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2 19:52:42路痕

試析陶文瑜詩作─水墨小品四幀

圖片來源:www.yeqiang.com/pictures/2006_02_19_archive.html


【之一】

將星光和月光
分解開
只有一個方法
──去聽雨點兒
落進水裡的聲音

【之二】

兩片竹葉
湊成一張鳥嘴
對著青青竹葉
練習吹蕭

【之三】

梅花
自蛹裡拱出
飛成繽紛的
蝴蝶

【之四】

淡墨潑出的是水
更淡的是風
水流在水中
風吹著風

──取材自四川《星星》詩刊

「水墨小品四幀」是江蘇詩人陶文瑜的作品,發表在四川《星星》詩刊一九九○年十二月號。
之所以選這題詩賞析,並非與作者熟識或有其它因由,相反地,我和作者素昧平生,只是一個衝動引發我評詩的動機:這四首小品在整個該期詩集中,宛若一清流湧現,又似萬紫千紅中的一朵小茉莉,令人愛不釋手!對於整個歌詠式大陸詩風而言,更顯得平凡中出奇,一脫既有的空乏與濫情,彌足珍貴。再者台港及海外對大陸內地的詩人及詩作評介並不多, 遂不翦學淺,試評此詩,以盡拋引之寸心爾。

概觀此題組詩有以下特點:
一、 每幀詩只四、五行,典型簡練小品,對初習現代詩之讀者,有易讀易記,賞析方便之利。
二、 四題小詩雖短,卻具有濃厚的詩質,語法統一,包羅聲色、動靜,殊為難得。
三、 作者功力深厚,造句凝練且精簡,入淺白而出乾坤,另有一番新象供探索與賞析。
四、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不唯是首清麗小品,更可從詩中去體會傳統國畫的技法及精神。

讓我們先來看第一首:開頭一句「將星光和月光分解開只有一個方法」。語法雖無奇,卻帶起了一種疑惑在讀者內心──作者提出一個匪夷所思的難題,勾起好奇心,又復給你一個指引,〈竟然有一種能將星光,和月光分解開的方法?怪哉!〉你我不得不半信半疑地跟者探究下去…「──去聽雨點兒落進水中的聲音」。乍看這個答案,還是撲朔迷離,可是,如果細細咀嚼之後,另有一番意義,空間非常寬廣。何以故?請讀者用心想──星、月、雨滴和水之間的微妙關聯:
那微小且閃爍的星光在月夜下〈尤其是明朗的月夜下〉是無法與月光分辨開的。就好似那小雨滴滴進了水中一般,和水剎那間相融溶。因此,詩人想呈遞的「答案」,事實上只是一種「類比」的感受!星光對月光正如小雨滴對一片水澤的關係,只能用「心」去分辨,用「情」去感受,如此自能引發一種詩思。
這首小詩不僅意勝,更可貴的,在其中的「音」、「色」,月夜當是靜謐的,星、月皆無語,然則這「無語」也是一種「聲音」,不然,何以常有人傾耳聽「月訴星語」?這是一種「視覺音」──用心才能聽。想得更遠些,星月其下,也許「風聲」、「蟲唧」、「蛙鳴」、「花語」也都近在咫尺呢!更何況是「雨後」〈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聲音〉、「水中」〈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再者,星、月、雨、水在在互相對比出了明暗,黑白的顏色,想想月光照映下的水珠,星光輝映下的水波,這不單是一種死的呆滯的黑白色,且是跳動著的,活的對比色。
冥思至此,一幅有聲的星月圖已躍然心上,如果您是個具慧眼的有心人,必不會反對筆者誇張的透視才是。順便一提:如果把這首小詩的「水中」,置換成「井中」,當又另有一番意趣可供細細品味了。

