間,行動如此的不方便,這時媽媽的雙腳還必須擔任我的雙腳,背著我上樓、下樓以及出門。媽媽在沒有與醫院預約換藥的那幾天,媽媽在家中都會默默的為我換藥,換到最後我習慣媽媽幫我換藥的感覺了,因為到醫院,有些護士根本不管你會有奪疼,就一口氣把你的紗布給拆開,然後執行擦藥。在這段日子,完全不能像之前如此蹦蹦跳跳的,只能靜靜的躺著在床上,自責自己當時為什麼這麼愛跟,如果當時乖乖的在家等待姊姊.哥哥他們買回來不就好了嗎?今天也不會如此……
看完了這本書後,靜靜的回憶,每當自己成為了一位病人時,心中真的會覺得自己在某空間消失了一樣,且想想,當時我的母親,默默的在我身邊陪我,剛好是書中所想要表達的意境,好在我的母親不會像書中有提到的是,去醫院探望病人,去到病房還大大聲聲的聊天進去探望,給病人的一點禮貌都沒有的感覺,如果當時是我躺在那床上的病人,我會覺得非常失望。所以,看完了這本書讓我學到了,以後四年級去實習時,不能在像以前如此這樣對待病人,一定要誠心誠意的與病人聊天,使病人每天心情能夠開心,不要胡思亂想。因此,這本書真的很適合給醫護人員閱讀的一本書唷!~

5R203班 6號 梁孟 2007-06-16 15:19:03

一.作者簡介 → 出處:病床邊的溫柔這本小說
范丹伯,1914年生於荷蘭,1946年畢業於Utrech University,專攻精神醫院-神經病學,博士論文談的是有關精神病學裡自體移植方法及對精神分裂症的運用。
自1951年起,陸續擔任荷蘭Utrech University、美國Duquesne University和南非大學等學府的客座教授,並於1975年起,於美國、加拿大和南非等地巡迴演講。
◎作品有
1.The Changing Nature of Man: Introduction to a Historical Psychology,1961.
2. Psychology of the Sickbed,1966.
3.A Different Existence: Principles of
Phenomenological Psychopathology,1972.
4.Dubious Maternal Affection,1972.
5.Divided Existence and Complex Society: An Historical Approach,1974.
6.Medical Power and Medical Ethics,1978.
7.Things: Four Metabletic Reflections,1970.
◎譯者簡介
石世明,台大心理系畢,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曾任臨終病房志工,並從事相關研究。合議作品:《自由與命運》(立緒出版社)。

二.作品簡介 → 出處: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60682#similar
這是一本很容易閱讀的書,不僅在於輕薄短小,也在於作者的樸實文字,用最簡單的話說最深刻的心理。內容誠如作者在序言裡所提:
「本書講的是一個生病的人遭遇到的種種問題,但是我並不是從醫療的角度著眼,如生理或解剖的觀點來討論,而是從病人受到病痛的打擊、生命必須面臨的改變來談。不管是醫生的建議或親友的說服,當一個人必須躺在病床上等著康復,我們就得好好瞭解生病到底是怎麼樣的處境;換句話說,生病的心理到底是什麼,值得我們細細描述。尤其是當病人懷疑、害怕甚或知道自己復原的可能性很渺茫,這場病可能是椎心刺骨的憾事。因此本書把重點放在長期的病患,因為他們可能從此一病不起,病床終成壽寢。
要把生病的心理學說得完滿,就不能不談到訪
客,病人與訪客之間一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可想而知,長期臥床的病人如何看待自己,有很大的成分來自於訪客的舉止:訪客如何進門、如何坐在病人身邊、如何說話。所以本書提出一些訪客箴言,以免好心探病反而出了差錯。雖然訪客多少以為自己知所行止,不會全然莽撞行事,但我們還是需要從生病的心理學學習一些實際的行事要領。
最後,因為醫生的來到病床,與探病截然不同,我們也要對醫生如何照料病人提出一些要領說明。』

