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8 05:11:30京都子

安住第六意識的永夜



對於這樣的一本小書,我們在讀的時候,不要想,也不要哭,就讓自己無感覺的讀下去,最後一定會被書裡散發出來的寒意所包圍,靈魂也會被深深感動,原來人性的黑暗與殘酷,可以一至於斯。但也只有在這種人不如蟲豸的極限環境,或許我們才可以去重新定義生命。
—「南方朔導讀—人性的永夜」.《夜》埃利.維瑟爾(Elie Wiesel)著

中時藝文村有《夜》的新書推薦,作者為198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埃利.維瑟爾(Elie Wiesel),敘述身為猶太人的他,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受到人如蟻獸般的死亡凌虐。http://forums.chinatimes.com/art/night/default.htm

我閱讀南方朔的導讀之後,真正嘗試「不要想,也不要哭,就讓自己無感覺的讀下去」,我知道自己正在進行一項唯識的修煉。

「唯識學」提到人的作意與惡業所在,就是將第六意識連結到第七我執識(末那識)。

  當我眼睛閱讀到《夜》書摘裡的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文字後,我的第六意識迅速如實解讀:屠殺。

  如果我的第七我執識迅速連結,所有訊息就會被個人僵化的自我概念所框架:這太慘忍了、好恐怖喔、怎麼可能發生這種事、德國人一定是瘋了、這絕對不會發生在現在、我一定不會這麼無知殘暴…,然後視一連串情緒表淺的反應:震驚、恐懼、悲傷、哭泣…,然後,訊息像看小說般地解讀完畢。於是,這些曾蒙受滅種災難的肉身菩薩,甚至殺人魔王希特勒這位逆緣菩薩,為我們所示現的開悟因緣,就此蒸發。

  若能,讓自己安住在第六意識,如同南方朔的導引,僅僅是如實地閱讀書中所有的訊息,卻不以個人概念染污、遮蔽,或者以情緒作為掩護,我們或許能真正有機會去恆審思量人性的黑暗與幽微,甚至自我質疑每一個起心動念的細微處,是否也如希特勒一樣的殘暴、嗜血?我們或許能真正在存在的荒謬之中,尋找大悲心起的可能。

  唯有安忍痛苦,就像是跌落萬丈深淵的黑暗無邊,讓自己停留在第六意識,深心地自我懷疑,以及檢視己身的造作,我們才能真正在看似絕望的悲慟之中,升起一份與眾生生命連結的大慈悲心,而絕處逢生的求生、向陽意志,才能由此而起。

  不忍,因為眾生如己,我們豈會往自己的身上割剮呢?!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正是看清人性的幽微,才能在每一個念頭提起的當下,就以人我無二的大悲心去深心、清淨;在細微想思處,無畏地自我質疑,就能讓清明覺知指引溫柔的可能。

  無感的閱讀,其實是一種真如本性的修煉功夫。不易,是因為它違反了人類逃避痛苦的反射作用,也暫止慣性心理遊戲的小伎倆。

  我讓靈魂安住在第六意識的永夜,希冀在至痛之後的渴望光明,那光明是慈悲的無量光,虛空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