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13 10:10:40京都子
孩子也需要獨處
「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則有些寂寞,寂寞中卻有一份充實。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祕力量對話。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
—周國平.人生哲思錄 (p.29)
Rebecca約莫十個月大到一歲半時,敏感、容易哭鬧,從德國回台灣探親時,幾乎可以看見眾親友們輪流抱著哄弄的熱鬧景致,一會兒遞糖果,一下子是填充娃娃,搞得她更浮躁、不安。她的哭聲彷彿對眾人黔驢技窮的訕笑,把每一種大人的最新哄騙方式,打入冷宮,繼續考驗著所有人的機智。
外子見著非常驚訝,自眾人的肩膀上方一把接過Rebecca,把她安置在娃娃椅上,推到一個安靜的角落,開始為她唸大本的彩色布書,唸畢,把布書交到她只會緊握的手中,然後外子自己拿出一本書在旁安靜地看著。
Rebecca的淚水還掛在臉頰上,眼睛咕魯咕魯地轉呀轉,向四處探望,大概還搞不清楚自己該做些什麼?或者以何種情緒回應週遭?她望著進入書中世界的外子許久,些許感受到一種凝凍、靜止的氛圍,突然若有所思地皺了眉頭一下,竟也開始讀起自己手中的布書。
父女倆的默聲持續很久,彷彿是定格的一個畫面,但流動的卻是一份細微不可覺察的素馨…
文化、教養背景的差異,常常讓我與外子在孩子教育上,有相當大的歧見。他看我沒事就愛突如其來地逗弄一下孩子,多半是裝可愛的狀聲辭,或者拿一大堆玩具來輪流勾引她,「Barbara, 你可不可以讓孩子安靜一下,她也有自己的世界,她有時也需要一個人安靜獨處。」外子溫文卻沉重地說著,一如他德國人的嚴謹自持。
當時我真的非常有意見,愛孩子不就是多陪陪她嗎?圍繞在她的身邊,給她許多的訊息刺激、多樣的學習機會,讓她感受被愛,以及開發潛能的機會。這是所有教養書上寫的,就連懷孕階段,我都開始謹遵書中的胎教方法,當然這是「贏在起跑點」的強迫症思維,可是當時竟然被婆婆善意勸解,「Barbara, 你能不能讓胎兒有自己的安靜,或許她最需要的是睡眠呢!」
在德國我讀的一些台灣、美國最新胎教、教養書,似乎跟德國無為而治的教養,有著極大的差異。
外子認為,一個孩子來到世上,所謂智力、潛能與表現,並非其真正目的,最重要的是,根據他自己的獨特性向、性格特質,透過獨處、思考,找到最適合生活的方式。孩子所謂的成功,不是透過與他人評比來完成,而是自己活出那份「做自己」的味道。
當時的我,剛從台灣激烈競爭的媒體圈退下,完全不懂得他這番的形而上說詞,不過我們也沒有起爭執,外子只是靜靜地以他的行動,來撐持Rebecca一個不被干擾的獨處天空。
外子會為孩子讀書、唸詩,然後就遞給她一些圖書,之後,他拿起自己的書本閱讀,用自己的靜默,氤氳著一份奇妙的安靜氛圍。孩子知道,在她獨處的世界之外,還有一份愛,一份守候。
有時,我在煮晚餐的火熱廚房探頭出來,沙發上的一切,彷彿是張印象派的水彩畫片,點狀的色彩裡,隱隱地感受到安靜氣氛的流動,只在眨眼的間隙,跳躍…
週末到森林裡登山,沿途我們可以好奇探索、分享笑談,但到了某個荒僻的山頭,外子拿起書本或冥想,沒有太多的交談,而孩子也在安靜之中,拿起小背包裡的迷林小書,開始融入那無邊蔓延的寧馨。
我開始感受到,天人合一不是在眾人喧囂、歡樂笑鬧之中製造,那份入定、神識是在安靜中等待,不請自來。
我們能不能還給孩子一份獨處的安靜?在補習、督促、才藝課、碎念、評比外,讓孩子去消化自己眼見的這個世界,去統整自我內在,回歸心靈的原鄉。
我們都有一個社會的我,好奇、探索、交際、互動、學習、經驗、成就,但我們同樣有一個心靈的我,站在一個全景的制高點,把社會的我安置在眼見的範圍內,隨時可以召喚它回來,一份超脫的力量,在所有世俗的勝敗、高低、智愚的比較之外,全身、瀟灑來去。
孩子也需要獨處,一種自我內在的天人合一,一份超脫世俗價值之外的超然,一記知道走回心靈原鄉的印記。
獨處。自己。天人合一。
無限。
上一篇:我的志願—德國國小學童篇
下一篇:小女孩眼裡的小世界
好個獨處方式
這個世界之所以有多元化的發展
就是因為每個人有獨立的個性與想法
激盪出更多奇妙的火花
獨立/自主/思考/
每個孩子的特質隨著成長一一浮現
對於填鴨式與權威式的教育
我想
勢必會慢慢被所有的父母所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