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7 07:34:36Isvara

胃痛中醫治療SOP(1)

 


【定義】

胃痛是由於胃氣阻滯,胃絡瘀阻,胃失所養,不通則痛導致的以上腹胃脘部發生疼痛為主症的一種脾胃腸病證。胃痛,又稱胃脘痛。

本病在脾胃腸病證中最為多見,人群中發病率較高,中藥治療效果頗佳。

【發展歷史】

古典醫籍中對本病的論述始見於《內經》。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謂:木鬱之發,……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痛,食飲不下。《素問·至真要大論篇》也說: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胃脘當心而痛。說明胃痛與木氣偏勝,肝胃失和有關。《素問,舉痛論篇》還闡發了寒邪入侵,引起氣血壅滯不通而作胃痛的機理。《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的心中疼,即是胃痛,此為後世辨治寒熱錯雜胃痛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後世醫家因《內經》胃脘當心而痛一語,往往將心痛與胃痛混為一談,如《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腹痛》中有九種心痛,九種心痛是蟲心痛、注心痛、風心痛、悸心痛、食心痛、飲心痛、冷心痛、熱心痛、去來心痛。這裏所說的心痛,實際上多指胃痛而言。《濟生方·腹痛門》對胃痛的病因作了較全面的論述:九種心痛名雖不同,而其所致皆因外感,內傷七情,或飲啖生冷果實之類,使邪氣搏於正氣,邪正交擊,氣道閉塞,鬱於中焦,遂成心痛。《和劑局方》《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等書,採集了大量醫方,其治胃痛,多用辛燥理氣之品,如白豆蔻砂仁、廣藿香、木香檀香、了香、高良薑乾薑等等。金元時期,《蘭室秘藏,卷二》立胃脘痛一門,論其病機,則多系飲食勞倦而致脾胃之虛,又為寒邪所傷導致。論其治法,大旨不外益氣、溫中、理氣、和胃等。《丹溪心法·心脾痛》謂:大凡心膈之痛,須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氣,口吃冷物而得病者,于初得之時,當與溫散或溫利之藥;若病之稍久則成鬱,久鬱則蒸熱,熱久必生火,……胃痛亦有屬熱之說,至丹溪而暢明。胃痛與心痛的混淆引起了明代醫家的注意,如明代《證治準繩·心痛胃脘痛》中寫道:或問丹溪言心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與胃各一髒,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處在心下,故有當心而痛之名,豈胃脘痛即心痛哉?”醫學正傳,胃脘痛》更進一步指出前人以胃痛為心痛之非:古方九種心痛,……詳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實不在心也。從而對兩病進行了較為明確的區分。

其後《景岳全書,心腹痛》對胃痛的病因病機、辨證論治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總結。清代《臨證指南醫案·胃脘痛》的久痛人絡之說,《醫林改錯》《血證論》對瘀血滯於中焦,脹滿刺痛者,採用血府逐瘀湯治療,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本病證以胃脘部疼痛為主症,西醫學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痙攣、胃下垂、胃粘膜脫垂症、胃神經官能症等疾病,當其以上腹部胃脘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時,均可參照本節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胃痛的病因主要為外感寒邪,飲食所傷,情志不遂,脾胃虛弱等。

1.寒邪客胃: 寒屬陰邪,其性凝滯收引。胃脘上部以口與外界相通,氣候寒冷,寒邪由口吸人,或脘腹受涼,寒邪直中,內客於胃,或服藥苦寒太過,或寒食傷中,致使寒凝氣滯,胃氣失和,胃氣阻滯,不通則痛。正如《素問,舉痛論篇》所說: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

2.飲食傷胃: 胃主受納腐熟水穀,其氣以和降為順,故胃痛的發生與飲食不節關係最為密切。若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損傷脾胃,飲食停滯,致使胃氣失和,胃中氣機阻滯,不通則痛;或五味過極,辛辣無度,或恣食肥甘厚味,或飲酒如漿,則傷脾礙胃,蘊濕生熱,阻滯氣機,以致胃氣阻滯,不通則痛,皆可導致胃痛。故《素問,痹論篇》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醫學正傳,胃脘痛》曰:初致病之由,多因縱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飲熱酒煎爝,複餐寒涼生冷,朝傷暮損,日積月深,……故胃脘疼痛。

