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9 16:00:00路痕

你不來與我同居/伊蕾的新閨怨



名畫家Hank.畫作

 

你不來與我同居

                  ──我讀伊蕾的新閨怨

 

閨怨在中國自古即是情詩的重要主題,從詩經的詩歌「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國風,邶風)以降,至唐代,以閨怨爲題材的思征夫、怨商人兩大內容;一直到宋詞李清照超越封建社會一般女子的寬闊思想境界和生活領域的閨怨詞作。女子思君寄託於傷春離恨的文字已是司空見慣,甚至被貶抑的臣子亦常用閨怨來諷喻自己的不得賞識在古詩中亦所在多是。

但到了男女平權的現代,女子走出閨房加入工商業社會生產行列,閨怨已不再是女人文字發聲的主要內容,如果說女人還有閨怨?恐怕其抒發的主題並不像古代的社會保守規範和父權、戰爭所造成的情感壓抑和現實困境。例如林泠的〈微悟〉:他拾來的松枝不夠燃燒 ,蒙地卡羅的夜 / 他要去了我的髮 / 的脊骨則是對於男人性情的消極抗議。

 

日前從閱讀一本中國詩選集,讀到一輯伊蕾寫的〈獨身女人的臥室〉,令人耳目一新,可說是現代閨怨詩的另一種表達和大膽詮釋方式,引起了我的討論興致。

 

伊蕾是中國詩人,承襲了北島以降的朦朧派詩風,但語言極其白話,那也是中國社會的文化現實。主要是因為文革的白話運動造成兩岸語言習慣的巨大差異性。

台灣至今的公文體系還保留著冬烘的文言詞語,一般文人不但多有古文學習經驗,也因接受西方文化衝擊,因此詩語言的多樣和多變性比中國詩人更繁複而可觀。

 

不過中國詩人白話般的語言,也在某些特質上反而跟英詩一樣對於句尾音韻和整首詩意旨的全體指向更為明確統一,比較不會因為太注重單句的雕鑿字辭和意象而造成意外的失焦。

能以散文般的陳述集合來表達了整體的詩意,何嘗不是更親切/()的普羅大眾庶民文學?對於詩文學推廣的奠基也許是件正面的事。

 

明朗和晦澀之爭,從紀弦現代派以來已經在詩社之間成為各詩社大纛上不同的明顯詩風取向,明朗的口語化到底能不能取得詩品質標章的認同?也是各有主張的難解問題。散文詩有一段時間被否定排擠到詩類之外,至今普遍被認同為詩體也是經過一番文學論戰。到底以鬆散的口語分行陳述的句子來寫,能不能算是詩呢?我想伊蕾的這輯〈獨身女人的臥室〉可謂提供了很好的說明。

 

〈獨身女人的臥室〉一共由十四首不同詩題的詩作組合而成。這十四首詩題不外乎環繞一個單身女子的生活和感觸而進行書寫。分別是:鏡子的魔術、土耳其浴室、窗帘的秘密、自畫像、小小聚會、一封請柬、星期日獨唱、哲學討論、暴雨之夜、象微之夢、生日蠟燭、女士香菸、想以及絶望的希望。除了環繞女人單身苦悶的主題之外,十四首詩的最後一句皆以「你不來與我同居」做結,既獨立為詩之尾句又相連成組詩之共同骨幹,同居一詞既大膽開放卻又是獨身女子內心深處最真的渴盼,如此真實的吶喊,令人不得不注目。

 

由於全部組詩過於冗長,我只能大略談之,並摘錄幾首與讀友們共賞:

 

第一首【鏡子的魔術】說的是獨居女人天天面對鏡子的自言自語和遐想:

沒有幸福的痕跡/她自言自語,沒有聲音/她肌肉健美,沒有熱氣說出了美好肉體如行屍走肉的無奈。

 

第二首【土耳其浴室】以自己充滿藝術氣息,豪華浪漫的浴室設備,卻無人一起享用…「每一塊肌肉都充滿激情」、「玻璃瓶裡迎春花枯萎了/地上亂開著暗淡的金黃都說出了內心的渴望。

 

第三首【窗帘的秘密】「白天我總是拉著窗帘/以便想像陽光下的罪惡很誠實的說出了不願被光明監看而受約束,想要「心裡空前自由」,然後幽靈一樣的靈感紛紛出籠/我結交他們達到快感高潮/新生兒立即出世…只能用幻想自我安慰與陶醉,只能拉上窗帘聽一段交響曲讓愛情就充滿各個角落

 

第四首【自畫像】裡說自己只把眉毛畫出,眉毛真偉大充滿了哲學/既不認為是,也不認為非/既不光榮,也不可恥/既不貞潔,也不淫穢。並把自畫像視為每日朝見這唯一偶像。

 

