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0 23:49:37京都子

水濂洞外的天空—屋簷之美



  公寓六樓自我從德國歸來不久,隨即展開轟隆整修的大工程,鎮日在穿耳噪音與驚憾震動之中,憋忍數日,我還是決定收拾細軟,進行歐巴桑的逃家計劃。

  拿本書、一枝筆、一只水壺,大雨滂沱迷濛中趨車行至北投,就在溫泉博物館暫時落腳,只求一方的身心安頓。

  我站在二樓展區榻榻米大廳的長廊,望著屋外時而陰雨霏霏、時而雨針斜飛的灰濛景致,心裡本以為那眼睛裡的一切,早已足夠安撫落荒而逃的慌亂,沒想到傳進耳裡的是另一番聲音的悠遠意境,點滴心裡濕濡的柔情一片…

  長廊外的屋簷,灰黑成波紋排列,那雨滴滑落自然落在等距相間的紋谷,傾瀉一縷的涓絲曝流,微視,自有輕飄秀逸之姿,讓觀看者不自覺地想撥惹如髮,想像成自己的千嬌百媚;若鉅觀,則聚成黃果瀑布的壯闊,水濂洞天裡佔地為王的一方舒適,雨濂裡猴潑自己的野性。微視、鉅觀,全憑觀看著的聚焦與視野,以及魔幻想像的無邊。

  那雨聲滴落自有一番層次,不若城市現代建築裡的枯燥單音,大雨一來「唰」的一聲,嘲弄的是都市叢林裡的囚徒悲歌。那素樸屋瓦上流瀉下來的有如首席小提琴的哀婉泣訴,扣人心弦地撥弄著那本是不相干的思緒,襯著屋簷外的整片灰敗,漫天蓋地錯落的雨聲,有如交響樂團裡的共感和鳴,悶悶的,也算是一種陪伴的義氣。屋簷裡外,雨聲極富層次地推延著,一如交響樂的鳴奏。

  曾經閱讀日本昭和時期作家永井荷風、谷崎潤一郎描繪和風建築之美,不僅是眼界的涵藏、兼蓄,還少不得那份聲音的空靈、幽遠,尤其輾轉滑落過空間無數的暗渠,點落在形質各異的建材、植物上,訴說著就是屋裡人情委婉的曲折。

  從不知屋瓦除了實用性質之外,原來還有空間、時間推展的美學、樂音考量。佇立在長廊許久,看著雨絲自屋瓦滑落,有的滴在一樓庭院的闊葉片上,傳振著點鼓的旋律,有些則是滲入土裡的細微悶響,彷彿法國號的轟隆,還有些竄進四週細窄溝渠裡,傳出如豎琴的輕妙。

  我只能暫時閉目,感受這一切豐富層次的雨聲,訴說著那百年的人世已非。

  屋瓦之美,已非眼見可及的形式,而是感官之外的心靈與想像推展。屋簷之外,絕非與己無關的漠然,反倒是超拔至無我的虛空無邊。

  提醒自己,行經古建築的屋簷下,聽聽那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