3.肝氣犯胃: 脾胃的受納運化,中焦氣機的升降,有賴於肝之疏泄,《素問,寶命全形論篇》所說的土得木而達即是這個意思。所以病理上就會出現木旺克土,或土虛木乘之變。憂思惱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鬱氣滯,橫逆犯胃,以致胃氣失和,胃氣阻滯,即可發為胃痛。所以《雜病源流犀燭,胃病源流》謂: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氣相乘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肝鬱日久,又可化火生熱,邪熱犯胃,導致肝胃鬱熱而痛。

若肝失疏泄,氣機不暢,血行瘀滯,又可形成血瘀,兼見瘀血胃痛。膽與肝相表裏,皆屬木。膽之通降,有助於脾之運化及胃之和降。《靈樞,四時氣》曰:邪在膽,逆在胃。若膽病失於疏泄,膽腑通降失常,膽氣不降,逆行犯胃,致胃氣失和,肝膽胃氣機阻滯,也可發生胃痛。

4.脾胃虛弱: 脾與胃相表裏,同居中焦,共奏受納運化水穀之功。脾氣主升,胃氣主降,胃之受納腐熟,賴脾之運化升清,所以胃病常累及於脾,脾病常累及於胃。若素體不足,或勞倦過度,或飲食所傷,或過服寒涼藥物,或久病脾胃受損,均可引起脾胃虛弱,中焦虛寒,致使胃失溫養,發生胃痛。若是熱病傷陰,或胃熱火鬱,灼傷胃陰,或久服香燥理氣之品,耗傷胃陰,胃失濡養,也可引起胃痛。腎為先天之本,陰陽之根,脾胃之陽,全賴腎陽之溫煦;脾胃之陰,全賴腎陰之滋養。若腎陽不足,火不暖土,可致脾陽虛,而成脾腎陽虛,胃失溫養之胃痛;若腎陰虧虛,腎水不能上濟胃陰,可致胃陰虛,而成胃腎陰虛。胃失濡養之胃痛。

此外,若氣滯日久,血行瘀滯,或久痛人絡,胃絡受阻,或胃出血後,離經之血未除,以致瘀血內停,胃絡阻滯不通,均可引起瘀血胃痛。《臨證指南醫案·胃脘痛》早已有關於這種病機的論述:胃痛久而屢發,必有凝痰聚瘀。若脾陽不足,失於健運,濕邪內生,聚濕成痰成飲,蓄留胃脘,又可致痰飲胃痛。

本病病因,初則多由外邪、飲食、情志不遂所致,病因多單一,病機也單純,常見寒邪客胃、飲食停滯、肝氣犯胃、肝胃鬱熱、脾胃濕熱等證候,表現為實證;久則常見由實轉虛,如寒邪日久損傷脾陽,熱邪日久耗傷胃陰,多見脾胃虛寒、胃陰不足等證候,則屬虛證。因實致虛,或因虛致實,皆可形成虛實並見證,如胃熱兼有陰虛,脾胃陽虛兼見內寒,以及兼夾瘀、食、氣滯、痰飲等。本病的病位在胃,與肝脾關係密切,也與膽腎有關。基本病機為胃氣阻滯,胃絡瘀阻,胃失所養,不通則痛。

【臨床表現】

胃痛的部位在上腹部胃脘處,俗稱心窩部。其疼痛的性質表現為脹痛、隱痛、刺痛、灼痛、悶痛、絞痛等,常因病因病機的不同而異,其中尤以脹痛、隱痛、刺痛常見。可有壓痛,按之其痛或增或減,但無反跳痛。其痛有呈持續性者,也有時作時止者。其痛常因寒暖失宜,飲食失節,情志不舒,勞累等誘因而發作或加重。本病證常伴有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吞酸嘈雜等症狀。