伊蕾在第五首【小小聚會】裡說:

 

獨身女人的時間像一塊豬排

你卻不來分食

我在偷偷念一個咒語──

讓我的高跟鞋跳掉鞋跟

噢!這個世界已不是我的

我好像出生了一個世紀

面容腐朽,腳上也長了皺紋

獨身女人沒有好名聲

只是因為她不再年輕

你不來與我同居

 

把女人的青春說成一塊豬排,把漫長的等待說成出生了一個世紀,把蹉跎用腐朽來形容,沒有好名聲歸咎於單身,頗為淺白但又獨樹一格的比喻和說法。

終於在第六首看到了男主角現身:

 

六、【一封請柬】

 

一封請柬使我如釋重負

坐在藤椅上我若有所失

曾為了他那篇論文我同意約會

我們是知音、知音、只是知音

為什麼他不問我點兒什麼

每次他大談現代派、黑色幽默

可他一點也不學以致用

他才思敏捷、卓有見識

可他畢竟是孩子

他溫存多情、單純可愛

他只能是孩子

他文雅莊重、彬彬有禮

他永遠是孩子、是孩子

──我不能證明自己是女人

這一次婚禮是否具有轉折意義

人是否可以自救或者互救

你不來與我同居

 

原來戀上了一個有才學的「弟弟」,而且以一個喜帖終結了這段愛情,從這首詩裡可以看到單身女子內心的掙扎:一方面欣賞他的才學,一方面又嫌對方思想不夠成熟穩重…但這些都是藉口,真正的原因是我們是知音、知音、只是知音…

 

第七首【星期日獨唱】裡說:

 

從早飯後唱到黃昏

頭髮唱成1

眼睛唱成2

耳朵唱成3

鼻子唱成4

臉蛋唱成5

嘴巴唱成6

全身上下唱成7

 

歌聲真的是心靈的呻吟啊!

 

 

我們來看看第八、九首:

 

八、【哲學討論】

 

我朗讀唯物主義哲學──

物質第一

我不創造任何物質

這個世界誰需要我

我甚至不生孩子

不承認人類最基本的責任

在一堆破爛的稿紙旁

討論藝術討論哲學

第一,存在主義

第二,達達主義

第三,實證主義

第四,超現實主義

終於發現了人類的秘密

為活著而活著

活著有沒有意義

什麼是最高意義

我有無用之用

我的氣息無所不在

我決心進行無意義結婚

你不來與我同居

 

 

九、【暴雨之夜】

 

暴雨像男子漢給大地以鞭楚

躁動不安瞬間緩解為深刻的平靜

六種慾望摻和在一起

此刻我什麼都要什麼都不要

暴雨封鎖了所有的道路

走投無路多麼幸福

我放棄了一切苟且的計劃

生命放任自流

暴雨使生物鐘短暫停止

噢,暫停的快樂深奧無邊

請停留一下

我寧願倒地而死

你不來與我同居

 

哲學討論了半天,結論是為活著而活著,單身女子甚至願意放棄生子的權利來解決這種孤獨的苦悶,苦悶到了極致連暴雨的施虐都成了一種雄性施加的暴力,也成了女人與世隔絶的慰藉?讓自己從受虐中,短暫脫離那種煩悶。

由第十首【象徵之夢】我們看到了伊蕾用獅子指涉出所戀的男子對象。黑夜星空的無際使自己的靈魂無處安身。

 

第十一首【生日蠟燭】中說:

生命應當珍惜還是應當揮霍/應當約束還是應當放任/上帝命令:生日快樂/所有舉杯者共同大笑/迎接又臨近一年的死亡

因為是全體人的恐懼/所以全體人都不恐懼/可以青春比蠟燭還短/火焰就要熄滅

這是我一個人的痛苦/你不來與我同居

精神已瀕臨死生痛苦的邊境。只好由第十二首【女士香菸】關於墮落定義的討論來抗議這社會的規範:

是誰制定不可戒的戒律/高等人因此而更加神奇/低等人因此而成為罪犯/今夜我想無罪而犯/你不來與我同居…

什麼是無罪而犯?不管是道德規範或法律都是建基於社會的宏觀角度,如果以個人的愛慾情私來看,何罪之有?都是「無罪之犯」啊!

 

第十三首【想】說的還是自己意圖擺脫束縛的慾念,可見這段戀情是屬於「地下」的,不能見容於世的,如果真有個理想的王國可以簽證去完成,那國界也極可能已經人口氾濫了…因為這實在是情感世界共有的原罪呀!

