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06 09:45:35京都子

沿路回家



人間還有更值得你追求的事情,就是懷著神的祝福,沿著路回家去。
—葛瑞.雷納《告別娑婆》p.24

修行之路,是否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雲霧縹緲間的虛幻與不可觸及?

  回歸原鄉,是否高山堅踞路迢迢,此行千里無可還的茫然與不知所措?

  世間人每思及靈修或者修行,總把眼光如拋物線般投向失焦的遠處,總以為非得有一個具體、量化與可評估的目標在前,甚至可以羅列方法、步驟與流程,才能保證上路之後的永保安康。

  修行,真有一個具象的目標可循嗎?
  靈修,真有一部標準流程的作業程序嗎?

  我猜,多數人終其一生面對修行與靈修的課題,大概都耗費在這兩個問題的反覆辯證吧!或許,至死之前,還是鬼打牆似地困頓在這自設的僵局之中,未能真正邁出第一步。

  從來,我是如此看待修行的,至少在有限的知見上,自己是花了無數的工夫,去想思所有的可能與不可能。

  這好比佛陀做了一個比喻,當一個人被毒箭射傷,並不立即拔出毒箭、處理傷口,卻反而開始呼天搶地或自問自答:「為什麼是我?」、「這箭是誰射的?」、「這箭是什麼材質?」、「這毒物的成分為何?」…等這個人喃喃完所有的問題,他的命也真的玩完了!

  佛陀所揭示的是一種上路的工夫,只要開始上路了,解法已經打開。

  但我的頭腦還是非常頑固空轉,制約著毫無行動力的步伐。

  終於,讀到這句「沿著路回家去!」我有一種瞭然的會心。

  回家,似乎是人人會做,不假思索的一種慣性。走路,哪管得拐轉幾個巷道,顛簸幾起不平,閉著眼睛都能走回家裡;開車,不管幾個施工阻隔,蜘蛛陣裡蛇行,總也能如歌乘風,在幾首不成調的歌曲哼唱中,開回家裡的車庫。

  回家,從來是輕鬆如意,不假思索地上路。

  延路回家,因為心底有一種呼喚,一種最精微的導航系統,引領著我們輕鬆上路回家去。

  原來如此,修行或靈修就是延路回家。

  那麼,現在就走吧!哼唱幾首歌、吹吹向晚的風,家就在不遠處的燈火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