看過了第一首,第二首應更能心領神會:
第二首詩將前面的「意會」轉而為「形繪」。任何人都能想像「兩片竹葉湊成一張鳥嘴」的模樣,可是詩人可貴之處,在「原創性」在「敏思」。聽到鳥叫卻看不見鳥,好似竹葉都「湊」成了鳥嘴,喧嘩了起來…給人一種輕鬆與愉快的感覺。其實「竹」本身就具備「聲」的特質,只是這兩片「竹葉」卻對著「竹竿」〈簫〉學著發聲。如果這「鳥嘴」叫出的不是清脆的鳥鳴,又會是什麼呢?當然是風!只有風聲才像蕭音,才能以「學」來描述。所以,細細品味之後,又有一種「強說愁」的意趣躍然紙上。喜歡怎麼想,就怎麼想,也許您有另一種說法,也對!那就是詩的彈性空間,空間是個人的,是自由的!

「梅花自蛹裡拱出,飛成繽紛的蝴蝶」
且讓我們以國畫的角度,賞析這首詩:
畫梅,不單是全開的梅,而有含苞者、藏萼者、半綻者、凋殘者。不同程度的綻放與不同角度的觀點並有「正點」、「側寫」、「仰披」、「俯臨」之迴異,而梅瓣之吐綻過程,又如蝶之羽化過程,〈此一意喻實為神來之筆!〉先是「原蛹」、「初破」「乍現」而後「展翼」、「振翅」之後「凋飛」如蝶舞。這幅景象,又冬〈梅花〉、又春〈蝴蝶〉,雖春〈蝶舞〉、且冬〈花落〉,令人感歎稱奇!
古人將花以蝶喻或蝶以襯花者,所在多是,卻少有人想到以蝶之破蛹、展翅、飛舞、來形容花,更少有將蝶與梅並置者〈蝶的生活史與梅之冬盡春初錯開〉,概許因梅性而不屈,蝶性暖而艷舞;梅高傲、蝶爛熳所致吧?

最後來一幅潑墨作:
「淡墨潑出的是水更淡的是風水流在水中風吹著風」
一幅潑墨山水,不管是李思訓的青綠山水〈北宗派〉;或是王維的破墨南宗畫法,畫水時用很少量的墨,引大量的水,大筆潑墨刷出,藉由水之自然渲染與流勢而成的水澤最傳神!等水陰乾後,引淡墨幾筆成風。是故寫道:「淡墨潑出的是水,更淡的是風。然作者又運用其專長句法,平凡中出奇制勝;「水流在水中〈國畫中的水〉風吹著風〈國畫中的風〉」。不避重複,重複用詞卻反而突顯其特別意旨,實在高超!

讀這組小詩不由得令人連想到「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的禪境,頗具哲思。縱觀四幀小品,雖只三言兩語,言簡意駭,卻把大至星、月、澤、風、小至雨、花、蛹、蝶並蓄兼容,且又各自描繪不同的興緻、畫意,非常難得,又全組詩無一艱澀硬字,沒有任何閱讀上的障礙,卻能激發無裉寬廣的聯想,平心而論,謂之佳妙精品,實不為過,您覺得呢
(悄悄話) 2016-11-25 01:32:02
Sunniss 2012-08-03 22:59:00

有了您的解析後

讀起來,更棒,更有韻味!

版主回應
謝謝 2012-08-04 15:46:24
玲瓏 2011-08-29 21:39:31

我觉得吗?哈哈,读了您的诗评就知道好了。
读罢诗评,我今天特别注意到一点,就是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前没有想过这些,就是看了其它的诗评也许有说我没有记住。
还有您说的一点,就是港台对大陆文化的关注太少了,普通人知道的不过就是北岛、顾城这些走出体制之外的诗人,而在大陆文坛,总是把两岸三地放在一起的,对他们创作的研究与评论很多,以后介绍到港台诗人我会贴上相关资料。
还有民初的诗人,留在大陆的诗人,他们在网上繁体的资料几乎没有,就是说台湾推广的少。
我觉得您说的“容”很重要,而台湾的“容”不够。

版主回應
台灣的容夠不夠?
那可能扯上一些政治的隔閡和因素
但這道阻隔漸在消失中
2011-08-29 21: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