 

最後伊蕾只好以【絶望的希望】做結束:

 

這繁華的都市如此空曠

小小的房子目標暴露

白天黑夜都有監護人

我獨往獨來,充滿恐懼

我不可能健康無損

眾多的目光如刺我鮮血淋漓

我祈禱上帝把那一半沒有眼的椰子

分給全體公民

道路已被無形的障礙封鎖

我懷著絶望的希望夜夜等你

你來了會發生世界大戰嗎

你來了黃河會決口嗎

你來了會有壞天氣嗎

你來了會影響收麥子嗎

面對所恨的一切我無能為力

我最恨的是我自己

你不來與我同居

 

這一切都是「你」害的!你留我一個人和孤單、慾望、苦悶、大眾、法律…奮戰,面對所恨的一切我無能為力,只能在絶望之中抱著最後的希望(只能用一首首的詩來吐露和宣洩)

有句話說:「愛就是原諒了再原諒,永遠不絶望。」多麼可悲又可憫又堅固的真情呀?即使你不來與我同居我也只是恨我自己,獨自去承受一切,絶不會去傷害你。

 

伊蕾說出了女人最深的閨怨,這種閨怨也是千古以來女人受迫於性別、傳統角色扮演和社會的內心吶喊,古今皆然。

我們讀這首詩,豈不為伊蕾毫不隱晦地女人傷情而動容且感同身受?

 

 

台長註〈獨身女人的臥室〉全文參見:http://women.sohu.com/2004/03/15/01/article219440128.shtml

 

  刊於海星詩刊第   17 期 

 

 

曼殊沙華 2012-06-25 00:37:57

說的也是, 有的人是可以把工作和興趣, 與自己的現實生活分開, 就像有的閃亮藝人, 就生活得很低調簡單.

說到這裡, 我想起有一天跟一位多年好友聊天, 談到她最近在猶豫是否接受一個男人的感情, 她語重心長地說: 我只是想要一個很簡單的男人, 難道有這麼難嗎?

但是, 根據我跟她二十幾年手帕交情所對她的了解, 我也語重心長地說: 要一個簡單的男人不難, 難在於簡單而又要對你的味.........

因為我知道她的擇伴條件及標準, 我知道她是個感情潔癖的人........

版主回應
女人總是在愛上了之後才去回頭審視合不合適的問題.
其實愛情跟婚姻是兩回事,愛情是不受控制的,如果受控制,那就不是愛情了.
愛情之所以會發生,那是因為那美好的感覺足以撥動心弦..所以,一旦動情再去看門當戶對或潔癖的問題,那都是把愛情放在婚姻的模型中考量.
當然最好的狀況是,在來得及的時候就去做選擇或收手,如果是那樣的愛情或婚姻,也是傷人或不自然的.
2023-01-31 11:25:47
曼殊沙華 2012-06-24 14:14:29

你的剖析好精湛哦!
可堪稱是這本書的導讀序一樣.
伊蕾的大膽文筆真的令人耳目一新
找時間好好地去拜讀一下這作品

其實 大陸有許多很棒的作家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跑過他們那裡的詩歌報
那裡文人濟濟 評詩時有時毫不留情
要心臟有點力 要願意接受批評指教

不過, 如果以心理學的立場來看
伊蕾的心裡負擔會不會過於沉重
這樣的人生 快樂嗎?
有人說: 藝術家的人生經常是一齣悲劇
而在現實的生活裡
你要當一個成功的藝術家 當一個悲劇主角 
還是當一個簡單的人 擁有一個平淡簡單的人生呢?

曾經在一個電視節目上
有一個男藝人被問及感情世界
他說:
其實, 男人喜歡簡單的女人
可是, 現在的女人心思好複雜哦!
真不知道她們在想什麼?.......

我在想,
像伊蕾這樣心思細膩複雜而又作風大膽的女人
有幾個男人可以真正懂她 欣賞她 愛她
有幾個男人敢跟她同居或者結婚呢?
這好像是一種人生的得與失

我是女人 我喜歡心思細膩的男人
但也不喜歡思緒太複雜的男人
因為我心臟不太好 而且笨笨的
我會被考倒 被搞死的.......^^""""

版主回應
哈哈哈,曼殊的說法真有趣...

我覺得男人女人不能一概而論,所謂門當戶對,龍交龍鳳交鳳...
簡單的女人不見得能欣賞心思細密的男人;心思細密的女人也不見得會喜歡簡單的幸福。簡不簡單恐怕也是一種比較級,簡單的人遇到愛情說不定會變得複雜起來...

欣賞這輯詩,當然是欣賞伊蕾的"破舊立新"和大膽開放的風格,但是談到愛又不同了,我想她也希望能簡單的去和愛人同居或結婚,就是因為無法企及,才會有這不簡單的作品,所以由簡而繁或由繁而簡都是一體的,我們應該同理心去看待,感謝她對私我的分享和創作。
您說是嗎?
2012-06-24 14:51:17
(悄悄話) 2012-06-20 17: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