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4 15:20:40京都子

德國老婆婆的就近醫療理論

德國老婆婆的就近醫療理論

復活節回德國度假,跟婆婆聊起名醫的話題,似乎台灣的地方醫療體系成效不彰,大多數人寧可捨近求遠地探訪名醫,尤有甚者,還以重複就診浪費醫療資源,或以逛醫院為樂。

  婆婆表示,她的各科醫生都是本村落的醫療體系網,雖然開五分種車程可以到鄰近的小鎮,或者二十分鐘也能到知名的教學醫院,但她爽然微笑地對我說:「少開車、多走路,我這老婆婆還想為我的子孫保留一個乾淨的地球呢!」

  她不相信所謂的名醫,或者非得教學醫院級的醫療,因為個人必須為自己的病痛付出大半的責任,而醫師只能幫忙一半,再則環境汙染往往是疾病的元兇,所以捨近求遠訪名醫造成環境污染,反而是本末倒置的治療行為。

  每次回德國婆婆家度假,兩個月地與她貼近生活觀察,總能夠見識到七十七歲老婆婆終生實踐環保的擇善固執,這也讓環保意識缺乏、意願低落、行動力緩慢的我自慚形穢。

  她耕種時蔬果菜,倒也自給自足,兩星期才上超級市場計畫性採買;垃圾量減到最低,廚餘作為堆肥、垃圾充份分類,而她很少購買東西,自然包裝的紙盒、塑膠袋幾乎很少有;洗菜水儲存澆花、屋頂水管集水到果園的儲水桶、洗衣水外接作為沖廁所之用;夏日在太陽射來之前,關閉家中所有窗戶,拉上窗簾,讓冷空氣在室內循環,然後太陽下山後,迅速打開家中窗戶對流,即便是外艷陽高照破四十度,家中依然維持二十幾度,不需電風扇,更遑論冷氣機;廚房經常儲存食物用的冰箱,只用小家電的規格,這樣才會省電節能…。

  婆婆家就是我最好的環保之旅,她的真知與實行在這十年深深影響了我,也讓我深切體會環保不只是所謂國家之間的角力與協議,或者恐懼訴求的地球毀滅,環保可以從生活的每一刻做起,只要多一點省思、少一些推拖、多一點行動,我們就能從生活型態的改變,真正為地球環保盡一些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