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1 20:45:07荷塘詩韻

我詩予你看──林沈默談台語文學的多層鏡像

〈我詩予你看──林沈默談台語文學的多層鏡像〉 高應大文創系 唐鳳慈整理

 寫作近四十年的詩人林沈默,把對於政客的義憤填膺轉為一支正直敢言的筆,在報紙開闢專欄「沈默之聲」針砭時事;此外將關懷土地的滿腔熱血化為墨水,用台語書寫台灣人民的生活和文化。長期致力於台語詩創作的他,今年出版了台語繪本有聲書《夭壽靜的春天──臺詩十九首》(2013年2月,前衛),作品呈現濃厚的台灣味,也記錄了台灣民間的社會景象。高雄文學館於2013年9月28日特別邀請台語詩人林沈默,舉辦「我詩予你看──台語文學的多層鏡像」講座,讓大家看見台語文學的豐富面向。

  海是高雄的精神

 演講一開始,林沈默播放了許多八○年代黨外的社會運動照片,救援雛妓運動、政治改革、教育改革、勞工運動、環境運動、母語運動、媒體開放等等,說明當時有志之士為了民主自由的理想齊聚打拼,不分黨派、不帶政治色彩,每個人的熱情如火,當時台灣社會知青沒有藍綠,只有衝撞體制,只有熱血般的紅色。

 之後講到高雄最大的文化元素是「海」,海的精神是心胸寬廣、容納百川,如同當初從澎湖、台南、雲嘉等地方來到高雄的移民們,戰後湧入的大批中國新移民,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同族群在此依賴著海洋努力地生活,高雄也因此吸納了各種文化,進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在地特色。林沈默期盼台灣人能融合相異的族群,建構生命共體,進一步創造出多元、雄壯、偉大的文化。

  台語文學的多層鏡像

 講題「我詩予你看」的「詩」有兩種含意:一是指詩的作品,另是為實踐「詩」(台語音同「死」)的抗爭理念,悲壯的、義無反顧的潦落去。

 林沈默花費十年的時間走遍台灣三百一十九個鄉鎮市,蒐集各地的唸謠、俚語、民間俗諺、繞口令等等語言的文化資產,例如反映歷史的〈漳泉拚〉、〈閩客鬥〉、〈分姓鬥〉、〈乙未割台〉等,傳達日治時期庶民辛酸的〈杏仁茶〉、富有故事性的〈姑仔,你來〉等等。林沈默說唸謠的語言特質是寫實、貼近民情,用台語形容就是「俗又有力」。唸謠不僅是他的創作養分,他更將唸謠融合詩作中,使他的詩讀起來平易近人、生動靈活。

 台語三字經《唸故鄉──台灣地方唸謠》是林沈默用唸謠的方式呈現台灣各地的城鎮特色、開發過程和現今面貌的創作。他現場播放了許多作品並介紹地方特色:〈豐原〉是台語歌曲燒肉粽的詞曲創作人,張邱東松的故鄉;〈和平〉是泰雅族群聚處,也是櫻花鉤吻鮭的生存之地。林沈默說創作過程中的困難在於:某些城鎮同質性太高,無法展現自己的獨特性,這時候就需要探索社會新聞、挖掘背後歷史,例如〈外埔〉曾經是五、六○年代「達摩蘭旋風」的風暴中心,銷售達摩蘭花的大本營,但也因為過度炒作、供給過多而氾濫,使達摩蘭花價直直跌落,甚至有花商因此被逼上絕路。這一系列的作品雖是以唸謠為本,但讀起來毫無粗俗之感,詩句文雅、富含文學性,抑揚頓挫中帶有韻律的和諧,展現台語音韻之美,兼具詩意和趣味。

 「沈默之聲」是台灣台語創作的第一個報紙專欄,林沈默用它表達傳統的連結與議題設定的能力,反映出2005至2006年社會動盪不安、風雨飄搖的時局,內容包含:國內外政治、教改、環保、媒體、社運、反全球化、人物特寫、原住民等,此外為了延續唸謠寫作,他將此一文類結合唸謠、台語、新聞、評論和文學的五合一形式,進行議題識讀、批判、分解、再傳播。

 像是嘲諷柯林頓爆發性醜聞的〈羞羞羞〉;凸顯當時社會荒謬性的〈台灣人反併吞〉;斥責台商將技術輸出至中國的〈敗家鼠〉;訴說蔡瑞月一生的〈月娘跳舞──記台灣現代舞之母蔡瑞月〉;讚揚陳樹菊善行的〈樹菊花開〉;刻劃出種種媒體亂象的〈媒體之歌〉;悲嘆因為醫療疏失而過世的〈想起邱妹仔〉。這些創作除了記錄時事新聞,也反映出當時人民內心的聲音。

 接著談到今年出版的《夭壽靜的春天──臺詩十九首》,林沈默說這本書的詩作、思維與格式已經能夠和華語詩平起平坐。他本人更為此書親自下海錄音,如果讀者讀不懂台語詩,可以搭配特製的配樂與朗誦錄音,用聽覺去體會詩境,再加上每一頁都有他女兒畫家林沁儀(台南藝術大學設計系畢業)繪製的現代風格插圖,為的是讓更多年輕人輕鬆地走進台語的文學世界。

 他分享書中幾首作品:看見台灣欒樹下,一對老夫妻對彼此不離不棄,這般愛情彷彿台灣欒樹的花謝不離枝,因此寫成的〈戀〉;〈路過馬場町〉寫白色恐怖時期,夜晚裡從馬場町傳來每一聲槍響,都是母親的心碎聲,當時的馬場町是個血流成河的地方,但如今已成為中產階級嬉戲的休憩公園,以這首暗諷集體文化失落與歷史健忘的可怕;〈赤崁秋月〉是以赤崁樓命運為縮影,敘述台灣經歷政權更迭的心境;〈春日雨後〉描寫的是春閨怨;〈竹雞的啼春〉一首以竹雞自喻,為的是要找回失落的母語。本書是從林沈默投稿於三大報副刊的台語詩作裡,選粹而成的十九首作品,希望讀者每一首都能細細品味。

  筆耕故鄉台灣

 演講最後,林沈默誦讀了〈今仔日,關機!──獻予思念故鄉的母親〉,這首詩深刻寫出和母親回到老家雲林,他為母親下廚一事,煮的雖然是家常菜,卻代表滿滿的故鄉味。真摯的詩句深深撼動讀者的心,頭頂台灣天、腳踏台灣地,如同母親般孕育台灣人的這塊土地,林沈默用充沛的情感和對台灣的愛惜,一筆一畫耕耘台語文學的園地。
 
 
 2013-10-07 台灣時報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