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06 10:30:17飛翔
再見了,可魯
可魯,一隻平凡的拉不拉多犬,當然你也可以說他不平凡,也許因為他身上的飛鳥記號,也許是因為他盡忠職守的個性,也許是因為他的一生被拍成電影上映。但我仍然要強調,可魯牠是隻平凡的狗,不論他的犬種血統是不是拉不拉多犬,還是其他高貴的犬種。狗對於人來說,並不該分等級,電影拍攝選角時,導演相中的拉不拉多,也許是忠於原故事,但絕大部分的因素,他應該想把導盲犬這工作交由一隻平凡的狗兒來演出,牠不需要有高級血統,牠可以出生在平凡人家,接受一般的訓練,最重要的是,牠需要符合能當一般人、平凡大眾的朋友的特質。
導演在片中,盡可能的將畫面拉到可魯角度出發,蠻多場面可以看得出來,極力營造可魯是主角的感覺,畢竟狗兒不會說話,在拍攝的難度上,又不能全靠肢體動作的訓練,基本上看過花絮的都知道,許多的動作是由人引導狗去拍的,而不是由受過表演訓練的狗,用口令等方式去帶領的。穿插在影片中,不時以渡邊女兒的旁白描述故事的行進,旁白的設計還蠻切合電影情節的推展,但有時候太多旁雜的說明,反倒是有一種移情作用,甚至會質疑起可魯只是隻狗,他的感情有豐富到和人一般嗎?
還好,片中那隻拉不拉多犬的眼神並沒有讓旁白過度的濫情,我曾經看到米蘭.昆德拉寫過的一句話,狗是我們與天堂的連結,他們不懂何謂邪惡、嫉妒、不滿。在美麗的黃昏,和狗兒並肩坐在河邊,有如重回伊甸園。我想這就是片中,最想傳達給人的一個觀念吧。當人們面對現實生活裡的爭鬥,每天都要戴上不同的面具去生活時,充斥不滿、憤怒的心情,於是漸漸失去真實的自我,然而狗兒始終如一,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相較之下,人們那種懷疑、猜忌的心理,就可笑了許多,藉由人和狗的互動,重新的省思生活的意義。
電影日文片名是以<可魯>為名,中文譯名則以<再見了,可魯>為名,我覺得中文譯名和影片內容較為呼應,也譯的極佳,若只以可魯為名,或許沒法突顯其拍攝的順序等,劇情的推移上,主分成幾個段落,分別是可魯一生中所遇上的幾次離別的事件,因此我才以為中文譯名極佳,能掌握其意涵,大抵上分成,離開出生家庭、寄養家庭、訓練所、渡邊家庭、人世等段,導演拍攝手法採的起承轉合的傳統表現方式,卻很能打動一般人的情感,主要是因為狗和人一樣都有生離死別,在片中,可魯的角色最後已經脫離了動物性,有著我們說的靈性,特別是在忠誠的部分。於是,更能牽動情感,彷彿這個角色雖然不會說話,一舉一動都代表些什麼般。像是訓練時等候所長的畫面,與渡邊先生的互動上,都能窺見一二。
看完全片,有些人會以為,這只是一部有關狗的一生的故事,事實上我們應該看得更深一些。狗的角色,從過去到現在已經有很大的改變了,過去狗的功能性很強,甚至每種不同的狗,都有不同的專長、特質,像是大家熟知的牧羊犬、狼犬。但是時代推進到現代,那些功能性漸漸的消失,大家都注重在寵物的層面,跟著流行風潮養狗,從前陣子日本流行的紅貴賓、吉娃娃,到現在的哈士奇等等,狗似乎只是種玩物,過了風潮,大馬路上往往會出現許多流浪犬。
以往,我們所強調狗是人最忠實的朋友的精神,早就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可能只是虛榮。但片中人物所表現的,並非如此,導盲犬,依然有其功能性,他們之間的情感,並非建立在單向的玩物心態,而是重回相互扶持的關係上。當可魯逃離渡邊家時,就顯示出狗也是有其主觀意識的,並非只是人的玩物。人們在彖養牠們的時候,是否能真的為這些能成為朋友的狗兒多用一些心,而不只是給他三餐飯吃,不時還玩弄牠們。當狗對人類始終如一時,背叛牠們的往往是人喜新厭舊的想法。當然,並非是所有人都是如此,可現實生活裡,確有這般情況出現,不然街頭的流浪犬是怎麼出現的?
