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9 13:01:57Ting

台北X東京 30世代命運大不同 (下)

【撰文/楊倩蓉】
『消費』

日本:年輕一代看不到社會保障的未來。
台灣:不景氣,30世代回歸簡單的生活。


劉黎兒:日本不僅單身寄生貴族多,現在就連結婚,男女雙方還是各自住在自己的娘家,因為不生小孩,所以不必住在一起共同養育,想見面的時候再見面。各自住在家裡的好處是,不僅省了不少生活費與不必做家事,還可以把賺來的錢花在買外國進口車與名牌上,年輕一代也不繳國民年金,因為他們看不到社會保障的未來,所以拒繳的30世代愈來愈多。


劉維公:台灣的年輕消費者近年來因為受到卡債風波影響,在消費行為上已趨於保守,一方面也是奢華風已過,很多30世代開始想要回歸原點,所以LOHAS(樂活)風現在在台灣造成很大迴響,日本是否也有這個現象?


劉黎兒:日本雖然也有,但是它的對象是銀髮族,因為他們認為30世代既沒有消費能力,生活形態也不一樣,半夜很餓的時候還是選擇泡麵而不是健康的食品,日本最好的餐廳中午都是銀髮族在消費。


劉維公:我想台灣30世代一方面是因為經濟不景氣,一方面是因為面對現實的壓力,與其過著沉重的生活,不如回歸簡單、符合生態意識的生活,而且台灣很容易受到美國生活方式的影響,加上台灣媒體宣傳的力量也不容小覷。


『感情』


日本:30世代愈來愈保守,連一夜情都嫌麻煩。
台灣:社會對兩性問題視而不見,只停留在小說型態的描寫。


劉黎兒:現在日本30世代覺得過了30歲不戀愛也行的人開始增加了,因為沒有時間,甚至連性愛問題都寧願自行解決,像是日本的御宅族就用滑鼠來解決性慾問題,女性專用的情趣玩具也變多了。


人與人溝通愈來愈困難,最近日本檢討少子化問題,發現過去政策都是錯誤的,因為結婚的人不認為生養是問題,問題是不婚的人把生育率拉低了,所以現在地方政府辦很多聯誼,很多父母也會拿子女相片去婚友社相親,滿意了再回去告訴子女,但是日本30世代愈來愈保守,連一夜情都嫌麻煩,造成很多二度處女與二度處男現象。


劉維公:我覺得這是社會的一個退縮現象,生活條件退到一個人,又有網路相伴,只是日本社會願意把這個現象當成社會議題討論,但台灣社會卻故意視而不見、或沒有清楚的輪廓在裡面。台灣對社會現象的描述比較喜歡用小說的型態來描寫,但某種程度又會讓人覺得是虛構的,不像日本社會一旦有徵兆出現,就會立刻做調查與分析。


『社會』


日本:社會基本上是用同情的眼光來看30世代。
台灣:對世代問題沒有太多關照,採高標準對待30世代。


劉黎兒:日本社會基本上是用同情的眼光來看30世代,日本40、50歲的人對於自己卡位的現象有很多的反省,所以現在日本年輕一代離職率高,公司都要求主管要負責任,甚至送這些中高階主管去受訓,學習如何講出鼓勵屬下的話,還會一一寫在筆記本裡,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現在他們認為屬下離職率高代表主管有問題。


劉維公:這在台灣沒法想像,相較之下,日本社會對30世代像慈父,台灣社會對30世代卻像嚴父,日本社會注意到時代的變化,所以有很多政策去幫助新世代。但是台灣40、50歲的人對於權力有非常強的掌控,反而不願意釋放出來,對於世代問題也沒有太多的關照,較容易對30世代採高標準,認為年輕一代抗壓性低、投機取巧等,所以有草莓族之類的名詞誕生。其實台灣的30世代基本上還是穩紮穩打在培養自己的能力,只是沒有權力而已。


【本文摘自30雜誌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