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跟影評的差別
之前看了「貧民百萬富翁」,感覺普通,完全可以借用三立電視台的那句廣告詞:「一段愛與勇氣的冒險故事!」算是我不鍾意的那種勵志故事。
基於我不是很愛這種勵志故事,本來也沒有特別想講,結果,這個星期又看到一個影評,大讚這部戲,說這部戲擁有一切電影所需要的……之類的,還說,如果一年只要選一部電影看,這位就會選擇這部……之類的話,我就想:嘩!講這麼大啊!現在才三月耶!是看準好萊塢景氣低迷今年片單都不怎麼樣嗎?!
我覺得這說法真的是太誇張了啦!基於我倔強的任性,要來說一下,我真的覺得:還好!
故事一開始,男主角被審問,因為,他通過了問答節目的所有問題,得到巨額獎金,主持人不相信這個來自貧民窟的小子竟然知道這些,所以就報警說他作弊。就在訊問的過程中,男主角說出人生的過程,也就是他知道這些答案的原因。
之後,從他跟哥哥流浪的歷程,可以看出這兩兄弟的個性,哥哥積極、強勢,可以毫不猶豫的投機取巧、強取豪奪,而看起來像被欺負也像被照顧的弟弟,堅定、固執、一點點滑頭;兩個人開始流浪之後,遇到了小女孩,因故分開之後,男主角一心想著要回去救她,因為拗不過他,哥哥跟他一起去了,重逢之後,卻又是另一段災難。
長大之後,再次的重逢和分開,他決定去參加這個大家都會看的節目,讓女主角看到他,雖然不確定能走到哪一步、做到什麼程度,但他希望女主角能看見。後來,依舊是哥哥拗不過他的固執,從後面推了一把,讓故事有了完美的結局。
其實,要說這個故事完整也沒錯,故事裡有童年、成長、親情、愛情、友情、壞人、逆境、克服逆境的堅持和勇氣……簡直能拍成佛教電視台的連續劇了,可以說很好萊塢,也可以說是拿掉歌舞的寶萊塢──男主角經歷了許多困境,終於有情人得以重逢。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最大的優點,就是把一個很灑狗血的故事拍得不OVER,中間當然有些笑中帶淚的情節(可惜我沒哭也沒什麼笑),因為之前看過一部關於印度紅燈區的紀錄片「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比較真實的呈現了那個地方的無奈和困局,以及濃烈的印度色彩,所以相對來說,這部電影就比較好萊塢一些,是拍給普羅的電影觀眾看的,而不講究要真實呈現社會底層的面貌;當然,劇中為了鋪陳男主角的性格和經歷,還是有很多關於社會底層的艱困、小小年紀就家破人亡去流浪,說起來是很讓人心痛的故事,不過感覺上,的確沒有那麼強烈。
這樣講起來,我的論點又有點彼此矛盾了,又要他不灑狗血,又覺得不夠強烈──反正我只是個觀眾,這就是我單純的感覺,對我而言,這部電影沒有一個足夠強烈的重點。
就像漫畫裡的棒球少年練投球,要對準牆上的一個點不停練習,故事要打動人心,好像也應該對著一個重點堆疊,然後讓結局成為整個故事的高潮,我覺得這個故事雖然有點意思,但之前一直鋪陳的卻是男主角堅持、倔強的個性(就是一個愛與堅持的故事啦!),像是要闡述「有志者事竟成」一樣,所以結局也就變得太理所當然了。
我想,我大概是不會欣賞什麼運鏡、剪輯的觀眾,我當然可以看出運鏡方式、色調、剪接……這些,會讓每個導演說故事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對我這樣一個觀眾來說,電影就是電影,也許可以從中得到收穫,也許從中只得到娛樂,不過這部電影得到了大獎、得到了許多讚賞,讓我忽然覺得,現在一切都太低迷了,還是需要這樣正面、積極的電影來激勵人心吧!
當然每個觀眾的觀點不同,可能有人很喜歡,就像奧斯卡的評選單位和影評一樣,不過我就覺得還好。
這大概,就是因為我只是個路人,而人家是念過電影的影評,兩者的差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