這部片子有許多溫馨的地方,其中令人感動的是可魯融入各個不同家庭,卻都能成為家庭裡的一份子,其中有疼惜,也有牠自己努力的部分,牠在出生的家庭裡,證明自己有著當導盲犬的特質,在養父母家裡得到完整的關懷和照顧,靠著自己在訓練所訓練過程,得到原本不信任動物的渡邊先生的認同,進一步進入渡邊家,取得大家的認同,其中並不是利益上的交換,也非是使喚,在導盲犬和主人的關係,是如同伙伴般,相互幫忙。正如所長怒斥渡邊先生過度想駕馭可魯的手段,可魯也是個生命,牠受這麼多的訓練後並非只是被使喚的動物,或是拿來炫耀的戰利品,當有這層想法出現的同時,這當中多少的心酸也只有所長心裡明白了。
可魯的一生,都在守候。當牠陪伴渡邊先生走完最後的三十公尺,時間像是靜止般,我最喜歡也最難過的兩個畫面,一個是渡邊先生兒子牽著可魯離開病床後,走在醫院長廊的背影,再來就是那三十公尺的停格,偌大柏油空地上,很安靜,渡邊先生撐著身體對著可魯說:「這樣就可以了。」而可魯靜靜的坐立在他身旁,陪著。我相信他們之間不需要語言的溝通,卻能理解未來將發生的事。
故事的最後,可魯並未再服務任何的盲人,只是擔任模範到各學校展演,我想很大的因素不是因為可魯沒有能力,而是那種守候的態度,當牠認定主人的那刻也許會坐在原地等待主人回來,而牠的主人是渡邊先生。當喪禮後,可魯在訓練所等待的那類鏡頭少了,我想也許是要營造一種可魯明白他守候的人已不會再回來的感覺吧。
可魯最後回到養父母家,所長和其養父母陪著牠走完最後一程,不捨卻又不希望看到可魯掙扎的樣子,還記得可魯最後把皮皮咬壞了吧?也許可魯想帶著牠第一個認識的朋友一起去天堂,介紹給渡邊先生認識吧。
電影如此落幕了,除了劇情、拍攝手法,其實配樂是值得一提的,許多的橋段,配樂佔了影片成功的地方,如果缺了配樂,也許會淪為單調的紀錄片吧,當電影院的眾人看到醫院的那幕、可魯離開的那幕,響起的牧歌撼動了許多心靈,同時接上來的是一連串的啜泣聲,落淚並非悲傷,而是感動,這和在電腦上觀看的感受完全不同,音響的撼動,和眾人陶鑄的情緒,就像看萬人演唱會般,完全融入情景。
當然,興起拉不拉多風潮是無可避免的,但在商家大打促銷手法的同時,好好的想想是否真的需要一個伙伴陪呢?還是看著小狗可愛而買一段歡樂的時光呢?這是可魯給我們的啟發,也是我們該省思的一環吧。
導演在片中,盡可能的將畫面拉到可魯角度出發,蠻多場面可以看得出來,極力營造可魯是主角的感覺,畢竟狗兒不會說話,在拍攝的難度上,又不能全靠肢體動作的訓練,基本上看過花絮的都知道,許多的動作是由人引導狗去拍的,而不是由受過表演訓練的狗,用口令等方式去帶領的。穿插在影片中,不時以渡邊女兒的旁白描述故事的行進,旁白的設計還蠻切合電影情節的推展,但有時候太多旁雜的說明,反倒是有一種移情作用,甚至會質疑起可魯只是隻狗,他的感情有豐富到和人一般嗎?