三.佳句摘錄 →出處:病床邊的溫柔這本小說
*探索身體,追求智性,呼喊靈性,攀向更高遠的 意義與價值,是幸福,是恩典,更是內在心靈的 基本需求,企求穿越回歸真我的旅程。《目錄》
*「……未來和過去的輪廓忽然不見了,我從過去 與未來之中退縮,活在病床受限的當下,我被圈在 過去和未來的事情之外。」《P.9》
*「身體有病痛,心靈卻可以是健康的,身體健康 的人總是很容易忽略這種心靈的健康。《P.10》
*生病不就正如古人所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嗎? 《P.10》
*「死亡是人類存在價值的指標,如同行軍會因為 最後一塊里程碑而完滿,生命也因為死亡以完 
 滿」《P.10》
*「……醫生的職責是要拯救病人的生命,如果生
 命的時間長短成為唯一的焦點,如果醫療照顧僅
 關注身體層面,那麼人的生命顯然是被錯認
 了。」《P.11》
*人在還沒有進入社會之前,沉進在「自然態度」
 之下。《P.22》
*生病,向人們顯露著生命的實情,讓人回歸到生
 命的根本之處─其實,生命要的並不多。
《P.25》
*人和人之間的在一起,用本心的方式相依相伴, 這就是一切,也是人根本的依靠。《P.25》
*正常的生活抵達了終點,另一個完全未知的生活 才要啟程。《P.48》
*什麼才是重要的:是生命的長度,還是生命的內 涵?《P.63》
*「病人規避了生活中具有真實價值的東西,轉而 在一些可憐的替代品上尋求慰藉。」《P.71》
*給病人機會說說心理的感受,別避諱去談病人以
 前習慣的生活方式,他在正常的生活中還是有自
 己的角色,有著不可或卻的位置。《P.79》
*生命的成長不就是來自於生命中的困頓、悲傷和
 痛苦嗎? 《P.93》
*學會生病指的是:當病人可以「忘掉」生病的身 體,棄絕躺著生病的方式,改用自然的態度來看 待、安置周遭的事物。《P.99》
*當世界能夠用等待的模樣來接納一個「病人」
時,病人才有可能處在生病的狀態裡。
《P.101》
*「每件事情都將等待我,沒有什麼事情會催促 
 我」—這就是病人要去學的,也是他要認命的地
 方。《P.101》
*離開病床的第一刻鐘,病人可能發現他長期渴望
 的健康不在那麼令人垂涎了。畢竟,病床大大降
 低了生活的繁複,也意味著某種慾望的滿足。 
 《P.105》
*醫療關係的詭譎就在,它兼具了最大的信任感與
 最小的熟悉感。《P.121》

四.他人評價 → 出處: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60682
Laura台灣台北2003.05.02 ☆☆☆☆☆
病人絕非「一件物品」
〔病床邊的溫柔〕訴說的,是在喚起我們在照顧或探望病人時經常輕忽的溫柔心地,幫助我們貼近病人的床榻,了解病人長期睡臥的身心狀態,以及和他互動的外在世界。
我覺得,醫生和護士都應該閱讀這本書,因為他們常常不把病人當做是一個有知有感的生命,而是一部等待修理,或即將報廢的老舊機器。以下的幾段文字,是我牢記在心的,願與各位分享。
在病床上痛苦的經驗之一,就是一次又地發現自己成為一件「物品」。「生病的身體」成了醫生和護士要處理的東西,身體似乎不再屬於病人,在病人面前討論他,讓病人覺得自己就是一件物品……
如果訪客在病房裡討論病人,很容易把病人看做一件物品,或是一株長得不是很好的植物。……躺在那兒,他變成讓人觀察的一個物品,別人對話的主題。……病人對自己現狀的把握只剩下:我是「一個臥病在床的病人。」
當一個病人睡著時,在他的面前談論他是不對的,即使我們確定病人聽不見,這樣的行為依舊有著令人苦惱、無理且不安的質地。……同樣的,當病人無意識的時候,在他面前討論他的病況也是不對的。從心理學觀點來看,無意識也是一種反應,是對一個已經消逝的世界所做的反應。沒有意識的人,依舊不是一個「物品」。

五.心得
最近讀了「病床邊的溫柔」由石世明翻譯的,內容是在說一個人生病時的經驗探討,一個人生病經驗的現象學的描述以及一個人生病時存在的孤單。在我看這本書時,我邊回想自己是否曾有類似這種的經驗,想著想著,想到自己曾經似乎有類似需躺在床上的孤單和無助感,就是在我剛要升小學一年級時的前一個晚上吧,我與哥哥還有二姊三人要去雜貨店買東西時,當時的我坐在前方,而做錯邊摟,導致我的左腳被腳踏車前輪捲了進去,當時我二姊緊張的抱著我回家裡,回家的沿路都有一滴一滴的血跡在路上,當時我的父.母親,看到都嚇傻了,心只想要快點先幫我止血,且還一直在我腳上擦小護士,然後才趕緊的將我送去大醫院。
到摟醫院,醫生趕緊的一邊哄我,一邊細心的幫我將傷口縫了起來,在這段時間,行動如此的不方便,這時媽媽的雙腳還必須擔任我的雙腳,背著我上樓、下樓以及出門。媽媽在沒有與醫院預約換藥的那幾天,媽媽在家中都會默默的為我換藥,換到最後我習慣媽媽幫我換藥的感覺了,因為到醫院,有些護士根本不管你會有奪疼,就一口氣把你的紗布給拆開,然後執行擦藥。在這段日子,完全不能像之前如此蹦蹦跳跳的,只能靜靜的躺著在床上,自責自己當時為什麼這麼愛跟,如果當時乖乖的在家等待姊姊.哥哥他們買回來不就好了嗎?今天也不會如此……
看完了這本書後,靜靜的回憶,每當自己成為了一位病人時,心中真的會覺得自己在某空間消失了一樣,且想想,當時我的母親,默默的在我身邊陪我,剛好是書中所想要表達的意境,好在我的母親不會像書中有提到的是,去醫院探望病人,去到病房還大大聲聲的聊天進去探望,給病人的一點禮貌都沒有的感覺,如果當時是我躺在那床上的病人,我會覺得非常失望。所以,看完了這本書讓我學到了,以後四年級去實習時,不能在像以前如此這樣對待病人,一定要誠心誠意的與病人聊天,使病人每天心情能夠開心,不要胡思亂想。因此,這本書真的很適合給醫護人員閱讀的一本書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