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15 23:13:07東方亮

粵海重組二之二:董事長也要受制約

董事長也要受制約
新粵海管治啟示錄
2003年07月15日

對粵海重組,國際權威雜鴛《國際金融評論》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評為2001年度的“亞洲最佳重組交易”,並認為是亞洲有史以來最大及最復雜的債務重組。

粵海成功重組迄今已近三年,武捷思接受記者專訪時,特別強調了一個觀點,對股東而言,債務重組本身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但對於一個企業來講,最痛苦的還不是債務重組,而是與債務重組有關的管理重組、機構重組、人員重組等內部機制的改革,這是粵海得以成功轉型的另一基石。本期“中資世界”向讀者披露的是粵海重組之後形成的新的管治模式。

新粵海管治:制約+決策+控制

廣東控股董事長武捷思向記者談及,粵海重組簽字之前,粵省政府已經明確,要按照現代化企業制度改造老粵海。武捷思認為,老粵海的問題,不是某個人的問題,不僅是粵海本身特有的,而且是海外中資甚至所有國有企業都面臨的共同問題,按照武捷思的歸納,主要集中在:一是該關的企業關不了;二是該撤換的干部撤不了;三是該裁的人裁不掉;四是該明確的不明確;五是該給的錢給不足;六是該管的管不住。

幾年下來,新粵海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現代企業了嗎?這是記者采訪武捷思和廣東控股總經理李文嶽時提出的一個問題。對此,武捷思表示,“對於什麼是現代企業制度,我們也總結得不夠,但我們把眼光盯住香港人和外資企業,香港人怎麼干,我們就怎麼干,外資企業怎麼干,我們就怎麼干。”

幾次采訪武捷思、李文嶽,記者觀察到,這幾年粵海內部公司管治的模式,和以前相比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甚至可以說已經走得很遠很遠。

很難用一句話去概括新粵海形成的管治模式,但從武捷思和李文嶽使用一些詞彙的頻率,記者感到,決策、制約、控制,這是新粵海管治的最重要的元素,也是新粵海給中資企業管治的三點啟示。


啟示1:董事長權力不受制約的企業,不是好企業。

這幾年,新粵海立了不少“軍規”,其中有不少規定,是專門制約高級管理人員的。按照武捷思的說法,粵海建立的約束機制,主要是約束各個公司的一、二把手的,特別是約束第一把手的。

武捷思對中資企業的“一把手”有一個說法:“壞人一定辦不好企業,好人也不一定能辦好企業。”武捷思對此的解釋是,“一把手貪污腐敗,公司肯定搞不好;相反,一把手不偷、不搶,但沒有賺錢的本領,公司也辦不好。因此,要選好一把手,同時想辦法去約束他。因為沒有約束,好人會變成壞人。失去制約的權力必然產生腐敗。”

作為廣東控股董事長,武捷思是否也受到約束?

新粵海有一條議事規則,凡超不過百分之五十同意票的議題,董事長無權通過。武捷思對記者說,“我這個董事長,有一票否決權,但無一票贊成權。”董事長該否決時沒有否決,也要對決定負責任。因為責任總要找個人來負,最後的責任都算在一把手身上,這當然是合理的,公司搞不好當然要由一把手負責。而且,無論是武捷思還是李文嶽,均無權批準設立公司。

其次,廣東控股的董事會成員,也設有相互制約的機制。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粵海的董事也分兩批人,一批人在總部任職,在總部任董事的叫總監,6個部門總經理都是集團的董事總監,對董事會負責,但不能兼管下面的事;另一批董事則兼二級公司的董事長,但不能在總部任職。

粵海的這兩批董事,上面的董事對下面的董事進行監督,同時,誰都不能隔級兼職。武捷思稱,“如果某位董事兼了三級公司的董事長,誰還敢去管這個公司?”再有,董事長什麼也不能兼。這樣的目的主要是將每一個人的行為置於集體的監督之下。武捷思在粵海隻有一個行政職務:廣東控股董事長。

其次,粵海各級公司的經營班子與董事會分設。武捷思表示,“如果兩個班子是同一班人,等於相互沒有制約,最後會形成內部人控制。”目前,粵海繫內公司隻有董事長、總經理和財務總監能加入董事會,剩下的董事會成員,一律由上級公司往下派。上級公司派下去的董事,討論事情之前,必須要請示總部,武捷思稱,這樣就不會形成下級公司用董事會決議來壓上級公司的局面。同時,各級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與財務總監的工資一律在上一級公司發,報銷各種費用一律在上一級公司報,下級公司把錢劃給上一級公司。

