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10 20:25:33品瑜

是球員就不能當裁判



陳昇說他堅持三不一沒有,其中一項就是不當評審,為此他還消遣最近在歌唱比賽當評審頗為吃香的小胖袁惟仁,就是因為過氣了才會去當評審。

陳昇為什麼不當評審呢?

  因為他現在是球員,還要下場比賽,怎麼能球員兼裁判呢?

  各司其職,我想這事目前大環境最欠缺的一種職業操守吧!大家總是把自己腳下踩的那一方空間做為踏板,踏著這裡卻看著遠方,誰還能清楚自己的所在位置呢?

  況且,打球與裁判,本來就是兩樣的精力與能量,冷熱之間,混食總是要拉肚子的,而思維就是這般,因為混亂的角色錯位,腦袋就是要一“瀉”千里的耗盡,難怪犯空也是現代社會的另一種現象。

  有時聽聽陳昇看似玩笑的言論,其實是有很深的警惕作用,許多細節上的毀泛,反而成為罪惡的淵藪。於我,又是一場自我觀看的驚心動魄。

  我是否經常不自覺地「不在位」卻「謀其政」呢?

  好細微的生命功課啊!這一接招,又是提著覺知的分秒小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J3Rn6nnG48&feature=related

上一篇:我也想懂陳昇

下一篇:原來的我

野生綿羊 2008-02-11 13:06:24

剛剛看完陳昇的訪問,謝謝分享,我在太平洋的另一岸也受到了感動,似乎心中某些僵化的音樂也開始蠢動起來。京都子,陳昇也說每天一&quot啦&quot是很重要的喔,多&quot啦&quot多健康。

版主回應
是囉!
我分秒都啦
2008-02-11 13:59:46
liliana 2008-02-11 00:32:18

謝謝妳的分享.我剛住進這個國家時是帶著框框來的.經過10多年的磨練後,被這個沒有匡匡的國情文化給澈底的撥了一層皮.能看到這樣的訪問影片真的感動到了極點.
只是在制式的社會裡這樣的理念的人變成了很特別.而在沒有框架的社會裡這樣的個性的人卻成了見怪不怪的普通人.
我終於更了解這幾年跟先生之間的隔閡.雖然同樣都是台灣人講同樣的話,但是,生活的背景文化與思考模式差太多.所以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在融合雙方不同想法的情緒轉移中努力又努力.
就像他提到的外省婆v.s土台客一樣......
有一些點到為止的語意表達,是需要對這一種語言的情感歷史共存才能有&quot會心一笑&quot的默許.
原來我們之間存在的&quot距離&quot就在這裡.....

版主回應
哈!你聽到我的共鳴處囉!
好玩吧!
戲謔之中,更見自己的可笑!
2008-02-11 06: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