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成三音節?「圕」不可能讀「圖書館」!
教育部頒獎時典禮時用怪字,出現「囗」(ㄨㄟˊ)部之內包著「書」字的怪字,「圕」。此字連教育部長都不會唸,一般字典也找不到。
非中文本科出身的教育部長拿此字沒輒,一點也不奇怪,因為,通常只有研究過文字學的人才會注意到這個怪字。至於要查字典找這個怪字,別傻啦!中文字成千上萬個,一般字典本來就不可能每字皆收,更甭提某些「新創字」或「在是否能成字時有疑義的符號」了。
各大媒體急著報導,導致目前報導此事的記者,都把這個「圕」字讀錯了。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引《辭海》,將「圕」在初始未成字的符號時讀成「圖書館」,而「圕」已確定成字時則讀成「ㄕㄨ」。此二書皆是集眾專家所編之巨作,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還沒將「圕」納入他們的字庫前,此二書是很有參考價值的。另外,有它處將「圕」字讀成「ㄊㄨㄢ」,也可能是此字的讀音。到底該讀成「ㄕㄨ」或「ㄊㄨㄢ」?還待圖書館學家和文獻學家考證杜定友(創「圕」字人)當時怎麼處理這個字了。
嚴格說來,中文字依一字一音節、一字一形體的規則造字,「『囗+書』字」既然是中文「字」,理當只讀一個音節,不會出現三個音節的狀況。因此,將「囗+書」「字」讀成三音節的「圖書館」,明顯有誤。
不過,若把「囗+書」的組合當符號,就可以讀成「圖書館」了。
這個道理,就像我們在方形春聯上看到的「招財進寶」符號(參見附圖),似乎合成一個像字的形體,但仍不是一個字,而是一個將四個字拆開重組的符號,我們仍然將它唸成四個音節「招財進寶」。這種造字方式叫「合文」,把數個字組合成的詞,濃縮成一個漢字書寫單位,仍讀成原詞的多音節。合文在得到一音節的讀音之前,不能算是真正的字。
「圕」字怎麼唸?先讀成「ㄕㄨ」吧!
※去看記者拍下的照片與其他報導:http://wenews.nownews.com/news/3/news_3577.htm
※公民記者新聞快,隨採隨寫賺外快:http://wenews.nownews.com/first.php
原文出處-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19/17/1gcly.html
上一篇:寫日記有助療肌肉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