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7 15:09:50Hera

埃及

埃及跨亞、非兩大洲,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隻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於亞洲西南部。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瀕地中海。海岸線長約2900公裡。全境干燥少雨。尼羅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區屬地中海型氣候,平均氣溫1月12°C,7月26°C。其余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干燥,沙漠地區氣溫可達40°C。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3200年出現奴隸制的統一國家,當時國王稱法老。公元前670年以后長期為外來民族所統治。公元 640年阿拉伯人入侵,推行“阿拉伯化”。1517年被土耳其人征服,成為奧斯曼帝國的行省。1882年被英軍佔領。英取消奧斯曼帝國對埃及的宗主權,宣布埃及為英“保護國”。1922年 2月28日,英宣布埃及為獨立國家,但保留對國防、外交、少數民族等問題的處置權。1952年 7月23日,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法魯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導委員會,掌握國家政權。1953年 6月18日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國。1958年 2月同敘利亞合並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1年敘利亞發生政變,退出“阿聯”。1971年 9月1日改名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在尼羅河谷、地中海畔、西部沙漠發現的一大批金字塔、神廟和古墓都是埃及古代文明的遺跡。巍然屹立在開羅近郊吉薩高地上的胡夫、海夫拉和門卡烏拉三座金字塔和一座獅身人面像距今約有4700年歷史。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堪稱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盧克索位於開羅以南700多公裡處的尼羅河畔,是埃及文化古跡集中的旅遊勝地。埃及歷史名城亞歷山大位於尼羅河三角洲西北部,享有“地中海明珠”的美譽。
開羅
開羅位於尼羅河三角洲的南端,由開羅、吉薩、蓋勒尤比3省組成,人口1500萬。開羅是世界上十個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同時還是非洲及阿拉伯國家的文化中心。
  開羅是一座古城,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國王統一上下埃及,在尼羅河三角洲頂端建立了首都孟菲斯城,古埃及許多代王朝都以此為統治中心,並在附近修建金字塔和大批陵墓。該城距現在的開羅市區約30公裡。公元696年,法蒂瑪王朝征服埃及,在該城附近建立新城,命名為開羅,即征服者、勝利者之城。1805年,穆罕默德?阿裡成古埃及人稱開羅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開羅叫做“卡海勒”,意為征服者或勝利者。
位於尼羅河中一個島上的開羅塔,高187米。登上這座現代化建築,全城景色,盡收眼底;街道上穿流不息的車輛,大大小小清真寺的拱頂,鱗次櫛比的高大建築,縱橫交錯,氣勢非凡的高架高速公路,還有那白帆點點,飄若玉帶的大河,盪漾入海,不舍晝夜。
開羅也是阿拉伯聯盟總部所在地。市內既有蘇丹﹒哈桑清真寺、艾資哈爾清真寺、薩拉丁城堡、阿布丁宮等古代伊斯蘭建築藝術瑰寶,又有鱗次櫛比的現代化高樓大廈。遍布全城的清真寺宣禮塔使開羅享有“千塔之城”的美稱。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開羅國際會議中心則是中埃人民友誼的象征。
  開羅因地處歐亞非三洲的交通樞紐,漫步街頭,可見各種膚色的人。本地人,寬袍大袖、儼然古風。在某些街區,偶爾還可見到騎著毛驢放牧的村姑,未免新奇。這也許是舊開羅的縮影或古開羅的殘跡,但無傷大雅,歷史的車輪,仍帶著這座名城,向著更現代化的道路前進。






埃及博物館
  埃及博物館座落在開羅市中心的解放廣場,1902年建成開館,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館。該館收藏了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時代至公元六世紀的歷史文物25萬件,其中大多數展品年代超過3000年。博物館分為二層,展品按年代順序分別陳列在幾十間展室中。該館中的許多文物,如巨大的法老王石象、純金制作的宮廷御用珍品,大量的木乃伊、及重242磅的圖坦卡蒙純金面具和棺槨,其做工之精細令人贊嘆。