【診斷】

1.上腹胃脘部疼痛及壓痛。

2.常伴有食欲不振,胃脘痞悶脹滿,噁心嘔吐,吞酸嘈雜等胃氣失和的症狀。

3.發病常由飲食不節,情志不遂,勞累,受寒等誘因引起。

4.上消化道X線鋇餐透視、纖維胃鏡及病理組織學等檢查,查見胃、十二指腸粘膜炎症、潰瘍等病變,有助於診斷。

【鑒別診斷】

1.痞滿胃痛與痞滿的病位皆在胃脘部,且胃痛常兼脹滿,痞滿時有隱痛,應加以鑒別。胃痛以疼痛為主,痞滿以痞塞滿悶為主;胃痛者胃脘部可有壓痛,痞滿者則無壓痛。

2.心痛胃處腹中之上部,心居胸中之下部,正如《醫學正傳·胃脘痛》謂:胃之上口,名曰賁門,賁門與心相連。《證治準繩·心痛胃脘痛》所說:然胃脘逼近於心,移其邪上攻於心,為心痛者亦多。心與胃的位置很近,胃痛可影響及心,表現為連胸疼痛,心痛亦常涉及心下,出現胃痛的表現,故應高度警惕,防止胃痛與心痛,尤其是防止胃痛與真心痛之間發生混淆。胃痛多發生於青壯年,疼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其位置相對較低,疼痛性質多為脹痛、隱痛,痛勢一般不劇,其痛與飲食關係密切,常伴有吞酸,噯氣,噁心嘔吐等胃腸病症狀,纖維胃鏡及病理組織學等胃的檢查異常;心痛多發生於老年,其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其位置相對較高,疼痛性質多為刺痛、絞痛,有時劇痛,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陰循行部位,痛勢較急,飲食方面一般只與飲酒飽食關係密切,常伴有心悸,短氣,汗出,脈結代等心臟病症狀,心電圖等心臟檢查異常。

3.脅痛肝氣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撐連脅而痛,膽病的疼痛有時發生在心窩部附近,胃痛與脅痛有時也易混淆,應予鑒別。但胃痛部位在中上腹胃脘部,兼有噁心噯氣,吞酸嘈雜等胃失和降的症狀,纖維胃鏡等檢查多有胃的病變;而脅痛部位在上腹兩側脅肋部,常伴噁心,口苦等肝膽病症狀,B超等實驗室檢查多可查見肝膽疾病。

4.腹痛胃處腹中,與腸相連,從大範圍看腹痛與胃痛均為腹部的疼痛,胃痛常伴腹痛的症狀,腹痛亦常伴胃痛的症狀,故有心腹痛的提法,因此胃痛需與腹痛相鑒別。胃痛在上腹胃脘部,位置相對較高;腹痛在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的部位,位置相對較低。胃痛常伴脘悶,噯氣,泛酸等胃失和降,胃氣上逆之症;而腹痛常伴有腹脹,矢氣,大便性狀改變等腹疾症狀。相關部位的X線檢查、纖維胃鏡或腸鏡檢查、B超檢查等有助於鑒別診斷。

辨證要點

1.辨寒熱: 寒證胃痛多見胃脘冷痛,因飲冷受寒而發作或加重,得熱則痛減,遇寒則痛增,伴有面色晄白,口和不渴,舌淡,苔白等症;熱證胃痛多見胃脘灼熱疼痛,進食辛辣燥熱食物易於誘發或加重,喜冷惡熱,胃脘得涼則舒,伴有口乾口渴,大便乾結,舌紅,苔黃少津,脈數等症。

2.辨虛實: 虛證胃痛多見於久病體虛者,其胃痛隱隱,痛勢徐緩而無定處,或摸之莫得其所,時作時止,痛而不脹或脹而時減,饑餓或過勞時易誘發疼痛或致疼痛加重,揉按或得食則疼痛減輕,伴有食少乏力,脈虛等症;實證胃痛多見於新病體壯者,其胃痛兼脹,表現脹痛、刺痛,痛勢急劇而拒按,痛有定處,食後痛甚,伴有大便秘結,脈實等症。

