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不想」和「不動」消失在課堂
許多偏鄉的孩子,受到環境的限制,而無法獲得機會的舞台。改變,應該從教學上開始著手,由課堂教學開始改變,偏鄉教育才會發生改變。~王政忠《我的草根翻轉──MAPS教學法》
偏鄉孩子跟所有臺灣的孩子都一樣,具有多元的天賦能力,是環境的限制,讓他們無法得到專業而公平的機會舞臺,探索發現自己的天賦,並將自己的天賦轉化成可以選擇未來人生的能力。這個環境包含家庭、社區以及學校。在我的觀察之中,進到中小學教學現場前的家庭及社區不利環境,讓偏鄉孩子無法建構出對於學習的充分認知。更甚者,連基本的認知都不可得助聽器。
這種認知我稱為「學習動機」或是「學習態度」。
身在偏鄉國中,每一年的新生讓我們感受最強烈的莫過於——孩子學習時,所呈現的低動機以及負向態度。我和我的夥伴清楚地了解學習低成僅是結果,低動機及負向態度才是原因。這個原因無可否認,來自於偏鄉弱勢家庭比例高,家庭支持力量或者無心或者無力,當然也有無奈與無感。家庭構成社區,當家庭如此,社區又能如何?如果連偏鄉學校都無法在教學上帶給學生選擇的能力,學生如何改變?學生如何不受原生家庭的負向影響,進而正向影響家庭?家庭無法正向發展,社區如何具有再造或改造的能量?社區無法再造或改造,不利地區的經濟文化,如何透過人才、財力振興或重生產後減肥?
偏鄉教育的問題的確不只是教育而已,但學校裡的校長、主任和教師,所能夠承擔並且也應該承擔的是,先透過課堂教學的改變,進而改變偏鄉的樣貌。如果搭配總體課程的規劃,那麼帶動家庭與社區改變的速度與效能將能更全面。十六年來,我和夥伴在爽文國中積極投入與奮力堅持,希望先從教學與課程上的改變,讓偏鄉教育樣貌不同過往。在這般持續不間斷的努力之下,已經大規模帶動學區家庭支持力量的提升,也小規模的改變社區文化及經濟的改變通渠。
改變確實在爽文國中發生,也應該是臺灣偏鄉地區極少數真正發生改變的例子。學校總體課程與當地社區產業發展的結合,需要跨部門的橫向溝通與合作,即便這樣的溝通與合作真的付諸行動,如果偏鄉學校的教學沒有產生效能,改變仍然不會發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臺灣有許多偏鄉地區,雖然官方和民間都投注了大量資源,仍舊沒有發生任何改變。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並持續發生中,不是嗎?