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9 23:40:26

[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DEPARTURES)

(照片來自送行者日本官方網站 )

知道它好一陣子了,不過終於去看了,果然是一部,必須坐到讓所有字幕都跑完,心情和眼睛才能比較平復的片子,很喜歡導演最後安排讓男主角再次示範完整的禮儀過程,一方面是再次觀看(也享受)整個過程,一方面也再次傳遞這部片子想要表達的:對於禮儀師的尊敬。

”導演用很溫潤的手法處理整部片。”上次聚會的時候,朋友這樣說。的確喔!的的確確是被溫溫地撫過了一遍,即便是各種形式、年紀的告別禮儀。

喜歡”女孩”以想要的樣子告別

喜歡戴喜歡的飾品或泡泡襪告別

喜歡歡歡喜喜地含淚說 bye bye

喜歡帶著親愛的人的紅吻告別


寫到這裡的時候,我突然想到<真情世界>,那二個小男孩的故事,Eric and Ed. ,Ed.因為輸血而感染愛滋病,故事的結尾,Ed.過世了,Eric拔下一隻自己的球鞋,讓它陪在Ed.旁邊,然後拔下一隻Ed.的新皮鞋,把它帶到他們一起遊玩的河邊,讓皮鞋隨著那如大河戀般美麗的河流飄走.....

不管是什麼形式、宗教,告別式,重點大概在於可以好好地告別。

去年底參加過一個長輩的告別式。中間有聽過大伯父對於堂哥處理事情的生氣,那時候其實我突然明白,或許正因為是最後一次跟離世者的直接接觸,而大伯父想要盡一些力卻沒有出到力,所以生氣。而禮儀師帶領著我們進行一些儀式,還唱了歌(其實那歌還蠻好聽的耶),儀式,讓生者參與離世者最後的一段路,得以好好告別。

 

回到電影,裡面每一個角色其實都把整個電影補得滿滿的:美香甜甜地支持著大悟;婆婆滿手是傷地維護讓大家溫暖和舒適的澡堂;很會下棋的老人也很會燒東西(我笑了);禮儀公司老闆安靜、搞笑、莊重、溫暖(噢,好想吃河豚喔!);澡堂兒子和女兒....

當然,飾演大悟的木本雅弘更是沒話說。我查了資料才知道,<送行者>這部片其實是因他而生的喔,為了拍這戲,他去跟專業納棺師學了一個多月才能熟練地完成替大體清洗著妝,更是去學了二個月的大提琴,可以看看他拉琴的樣子。 

 

如果說<斷背山>的第一個音讓我對吉他聲鐘愛,那麼,<送行者>絕對是讓我喜歡上大提琴聲的電影。


當然,很多情節都挑動感性神經,戲院裡抽鼻子的聲音還不少,對我自己來說,印象最深的有三段:一是男主角撫著父親臉的那一段。近期有一次替家人按摩的機會,我其實小害羞和緊張,但是從父親和母親閉著眼睛的樣子,我覺得他們跟我一樣害羞和緊張(咦?宏宏讓我幫他洗頭的時候,好像也是)在看著電影裡的這個片段的時候,我在想,人生勢必會經歷跟很親近的人告別的時刻,撫平很親的人的容顏,也不失為一種自我療癒的告別方式。而另外一個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大悟在經歷第一個個案的震憾,回到家,向妻子索求身體接觸。不知道為什麼,我對那個片段深深地理解著:面對強大的生命震憾,如同根土鬆動,而必須緊緊地擁住自己愛的人以證明一點點真實的有溫的存在。

最後一個則是<石文>,曾經在旅行途中撿拾石頭,自己都說不出來原由,原來是代表旅途中的自己的心情呀~


DEPARTURES。

推薦去看喔!噢對,一定要帶衛生紙喔!

2009-06-19 12:26:01

看到這個連結, 留一下

2009-04-06 10:26:58

小莉:

嗯!是的,每個環節都細心呵護,的確很動人

我說...好像也有人細心呵護你嘛~~ (偷笑)

SALLY 2009-04-05 11:49:37

我喜歡這部片,其實是男主角優雅的態度,對待那些往生者細心呵護,每一個環節都不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