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3 07:32:14愛麗絲
《一一》:中產階級家庭的告白
《一一》,台灣導演楊德昌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即刻劃出家庭親情及生命意義的電影作品。楊德昌也因本片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殊榮。但是,雖然本片獲得無數獎項的肯定,卻因楊德昌對台灣電影的發行生態遭少數人把持的情況深感不滿,擔心會被草草上檔就此被犧牲掉,於是乾脆不上映。至今台灣除偶爾有影展放映之外,未正式於電影院上映,亦未發行數位光碟。直到2006年7月11日標準收藏公司(The Criterion Collection)推出《YI YI》的DVD版,2011年3月推出《YI YI》藍光DVD版。
另外,中文片名直接書寫兩個「一」字則會變成「二」字,形成不同的意思;《一一》的英譯片名也饒富意味地翻譯成『A one and a Two』。
獲獎
- 坎城影展2000:「最佳導演獎」:楊德昌
- 塞拉耶佛影展:「最佳影片獎」
- 佛瑞堡影展:「評審團大獎」
- 法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
- 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
-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
-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年度最佳影片」
-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楊德昌
- 法國凱薩獎:「最佳外語片」
(節錄自維基百科)
我會對《一一》這部電影產生興趣,是源自於有次看了某篇社論,提到法國人讚許台灣,其中在藝術產業上點名了這部電影,覺得拍得非常好看。我喜歡看劇情片很長一段時間,雖然近期台灣的電影再度起飛,不過我始終沒有看到一部真的能讓我打從心底感動的國片,要不是太刻意,要不就是太淺白。《一一》說的是簡單的故事,但是他衝擊我內心的力道卻意外的強烈。
以下有雷,欲觀影者慎入!!!
《一一》這部電影的敘事風格很冷靜,很少抓面部表情的特寫,可是這種抽離感卻很接近生活。故事從一場先上車、後補票的婚禮開始,接著婆婆意外的病倒,引發一連串的事件。它點出台灣社會許多荒謬,劇中人物也一一道出中產階級家庭存在的悲哀。
吳念真飾演的NJ,他發現從他念書時代開始,自己能掌握的事情真的太少了,而當時的他唯一能做的事情,竟然是離開他最愛的初戀情人阿瑞;一直到他出社會工作,在談生意的場域竟然遇到一個真的能和他交心的知己,他把自己多年未曾和別人說的事都和那位日本人傾訴,但現實的壓力,卻又讓他不得不背棄與他志趣謀和、心靈相通也重情義的朋友。
我能理解NJ最後為什麼會說:「我曾有過回到年輕歲月的機會,但我覺得重新選擇一次,我的人生並不會有什麼不同。」我對他這段話感觸很深。NJ在日本和阿瑞重逢,阿瑞經歷過幾次失敗的感情,當年那個不告而別的NJ始終是她心中永遠的依戀永遠的痛,覺得當年NJ的離去宣告著她永遠不可能有幸福的可能。可是NJ卻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點醒她──遠嫁美國的她,過得生活令人稱羨,甚至比NJ還好。他們的輕旅行,讓他們回到當年初戀時的悸動,但某個夜晚阿瑞卻在旅館內對著NJ歇斯底里的崩潰,說他根本沒有愛過她、說自己一旦遇到NJ又變回原本的那個她──如同婚禮當日初次重逢電梯口前瘋狂的質問、遇其他人又立即切換模式笑臉迎人。人們,戴著假面具在進行社交,或許NJ最後還是體認到,不管他最後娶的人是現在的老婆敏敏,或者是阿瑞,原本的她們、原本的人類,就不是會滿足於現況的,我們永遠會有早知如此、永遠會有寂寞空虛,你選擇這樣,意味著你放棄某樣,或許這是一種生存的模式罷了。
這裡頭的很令人心疼的角色是NJ讀北一女的女兒婷婷。她乖巧、懂事,也認真的念書,她不願傷害別人,相信世界是美好善良,她不常表達自己的感受,但在她似懂非懂的年紀,卻經歷了兩起足以改變她一生的兩件事。她心裡始終認為,婆婆會昏倒陷入昏迷,是因為去幫她倒她忘記倒的垃圾,這是她心中的一個大秘密;而她為什麼會忘記倒垃圾?則是因為自己看莉莉和男友胖子戀愛的樣子看到入迷。所有的事情排山倒海,卻源於自己壓根忘記的小事情。她只能一心期待,婆婆趕快醒來,表示她被原諒、讓她的靈魂獲得救贖。即使後來她和胖子談戀愛,但他們的感情卻建立在罪惡感之上,除了是莉莉的前男友外、抑是讓婆婆陷入昏迷的原因,面對莉莉的質問,她也只能撒謊他們只是朋友。
