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4 11:29:50京都子

金錢交換之外



前幾天在親子網站上,貼了《寬心園不只是去用餐》這篇文章,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ovekyoto/3/1281066701/20070312173133/
有一則留言提到,自己付出金錢當然就能得到這樣的服務品質,服務生也是因為金錢報酬才會做這些工作,為何要感恩呢?

  這是很有趣的思維,金錢至上、銀貨兩訖,似乎是商業化之後的台灣,最簡化的生活與處事態度。

  我在留言回覆之中,請這位朋友思考兩個問題,因為論述的重點並不在於非之爭,而是在意見的歧義之處,還能保有那份對於真知的理解善意,一起從表象概念繼續深化,直到碰觸我們心裡最柔軟的部份。

【錢真的可以買到所有東西嗎?】

  住遊全世界,走訪三十多個國家,我總是不斷在一些真實人生裡,稀釋「有錢就是大爺」、「金錢至上」的粗糙概念。

  在寬心園蔬食餐廳裡用餐,我的確付出了量化的金額,用市場交換來計算,這的確也包含了服務人員的薪資,只是在數字之外,是否有一種價值存在?我懷疑光是自己所付出的那金錢,真的可以買到服務人員的一份用心專注與體貼入微?

  從個體經濟學來看,供給與需求市場必須要時刻微調呼應,否則常常會發生供過於求、有需求卻無供給的供需失衡狀況。

  舉幾個例子來看,先生的同事在大陸內地建廠,雖然他們出得起一個人每月台幣十五萬元的食宿費,但當地實在窮鄉僻壤,根本沒人可以提供歐洲人最基本的生活所需。

  當我在杭州旅遊時,我可以一日付出三千五的飯店住宿費,但是,所得到的服務品質卻非常粗糙,門被來來回回敲了五、六遍,關於孩子加床的費用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說法,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就被人追著要簽下清單,感覺好像被人討債的難堪。

  請問,我們可以說有錢就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品質嗎?寬心園一客四百五十元的蔬食套餐,也許在上海很容易取得相同菜色的食物,以及用餐環境的裝潢典雅,但是人性化貼心與整潔的服務呢?我真的很懷疑,幾次在上海用餐的不好印象,總是讓我心生畏懼,甚至會偏好選擇臺灣人經營的餐館,這裡我所堅持的不是食物的美味與否,而是一種服務的用心與人員的工作態度。

  記得,我在蕭山一家臺灣人自營的餐館用餐,裡面的服務人員青一色是大陸人,而股東之一的台灣老闆也穿梭其中幫忙,有時落座已經一會兒,服務人員也沒來倒水,剛好台灣老闆見狀,趕緊賠說不是倒茶水。我想點糖醋里肌,服務人員生冷語調地說:「沒有了!」就此杵在那裡發呆,還是老闆趕緊應變,笑著鞠躬說對不起說:「不知糖醋排骨合不合意?或許你可以嘗試一下。」
  
  我想要陳述的,是一種在金錢交換所看不見的價值,那是一份服務人員的敬業,知道只要多一點用心,從顧客的角度思考,就能在食物美味之外,提供一份在家的舒適。除此,還有服務人員在專注工作之中的靜心,自心體會在薪資之外,對於工作還能有一份熱忱,也願意在分秒之中學習成長,這份正向能量同時能在可見的食物之外,與顧客進行正向的能量互動。

  寬心園的服務人員,擺張餐紙、碗筷,不過那麼簡單,為何他們得彎腰、側身,調整到桌面的視野水平,仔細地調整餐紙的水平、垂直相對位置呢?將桌椅靠回餐桌前,不過是使力,為何他們得使出眼力,拉出虛擬的座標線,在桌、椅的層疊水平與垂直線裡琢磨呢?

  為什麼服務人員得每一個細節關照呢?他們的薪資終點費裡,真的計算到這個肉眼難以覺察的部份嗎?而我們所付出的餐費裡,真的包含他們專注時的每一分數息嗎?

  而這份細微不可言說的價值,不是金錢可以衡量,卻是感恩之心可以領受。

【人我之間的相互尊重】

  我也請這位留言的朋友試著易地而處,如果他是這位服務人員,面對的客戶是揚著下巴,在心底財大氣粗,自鼻孔噴氣著說:「你會這麼幫我服務,還不是因為老子就是有幾個錢,我賞你口飯吃,你還得感謝我哩!」試問,那種感覺是什麼?

  社會自工業革命之後,百工圖日益細分,我們不僅扮演了社會的一顆小小螺絲釘,也可能在精密的社會機器之中,與生活所需的生產、供應過程,斷絕了關係。於是,我們輕忽了一頓飯背後的百工辛勞,因為不理解與覺察,於是,我們只是看見自己究竟付出了多少金錢,也漸漸遺忘了感恩與尊重。

  有時觀賞《料理東西軍》的節目,看見供應各種食材的達人們,那份一生懸命的專著,我只是告訴我自己,這是金錢所不可求,卻是感恩讚歎可理解呀!種蘿蔔、養雞隻似乎人人可做,但是多了一份真心,那人與物之間會是心有所感的。

  你知道為什麼手工食品的美味,更勝於機器製品嗎?就是多了一份人味的用心,我在烏布學烹飪時,老師就告訴我我們的那雙手,可以正向能量傳遞到食物上,讓吃食的人真正感受那份愛與溫暖。

  你知道為什麼手工刺繡的美感,更勝於電子刺繡嗎?正是一針一線的來回穿梭裡,將手藝人的專著心思與明想都織錦在裡面,那是份人生意境的的延展,立體、生動。

  我相信,只要一份工作是我們樂在其中,我們必定也傾注無可言說的心神在其中,一份靜心、冥想與自我對話,這是超越金錢利益之外的所得與付出。於是,我們也希望領受者,能有一份相對的尊重與理解。

  量化之外,虛空無限。那份至樂,任人自取,但卻需要一份感恩、體念的心。

  金錢交換之外,我們願意真的抬起頭張望那份人我之間的心靈互動,並在心中合十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