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7 13:08:17品瑜

【美麗人生第八課】選擇,讓我們更有力



假如事情的發展不如所願,那就表示你還有隱藏的選擇或議題。
—《美麗人生練習本—通往成功的100堂課》恰克.史匹桑諾博士著,心靈工坊出版。頁30。

選擇,我們在生活的分分秒秒當中,可曾經意識到自己是有選擇權?而我們究竟有無落實自己的選擇?甚至是感受到選擇之後的不同?

  我所指的範圍不僅限於超市購物的品牌選擇,或者是晚餐聚會的餐廳地點,以及該點哪些菜。我們可否再深入地從心理與靈魂的層面去探究,自己可否有選擇權呢?

  當我們面臨生命事件的人際衝突,並對別人進行防衛與攻擊時,自己是否意識到除了這樣外顯的慣性反應之外,我們還有哪些選擇呢?

  通常,我們都會以「自己是被逼到死角」的別無選擇,才會狗急跳牆地做出所有的暴力行為。

  但是,除此之外,我們真的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嗎?或者,我們因為某種心識作用,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忽略自己的選擇權呢?甚至,是我們把自己逼到別無選擇的死角,以規避所有的生命內在功課!

「每個念頭都代表了一種選擇,但是若缺乏覺察,我們就會產生許多自動化思考。」頁29。

  我們願不願意玩一場「選擇」的冒險遊戲呢?

  選擇,無所不在!

  當我們開始以覺察來觀照自己的每個念頭時,我們就已經為自己開放了無限的選擇。看清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與相對關係、作用力,我們就能在某一種思維的制高點,再一次進行選擇,而不是只有被慣有的衝力來制約,將所有的能量耗費在行動對應。

  選擇,會讓我們更有力量。因為我們不再只是被固著的反應所牽制,全身僵硬地只有對抗意識,相反的,我們從思維根本處開始檢視,看見選擇的無限大,也賦予自己泰然自若地面對,為自己選擇最好的方式,並以此感到幸福與能量充滿。  

  生活之中,可以進行「選擇」冒險遊戲的機會無所不在。

  最近,在與先生的一次閒談之中,他很生氣地指責我是一位差勁的傾聽者,理由是我根本沒按照他的思維邏輯進行思考,卻又耽溺在自己的邏輯裡漫遊,這讓我們的對談完全沒有交集。

  當下,我慣性地選擇沉默,以一種受害者的無辜與無聲,來回應這樣的指責。

  我的念頭是:「又來了!我又被罵了!唉~那我只好保持沉默,進行一場無言的抗議。」

  「只好」的用語看似自己毫無選擇的失能,把所有的過錯推委到先生的強勢,以及當時情境的不利於我,彷彿自己是被逼得毫無選擇。

  一天的自我冷凍下來,我開始嘗試理解自己的「理解」。

  在衝突事件的當下,我為何慣性衝力地跳入制約的反應當中,也就是行使弱者的暴力,用沉默的低姿態,將先生推入強勢者的道德困境呢?

  為什麼我不能在慣性反應之前,將自己從受害者情結抽離,去理解自己為何有「身為受害者的理解」,以及這項固著的理解之外,自己還能選擇什麼樣多元的理解呢?

  我的選擇,不應僅限於因應理解的一種反應動作,反而是在跳入理解之前的一份開闊。

  如果,我的受害者情結就是一種思維的選擇,那麼,除此之外,我還能選擇什麼樣的理解,來對應實相的自我狀態呢?

  我把自己的選擇性,開放到理解之前的前設,這彷彿從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小心翼翼,全然紓放到虛空之中的無限可能。

  對於這場「選擇」的冒險遊戲,我自己感到興致勃勃與歡喜。

  後來,我微笑地走向先生,並且告訴他:「對於你認為我是個差勁的傾聽者,我願意給這個說法,開放各種多元的可能性。我不會針對這樣的說法進行辯駁或承認,反而會嘗試去探索,究竟自己為何在對談當下,不願花一些時間與誠意,跟隨你的邏輯來理解你的論述,反而是固著在自己的思維邏輯裡,然後在心識裡自言自語地碎碎唸,填塞著滿腦子的推託。」

  先生點點頭,表示理解我目前的生命階段,也願意成全我的「選擇」冒險之旅。

  我的「選擇」冒險之旅,有了「覺察」作為伴遊,就不再是僵化的「受害者情結」自動導航,而是充滿個人自主與選擇的自我旅程。

  生命之旅,無限試煉。當旅程之中遇見了原先沒有預期的狀況,或者是不如人意,就只是自己在心識結構上還有鬱結,我最需要的是在既定的現象之前,繼續向思維裡探去,給自己更多的選擇權,讓一切都變得自主與快樂。

  選擇,讓我們更有力。因為我們是從根本處去調整念頭,以及引動更多正面的活力!
山嵐 2008-05-27 15:36:11


好可愛滴蚱蜢喔

不好意思!我還是忍不住像個小朋友似的,眼光被牠給吸住了

姊姊的文章反倒被比下去了耶 XD
姊姊會不會吃醋阿 :D

版主回應
都好囉~

無所謂好不好,而是你自己是不是起了分別?

厚道,對自己,也是對別人的溫柔。
2008-06-04 17: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