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3 14:20:24Ting

雛菊的人生


一直很喜歡吉本芭娜娜的寫作風格,總是帶領我跳脫現實世界進入另一個奇幻世界的想像空間,

又在充滿淡淡哀愁的氛圍裡得到療癒。

與奈良美智的合作總共有三本書,分別是無情/厄運阿根廷婆婆雛菊的人生。由於無情/厄運

與阿根廷婆婆的中文版率先出版,最後出版卻創作最早的雛菊的人生反而成了最後一本值得珍藏

的中文版。

奈良美智的招牌邪 惡大眼妹散發出特立獨行的氣質,跟書裡的主人翁雛菊近乎符合,從小喪母的

雛菊背負著「死亡」的人生課題,寄居在阿姨家做著千篇一律的炒麵工作。而從小的玩伴大理,

在雛菊喪母之後扮演陪伴的心靈摯友,即使大理後來與母親移民巴西,仍然在夢中不斷回憶與大

理共處的時光,直到惡夢與感應接連而來,果然,雛局又再一次經歷了「死亡」這件每個人所必

經的歷程。

死亡本身在每個人存在之前就已經存在,而活著的每一刻只不過是那之前的時間罷了!

 

回憶總是被一層獨特而溫暖的光暈包圍著。我能夠帶到另一個世界的,不是我的肉體也不

是存款,應該就是那些溫暖的回憶吧,我想。能夠擁有數百個那樣的回憶,就算屬於我的

世界一一消失也無所謂。能夠串起那些生活在不同地方、各種回憶之光的就只有我自己。

那個唯有我才能完成的項鍊。

 

關於回憶與死亡,吉本芭娜娜做出了以上的敘述。人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擁有許許多多不同的回

憶,唯有回憶才是屬於自己,不管到哪裡都會伴隨著,誰也無法複製與奪去。

 

每多見一次面就會有許多值得高興的事。

每見一次面,就會產生一次的回憶或者說是空間吧。相對地彼此都活著的空間,但不見面

就等於不在於這個世界中,兩者都是我們人類彼此無中生有的。

 

這一段話令我有很深的感觸。或許我們都把死亡看得太過沉重,卻沒有想過那些消失在我們生活

的人,即使活著也算是存在或是活著嗎?在我們的回憶中是否也是另一種方式的「死亡」呢?對於

那些曾經活在我們生命中的人的逝去,是否就不必如此傷感了呢??

我們總認為那些遭逢不幸的人提早離開人世是很遺憾的,其實只是提早結束人生回到最初的死亡

世界而已,很多事物以溫柔美好的形象存活著,其實潛藏著絕對的脆弱,只要好好珍惜每一次相

處的時刻,把回憶好好收藏,接下來的事情就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了!

 

作者雖然不斷細述著雛菊對於母親的思念之情,卻仍然不能掩飾這世界仍然充滿許多的美好,再

一次又一次的經歷與挫折之後,值得期待的未來仍在前方等著我們呢!!

 

不知道為什麼,充滿著死亡、回憶與存在的故事卻是如此溫暖人心。或許此時此刻我們都想把那

個名之為我的回憶箱子好好重新整理,再繼續創作更多值得回憶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