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8 19:26:18京都子
《蘇荷美學教育》_在色、形複製中我們還缺乏質的追求
蘇荷美術館提供馬車夫爸爸媽媽的免費美學課程裡,不僅有藝術鑑賞的引薦,還有更多對空間現狀、社會價值與個人知見的省思。
林千鈴館長提到,色彩、形狀與質材是美術的三大要素,而台灣的美學教育都太注重主觀眼見的色彩與形狀,卻忽略了與身體數千萬個觸覺細胞相關的質材,於是,台灣所謂的精品流行,頂多只能停留在仿冒名牌正品,從表象的色彩與形狀,還自訂等級地列出AA或A貨的向量評估,但是對於基本的材質卻有著極膚淺的認知,完全無法掌握材質的屬性,來烘托或延伸真正設計感的精神;至於整體空間規劃,依然無法融入本土風土民情的獨特,老是援用移植外來大師的設計,每每有出人意表卻又格格不入的突兀主張,於是每個建案通通以外國景觀與地標來命名:輕井澤、雪梨、巴里島…,好像還沒人敢用宜蘭冬山河或台南府城作為名稱。
自我反省,所謂美術學習欣賞,從來就沒有被引導要去注重所謂的材質特性,反正學校的美術教育就是發下一張紙,趕緊以鉛筆勾勒出所有卡通化的趣味制式圖形,然後把一整盒36或48色的彩色筆,像炸開的煙花般,平均分配在所有勾邊內外的空白,熱熱鬧鬧地在畫紙上喧囂歡騰,必定能像我一樣,從國小到國中獲得數十張的美術獎狀與獎盃,然後父母可以驕其親友的宣告我是個天才小畫家。
有誰來告訴我,創作的材質可以很多元,媒材可以異中求同與同中求異,在進行媒材改造與統調合諧相融?沒有!直到我36歲,身為兩個女兒的母親之後,我才第一次聽說有材質這件事,那種感覺就好像活到一大把年紀後,別人才告訴我一個自己被自己蒙蔽的事實,那就是我的表皮肌膚上,其實早已張開數千萬的觸覺大眼睛,只是我的內在意識不知、無法、不願與之銜接與接收罷了!
當我們驚覺美學產業的量能與經濟產值,而亟需振作飛快趕上時,形狀與色彩的百變組合的確令人炫目,也極其容易複製與仿古創新,但材質這個需要透過不可見的觸覺感官,是否更是我們能夠突破與迎頭追上的施力點,當我們願意深化美學的知覺,從生活的膚觸當中去探索,其實,我們的美學經驗才真正上路!
看了您轉述的內容 身(深)有同感
可是 蘇荷 自己,不就是叫soho 而且是紐約回來的學歷,就連教學 討論材質的內容 是1930年代包浩斯的觀念-----也是引進國外的東西啊 相反的 屬於華人傳統的美學觀--有提過嗎???
蘇荷自己 跟那些外國地名的稱號 有何不同呢????
我很贊同林館長的用心,但是她的學歷與教學背景不該是原罪吧!
就像亞洲文明近代史的發展,也有許多西洋文化的洗禮,那不過是階段性,何必一味地偏執呢?換個角度去思維,再回頭看本土文化的底蘊,那是不一樣的迴身與制高點。
所謂華人傳統的美學,難道沒有胡滿蒙回藏苗傜的貢獻嗎?或更加遠溯,印度的佛教美學,也在某種程度上注入不同的面貌呀!所以,這是人類的集體智慧,不是獨集於一個民族所有呀!
無界,那是人類文化發展的無限動能所在。
對於近身的文化,不抱殘也不守缺,我們只是追求更寬闊的圓滿!
況且現在都是地球村了,人類的文明是應該相互學習的啦!
我很感謝林館長的善意,也更期待更多善意與開闊的思維,而不僅僅是依著個人的文化框架來批評。這個世界裡光說不練或淨挑著他人小瑕疵的聲音太多了,所以期待更多的善意是必要的。這是我對自己的反省,就在批評他人不足前,用心體會對方的善意,以及思維自己還有無可能貢獻的部份。
願我們都能發現那人的善,以此成就自己與更多人的好。
自勉!
你的意見正好可以讓我拿來成為反觀自照的鏡子,感念! 2009-02-03 08: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