所以那個夜晚他們沒有上床,即使胖子的逃跑讓她傷心,我想她內在還是鬆了一口氣吧。後來胖子和莉莉復合,一直到胖子歇斯底里的對她怒吼,最後鑄下大錯的那天,好像一直在暗示她的人生都存在某個轉捩點,好像她如果做了什麼,就能改變什麼一樣。但事情往往不是這樣子的,即使她當下和胖子說了什麼,事情還是照樣會發生,也許真的改變了什麼,但因為沒有發生,她也不會知道。最後她和婆婆之間虛虛實實的那段對話,或許就像她說的:「現實生活裡存在太多和想像不一樣的事,閉上眼睛的世界好美。」我想婆婆的確從未醒來,但在婷婷的心中,如果已經達成和解,那也就夠了。
媽媽敏敏還有舅舅阿弟,無疑是一對姐弟,他們身上共有某種荒謬的論述、還有對超自然力量的盲從。敏敏的口頭禪是:「事情沒有那麼複雜嘛!」崇尚不要把問題複雜化的她,一向是這樣規勸別人、自我安慰的。但奇怪的是,她對生命最大的疑惑卻來自於「我的生活怎麼會簡單成這樣!簡直像是白活了!」她從和昏迷中的媽媽講話中,發現自己生活千篇一律、乏善可陳,所以她去找宗教的依歸,離家跑去深山住,想悟出個道理,解開自己空虛的結。但她早已試過,也明白自己換到那邊去也不會有任何新的想法,但問題、壓力一來,她還是逃去那邊,而問題卻始終存在。
阿弟更是莫名其妙、不負責任到極點。他做著不切實際的發財夢,不肯腳踏實地或者多做點功課,投機型的個性讓他總是被騙,明明過著負債的人生,但家裡的裝潢卻一點也不馬虎;背叛交往多年的女友雲雲,劈腿雲雲應徵進公司的秘書小姐小燕,把小燕的肚子搞大而不得不結婚,婚後卻抱著「互相服務一下」的態度,繼續和雲雲上床。但他對於自己所遭遇到的幸與不幸,總是一付和他本人無關,總之他全部推卸給命運,所以他老是把「流年、生辰八字......」掛在嘴邊,他對此的迷信嚴重程度甚至是兒子都生出來好一段時間,卻因為沒有想好名字而遲遲不去報戶口。我常覺得,身邊真的不乏這種類型的人,為何不檢討自己的所作所為?所謂因果不是沒有道理的。他製造了麻煩,就選擇逃避,甚至不惜自殺,但自殺獲救,卻又不敢承認自己要自殺。他的懦弱、盲從實在荒謬到令我覺得可憐。
我想裡頭最可愛的角色莫過於NJ八歲的兒子洋洋。這個小男生最愛玩的遊戲是水中憋氣,嚇壞周遭的大人,也差點嚇壞我們。他對許多事情大抵不了解,他用他所理解的去解釋全部的事情,完全沒有預留空間。像是被訓導主任責罵帶保險套來學校,他不承認,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是保險套,對他來說,那只是雙層氣球;但訓導主任何嘗不是以自己理解的去解釋全部,這個孩子或許的確就是不了解什麼是保險套啊,但在大人的眼光中,他卻是個愛強辯、愛撒謊的孩子。洋洋後來逐漸發現,這世界上的事情是一體兩面的,所以當NJ教他照相,他全部都拍別人的後腦勺,他說:「別人看不到的,我就拍給他看啊!」
我想尤其是我們「變老」之後,看事情時往往就用已經定型僵化的角度去解釋,這就是為什麼再怎麼親密的兩個人,有天也可能突然發現彼此的認知存在著無法像想的鴻溝。洋洋最後念給婆婆的話,或許稍嫌矯情,但我想那就是種長大的證明。
我覺得《一一》這部片看完會有極強的後座力,我在台北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長大,我成長的過程中,也曾經經歷過電影中那種狂暴的臨界點,或者生活在如此密集、擁擠的城市,彼此關係存在太多無法被詳述,只能自己吞吐、消化的秘密事件,因而疏離卻到無法想像、難以挽救的地步。真不敢想信一直到現在我才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但我也慶幸我看到《一一》,一部真的反應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時代,我們的思考模式,我們周遭可能發生的故事,他也有論述到某種可以被其他不同時空的人所理解的普世價值和哲學思考,是部讓你看完會有所省思的好片。
我不覺得這部片是無病呻吟,我覺得它是某部分人的真實告白。也難怪這部片在國際橫掃、獲獎無數,我真的覺得楊德昌導演的《一一》值得推薦,因為他建構編導出了關於人、情感的電影,對白也付有哲理,這大概可以列入我心中的TOP5,屬於過一段時間拿出來看,會隨著年齡、歷練有新的體悟的電影。
上一篇:全面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