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5 13:57:32品瑜

藝術,不是感官挑動



7/12午后在紫藤廬裡的【平淡小敘】座談裡,奚淞老師提到自己近年對藝術所抱持的觀點。

因為進入佛學浩瀚,他已經把藝術視為彼岸之舟,可以將自有所有的藝術才能,運用在生命與智慧的探索。

  既然是一種得渡的工具,就不必是一種非得如何的目的。

我反覆思索這句話,也反觀自照自己的書寫行為。

  不管有意識或無意識,我將書寫當成一種意欲的目的嗎?或者,在擺脫目的的糾纏,書寫是否有另一層制高點觀看下的工具性呢?

  「當藝術成為一種目的,就很容易變成只是無所不用其極地挑動感官。」奚淞老師直言。「真正的藝術應該是一種引動觀看著向裡內在深層的觀照,他們看見的不只是藝術家所創作的物品,反而是看見自己內在不易或不願正視的部份。」

  我慢慢地聽著,一個字一個字地敲入心坎裡。

  的確,譁眾取寵的討好創作模式,或者是反向操作刺激感官的慣性舒適,是時下最容易聚焦的方式,不論是影像或文字創作,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簡快便利的成名絕招。

  只是,目的性的亢奮與激躁之後,不論是所謂的藝術創作者或觀賞者,終究要面對生命被扭曲後的匱乏。

  我經常翻看一些文字創作,漸次地也能明白書寫者究竟把文字當成一種生命探索的工具,或者只是達到成名的目的。

  身為閱讀者,我其實也很能體會,一本媚俗與討好的創作,的確讀起來很容易與不花腦筋,甚至會讓人自我感覺良好,但是,一本真正深沉的生命之作,經常毫不留情地讓我出乖露醜,非得看見自己最醜陋的小我。

  如果,沒有一點點願意面對自己的勇氣,我想,自己終究會貪歡地選擇那種出滿目的性的文字垃圾。

  若從閱讀者再進入書寫者的角色,或許,更能讓自己警惕與反思,究竟是要把文當成工具或者是目的。

 自淨其意。工具?或目的?

  每一字都是問號的停頓,緩行。

上一篇:有名之後,無實

下一篇:光,一直都在

居隱 2008-07-24 11:50:15

呵呵,看來版主您可能會把我的作品歸類成「目的性」創作~~
但當初製作作品不是為了成名、賺大錢,是希望用作品協助大家輕鬆了解社會議題,從中賺到能支撐平常生活的金錢,讓家人不再要求我搶公家飯碗,順便享受有限的青春。
p.s.圖中的蚊子吸飽沒?

http://f14mp5.spaces.live.com
居隱的文藝創作總站
歡迎常來看看^_^

版主回應
我不會狂妄地將人歸類的
反躬
是為了自省
2008-07-24 17:08:23
漫步人間 2008-07-15 21:57:59

真好!真好!

版主回應
好個打我自己的頭耶!
真的
寫每個字都要打自己的頭一下
2008-07-15 22: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