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7 07:25:09Isvara

胃痛中醫治療SOP(3)

 

【轉歸預後】

病之初多屬實證,表現為寒凝、食積、氣滯之候;病情發展,寒邪鬱久化熱,或食積日久,蘊生濕熱,或氣鬱日久化火,氣滯而致血瘀,可出現寒熱互結等複雜證候;且日久耗傷正氣,則可由實轉虛,而轉為陽虛、陰虛,或轉為虛勞之證。某些病例尚可因氣滯血瘀,瘀久生痰,痰瘀互結,內生積塊;或因血熱妄行,久瘀傷絡,或脾不統血,引起吐血、便血等,皆屬胃痛的常見轉歸。胃痛預後一般較好,實證治療較易,邪氣去則胃氣安;虛實並見者則治療難度較大,且經常反復發作。若影響進食,化源不足,則正氣日衰,形體消瘦。若伴有吐血、便血,量大難止,兼見大汗淋漓,四肢不溫,脈微欲絕者,為氣隨血脫的危急之候,如不及時救治,亦可危及生命。

【預防與調攝】

對胃脘痛患者,要重視生活調攝,尤其是飲食與精神方面的調攝。飲食以少食多餐,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為原則,不宜飲酒及過食生冷、辛辣食物,切忌粗硬飲食,暴飲暴食,或饑飽無常;應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憂思惱怒及情緒緊張;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勞累,病情較重時,需適當休息,這樣可減輕胃痛和減少胃痛發作,進而達到預防胃痛的目的。

【結語】

胃痛以上腹胃脘部疼痛為主要臨床特徵。需與痞滿、心痛、脅痛等相鑒別。本病常由外感寒邪,飲食傷胃,情志不遂,脾胃虛弱,以及氣滯、瘀血、痰飲等病因所致,可一種病因單獨致病,也可多種病因共同致病。病變部位主要在胃,與肝脾關係密切,與膽腎也有關。基本病機為胃氣阻滯,胃絡瘀阻,胃失所養,不通則痛。本病之初病機較單純,多為寒邪客胃、飲食停滯、肝氣犯胃、肝胃鬱熱、脾胃濕熱等,屬實證;久則常由實轉虛,而見脾胃虛寒、胃陰不足等,屬虛證。也有起病即見脾胃虛寒者,也屬虛證。病久因實致虛,或因虛致實,以及多種因素相互影響,可以形成寒熱虛實並見的複雜證候。辨證方面以辨寒、熱、虛、實,以及在氣、在血為要點,治法上常以理氣和胃止痛為基本原則。應遵葉天士遠剛用柔忌剛用柔之說,理氣不可損傷胃陰。本病預後一般較好,轉歸主要有胃脘積塊和便血、吐血等。對胃痛患者,要特別強調飲食和精神方面的調攝,它是治療及預防不可或缺的措施。

【文獻摘要】

*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取之三裏也。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九痛敘論》:夫心痛者,……以其痛在中脘,故總而言之曰心痛,其實非心痛也,……若十二經絡外感六淫,則其氣閉塞,鬱於中焦,氣與邪爭,發為疼痛,屬外所因;若五臟內動,汨以七情,則其氣痞結,聚於中脘,氣與血搏,發為疼痛,屬內所因;飲食勞逸,觸忤非類,使髒氣不平,痞隔於中,食飲遁疰,變亂腸胃,發為疼痛,屬不內外因。

*          景岳全書·心腹痛》:胃脘痛證,多有因食,因寒,因氣不順者,然因食因寒,亦無不皆關於氣。蓋食停則氣滯,寒留則氣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屬實邪,皆當以理氣為主。

*          臨證指南醫案·胃脘痛》:初病在經,久痛人絡,以經主氣,絡主血,則可知其治血之當然也,凡氣既久阻,血也因病,循行之脈絡自痹,而辛香理氣,辛柔和血之法,實為對待必然之理。

*          《顧氏醫鏡·胃脘痛》:須知拒按者為實,可按者為虛;痛而脹閉者多實,不脹不閉者多虛;喜寒者多實,愛熱者多虛;飽則甚者多實,饑則甚者多虛;脈實氣粗者多實,脈少氣虛者多虛;新病年壯者多實,久病年老者多虛;補而不效者多實,攻而愈劇者多虛。必以望、聞、問、切四者詳辨,則虛實自明。

【現代研究】

1.胃痛的臨床研究

*          焦氏常用三合湯四合湯加減治療胃脘痛,效果良好。三合湯:高良薑6-8g,制香附6—log百合30g烏藥9-12g,丹參30g檀香6g(後下),砂仁3g(良附丸+百烏散+丹參飲)主治長期難愈的胃脘痛,或曾服用其他治胃痛藥無效者,舌苔白或薄白,脈弦或沉細弦,或細滑略弦,胃脘喜暖,痛處喜按,但又不能重按,大便或乾或溏,寒熱虛實夾雜並見者。四合湯:即在上述三合湯中,再加失笑散(蒲黃6-10g,五靈脂9-12g)。其主治在三合湯的基礎上,又兼有胃脘刺痛,痛處固定,唇舌色暗或有瘀斑,或夜間痛重,脈象沉而帶澀,證屬中焦瘀血阻滯者[中醫雜誌1989;(6):16)。

*          蘇氏經驗,細辛止胃痛效果好,用細辛3-5g加入黃芪建中湯或香砂六君子湯中,治療中焦虛寒證可明顯增強其療效[中醫雜誌1993;(6):326]

*          張氏等綜合運用國內通行的胃痛診斷標準,對7315例慢性胃痛患者進行了系統的證候分類觀察。結果表明,胃痛的臨床證候非常複雜,典型證僅占288%;各證候中,以氣滯證、虛弱證(含虛寒證)、火鬱證、濕熱證出現頻率較高,且氣滯證出現率最大;單證和複合證的分佈仍集中在上述4個證型。表明胃痛的證候表現以實證為主[中醫雜誌19943510):617)。