還好,片中那隻拉不拉多犬的眼神並沒有讓旁白過度的濫情,我曾經看到米蘭.昆德拉寫過的一句話,狗是我們與天堂的連結,他們不懂何謂邪惡、嫉妒、不滿。在美麗的黃昏,和狗兒並肩坐在河邊,有如重回伊甸園。我想這就是片中,最想傳達給人的一個觀念吧。當人們面對現實生活裡的爭鬥,每天都要戴上不同的面具去生活時,充斥不滿、憤怒的心情,於是漸漸失去真實的自我,然而狗兒始終如一,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相較之下,人們那種懷疑、猜忌的心理,就可笑了許多,藉由人和狗的互動,重新的省思生活的意義。
電影日文片名是以<可魯>為名,中文譯名則以<再見了,可魯>為名,我覺得中文譯名和影片內容較為呼應,也譯的極佳,若只以可魯為名,或許沒法突顯其拍攝的順序等,劇情的推移上,主分成幾個段落,分別是可魯一生中所遇上的幾次離別的事件,因此我才以為中文譯名極佳,能掌握其意涵,大抵上分成,離開出生家庭、寄養家庭、訓練所、渡邊家庭、人世等段,導演拍攝手法採的起承轉合的傳統表現方式,卻很能打動一般人的情感,主要是因為狗和人一樣都有生離死別,在片中,可魯的角色最後已經脫離了動物性,有著我們說的靈性,特別是在忠誠的部分。於是,更能牽動情感,彷彿這個角色雖然不會說話,一舉一動都代表些什麼般。像是訓練時等候所長的畫面,與渡邊先生的互動上,都能窺見一二。
看完全片,有些人會以為,這只是一部有關狗的一生的故事,事實上我們應該看得更深一些。狗的角色,從過去到現在已經有很大的改變了,過去狗的功能性很強,甚至每種不同的狗,都有不同的專長、特質,像是大家熟知的牧羊犬、狼犬。但是時代推進到現代,那些功能性漸漸的消失,大家都注重在寵物的層面,跟著流行風潮養狗,從前陣子日本流行的紅貴賓、吉娃娃,到現在的哈士奇等等,狗似乎只是種玩物,過了風潮,大馬路上往往會出現許多流浪犬。
以往,我們所強調狗是人最忠實的朋友的精神,早就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可能只是虛榮。但片中人物所表現的,並非如此,導盲犬,依然有其功能性,他們之間的情感,並非建立在單向的玩物心態,而是重回相互扶持的關係上。當可魯逃離渡邊家時,就顯示出狗也是有其主觀意識的,並非只是人的玩物。人們在彖養牠們的時候,是否能真的為這些能成為朋友的狗兒多用一些心,而不只是給他三餐飯吃,不時還玩弄牠們。當狗對人類始終如一時,背叛牠們的往往是人喜新厭舊的想法。當然,並非是所有人都是如此,可現實生活裡,確有這般情況出現,不然街頭的流浪犬是怎麼出現的?
這部片子有許多溫馨的地方,其中令人感動的是可魯融入各個不同家庭,卻都能成為家庭裡的一份子,其中有疼惜,也有牠自己努力的部分,牠在出生的家庭裡,證明自己有著當導盲犬的特質,在養父母家裡得到完整的關懷和照顧,靠著自己在訓練所訓練過程,得到原本不信任動物的渡邊先生的認同,進一步進入渡邊家,取得大家的認同,其中並不是利益上的交換,也非是使喚,在導盲犬和主人的關係,是如同伙伴般,相互幫忙。正如所長怒斥渡邊先生過度想駕馭可魯的手段,可魯也是個生命,牠受這麼多的訓練後並非只是被使喚的動物,或是拿來炫耀的戰利品,當有這層想法出現的同時,這當中多少的心酸也只有所長心裡明白了。
可魯的一生,都在守候。當牠陪伴渡邊先生走完最後的三十公尺,時間像是靜止般,我最喜歡也最難過的兩個畫面,一個是渡邊先生兒子牽著可魯離開病床後,走在醫院長廊的背影,再來就是那三十公尺的停格,偌大柏油空地上,很安靜,渡邊先生撐著身體對著可魯說:「這樣就可以了。」而可魯靜靜的坐立在他身旁,陪著。我相信他們之間不需要語言的溝通,卻能理解未來將發生的事。
故事的最後,可魯並未再服務任何的盲人,只是擔任模範到各學校展演,我想很大的因素不是因為可魯沒有能力,而是那種守候的態度,當牠認定主人的那刻也許會坐在原地等待主人回來,而牠的主人是渡邊先生。當喪禮後,可魯在訓練所等待的那類鏡頭少了,我想也許是要營造一種可魯明白他守候的人已不會再回來的感覺吧。
可魯最後回到養父母家,所長和其養父母陪著牠走完最後一程,不捨卻又不希望看到可魯掙扎的樣子,還記得可魯最後把皮皮咬壞了吧?也許可魯想帶著牠第一個認識的朋友一起去天堂,介紹給渡邊先生認識吧。
電影如此落幕了,除了劇情、拍攝手法,其實配樂是值得一提的,許多的橋段,配樂佔了影片成功的地方,如果缺了配樂,也許會淪為單調的紀錄片吧,當電影院的眾人看到醫院的那幕、可魯離開的那幕,響起的牧歌撼動了許多心靈,同時接上來的是一連串的啜泣聲,落淚並非悲傷,而是感動,這和在電腦上觀看的感受完全不同,音響的撼動,和眾人陶鑄的情緒,就像看萬人演唱會般,完全融入情景。
當然,興起拉不拉多風潮是無可避免的,但在商家大打促銷手法的同時,好好的想想是否真的需要一個伙伴陪呢?還是看著小狗可愛而買一段歡樂的時光呢?這是可魯給我們的啟發,也是我們該省思的一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