此外,每個高級管理人員開銷的“請客費”、“差旅費”、“娛樂費”和其他費用,新粵海並不設標準,但每月會在全集團發文公布,連武捷思和李文嶽亦無例外。武捷思笑稱,“你沒理由比董事長花得還多。”換言之,武捷思制約自己同時,也制約了他人。


啟示2:一個決策失範的企業,不是好企業。

界定了董事長的權限以後,粵海的決策方式,不再是由董事長一人說了算。由於一些體制的缺陷,中資企業由董事長“拍腦袋”作決策的現像並不鮮見。記者以粵海企業決策機制相詢時,武捷思和李文嶽通過電腦向記者演示了粵海的決策表決監測繫統。新粵海隻要需要上會議決的,一律按計算機方式進行表決,董事長、總經理都是每人一票,表決結果都顯示在每個人的計算機屏幕上。

“你知道誰投反對票嗎?”武捷思答:“公司總部不公布每次開會表決的結果,我無權查看。要查,就要董事會集體刷卡。”武捷思特別強調,“沒有特殊情況,我們不看每一個董事怎麼表決的。”

不過,武捷思表示,“我們一年查一次記錄,但我們要分析每一個董事的工作態度”。武捷思這樣解釋,假如討論了一百次,你反對、贊成和棄權了多少次,計算機均會有統計,“如果你贊成了99次,那你就太不合格了,這說明你根本沒想有什麼主見;但如果你反對了99次,那你是故意搗亂。這個繫統對董事和董事長都是一個制約。”

據介紹,粵海的這個決策繫統,已在繫內各級公司實施,總部可以隨時看到各個公司每天的各項表決,還可以根據表決情況分析、判斷各個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高管的狀況。有了問題,也可以及時糾正。武捷思說,“比如說某個公司每個會都是百分之五十勉強通過,董事長就照干,我就要找董事長來談談了。”

啟示3:一個控制失措的企業,不是好企業。

老粵海共有九級公司,粵海重組的一大成功之處,是縮短了公司的鏈條,重構了公司的控制力。

對企業的控制,新粵海立了許多規定,其中最有名的是有“十八大軍規”之稱的“廣東粵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禁令”,幾乎每一款都以這樣的句子作結:“違者一律辭退或開除”。據悉,3年來集團通過撤職、降職、開除、辭退等方式,共處理此類管理人員達91人。李文嶽向記者展示的這一紙禁令,幾年來已經過四次修定,最新一次修訂是去年10月。

粵海重構的控制力,主要從三方面著力:管住投資、管住資金、管住人。比如:

–––控制擔保。粵海對下屬企業一律不擔保,隻對通過了充分的論證,董事會認為這個企業肯定有很大的發展的下屬企業,纔做擔保。武捷思說,“對自己下屬企業的擔保和下屬企業相互之間的擔保,很容易形成骨牌效應,一定要切斷這個骨牌鏈,你有多大本事你就做多大的事,沒本事就別做。”

–––控制對外付款。新粵海規定各級公司的日常支出,超過50萬的必須要總部批準,要有財務總監、總經理或董事長聯簽纔生效。武捷思說,“我們請香港人做財務總監,因他們的文化背景跟我們不一樣,很難與內地派過來的干部勾結在一起。而財務部的經理,一定是內派干部,這樣就形成了相互監督的關繫。”

–––控制帳戶開立。粵海每一個企業隻能去銀行開設三類帳戶:收入帳戶、支出帳戶、繳稅帳戶。所有收入都要進入收入帳戶,進了收入帳戶,所有權歸下屬公司,但下屬公司無權單獨動用。下屬公司每月先報大概預算,上下級雙簽,然後從收入帳戶調入支出帳戶,由下級公司自主使用,不夠了再向總部報。而且粵海的這套制度以計算機的聯網為基礎,所有收入、出支帳單都在計算機裡,而且是全集團聯網的,武捷思介紹,“除非你不記,隻要你一記,集團就能看到。”

此外,采購原材料、對外上保險、向銀行貸款各種工程一律公開招標。李文嶽介紹,粵海旗下的金威啤酒,去年用招標方法就省了4000萬,李文嶽說,“企業到處都是錢,如果不公開招標就白白地流失了。”

同時,粵海的用人標準很簡單,那就是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給企業賺錢,利潤占考核分的百分之八十,隻要你利潤上來了,你就百分之八十合格;凡是把有盈利企業搞虧損了一律做辭退處理。武捷思的理念是,隻有不賺錢的企業,沒有不賺錢的行業。

(中資重組之粵海篇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