 

2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研究

*          近年來對消化性潰瘍的研究表明,中醫治療本病不僅有較好的近期療效(潰瘍癒合率可達50-80%不等,總有效率在90%以上),而且在改善胃脘及全身症狀、無副作用、復發率低等方面仍具有相當的優越性[中醫雜誌1992;(4):48)。

*          陳氏運用益氣溫中散寒法,選用黃芪白芍肉桂、炙甘草山藥烏藥高良薑、元胡、砂仁、丹參等隨證加減,3個月為1療程,治療頑固性十二指腸潰瘍病48例。治療後症狀改善方面,顯效24例,好轉2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16%。治療後胃鏡復查潰瘍癒合情況,顯效23例,好轉20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95[中醫雜誌1995366):344)。

*          周氏等對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按氣滯期、血瘀期、中虛期三期進行論治,氣滯期選用加味香蘇飲合柴胡疏肝散加減,血瘀期選用加味金鈴子散,中虛期脾胃虛寒者用加味黃芪建中湯,脾胃虛熱者用加味益胃湯治療,療效滿意[中醫雜誌1994~356):331]

*          有些學者針對消化性潰瘍特殊的病理形態進行了深人的研究,田氏在長期臨床中體會到,潰瘍病應屬瘡瘍之類,從纖維胃鏡下所見潰瘍及其表面附有黃白厚苔或膿性分泌物來看,實與瘡瘍潰破相吻合,表面黃白厚苔說明有濕熱毒邪,潰瘍局部糜爛、滲出,周邊暗紅、充血,說明有瘀血。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病位在胃脾,與肝關係密切,胃潰瘍似與胃和肝的關係密切,以實證、熱證居多;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與脾關係密切,或脾胃同病或肝脾同病,以虛證、寒證居多,容易兼見虛實、寒熱錯雜之象。潰瘍病活動期稱之為內瘍,必與邪毒相關,胃潰瘍活動期似與邪毒蘊積,胃氣壅滯或肝胃氣滯為主要病理,而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活動期似以脾虛、血瘀、邪毒蘊結為主要病理,此與潰瘍的癒合期和瘢痕期存在明顯差異。臨床上篩選出的烏賊骨、生蒲黃三七粉、白及粉、血竭大黃以及錫類散、珍珠粉等中成藥,臨床實驗研究表明其作用機制並不是通過降低胃酸和調節血清胃泌素來取得療效的,可能是由於該類藥增強了粘膜屏障,加速組織代謝,從而促進組織修復,促使潰瘍癒合。益氣活血解毒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研究和報導日益增多,關於其中解毒藥的使用,田氏認為若見舌苔黃膩或胃鏡見胃中粘液較多且粘稠或潰瘍表面敷以黃白苔較著者,應選用黃連黃芩大黃一類具有燥濕作用的清熱解毒藥為主,其餘則以連翹蒲公英虎杖一類清熱解毒藥,益氣藥黃芪甘草生用為好,因其能補虛,尚有托瘡解毒生肌之功(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91;(6):1)。

*          田氏治療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常採用益氣活血解毒法,重用黃芪益氣托毒生肌以治其本,並與赤芍配伍,另加大黃粉、烏賊骨粉、白及粉、血竭、錫類散、珍珠粉等斂瘡藥物;常用失笑散合田三七祛瘀止痛急治其標;慣用蒲公英清熱解毒治其因;運用活血化瘀藥治療久治不愈的吐酸[北京中醫1993;(2):24)。

*          潰瘍散:烏賊骨60克、貝母30克、白芨60克、生甘草30克、元胡30克、蛋黃粉100克,共研細末,開始每次服3克,每日3次,隨著症狀減輕改為每日2次,每次3克,飯前空腹服,服時以等量白糖加入送下。若病程在數年以上者,可加入紫河車30克;有反復出血或近期大便潛血陽性者,可加三七30克;胃酸較多者可加黃連24克、吳茱萸15克。

*          潰瘍疼痛方:鳳凰衣9克、琥珀屑9克、炙馬勃9克、柿霜18克、杏仁泥18克、象貝母18克、野薔薇花9克、花粉9克、血餘炭9克。此為著名當代老中醫章次公治療消化性潰瘍經驗方,功在止痛、制酸、活血、保護潰瘍面。

*          肝胃百合湯:百合15克、甘草6克、柴胡郁金、芍藥、川楝子、黃芩、丹參各10克,肝胃鬱熱加蒲公英15克、生牡蠣15克,寒熱錯雜加蒲公英15克、良薑36克,脾胃虛寒加黃芪黨參升麻10克,吞酸加生牡蠣或瓦楞子15克,大便色黑如柏油樣加生蒲黃15克,1個月為1療程,13個療程即可,此為從肝論治消化性潰瘍,有較好療效。

*          烏貝散:烏賊骨85克、象貝母15克,共研細末,每次服36克,每日3次,有制酸、止痛、止血、收斂潰瘍面作用。

*          潰瘍的通治方「丹參飲」(丹參一兩、砂仁二錢、檀香一錢)。疼痛不止者,可加乳香、沒藥;有泛酸的,可加烏貝散、川黃連。若潰瘍三年五載不癒,衍成慢性,就不可再過度使用涼性消炎的藥物來治療,此時應用溫養之劑,如「歸耆建中湯」等來治療。對於患有潰瘍而大便稀溏者,可用「理中湯」治療;若兼見口中帶苦者,可用「連理湯」(即理中湯加黃連)。

*          潰瘍出血方:白芨、白芍、陳棕炭、當歸炭、阿膠、黨參、黃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