3.辨氣血: 初痛在氣,久痛在血。胃痛且脹,以脹為主,痛無定處,時痛時止,常由情志不舒引起,伴胸脘痞滿,喜歎息,得噯氣或矢氣則痛減者,多屬氣分;胃痛久延不愈,其痛如刺如錐,持續不解,痛有定處,痛而拒按,伴食後痛增,舌質紫暗,舌下脈絡紫暗迂曲者,多屬血分。

治療原則

胃痛的治療,以理氣和胃止痛為基本原則。旨在疏通氣機,恢復胃腑和順通降之性,通則不痛,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胃痛屬實者,治以祛邪為主,根據寒凝、食停、氣滯、鬱熱、血瘀、濕熱之不同,分別用溫胃散寒、消食導滯、疏肝理氣、泄熱和胃、活血化瘀、清熱化濕諸法;屬虛者,治以扶正為主,根據虛寒、陰虛之異,分別用溫中益氣、養陰益胃之法。虛實並見者,則扶正祛邪之法兼而用之。

【辨證論治】

*          寒邪客胃

症狀:胃痛暴作,甚則拘急作痛,得熱痛減,遇寒痛增,口淡不渴,或喜熱飲,苔薄白,脈弦緊。

治法:溫胃散寒,理氣止痛。

方藥:

1首選方良附丸。

良附丸是治療寒邪客胃,寒凝氣滯的基礎方。方中高良薑溫胃散寒,香附行氣止痛。若寒重,或胃脘突然拘急掣痛拒按,甚則隆起如拳狀者,可加吳茱萸乾薑丁香桂枝;氣滯重者,可加木香陳皮;若鬱久化熱,寒熱錯雜者,可用半夏瀉心湯,辛開苦降,寒熱並調;若見寒熱身痛等表寒證者,可加紫蘇、生薑,或加香蘇散疏風散寒,行氣止痛;若兼見胸脘痞悶不食,噯氣嘔吐等寒夾食滯症狀者,可加枳殼、神曲、雞內金、半夏以消食導滯,溫胃降逆;若胃寒較輕者,可局部溫熨,或服生薑紅糖湯即可散寒止痛。

2.良附丸(謝元慶《良方集腋》)加味
處方:高良薑12克,香附10克,蓽茇10克,吳茱萸、陳皮、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

3.蓽蔻散(方藥中等《實用中醫內科學》)

處方:蓽澄茄、白豆蔻各等份,共研細末,每次服153克。

4.蔥頭生薑餅(漆浩《良方大全》)

處方:連須蔥頭50克,生薑20克。上藥共搗爛炒熱布包成餅,乘熱敷胃部,每日2次。

*          飲食停滯

症狀:暴飲暴食後,胃脘疼痛,脹滿不消,疼痛拒按,得食更甚,噯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後痛減,不思飲食或厭食,大便不爽,得矢氣及便後稍舒,舌苔厚膩,脈滑有力。

治法:消食導滯,和胃止痛。

方藥:

1.首選方保和丸。

本方用山楂、神曲、萊菔子消食導滯,健胃下氣;半夏、陳皮茯苓健脾和胃,化濕理氣;連翹散結清熱,共奏消食導滯和胃之功。本方為治療飲食停滯的通用方,均可加入穀芽麥芽、隔山消、雞內金等味。若脘腹脹甚者,可加枳實厚樸檳榔行氣消滯;若食積化熱者,可加黃芩黃連清熱瀉火;若大便秘結,可合用小承氣湯;若胃痛急劇而拒按,大便秘結,苔黃燥者,為食積化熱成燥,可合用大承氣湯通腑泄熱,蕩積導滯。

2保和丸(朱丹溪《丹溪心法》)化裁

處方:神曲12克,山楂15克,萊菔子12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陳皮6克,枳實10克,連翹12克,布渣葉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3雞香散(方藥中等《實用中醫內科學》)

處方:雞內金、香櫞各10克,共研細末,每次服l2克。

4紫蘇四香湯(李振瓊等《奇效驗秘方》)

處方:紫蘇10克,藿香10克,丹參10克,廣木香10(後下),枳殼10克,雞內金10克,神曲10克,香附10克,茯苓10克,砂仁6克,沉香3克,甘草3克。水煎2次分2次服。一般藥1—2周見效,4個月為1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