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6 14:59:50羊皮書裡的天使
不同的書有不同的裝訂法
紙的出現
據說紙是在西元一百年左右,由一名專門製造宮廷工具的宦官蔡倫所發明,據范曄《後漢書》卷六十八<宦者傳>記載:「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蔡倫以舊麻布、魚網或樹皮作為原料,用水浸泡,搗成漿液,放在鍋裏煮;待晾涼後,再行浸泡、腳踩,用棍棒攪拌,使其纖維變碎、變細。最後摻入輔料,製成紙漿,再用竹簾進行抄撈、晾乾後便成紙。此製紙原理予過程至今仍無太大改變。
紙的發明取代了木牘、竹簡、縑帛等書寫文字的材料,文明再度躍進到一個新的紀元;至少後代皇帝看公文,不必再像秦始皇一樣,得靠臣子一擔擔籮筐挑進來。筆、墨、硯、紙「文房四寶」至此齊備中,各種書的形式也開始登上歷史舞台,包括卷子本、折子本、冊子本等。
隋唐時代,筆觸柔軟的兔毫筆與楷書體開始行遍天下,儒家標準經典《五經正義》的編撰也於西元六六○年大功告成,科舉制度步上正軌,志在仕途的讀書人必須熟讀備考典籍。如此大量的典籍需求,在印刷術尚未誕生之前,全憑專業的「楷書手」以正確的書體一字一字的抄錄。特別是宗教經典的抄寫,更是不容擅改任何一個字。於是,唐代展開的大規模抄經工作,也促成了三藏法師玄奘的譯經事業,他所翻譯的1333卷經卷,假如要送給全國各州每州一套,至少要抄寫五十五萬卷以上。
每本翻譯出來的經書要先送到祕書省。始創於秦始皇,祕書意義原指宮中秘要之書或機密文件,往往只有天子才可以有資格看的書籍,後轉為管理天子的一切書寫物件的機關,送到祕書省的書必須在經書上標注「奉敕令」,才可以發送全國。因為書籍是不允許任意製造的。這樣珍貴的「祕書」,也難怪後來「敬字惜紙」的觀念會深植民心。
卷子本。在紙的末端黏上竹木製成的軸,以便手持舒卷。 卷子本多用於儒、道、佛家的珍貴典籍,平日珍藏於圖書館內,不輕易示人。
折子本(妙法蓮華經)。因應卷子本使用上的麻煩,折子本於八世紀末開始流行。
冊子本(金剛般若經)。帳簿式的書籍,小巧、便於攜帶,又不像卷子本那麼莊嚴神聖,適合個人學習時使用。
據說紙是在西元一百年左右,由一名專門製造宮廷工具的宦官蔡倫所發明,據范曄《後漢書》卷六十八<宦者傳>記載:「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蔡倫以舊麻布、魚網或樹皮作為原料,用水浸泡,搗成漿液,放在鍋裏煮;待晾涼後,再行浸泡、腳踩,用棍棒攪拌,使其纖維變碎、變細。最後摻入輔料,製成紙漿,再用竹簾進行抄撈、晾乾後便成紙。此製紙原理予過程至今仍無太大改變。
紙的發明取代了木牘、竹簡、縑帛等書寫文字的材料,文明再度躍進到一個新的紀元;至少後代皇帝看公文,不必再像秦始皇一樣,得靠臣子一擔擔籮筐挑進來。筆、墨、硯、紙「文房四寶」至此齊備中,各種書的形式也開始登上歷史舞台,包括卷子本、折子本、冊子本等。
隋唐時代,筆觸柔軟的兔毫筆與楷書體開始行遍天下,儒家標準經典《五經正義》的編撰也於西元六六○年大功告成,科舉制度步上正軌,志在仕途的讀書人必須熟讀備考典籍。如此大量的典籍需求,在印刷術尚未誕生之前,全憑專業的「楷書手」以正確的書體一字一字的抄錄。特別是宗教經典的抄寫,更是不容擅改任何一個字。於是,唐代展開的大規模抄經工作,也促成了三藏法師玄奘的譯經事業,他所翻譯的1333卷經卷,假如要送給全國各州每州一套,至少要抄寫五十五萬卷以上。
每本翻譯出來的經書要先送到祕書省。始創於秦始皇,祕書意義原指宮中秘要之書或機密文件,往往只有天子才可以有資格看的書籍,後轉為管理天子的一切書寫物件的機關,送到祕書省的書必須在經書上標注「奉敕令」,才可以發送全國。因為書籍是不允許任意製造的。這樣珍貴的「祕書」,也難怪後來「敬字惜紙」的觀念會深植民心。
卷子本。在紙的末端黏上竹木製成的軸,以便手持舒卷。 卷子本多用於儒、道、佛家的珍貴典籍,平日珍藏於圖書館內,不輕易示人。
折子本(妙法蓮華經)。因應卷子本使用上的麻煩,折子本於八世紀末開始流行。
冊子本(金剛般若經)。帳簿式的書籍,小巧、便於攜帶,又不像卷子本那麼莊嚴神聖,適合個人學習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