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5 14:15:53品瑜

學有.所用



大學、研究所念的都是傳播,並且主攻社會科學的量化調查,只是一投身做了全職家庭主婦之後,卻發現唸了這麼多年的傳播理論與研究方法,似乎一點也派不上用場。

  如何把玻璃擦得透亮?飯要如何煮才會晶瑩剔透、香Q有彈性?先生的西裝褲該如何燙才會筆直無紋?這一些生活的瑣碎,都得像嬰兒學走路般地慢慢爬行。

  有時自己也難免喟嘆,投資策略全然失敗,那些年努力地鑽研傳播研究,至今卻沒有運用的空間,早知如此,更應該唸一些家政課程,或者是主修德語才夠本!

  後事之師,也只是耍嘴皮子的不負責任。

  學,已然,至於所用,那就得看自己應變的真本事。

  昨夜友人來訪,她聊到孩子今年九月即將進入小學一事,目前還在思量到底該選擇哪一間學校,究竟是要就近在學區就讀石牌國小呢?或者讓孩子唸大屯國小?

  她提到了先生向來耿直,堅持不幫孩子篩選學校,順其自然地按照學區劃分就讀,其理由在於身為父母根本不可能一路為孩子挑選所謂適合的學校,這樣人為選擇的機制,往往流於父母的個人主觀臆測,再則為了選擇學校而得遷戶籍,本身就是一種不守法的偷機取巧行為。

  另外,她的先生認為一般的國小,正是整體社會的縮影,父母社經地位與職業混雜,孩子成長、教養態度也不一致,更能幫助孩子提早適應與融入社會。相較於此,森林小學只是把擁有相同教育理念的家長匯集在一起,他們的思維與態地自然趨於一統性,這是無法給予孩子真實世界的樣貌。

  就我個人而言,對於石牌與大屯國小都沒有特別的喜好與厭惡,只是純粹從我的社會科學觀察,提供另一個思考的面向。

  首先,針對學校選擇的問題,我個人以為台灣目前的教育體制,並沒有做到真正多元開放,政府僅能提供制式的小學基礎教育,卻缺乏在制式之外也能給其他對教育有不同想法與期待的家長,各種可以選擇的教育方式,例如在德國,制式的教育體系之外,還有森林小學、全人教育、華德福系統…等等,當地甚至在所謂的一個學區之內,家長也有兩種以上的選擇機會,於是,就能兼顧交通鄰近便利,以及適才適性的教育方法。

  所以,我個人認為今天友人若要將孩子送到大屯國小唸書,並不意味家長變更戶籍遷學區,就是一種人為的偷跑與作弊,或者等同於常見的明星學校寄讀的取巧,因為這是為了彌補政府在小學基礎教育缺乏多元管道與選擇的情況下,父母所必然採取的自力救濟。

  假設政府能在石牌學區之內,提供制式教育以外的森林小學,或者像人本教育的系統與蒙特梭利,充分照應每一種教育的期望與需求,我想,沒有任何父母願意子女通車上學,或者大費周章地變更戶籍搬學區,就近上學並且有鄰居小朋友作為同學,這何嘗不是其樂融融的童年?

  只是,在教育多元化的理想實踐之前,難為的正是父母們,如果對於制式教育有意見,且更嚮往更自然人本的教學時,選擇跨區就讀,根本與守法與否是兩碼子事!

  於我觀點看來,如果我更欣賞也願意配合森林小學的教學計畫,讓孩子變更戶籍跨區就讀,根本無損我向來守法的原則,因為這是變通,更是一種勢不可為的突破。

  第二點關於學區內制式的學校,是否就能代表一個台灣大環境的縮影,關於這一點我有諸多質疑。

  若根據人口統計變項的數字來看,光是北投區與士林區就有不同,因此,石牌國小或者天母國小更能反映台灣社會的真實結構,就只能有相對的意義。

  殊不知台灣失控的土地政策,以及房地產炒作問題嚴重,不僅是城鄉、南北差距的問題,就連台北市整體住宅區域或行政區域的劃分,都顯示了某種社經、財力的不同結構,天母國小相較於萬華國小,自然會有人口統計變項的變異。於是,當父母決定了自己所居住的位置,同樣地已經在幫孩子做了學校的選擇,以及形塑了一種看似真實的社會與世界。

  所以,就我個人觀察分析,石牌國小並不能比大屯國小,更能反映出社會的真實結構與組成,若以要讓孩子更貼近台灣的真實面貌為理由,而捨棄大屯國小,這就犯了一種似是而非的謬誤。

  我舉一個最近的選舉分析民調為例,如果友人的先生所言,石牌國小能夠貼近台灣社會的真實樣貌,那麼我們民意調查抽樣,乾脆就直接以石牌國小來做隨機抽樣好了,何必煞費周章地用各種人口統計變項,在全台灣的範圍之內做抽樣呢?

  經過一夜的自我表述與個人觀察分析之後,我病不清楚友人是否真能理解我的論點,但夜裡坐在電腦桌前,不禁莞爾一笑。

  或許,過去所學的各種傳播理論與研究方法,不能生吞活剝地運用在日常家庭的生活裡,但是,我卻可以運用過去所受的專業訓練,去解讀週遭所有的現象與觀點說詞,尤其針對一些乍聽似乎頗有道理的謬誤與偏見,以社會科學的方式進解析,不僅能幫助自己進行更深入的思考,也可以避免自己掉入人云亦云的陷阱裡。

  學,有;所用,就更見工夫與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