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6 22:40:29品瑜

讓別人更懂你:困境敘述的方法

 

  兩次的讀書會裡,我們都某種程度地敞開自己,嘗試將困境敘述出來,或許,我們自己會懷疑:“你真的知道我在講什麼嗎?真能理解我的痛苦嗎?”

  就像我母親總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邊控訴周遭的人的「罪行」,然後不忘哀怨地說:“根本沒人知道我的痛苦!”

  只是這樣怨懟,似乎也改變不了什麼,或許讓我們學學如何敘述自己的困境,更能積極幫助對方同理地進入我們的痛苦裡,並且不至於太沉重又太恐懼地想逃跑。

  我整理了一些方法,希望大家也能繼續貢獻一些想法,讓我們「變個把戲」地嚐鮮說出自己的問題,這會幫助讀書會中的所有人確實且有效地進入彼此的困局裡,然後扮演好「陪伴者」的角色。

1. 敘訴困境時,盡量用「自己」的語言,最好讓自己的內在聲音來發聲,有時也可以閉目專注來「閉眼說真話」,避免自己老是被別人眼光干擾,或者是討好其他人。
2. 敘訴結構與組成參考:
A. 感官:
  關注自己在某個事件與受困時,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各項反應,  
  我們可以嘗試用:“我看見~”、“我聽到~”、“我聞到~”、“我   
  嚐到~”、“我摸到~”,這可以幫助「陪伴者」進入你描敘的情境與
  故事背景裡,更重要的是,我們學習尊重與覺察自己第一線的感官反應,  
  而這通常會有許多新鮮初樸的原始線索,這可能是我們先前在事件裡沒 
  有體會到的。

B. 詮釋:
在面對所有感官訊息,進入個人的意識之後,我們得清楚確認所有的感受,其實都是透過自己詮釋而來的,而這不是外在環境與其他人事物所造成的,如果能承擔詮釋感覺的責任,我們就不會責難地說:“都是你,讓我感覺這麼糟!”、“是你才讓我感到這麼痛苦的,”相反的,我們可以嘗試讓自己變成主詞,很有擔當並且提著再次觀看痛苦的勇氣,清晰明白地這麼說:“我認為~”、“我是這麼對自己說的~”、“我告訴自己~”、“我是~解識當時的狀況”
  
C. 感受:
認證自己對發生的一切具有全部與自主的詮釋能力之後,接下來我們就更能放膽再次感受事件當時,我們的身心靈是如何被影響的,這會幫助我們開始整合內在原本分崩五裂的訊息與念頭,讓自己在統合裡更清楚浮現一致且連貫的感受。於是我們可以學習這麼表達:“我感受到~”、“我感知到~”、“我覺得~”、“我覺察到~”

D. 意圖:
從感覺到一種外放的張力,以及尋求出口的渴望,這就是我們能量最高的所在,很像噴泉出口一般,薄脆的地表一次次被憾動,幾乎要爆裂開來。我們可以嘗試這樣說:“我很渴望~”、“我一直這樣希望~”、“我夢想著~”、“我很深的欲望是~”、“我最大的願望是~”

E. 行動:
將我們以上盼望與渴求的抽象意圖,化為一種行動力展現,去看到底自己有多終成於自己的意圖,以及願意花多少心力,又到底用了哪些方法去執行。我們可以這樣說,“我為了~的盼望,於是我就~”,“為了滿足這樣的心理欲望,我就~”


  我嘗試以我母親與她面對弟弟買房子卻不告知她的例子,以第一人稱敘述的方式,再運用上述敘訴困境的方法,或許真的會比她一直籠統且含糊地控訴所有人的罪行,更能讓大家知道她有多苦。

  感官:當我知道這件事時,我腦袋嗡嗡地響著,好像這世界只剩下我一個人,大家都躲了起來,整個身體都冰涼的。

  詮釋:我認為自己的意見不被重視,我也猜想是不是因為我拿不出錢來幫忙買房子,所以才會被忽略呢?我一直以為這麼多年辛苦付出,大家都是看在眼裡的,所以更不能接受這樣的忽視,怎麼可以不告訴我呢?我的價值觀裡也這樣想,什麼事都該跟我這長輩講一講嘛,我也能出出意見,不是嗎?

  感受:我感覺自己變得很渺小、卑微,我沒變法感受到大家還對我有任何重視與關心,我覺得這比死還要難堪與恐怖,好像根本不值得活在這世間了。

  意圖:我想要被大家尊重與重視,我也期待能作出更多金錢以外的貢獻,我現在還能作,我也很願意付出。

  行動:期待能作出金錢以外的貢獻,所以我就到大兒子的公司打雜,還幫忙大媳婦帶孩子,希望減輕他們的負擔,偶而我也會縫縫補補,這是我最擅長的。

  這只是模擬母親的口吻,但我覺得如果她能這樣表達困境,就不會像施放毒氣般地,讓周遭的人聞之喪膽地逃光光,或許溝通才有可能,而不只是受害者無力與加害人陷入道德困境僵局。

 或許,我們可以在自言自語之中先練習,或許不一樣的敘述困境方法,我們也能有一些些電光火石的新奇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