金字塔
埃及共發現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開羅郊區吉薩的三座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高136.5米﹔底座每邊長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1度,塔底面積5.29萬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石頭砌成,每塊石頭平均重2.5噸。據說,10萬人用了20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該金字塔內部的通道對外開放,該通道設計精巧,計算精密,令人贊嘆。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兒子哈佛拉國王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壯觀,塔前建有廟宇等附屬建筑和著名的的獅身人面像。
  獅身人面像的面部參照哈佛拉,身體為獅子,高22米,長57米,雕象的一個耳朵就有2米高。整個雕象除獅爪外,全部由一塊天然岩石雕成。由於石質疏鬆,且經歷了4000多年的歲月,整個雕象風化嚴重。另外面部嚴重破損,有人說是馬姆魯克把它當作靶子練習射擊所致,也有人說是18世紀拿破侖入侵埃及時炮擊留下的痕跡。
  第三座金字塔屬胡夫的孫子門卡烏拉國王,建於公元前2600年左右。當時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時期,金字塔的建筑也開始衰落。門卡烏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內部結構紛亂。
  胡夫金字塔南側有著名的太陽船博物館,胡夫的兒子當年用太陽船把胡夫的木乃伊運到金字塔安葬,然后將船拆開埋於地下。該館是在出土太陽船的原址上修建的。船體為純木結構,用繩索捆綁而成。

尼羅河
 尼羅河發源於埃塞俄比亞高原,流經布隆迪、盧旺達、坦桑尼亞、烏干達、肯尼亞、扎伊爾、蘇丹和埃及九國,全長6700公裡,是非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第二條最長的河流,可航行水道長約3000公裡。尼羅河有兩條上源河流,西源出自布隆迪群山,經非洲最大的湖--維多利亞湖向北流,被稱為白尼羅河;東源出自埃塞俄比亞高原的塔納湖,稱為青尼羅河。青、白尼羅河在蘇丹的喀土穆匯合,然后流入埃及。

  尼羅河谷和三角洲是埃及文化的搖籃,也是世界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尼羅河在埃及境內長度為1530公裡,兩岸形成3-16公裡寬的河谷,到開羅后分成兩條支流,注入地中海。這兩條支流沖積形成尼羅河三角洲,面積2.4萬平方公裡,是埃及人口最稠密、最富饒的地區,人口佔全國總數的96%,可耕地佔全國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二。埃及水源幾乎全部來自尼羅河。根據尼羅河流域九國簽訂的協議,埃及享有河水的份額為每年555億立方米。

  開羅的尼羅河上有許多游船,其中仿法老時期船隻修造的又名法老船,夜晚泛舟河上,可游覽兩岸旖旎風光,又可觀賞船上著名的東方舞表演。
薩卡拉金字塔

  薩卡拉金字塔位於開羅南郊30公裡,尼羅河西河谷綠洲邊緣外的沙漠上,由多個金字塔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階梯金字塔,為古埃及第三王朝國王左塞爾的陵墓,約建於公元前2700年。該金字塔是埃及現有金字塔中年代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石塊修建的陵墓。該金字塔呈6層階梯塔狀,高約60米。在該金字塔附近還分布著許多貴族和大臣陵墓,其中大量的精美浮雕壁畫,栩栩如生的描繪了古代埃及人工作和生活的情景。另外,附近的神牛墓也非常有名。
 古希臘歷史學家Herodotus稱埃及為「尼羅河的獻禮」,由中亞綿延至北非乾旱嚴熱的沙漠印象,於尼羅河流域露出一道光芒,定期的河水氾濫為當地人帶來安定生活,即使希臘統治者、埃及史上最後一位法老克麗歐佩卓(Cleopatra)自盡後,埃及由金字塔王朝歷經基督教時代至今日的回教時代,尼羅河仍持續照顧這片得天獨厚的土地。只不過,邁入近代的生活型態改革,亞斯文高壩結束了尼羅河氾濫的農業時代;埃及,在新舊交錯中成長。
今日的埃及,鋼筋水泥砌成的大樓、泥磚搭建的老房舍與法老們的遺跡並列,汽車與駱駝各斯其職,如同埃及橫跨亞非、溝通東西世界的橋樑角色,呈現多元而深具意義的文化色彩,深深感動每顆親身體會過的心。

上一篇:阿爾薩斯

下一篇:日本&大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