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達文西密碼」了沒?
「我不認為讀書可以成為時尚,並且對一切成為時尚的讀書持懷疑態度。讀書屬於個人的精神生活,必定是非常個人化的。可以成為時尚的不是讀書,而是買書和談書,譬如說,在媒體的影響下,某一時期有某一本書特別暢銷,談論它顯得特別時髦,差不上嘴顯得特落伍」—周國平.碎句與短章
最近,常聽人問起:「你看達文西密碼這本書了沒?」我笑笑,搖搖頭表示不解。
沒看!是因為手上要看的書夠多了,一年半載可能排不上這本書,再加上自己的生命情境還沒走到此,沒有迫切的所需與閒適,可以用來閱讀這本書。
「拜託!現在這是本暢銷書耶,你沒讀?真的太落伍了!連電影都破票房紀錄了,有什麼書可以比這本書更重要呢?」朋友繼續質問著。
我繼續搖頭,苦笑了。我的閱讀從來就是趕不上潮流的,因為自己的閱讀習慣從來都是回到過去的追本溯源,難得讀一本二十年前的小說著作,發現書中透漏著時、空的趣味,以及主人公的思想原始脈絡,我就非得向上溯源地一一找出來閱讀,結果,閱讀越回去,史料典籍成為不可避免的駐足、輕歇。
前陣子閱讀三島由紀夫的豐饒之海四部曲,索性把唐三藏帶回整理的經典—成唯識論,以及相關的注疏,通通一網打盡地細讀,一頭掉進為識學的領域裡,目前一時半載看不出有浮出水面的跡象。
我的書桌上,永遠堆滿二、三十本泛黃的書頁,而每一本書裡,又有九重天的境界,可歎,每次我都得像深潛在海底的蛙人,靜謐得只聽見自己的氧氣風動,如此而已。氧氣筒似乎毫無匱竭,最後都變成自體的氧氣交換,越深,極沉,那心跳變得緩、沉,而需氧量也是微細地需要著。
在閱讀裡,軀體的物理所需,似乎變得沉緩了。
我是安適在這樣的孤獨裡,與己同在地閱讀著。
閱讀。永恆。物語。
上一篇:【上海】給自己獨處的理由
下一篇:天聲.人語.風翻頁
不知道你有沒有一種感覺?
我們讀書好像在結蜘蛛網
很慢 很沉 尤其在某些結點停頓了好久
終於 有一天懵然回頭
老天 竟結成一張知識的網
在面對許多議題時
我們能知識網絡奔通 串聯 賓果
反正以前那些隱隱的閱讀
突然都像答對問題時的閃燈
通通發亮了
我記得在回答網友關於藏傳佛教的時候
有許多人詢問我為何能信手捻來 旁徵博引
有的還是國中時念的遠古知識
我自己想想
沒有別的答案
因為閱讀就是個橋接
彼岸遙渺
但要能無所為而為的閱讀
就會像在河上逐步架橋
有天 就通了
現代的教科書 頂多是唯一的那條工程粗糙的水泥橋
大夥擠在上面塞 反正終南捷徑 越快越好
而閱讀 就是自己築那饒富個人趣味的小橋
甚至逐步丟大石頭成為跳石小徑 都是興味盎然
只是我們願意嗎?孩子願意嗎?
大家願意用各種可能的方法
達到彼岸嗎?
有天和女友閒話家常。談到我們班學生這次基測成績的表現。
我忽然有種體會,關於學習的一些體會。班上有二個女生功課在伯仲之間,一位喜歡閱讀,另一位只讀教科書。前者,母親常焦慮她花在課外閱讀的時間太多了。常認為如果她不要花這麼多時間在課外閱讀上,成績應該會更好。
我在心裡搖頭苦笑。心想,剛好相反,要是她不是天生這麼熱愛閱讀的話,恐怕成績會更不理想。
我的想法是學習需要更多的知識脈絡與思索、體會,而這些都不是「工具式」的教科書可以給我們的。
另一位只讀教科書的孩子,我一直鼓勵她多讀點課外書,但是我卻也明白,她的動機不是因為愛好,而是希望讓自己的成績更好。實在很困難。我發現我似乎處在一種兩難境地裡。
閱讀不能這麼功利的。雖然它確實到頭來可以附帶出一些額外的效果。但它絕不是我們想閱讀的目的或動機。
想想自己從小,就是嗜讀如命的人。沒有理由。但如今回顧起來,卻發現正是在大量閱讀課外書的過程,反而幫助了課程內的學習。但這是後來我才知道明曉的。
這幾個星期擔任一位學生的公民家教。我發現我似乎是去說故事的。雖然目的是幫助她提昇第二次基測的公民成績,但我發現她更大的問題是類似的問題,她從未喜愛看課外讀物。所以在社會學科上,欠缺一種流動的理解能力。我只得在有限的時間,儘量說故事給她聽。比如說為什麼政治學者根據人性的弱點建構出分權制衡的觀念...
對耶..我最近也一直被朋友逼問看了”達文西密碼了沒”,朋友們都說超好看的,我怎麼能錯過這樣的好書,連我老公也深深的不解,我老公利用三個晚上的時間啃完它,然後介紹給眾多朋友,眾多朋友都看了,就我沒看...老公,他會不斷提醒我要看這本書.
唉,我不喜歡這麼厚厚的一本書,單看重量就覺得看不下去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