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8-02 13:36:31火星爺爺

我沒有得獎,可是我有票房

如果你是一個有才華的人,比方說你會寫詞作曲,會寫小說,會彈鋼琴,會寫廣告文案,那麼,要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紅透半遍天呢?

在過去,方法是參加比賽。

參加創作歌曲大賽,參加文學獎,參加柴可夫斯基音樂大賽,參加時報廣告金像獎,參加各式各樣你想得到的比賽。不斷參賽,想辦法得獎,只要得獎(特別是在大賽裡得獎),幾乎就保證紅了一半。

拿到奧斯卡金像獎的影片,要不賣座也難;得到音樂大賽首獎的新人,想不灌唱片也難;拿到時報廣告金像獎的人,要老闆不加你薪水,也難。

對多數有才華沒背景的人而言,通用的偶像製造方程式就是:比賽,得獎,然後黃袍加身。阿妹五燈獎五度五關,出唱片紅透三地兩岸,是最好的例子。

可是,到了網路時代,有沒有一些改變呢?

有的,舉兩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例子: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以及「交大無帥哥」。

痞子蔡先生,寫了連載小說,放上網路,因為寫得太精彩了,許多人看完基於「奇文共欣賞」、「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就把這小說傳給自己的好朋友,一個傳十個,十個傳百個,從台灣到香港、大陸、北美,華文的網路族幾乎很少人不知道輕舞飛揚與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等到這篇小說在實體世界出版,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締造了幾十萬本的銷售。

再說「交大無帥哥」。一個女生,歸結自己情感生活苦悶的原因,是學校的帥哥少得離奇,在一個酒後的夜裡,創作了「交大無帥哥」,然後放上網路。因為歌曲的爭議性,吸引媒體的報導,掀起了網路族相爭下載流傳,還引發了校方一連串「澄清」動作。

兩位才子才女有參加比賽得獎嗎?沒有。

以往,因為媒體經營是高度資本密集的,所以它只能掌握在財團、企業家手中。
可是在網路時代,每個人都可以「辦報」,經營媒體(有一份「網路小丸子電子報」,是兩個年輕人做的,已經有兩萬名訂戶訂閱)。

加上在網路上,「轉寄」這件事非常容易(傳統媒體,轉寄這件事,都是麻煩的。要把手邊的「遠見」雜誌分享給高雄的大姑媽看,要做幾個動作?找影印機、影印、傳真或跑一趟郵局…),對每一個網路族,在接受訊息的同時,他既是接受者,也是發射者。我們看見一個全民編輯的時代來臨,大家都在決定要不要把收到郵件轉寄給朋友(I forward, therefor I am!),這種約好了似的無意識集體轉寄的結果,讓有特色的東西,加速在網路上蔓延傳播開來。

所以,對一個有才華的人,對於一個想獲得歌迷、讀者擁戴的人,網路開啟了新的一扇門。只要有本事,不必參加比賽,不必得到官方背書,照樣有機會紅得發紫。

但是,請不要曲解上面這段話的意思。

痞子蔡先生可以說:我沒有得獎,可是我有票房。但是,這麼久以來,我們也只聽說過一個痞子蔡。網路能讓一個有才華的人加速竄紅;但是,網路沒辦法把把一個爛東西,變成好東西。

「麻雀變鳳凰」、「醜小鴨變天鵝」這樣的魔術,是網路變不出來的。

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